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566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6]
《愚公移山》综合训练
"《愚公移山》综合训练
(原创)江苏东台  方银官
总字数:3350
一、准确识记文中的字音、字义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迂回(yū)  箕畚(běn)  雍南(yōng)  荷担(hè)
 B.一厝(cuò)  太行(xíng)  陇断(lǒng)  万仞(rèn)
 C.始龀(chèn) 智叟(sǒu)  惩罚(chéng)  阻塞(sè)
 D.冀州(jì)  愚公(yú)   豫南(yù)    匮乏(ku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许(赞同) 始龀(换牙)  B.易节(容易) 负二山(背)
 C.一厝(放置) 何苦(苦恼)  D.智叟(老头) 陇断(断开)
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
3.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若孀妻弱子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寒暑易节
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甚矣,汝之不惠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聚室而谋曰
 (2)杂然相许
 (3)且焉置土石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7.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面对智叟的嘲笑,愚公是怎样回答的?
 (3)愚公移山的目标是什么?
 (4)愚公和智叟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8.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达于汉阴,指通豫南,可乎?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子,子又生孙;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雍南,一厝朔东。自此,冀之南,汉之阳,无陇断焉。
9.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0.愚公和智叟的矛盾焦点是什么?
四、准确理解修辞手法
11.指出下段话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五、准确体会文章的主旨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告诉   
人们要想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B.“甚矣,汝之不惠”是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表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C.课文中的智叟是一个很聪明的老人,文中对这个形象着墨虽不是很多,但却刻画得很生动。
D.从文中可看出,愚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并对移山有着坚定信心的人。


浏览完整试题13.文章的结尾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识记本课相关的文学常识
14.课文选自《            》,相传是战国时期         所作,列子是        家代表人物之一。
之一。
15.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七、分析鉴赏课内精彩语段
16.请就文章第二段内容写一段归纳性的文字。
17.“其妻献疑”是阻止愚公移山吗?为什么?
18.“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说明了什么?
19.愚公是如何驳斥智叟的?
20.请评价愚公这一形象。
2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
22.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3.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24.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学习?你从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八、类文阅读
(一)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5.你是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
26.选文使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末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日:“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
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  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肾、脾、肺、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
穆王始悦而叹日:“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平!”诏贰车载之以归。
公输班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27.选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偃师的技艺高超?
28.读过选文后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29.出自选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愚公移山
[课内基础巩固]
一、
1.B  
2.A(B.易;交换;C.苦:愁;D.断:隔绝)
二、
3.C(A.通“无”/逃跑:B.顽固/坚决;D.将近/况且)
4.D  
5.A(B.反一返;C.惠——慧;D.厝一措)
6.(1)商量。  (2)纷纷。  (3)放置。  (4)穷尽。(5)削减。
三、
7.(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河曲智叟亡以应。  
8.B
9.第一段交代了太行、王屋二山的位置及高度。  其作用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为后文愚公面对如此高大的两座大山所表现出来的移山精神作铺垫。  
10.他们的焦点在于能否将山移走。愚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智叟则是以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
11,顶真、对比、反问。  作用:顶真手法的使用,显得气势宏大。对比和反问手法的使用,能加强语势,突出愚公坚定的信心。
五、
12.C  
13.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是一种用想像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和美好愿望,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六、
14.《列子•汤问》  列御寇  道  
15.愚公移山。[阅读理解赏析]
七、
16.写愚公决心移山并得到全家人的支持,愚公排除疑难,立即行动,邻居也来帮忙。这一段是故事的开端。  
17.不是阻止移山。她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提出了“且焉置土石”这样的具体问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18.既突出孩子的年龄特征,同时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事业得到众人的拥护和支持。  
19.愚公对智叟是先斥后驳。先以孀妻弱子作比较,证明其思想顽固;再以子孙繁衍不息证明人力无穷,使智叟的观点不攻自破。  
20.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另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21.(1)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    (2)愚公年且九十,残年余力。(3)工具简单。  (4)运土路程遥远。  
22.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愚公之妻是出自于关心而“献疑”,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是想让愚公考虑到在移山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早做准备。而智叟则反对移山,是对愚公的责难、讥笑、挖苦和阻止。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起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显得自然合理。  
23.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24.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愚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明白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道理。
八、
(一)
25.孔子是个大学问家。连他都不能判断这个问题,说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或:孔子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实事求是地回答不知,表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者风范,很值得我们学习)
26.连孔子这样一位十分博学的人都有所不知,说明人们的确不可能无所不知。
(二)
27.趋步、俯仰、信人也。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  
28.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9.巧夺天工。 (218.92.136.252)"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愚公移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