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36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龙泉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龙泉一中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06.11)
命题人:孙文群
(友情提示: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成绩150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祝顺利!)
一. 语言基础(18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洗涤(dí) 自诩 ( yǔ) 坍(tān)弛 颓(tuí)废
B.尸骸(hái) 诧(chà)异 颤(zhàn)抖 驯(xún)鸽
C.遏(è)制 纶(guān)巾 斑斓(lán) 分泌(bì)
D.箱奁(lián) 伶俜(pīng) 吐哺(bǔ) 愆(qiān)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荡漾 浸渍 殒身不恤 忧愁暗恨
B.豆蔻 沉缅 雕栏玉砌 察言观色
C.松弛 歆羡 滔滔不绝 无可辩驳
D.国粹 廖落 朔风凛冽 冥顽不灵
3.依次添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李政道教授所举的另一个艺术与科学统一的 作品就是屈原的《天问》。因为《天问》是基于几何的分析,应用精确的推理,并以气势磅礴的诗句写成的宇宙论文。
②.有些人片面理解“减负”工作,认为“减负”就是大量减少作业 取消作业。
③.舒婷把强烈真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④.张老师 节省下来的经费购买了一批英文原版图书,供大家使用。
A.突出 和 贯注 用
B.杰出 或 灌注 用
C.杰出 和 灌注 把
D.突出 或 贯注 把
4.下列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C. 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D.这兄弟俩性格迥异,一个特别好静,一个特别好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浏览完整试题
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一对夫妇特意赶在结婚纪念日这天来到捐助中心,一人捐献了1000元。
B.要求明明白白消费的电信用户,这次不再沉默,对新的资费标准提出质疑。
C.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D.据《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百分之四十三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A.词到宋代才广为流行,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李煜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楚辞》由西汉王逸编辑,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三曹”是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其中以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以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仅存十九首而得名。 “古诗”是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的一种诗体。“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然后答题(7—15题)
(一)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住在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魂,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麟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麟起兵反,白逃还彭泽。麟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岁通五经 通:通晓 B.尝大醉上前 上:走上
C.白益傲放 益:更加 D.辟为僚佐 辟:征召
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因以命之 B. 以所业投贺知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D. 遂举荐于玄宗
白长笑而去 而大声发于水上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李白“傲放”的一组是( )
①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②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
③麟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④尝大醉上前,草诏,使力士脱靴
⑤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⑥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①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来的,就用“白”作他的名字。李白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的推荐,李白得以步上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这些都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早先,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累系浔阳狱”,又是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
(二)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
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
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
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齐人未尝赂秦 未尝:不曾 B.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是故: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近之际 革灭:消灭
12.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是谁之过与
③李牧连却之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A.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不同
C.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D.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相同
1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在最后灭亡,这
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曾经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D.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五国已经被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14.作者认为齐燕赵最后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一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②丹以荆卿为计 ③牧以谗诛
④赵尝五战于秦 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5.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预料了。
三.默写(10分)
16. ,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7.此情无计可消除, , 。
18.惨象, 流言, 。
19.写出下列诗(词)人描写月色的上下两个句子:
王维: , 。
柳永: , 。
四.诗词赏析(6分)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0.词中所说的“心事”指 ;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2分
21.这首词上下两阕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五.语言运用(8分)
22.运用名人名言(不能引用本卷的材料)续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4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生命就是
生命就是
23.从下列本学期所学课文提到的名胜古迹中任选一个,抓住特色,结合课文内容,为它拟一条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明,符合广告词的要求。(在10—20个字之间)(4分)
天姥山 浔阳江 武侯祠 石头城 黄冈赤壁矶 京口北固亭 古扬州 华清宫 金陵 石钟山 褒禅山 莫高窟 等等
展开余下试题
答:选择对象( )
广告词 :
六、现代文理解(21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章,完成题目(24——29题)。
(一)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24.香山红叶是北京的著名秋景,但是作者在南方回忆起故都的秋,却是未写这一景点,而是选择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秋景,请你结合课文谈一谈你对这一点的理解。 (3分)
答:
25.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26.从第二段中找出与“清、静、悲凉”相对的内容。(3分)
与“清”相对的:
与“静”相对的:
与“悲凉”相对的:
(二)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
上一篇:
《愚公移山》综合训练
下一篇:
东北希望国际学校2006年春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龙泉一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