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东北希望国际学校2006年春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题
"东北希望国际学校2006——2007学年度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吕文祥
     注: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绮(qǐ)丽   炫(xuàn)耀    窠(kè)臼       百舸(gè)
B.慰藉(jiè)   坍圮(pǐ)     召(zhǎo)唤      绵亘(gèn)
C.绽(zhàn)开  叫嚣(xiāo)    隽(juàn)永    重创(chuàng)敌军
D.河畔(pàn)  端倪(miáo)    憧(chóng)憬     摧山坼(chè)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端倪     繁衍     简练     繁冗拖沓
    B.佳宾     暇想     气馁     筚路篮缕
    C.唠叨     寥落     敧恻     嘁嘁嚓嚓
D.啰索     眺望     耸峙     不盈不溢
3.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    )
A.秋天像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C.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            D.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4.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人的一组词是     (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写文章经常一段到底,且文不加点,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B.升到中学,就应该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
C.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应作好充分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D.长期以来,学生们对学校自来水龙头常自流水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要求他们自觉地节约用水,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列节选课文的两段文字,做7—10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7.这两段文字分别描写的内容是:(    )
A.塘上月色  月下荷塘                    
B.月下荷塘  塘上月色
C.月下荷塘的荷与风  月下荷塘的花与树    
D.月下荷塘的荷与水  月的光和影
8.第一段文字描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好处是 (    )
A.写出流水含情,衬托荷的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悄然,衬托荷的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含情,与荷的艳丽形成对比。    
D.写出流水悄然,与荷的艳丽形成对比。
9.对第二段中“月光是隔了树……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反衬法写月光轻盈荡漾                B.描写灌木和柳树的影子美
C.正面描写月色朦胧美                    D.描写月下灌木和柳树之美
10.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是按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第二自然段则是由光写到影。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泻”突出了月光的皎洁。
C.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讲,本文通过对荷塘和月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淡淡的喜悦的心情。D.两段文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将景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还用了许多叠字,使文章音节和谐、文气舒展。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1—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
12.下列加点的“之”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3.下列加点的字与“晋军函陵”的“军”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C.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14.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第II卷(108分)
四、(18分)
15.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3分)
                                                                   


展开余下试题(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3)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3分)
16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6分)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⑴.该诗写的是           (季节)的情景。
⑵.第二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兰溪水的                     。
⑶.第三、四句写的是                                                             的场面。
17.默写名句名篇。(任选两小题,4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愁予《错误》)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1题。
                            枯树与鲜花
                                 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8.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2分)                                 
(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2分)                         
(不超过12个字)
19.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描写这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
(1)共同特点是                                (不超过10个字)
(2)作用是                                    (不超过12个字)
20.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作者为什么微笑?作者从这棵树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6分)
(1)“微笑”的原因是:                                                 
                                                                                (2)作者感悟到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枯树的傲对寒秋象征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以牵牛花的迎风绽放象征永不自弃的生存精神。
B.枯树与鲜花,既是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主观情志的外化,花与树“浑然一体”的生命现象,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思考和美好企盼。
C.文章用时空交错、经纬交织的方法描写枯树和鲜花的形象,既有空间的扩延:由远而近,逐步推出画面;又有时间的展开:生命复活前后不同景象的描写。
D.老瘦僵直的枯枝,柔嫩纤弱的鲜花,奇妙地结合成一支青春奏鸣曲,同生命复活前枯树的衰颓、牵牛花的委顿形成了强烈反差,展示了意味深长的生命现象,给人有益的启迪。
E.文章开头落笔奇险,接着平平叙来为高潮蓄势;至“枯树哟”、“柔藤哟”改变人称。直接对话,当面礼赞,呈奇峰突起之势;最后感叹人生,抒发情怀,文势趋于平淡。全文一波三折,有优美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六、(12分)
22.下列语句的语序被打乱了,请排出合理的顺序。(4分)
①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②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④诗比较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⑤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⑥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
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排序号)


展开余下试题23.仿照划线的句子,另写出内容与划线句内容相同的两个句子来。(4分)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答: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4分)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                                                                 
                                                                               
                                                                               
七、作文(60分)
一首小诗写道:“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助你成长的人。
请以“我成长中的感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题纸
15.⑴                                                         
                                                             
    ⑵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东北希望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