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21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一至三单元)
"2006-200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十二月月考
语文试题(一至三单元)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吞噬 (shì)       愕然 (è)        引擎 (qíng)         小心翼翼(yì)
B.倒坍 (tān)       跛脚 (bŏ)       刹那 (chà)          鼎铛玉石(dāng)
C.惬意 (qiè)       瞭望 (liào)      空袭 (xí)           日削月割(xiāo)
D.粗犷 (kuàng)    呆滞 (zhì)       佚名 (yì)           目光炯炯(jiǒng)
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震荡        匮赠          匮乏           纭纭众生
B.震颤        甲胄          溃逃           臭名昭著
C.肃睦        呆滞          奴役           震撼人心
D.和睦        暄闹          雷霆           哀声叹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__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
②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__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③__在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__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见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的回忆,使我很少有时间来懊悔。
A.凝视   振荡   只要/就                B.注视   振荡   只有/才
C.注视   震荡   只要/就                D.凝视   震荡   只有/才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众多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B.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不喜欢他。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
B.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


浏览完整试题C.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对真正的读者来说,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
D.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落日跳跃着、颤抖着,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B.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
C.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木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
D.洗完了碗盘,又是空袭警报声、炮声,以及成群飞机声。“哦,老天,一天炸两次,”我们心想,“未免太多了。”
7、填入下句横线上的语句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仰视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这场残酷的战争也会告终
②和平与安祥会重新回来
③冥冥之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肖洛霍夫,苏联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等。
B.海因里希•伯尔,法国作家,作品有《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C.韩愈,字退之,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被推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D.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品有《海洋三部曲》《致橡树》。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9---12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然后得一夕安寝                              得: 能够
B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事: 侍奉
C   人亦念其家                                 念: 顾念        
D  戍卒叫,函谷举                               举: 攻占
10、  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摽掠其人,倚迭如山                   其: 代词, 他们的
B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之: 代词,代金银财宝
     C  此言得之                             之: 助词  无实际意义
D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以: 连词,相当于“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齐楚之精英                           B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12、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族秦者,秦也                   族    名词活用作动词
B    辇来于秦                       辇    名词活用作动词
C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大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D   盖失秦援,不能独完              完    动词活用作形容词
三、语言表达
13、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计10分)
①.                ,羡长江之无穷。


展开余下试题②.吾师道也,                。
③.君子坦荡荡,                。
④.桃李不言,                 。
⑤.为人性僻耽佳句,                。
⑥.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                ?
⑦.《六国论》中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
⑧.《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是:“                ,                ,                ,                。”
⑨.《六国论》中苏洵借古讽今,表明写作意图的句子
是:“                ,                ,                 。
⑩.《过秦论》一文中贾谊认为 “                    。”是秦灭亡的原因。
15、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看山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惟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1) 下列词句在诗中的作用是: ①飞鸟: _________________
②依然不负远来人: 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苏氏兄弟在游三峡时写的同题诗,都是写江上看山,但描写的方法不同,说出其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我与地坛(节选)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16、作者说“那儿(园子)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阐释“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含义。(4分)
一个世界:
另一个世界:
17、本段文字的最后两处引文把园子描写得形象生动,作者笔下的园子可以说充满生机。联系课文上下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作用。(4分)
18、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2分)
(二)西  风  胡  杨
    潘  岳
①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愤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以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飙忽在天边的如诉如泣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②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它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
④胡杨,是我生平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草、甘草、骆驼草,它们和谐共生。容与和,正是儒学的真髓。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二十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个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一种凛凛然,士为知己而死的气节。
⑥胡杨并不孤独。在胡杨林前面生着一丛丛、一团团、茸茸的、淡淡的、柔柔的红柳。她们是胡杨的红颜知己。她们面对着肆虐的狂沙,背倚着心爱的胡杨,一样地坚韧不退,一样地忍饥挨渴。这又使我想起远在天涯海角,与胡杨同一属种的兄弟,他们是红树林。与胡杨一样,他们生下来就注定要保卫海岸,注定要为身后的繁华人世而牺牲,注定要抛弃一切虚名俗利,注定长得俊美,生得高贵,活得清白,死得忠诚。
⑦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两千年前,西域为大片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的西域文明。拓荒与争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今天,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


展开余下试题⑧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那怕仅仅一滴,也许这泪水能化成细雨救活胡杨。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选自《人民日报》2004年10月7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段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气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20、如何理解“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这句话的意思?(4分)
21、文章第二段说“胡杨,秋天最美的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联系全文作答(6分)
22、文章结尾作者写“我祈求上苍的泪,那怕仅仅一滴,也许这泪水能化成细雨救活胡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联系全文作答。(5分)
五、作文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
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只是回报一个微笑。”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①立意自定。②记叙文。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答案
1.【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解析】注意声字相同的形声字读音的异同:“铛”读“chēng”,不同于“当”;“削”读“xuē”,“犷”读“guăng”,不同于“旷”。答案为A
2.【考点】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解析】A.匮赠—馈赠 纭纭众生—芸芸众生   C.肃睦—肃穆D.暄闹—喧闹   哀声叹气—唉声叹气 答案为B
3.【考点】重点考查结合语境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解析】辨析近义词,要抓住不同的语素看其差别,一般近义词往往会在词义上有所侧重。D.(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①句中用“凝视”更能体现出看的投入。震荡:震动,动荡。振荡:电流的周期性变化。很明显,②句应该选择“震荡”。“只要……就”表示充足的条件,“只有……才”表示必需的条件,③句应该选“只有……才”) 
 答案为D
4.【考点】重点考查结合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析】“声名显赫”偏于褒义,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芸芸众生”就有众多平常的人的意思,再加众多重复;“当仁不让”指对自己应该做的事积极承担,不推脱。 答案为D
5.【考点】重点考查对句子结构、词语的意思的理解。【解析】A几十年属于约数,表示不确定,不能再和左右搭配。B划分后面的结构可知描述缺少宾语,就在“十八岁”后再加上“的心情”。C“对……来说”介词结构隐藏了主语。 答案为D
6【考点】重点考查对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的理解。【解析】A“跳跃着”“颤抖着”做并列谓语,中间用逗号,或在“颤抖着”后面加上“降落”。B“为什么”到“腐      烂”是一个句子,把第一个问号改成逗号。C此处“合欢树”指文章的标题, 所以把书名号改成引号。 答案为D
7.【考点】重点考查句子的连贯。【解析】这三句都是“觉得”的内容,故③在前,①②的形成发展有先后的逻辑关系。 答案为D
8.【考点】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析】A项中,《安娜•卡列尼娜》为托尔斯泰的作品;B项中,应为“德国作家”。D项中,《致橡树》是舒婷的作品。 答案为C
二、9、A  “ 得”应该理解为“得到”。
10、C  之  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
11、D  A精英指收藏的珠宝  B可怜指可爱  C祖父指祖辈父辈
12、D  完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3、、①、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后来灭亡,这是用兵作战的功效啊。(三分,其中“是故——因此”,“后——后来”,“效——功效”各一分)
②、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怎会出现龙?复道凌空而驾,没有雨后天晴怎会出现彩虹?(4分,其中“龙——出现龙”,霁——雨后天晴,虹——出现虹各一分,句子通顺一分)
③、后人哀叹它而不以它为鉴,又该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后人了。(3分,哀——哀叹,哀怜;鉴——以之为鉴;第二个后人——更后来的人各一分)
14、(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小人长戚戚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6-2007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