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97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7]
2006-2007学年度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
   A.   经过   秋风劲       劲头      不胫而走
B.   罗绮   骑马         漪沦      倚老卖老
C.   蛩音   巩固         明矾      足音跫然
D.   佝偻   勾当         苟且      狗急跳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斑斓    笙萧    油腻     袅娜    克敌制胜
B. 幽辟    黑痣    玲珑     座落    游目骋怀
C. 眉梢    苍桑    嬉戏     镶嵌    一幅图画
   D. 渺茫    慰藉    邂逅     稀疏    没精打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       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2)荆江防洪大坝工程事关重大,任何一家施工单位都不能        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
(3)评委们经过反复斟酌,反复磋商,最后        出58篇优秀作文,结集出版。
A.遏止    借口    选拔 B.遏止    借故    遴选
C.遏制    借口    遴选 D.遏制    借故    选拔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人说2006年的中国通信将是3G的时代,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3G业务,那么未来的3G发展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B.时间过得好快,眨眼间,那个羞涩的小姑娘如今已亭亭玉立,竟要出嫁了.
C.打捞历史,祭奠先烈,为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献礼,为经历峥嵘岁月的无名英雄树碑。
 D.把心放大,容下别人是成功的象征,当真正做到身临其境地为别人着想时,胜利就在你的面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安陆素有“中国银杏之乡”之称,境内有中原地区罕见的古银杏群落,现有银杏基地20万亩,银杏苗叶基地5000亩。
   B.孝感(汤池)金秋十月经贸洽谈活动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应城市汤池温泉度假区召开。  
C.在当选日本新领导人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雄心勃勃地决定在11月底建立一个委员会,以实现他把日本打造为“亚洲之门”。


浏览完整试题D. 圣诞前夕,姚明和他的队友给火箭队的小球迷发送了精美的礼物,他们一个个兴奋    得手舞足蹈。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博客的“看”与“被看”
何怀宏
①博客(Blog)作为一种网络日志,其写作和传统写作有本质上的不同: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他也可以回复、链接,可以随时介入争论;但最重要的是,它是处于一种“被看”状态,大多数人上博客网的时间大概还是更多地花在“看”而不是“写”上面。所以,博客们希望引人注目,追求点击率就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动机;同时他们也希望“看”到别人,看到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尤其是网下不易接触到的名人。 
②由于可以在网上看到大量别人的写作,博客们也许就能触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而大量的“看”也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最后乃至达到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一种良好写作状态和水准。一个好的博客作家也许就这样炼成了。写作需要鼓励和刺激,需要有发表和得到评论的机会。博客网络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
③王朔曾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极想写作的人,他经常进入一种紧张的构思,但不容易整理清楚自己的思绪,自然也没有发表的机会。因为思绪常常是需要通过发表来整理的,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所以,如果这事搁在今天,那位极想写作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他可以尝试做一个博客。如果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还可以用笔名。中国近代以来有两次作者用笔名的高峰,一次是上个世纪之交报刊大兴的时候;一次是这个世纪之交网络大兴的时候。而上次主要还是精英写作,这次则是大众的写作。上次笔名变化还不多,这次各种笔名之丰富和有趣,本身就是一种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 
④不仅是“看”,还有“被看”。一种能够被许多人“看”的感觉刺激着写作,千千万万过去普通的写作者终于有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过去他们被轻视乃至根本被忽视,现在他们可以在博客上表达心声,寻求同好。虽然点击率不可能都很高,但自由表达的感受更为美好。 
⑤所以,至少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博客的意义更多地还是在“看”和“被看”,而不是“写”。这一点在与传统日记的比较中显示得最为清楚。传统日记的写作者主要是写,他看不到别人的日记,自己写的至多有一二位亲朋好友的交流切磋。而博客将一种“互看”发展到极致。 
⑥人们或者会说“没有写,哪来的看?”的确如此。但对博客来说,“没有看,哪来的写?”而这后一方面对博客来说也许是更重要的。
⑦所以,至少从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来看,它还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
(有删改,2006年4月9日《新京报》)
 6、下列关于“博客写作”与“传统写作”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和传统写作不同,博客写作者随时能看到读者的反应,也可回复、链接,随时介入争论,这使博客不断地处在一种更新、流动之中。
B. 博客使相对私密的写作变成了公开、热闹的行为,使一种主要面对自己的私人写作变成了一种面向公众、且主要是面向陌生人的公开写作。
C. 博客使写作不再像过去一样的孤独,写作者都可以在网上得到正视乃至重视,所以,作品的高点击率是一个最能让博客写作者感到愉快的指标。
D. 除非作品比较成熟、能够发表,否则传统的写作者是很难使自己的文章有面对公众的机会,但博客使这一原本艰难的过程变得没有门槛。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博客们下“笔”时总是会意识到别人的目光,同时也关注、学习别人的作品,所以在众目睽睽下,一个好的博客作家就这样必然地炼成了。
B. 在博客上,是“看”和“被看”催生了大量的写,刺激了不断的写。因此,博客的“写”是一种由“看”和“被看”提供动力和条件而完成的“写”。
C. 不易理清自己思绪的人,其作品往往没有发表的机会,所以极想写作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写博客来实现成为作家的理想,有时仅仅是一次发表的机会就可造就一个作家。
D. 博客实际上把日志的关键词从传统的“写”变成了“看”,在博客们看来,只要没有了“看”也就完全没有了“写”的意义。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 博客们在希望“被看”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别人,包括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故而可以猜想,名人写的博客会是异常火爆、备受追捧的。
B. 今天中国的博客网更多地像是一个大看场,而不是一个大作坊,这说明虽然现在的网络写作队伍无比浩大,但实际上一般的博客写作者的产量、质量依旧非常低。
C. 这个世纪之交出现的使用笔名的高峰中,各种笔名更加丰富、有趣,这直接表明“报刊大兴”主要促进的是精英写作,而对于大众写作的促进作用比不上“网络大兴”。
D. 在网上大量地“看”,大量地学习别人的作品,就能使博客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令人惊奇的提高,这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新序•杂事四》
  注:①劬:qú 勤劳;②窳:yǔ 懒惰;③惄:nì 忧思。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展开余下试题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
   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
   C.此梁之阴让也            让:谦让
   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信:守信用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以乱易整,不武。
   B.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C.因具以闻楚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3分)
译文:                                      ?
(2) 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3分)
译文:                                       。
(3) 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4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4分)
答:
(2)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15.填空。(6分)
(1)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的主要代表       在《    》中表明了自己的独立平等又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邹忌“暮寝而思之”,觉得原因是:         ,            ;         ,            ;        ,
                。
(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时写到:             ,            ;         ,            ;        ,              ,
                。非常恰切地写出了“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和革命理想。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8分)
叶子时期的梅
晨  义
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伫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可爱的你呀,藏在了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展开余下试题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寻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6.文章第3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我的心事”是什么?(4分)
17.对叶子时期的梅,作者极力称道的有哪些方面?(6分)
18.文章引用叶芝的诗,意在阐明什么道理?(2分)
19.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含义?(6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20、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高一年级将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请你结合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4分)
高一(1)班郭明杰同学朗诵《沁园春•长沙》结束
串联词(1):
          
下面就请高一(5)班的陈炜同学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掌声欢迎!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一(9)班的王璟同学朗诵的《卜算子•咏梅》。
21、常见的“动物语录”往往充满智慧、幽默和讽喻性,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风格,以“蜜蜂”、“狐狸”、“鱼”的口吻写一句话。(任选一种)(4分)
(例)猫头鹰:要是凭发言来评先进,我这一辈子怕是与先进无缘了。
羊:同胞们,请注意,当一匹狼向你大谈仁义道德时,它肯定是要参加竞选了。
答                                                                       
22、根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本命年”下定义。(4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农历狗年出生的人,他的生肖就是狗。
生肖每隔十二年轮回一次,今年是狗年,那么12年后又是农历狗年。
假如一个人是今年出生的,人们就把12年后的狗年,以及24年,36年后的狗年都称作他的本命年。
本命年                                                               
                                                                     
七、作文 (60分)
旭日东升,是一天的起点;进入高中,是学习生活的新的起点;蚕虫作茧,是获得新生的起点;起锚出港,是海员征程的起点;“神六”飞天,是中国太空之旅的崭新起点;两岸互访,是华夏统一的新起点;加入世贸,是我国经济腾飞的起点;坦诚相见,是和谐人际的起点;博览群书、行遍万里,是智慧人生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起点……面对这一个个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历史的、现实的“起点”,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呢?
23、请以“起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A.   经过jīng    秋风劲jìng    劲头jìn    不胫而走jìng
B.   罗绮qǐ      骑马   qí      漪沦  yī   倚老卖老yǐ
C.   蛩音 qióng   巩固  gǒng    明矾fán    足音跫然  qióng
D.   佝偻  gōu    勾当gòu      苟且gǒu     狗急跳墙gǒu
2.(D)错别字有:  笙萧(箫)   幽辟(僻)   座落(坐)  苍桑 (沧)   
3.(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2006-2007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