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39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9]
潮阳南侨中学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四)
"潮阳南侨中学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四)
命题:傅福芳
I 必考题(1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时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但事实并非如此。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正如清代刘熙载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诗的语言以塑造形象为己任,是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语言,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韵外、味外的旨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在这里,诗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来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一个手势,一个流盼,一颦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语言不能曲折尽传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种“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现代接受关学要求文学创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确定性”和“召唤性”,这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1.下列论述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
B.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而中国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


浏览完整试题C.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D.“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在外国现代文学当中表现明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则很少。
2.下列论述,不是对“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的作用进行分析的一项是(3分)(   )
A.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
B.“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的存在,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C.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
D.“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
3.简述诗歌的创作与欣赏的理论过程。(6分)
4.文章第二段最采用了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名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目。(21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名:命名,赐名。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明年:第二年
C.以属客而告之  属客:向客人敬酒
D.今天不遗斯民   遗:遗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五日不雨可乎?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始旱而赐之以雨
A.或脱身以逃         B.青,取之于蓝
C.燕王欲结于君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8.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是一篇记叙义,扣紧喜雨亭的命名,捕写了喜雨亭一带的景色,抒写了者的喜雨之情,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B.筇一段是总写,引周公得禾、汉武得鼎、叔孙胜狄为证,不仪足在说吲作者以雨躬亭的依据,主要还在借“古并有喜则以名物”的事例,着力烘托、渲染喜雨之情。
C.文章第三段是借亭上宴饮,从国计民生方面抒写喜雨之情,最后归结到“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用“其义又可忘邪”一句,点出作者要以雨命亭的缘故。
D.文章波澜起伏,行文富于曲折变化,虚实相生,抑扬结合。语言就像诗一样精练、优美、生动,特别是排句的大量运用更使作品语言诗化,极大增强了声凋美和艺术感染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题3分)
(1)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3分) 
(2)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3分)
(3)给下面这段话断句并加标点。(3分)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0.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爇[1]寒灯向影频, 回文机[2]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 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1] 爇:即燃点之意;[2] 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蕙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共八百四十字,读法宛转循环,词甚凄婉(见《晋书•列女传》)。
这首诗题为“望夫词”,诗歌是怎样来写女主人公对夫之“望”的?试加以评析。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根据所提示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关课文的原句。
(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2)荀况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演变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与此语意思相类似的话是: “是故                             。”
(3)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古《登飞来峰》)
三、语言知识应用。(24分)
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白皙  悉心  哂笑  另辟蹊径  熙熙攘攘 


展开余下试题B.诡谲  攻讦  崛起  大放厥词  精神矍铄 
C.皈依  龟缩  闺女  规行矩步  瑰丽多姿 
D.湮没  殷红  哽咽  恹恹欲睡  姹紫嫣红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连金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认为,足球改革不能干打雷,不下雨,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杜绝假球、黑哨、赌球现象的出现。
B.来我们这里办工厂,你放心好了,只要符合政策法规,政府一定开绿灯。 
C.备受关注的手机单向收费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手机使用者的政策即将呼之欲出。 
D.各大城市的城郊接合部,往往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严峻的地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他用铁一般的事实和确凿的证据,剥下了这个“正人君子”的真面目。
   B.有关部门认为,苏丹红事件并不是由于某个人的故意或疏忽造成的,而是应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
C.上课铃响了,拿着篮球的体育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到操场上。
D.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蔓延,否则在今后10年里将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成为艾滋病毒的感染者。
15.根据下面内容,用不超过30年字为“水俣病”下一个定义。(5分)
    1953年日本雄本县水俣湾附近出现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出现痉挛、麻痹,意识模糊并很快死亡;有的患者肢端麻木,运动失调,话语不清;有的患者痴呆,傻笑……经过长期反复调查,直到1963年,一些学者从水俣氮肥厂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出了一种含汞化合物,才初步弄清了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受含汞化合物的鱼贝所造成的。这些鱼贝生活的水域遭到了化工厂废水废渣的污染。
16.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使前后意思协调一致。(4分)
把目光放在哪里,表达了人生的阶段与价值。孩子的目光在自然界,成年人的目光在物品或异性上,而老人把目光停留在人本身。                                  。在自然、异性和物质财富的选择中,他们觉得仅仅活着便非常好了。
17.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               ;爱心是                       ,                       。
四、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一条车流量很大的国道两旁,有很多农田和村庄。村民们每天总要横穿公路来往。这样,在这条道路上总时不时地会发生一些交通事故。有时是行人违章,有时则是司机超速,有时则说不清是谁的责任。一天,一个村民过公路时被急使过的大车轧死了,肇事者逃跑了。死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本来就很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村民们于是拦住过往的车量,向每位司机收取20元,以此来帮住那个死者的家人。那些司机虽有的不大情愿,但也还是出了钱。这事也就这样了结。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II选考题(15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如两题均做,则前一题有效)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然后回答问题。
优秀共产党员
①太阳就要落山了,就要落山的太阳映得乔庄一片血色苍茫。血色苍茫中钟声响了,钟声响了的时候,乔庄正是一片死寂。
②是时,太君叉着八字步,双手拄着刺刀,刺刀在夕阳的余晖中一片森然,一片森然的刺刀在乔庄人的感觉中好象已经压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迎面架4挺机枪,机枪黑洞洞的好象冒出了青烟。是下午2时,鬼子突然全体出动,直扑乔庄。连家狗也被逐到了村前的大院。太君杀气腾腾:谁是共产党,若在太阳落山之前还不供出,将血洗乔庄,鸡犬不留。事出是有因的。据可靠消息,乔庄潜伏着一名共产党员,正在筹划领导暴动。皇军的前两次扫荡失利,就是他传送的消息。
③九月的太阳异常毒辣,没有一丝风。老村长肌肉绷紧,汗已流干了,有只苍蝇正趴在脸上,村长一点都没有感觉,一下午了,没有个计较。眼角瞄瞄左右。左边乔姓,右边王姓,皆如泥塑般,只有左边的乔二少低头复抬头,老村长不禁捏了一把汗。
④乔庄在左右是出了名的。清末曾出过武状元,惜乎竟坐了老佛爷的牢。更名震乡里的,是每年秋里的引水之争。乔庄有两大姓,乔姓和王姓,从不说话,每每见面,总是怒目而视。到了夏末秋初引水浇田时,乔姓和王姓都要镢拔锨张,大动干戈。就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到了这时,便如到了季节的躁动发情的马,也要眉呲目裂地大斗一番,全然不是为了引水,好象是表演,确切说是炫耀似的,引得外村人远远地看,都说:乔庄人可不是孬种。
⑤院外田里的秸杆正在风中飘摇,老村长不由攥紧了旱烟袋。想不到乔庄也如风雨中飘摇的小船,绝种就是一袋烟的功夫啊。党员肩负着重任啊,这该如何是好?左边的乔二少向前挪动了一小步,老村长的脸刷地黄了,盘算来盘算去,唯一把握不住的,就只有乔二少了,小龟孙,活得要象乔庄人呀!
⑥乔二少的父亲是乔庄的头号大地主。乔二少从小就是个摸不透的犟种。上了三年私塾,自个儿到了县城上了正经人不屑的洋学堂,十八岁那年,瞒着父母要到延安参加八路军,老太爷知道后,拿起了家法又痛苦流涕又拿出了一根绳子套在自个脖子上但儿子最终也没回头。谁知,一年后,乔二少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回来后,整天摸鱼打鸟。但无论怎样,老太爷是高兴的,儿子终于回到眼前了。更让乔庄人感到荒唐的是,他不但向张姓人说话还居然向张大小姐求婚。
⑦残阳如血,那圆圆的生命就象老太爷的那袋烟,正在明明闪闪的一点点破灭。
⑧老村长一把捏住了右侧的王二柱,阻住了王二柱的迈出。这时,乔二少抬起了头,脚步迈了出来。霎那间,老村长充满了绝望。
⑨乔二少抓住老村长冰凉的一只手迎着愤怒的目光说:不用找了,我就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接着他说出了他的部队的番号和领导以及参加伏击鬼子的几次战役。
⑽三天后,乔二少被拉到乔庄村口被鬼子枪决了。他只喊了一句“共产党万岁”。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乔二少苍白的面容和总是望向远方的散淡的眼神。
⑾三个月后,乔庄发起了暴动,袭击了鬼子小队。
⑿解放后到了文革,要把乔老太爷拉到县里批斗的时候,乔姓和王姓全体村民签名上书报告乔二少的事迹,要给老太爷个安慰,说乔老太爷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父亲,是一名英雄的父亲,是坚决要保护的。上级很快给了批复:经查,乔二少在延安时因为是地主身份先是被审查后被剔除出了革命的队伍。
⒀原来乔二少不是共产党员!但是村人象械斗一样意见高度的一致,执意在村前立了一块碑,在乔二少的名字后书:优秀共产党员。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展开余下试题20.从文章第⑥的补充交代中,我们可以看出乔二少是一个很怎样的人,这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1.乔二少不是共产党员,乔村的人明明知道却还是要在村前不其立“优秀共产党员”的碑。这做法是否合理?试加以评说。(7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西安城管不再像以前吆五喝六 商家感到受宠若惊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去年9月开始,西安对城市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行人性化执法、服务式管理。一年多时间,城市管理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趋向和谐。
老段搞户外广告业务十多年,与城管的“交道”没少打。前两天,他公司的一块广告牌放的位置和尺寸规格不符合西安城市管理规定,城管执法人员找到他。不是像以前那样吆五喝六,执法人员向他敬礼后出示了证件,多少让他有点“受宠若惊”。
  这让老段想起两年前与城管打的一次“交道”:公司的一块户外广告牌违了“法”,不到两天时间被罚了5次,却没处说理去,而且执法人员态度十分粗暴。这次,城管执法人员拿出相关法规,对照法规指出他的广告牌“错”在哪,应该怎么放,应该接受什么处罚,老段听得心服口服。
  集城市管理各职能于一体的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去年9月成立以来,共查处违法案件97950起,其中批评教育、纠正、通告、整改的有91380起,行政处罚6570起。即便是行政处罚的案件,也不是一罚了之,在纠正违法行为与进行处罚之前,必须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让被处罚的人心服口服。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到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调研时说:“城市管理是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要环节。城管执法人员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从细节抓起,为更多市民服好务。”
为此,西安城管部门坚持“疏导与治理相结合,以疏导为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能不罚,尽量不罚。严女士开办了一家餐馆,由于烟囱设计不够合理,排出的烟熏坏了门前的三棵槐树,城管人员接到举报后,到了餐馆没有罚款、扣东西,而是在指出餐馆的问题、明确责任后,同她一起现场研究,解决了餐馆的排烟问题。没有罚款,问题就得到解决,严女士十分感动,自那以后天天给门前的槐树浇水。她说:“现在的城管和以前不一样了,过去见了怕,现在感觉很亲切。”(王科 刘鑫焱)
网络链接:城市秩序好了,城管暴力执法就停止了
大家老看见城管暴力执法,其实那是没办法;国家建立相关法规制度,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维护大多数守法公民的合法权益;城管负依据政府规章制度执行城市管理,目的没有错;城管暴力执法,大多是因为违法者屡教不改或抗拒执法;你以为城管愿意暴力执法吗?打轻了要赔钱,打重了说不定要判刑,要是违法者厉害点说不定自己反被打伤,犯的着吗?他们可以不管,但你愿意看到长安街上都是卖菜的小三轮吗?你愿意看到收废品的整天堵在你们家门口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摘自某博客)
22.“人性化执法、服务式管理”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趋向和谐”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
23.文章为了突出城管工作方式及其效果的差异,选取了两个被采访者的材料,这两个材料侧重各有不同,试加以分析。(4分)
24.当前,城管执法过程中与小贩出现的纠纷,甚至发生的流血事件屡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你是否同意“城市秩序好了,城管暴力执法就停止了”这样的说说法?结合上面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7分) (59.35.247.153)"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潮阳南侨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