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4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1]
临川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临川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审核人:黄会和    罗灿辉    朱燕玲                2006年10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ɡě)    罗绮(yǐ) 荡漾(yànɡ) 橘子洲(jú)
B.佝偻(gōu)    漫溯(sù)     长篙(hāo) 岁月稠(chóu)
C.跫音(qióng)    眷属(juàn) 青荇(xìnɡ) 怅寥廓(liáo)
D.漪沦(yī)    踟蹰(zhú) 沼泽(zhǎo) 竞自由(jì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攀援    废墟    崎岖    暴谑           B. 荒漠    隐秘    召唤    雾蔼 
C. 威仪    流岚    慰籍    叫嚣           D. 嘶哑    浮藻    斑斓    峥嵘
3.对下列诗句诵读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B.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C.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D.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B.王阿姨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里,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C.“三讲”活动一开始,全公司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D.这位不知名的演员穿上这种时新的唐装后,立即成了影迷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仿效起来。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对偶)
C.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夸张)
D.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号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B.普希金是前苏联的著名诗人,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创作有小说《上尉的女儿》。
C.海子,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诗里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吸引力。代表作有《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志摩的诗》、《猛虎集》。
7.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长满浮藻的青潭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 ,给人以立体感。


浏览完整试题(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影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5)    B.(1)(4)(6)     C.(2)(4)(5)    D.(2)(3)(6)
二、诗词阅读题。(12分,每小题3分)
8.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A.《采桑子•重阳》中的秋天形象之所以色彩明艳,生机勃勃,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认识。
   B.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既断读却又连转,语势流宕,音节浏亮。
   C.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宇宙、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D.全诗熔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豪迈旷放的情怀。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泥 土
鲁藜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A.诗人1932年从侨居地回国,1936年加入共产党,1942年在延安鲁艺任教,1949年后任天津文联主席。不凡的经历,使诗人曾“把自己当作珍珠”。 
  B.《泥土》凝聚着诗人的人生体验:甘于平凡,勇于牺牲,为人民鞠躬尽瘁,做出切实的贡献,才是幸福。  
  C.《泥土》是一首哲理诗。它警诫人们:自视清高,自我膨胀,都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D.《泥土》共两节,下节笔锋陡转,反映出迥异的两个层面的哲理,富有深邃的思想内蕴;同时,四句诗三句押韵,又平添了诗的韵律美。
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天真的预示
(英)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
B.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3题。
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①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安石议论奇高,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②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升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注释】①秩:官吏的俸禄。②倾骇:惊扰。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A.好读书,善属文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C.风俗日以衰坏                  D.患在不知法度
13.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及其影响的一组是(      )
①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②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
③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④朝廷每欲升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⑤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⑥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14.下列各句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行事果断自信,慷慨激昂,有矫世变俗的志向。
B.王安石认为法先王之政,就是要效法先王那些治国的基本原则,这样进行的改革就不会使百姓惊恐不安。
C.欧阳修向仁宗介绍了王安石恬淡退让的行为,请求对王安石破格进用。
D.欧阳修认为王安石需要有官俸供养家小,于是再次向朝廷推荐王安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8分)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指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作者针对“客中怀抱”,是如何进行“曲写”(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写其事的笔法)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②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③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⑤闻一多是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为建设新格律诗,提出了著名的“三美原则”,即音乐美、           和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消失的故乡
谢 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
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6.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任意写三点即可,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九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展开余下试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1.请用一句话简要写出下面短诗所包含的哲理。(4分)
新月集(之一)
冯异
 新月并不为失去的一半哀伤,
它有自已的妩媚
答:                                                                            
22.根据例样及相关提示,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话,注意内容与表达特点。(4分)
[例样]大学生电视辩论赛,辩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问题。
甲方:不要害怕竞争,与其谈狼色变,不如与狼共舞。
乙方:竞争要有实力,否则不但舞不成,还会被狼吃掉。
(提示:乙方借甲方的比喻加以发挥,表达出相反的意思。)
同学甲、乙是好朋友,但对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限制”,两人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要是没有老师和家长的限制该多好,就像甩开挤脚的鞋,光着脚走路多舒服啊。
同学乙:教师家长的话该听的还得听,
23.西方基督徒在吃饭前要祈祷一番:“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我国许多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还有人给“感恩”列出了“菜单”:3月5日学雷锋日——感谢别人的帮助,奉献自己的爱心;3月8日妇女节——感谢妈妈、感谢外婆,使我们懂得尊重女性、尊敬长辈、感悟亲情……
以下三项也是“菜单”中的内容,请任选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写一句感谢的话。要求突出节日的特点,句式大致相同,但内容一定要有新意。(4分)
端午节              “五•四”青年节                   国庆节
(1)                                                                           
                                                                                 
(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临川二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