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64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4]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试卷类型:A
语 文
2007.1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共11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必考卷(1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chù 彳亍 罢黜 踌躇满志 怵目惊心
B.bǐ 鄙吝 秕糠 俾众周知 如丧考妣
C.gōng 股肱 拱璧 觥筹交错 事必躬亲
D.yǒu 黝黑 园囿 良莠不齐 扃牖而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公益事业,他甘之如饴;对于奢侈享受,他弃之如敝履。
B.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自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C.在维系社会群体这一点上,儒道两家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台湾当局如果误判形势,一意孤行,继续推行“渐进式的台独”政策,只会加剧两岸关
系紧张,必将自食恶果。
B.作为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他奋斗的一生是“知其不可为而
为之”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C.张经理一走进他的房间,马上给他拉到带窗户的红木小圆桌前神神秘秘地坐下来。
D.该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
浏览完整试题
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4.把下面的长句改为3个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广州研制的染色技术被香港的服装公司运用而制造出能随体温或气温变化而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
(1)
(2)
(3)
5.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用一句话揭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并回应故事阐述道理。(6分)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踢出一个洞来,邻居索赔款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这时,男孩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了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读罢这则故事,不禁使人联想很多。
6.仿照下联对“中国历史书”的述说,请你以“语文课本”为对象写出上联。要求:(1)
合乎对联的基本写法;(2)要反映出语文课本的特征。(6分)
语文课本:
中国历史书:揽古今风雨,凸显华夏脊梁,点点滴滴,诉说天道沧桑。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陈师锡字伯修,建州建阳人。熙宁中,游太学,有隽声。神宗知其材。及廷试,奏名在甲乙间,帝偶阅其文,屡读屡叹赏,顾侍臣曰:“此必陈师锡也。”启封果然,擢为第三。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轼得罪,捕诣台狱,亲朋多畏避不相见,师锡独出饯之,又安辑其家。
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上言:“宋兴,享国长久号称太平者,莫如仁宗,切考致治之本,不过延直言,御群下,进善退邪而已。亲览万机,见政事之多辟,辅佐之失职,一日罢去。其后,不次擢用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以成庆历、嘉佑之治。愿稽皇祖纳谏、御臣之意,以兴治功。”帝善其言。
元佑初,迁工部员外郎,提点开封县镇。畿内将官苛惨失士心,方大阅,群卒哗噪,将吏莫知所为。师锡驰至军,推首恶者致诸法,按阅如初,而劾斥其将,县人叹服。枢密使犹以事不先白为罪,罢知解州。历考功员外郎,知宣州、苏州。
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蔡京为翰林学士。师锡言:“京与弟卞同恶,迷国误朝。而京好大喜功,锐于改作,日夜交结内侍、戚里,以觊大用。若果用之,天下治乱自是而分,祖宗基业自是而隳矣。京援引死党至数百人,是皆国之深患,为陛下忧,为宗庙忧,为贤人君子忧,若出之于外,社稷之福也。”帝曰:“此于东朝有碍,卿为我处之。”对曰:“审尔,臣当具白太后。”遂上封事。
俄改考功郎中,师锡抗章言于帝曰:“臣在职数月所言皆当今急务若以为非陛下方开纳褒奖若以为是则不应遽解言职。如蔡京典刑未正,愿受窜贬。”于是出知颖、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官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师锡始与陈瓘同论京、卞,时号“二陈”。绍兴中,赠直龙图阁。
(《宋史》卷三百四十六,有删节)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游太学,有隽声 隽:美好
B.按阅如初 按:考查
C.亲朋多畏避不相见 相:相互
D.坐党论,监衡州酒 坐:因……而获罪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必陈师锡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享国长久号称太平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以成庆历、嘉佑之治 不赂者以赂者丧
D.天下治乱自是而分 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启封果然,擢为第三
B.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
C.见政事之多辟,辅佐之失职
D.京援引死党至数百人,是皆国之深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师锡年青时便颇有文名,但在廷试时,却差点落榜。只因为宋神宗亲自阅卷,才纠正了这一错误,将他列为第三名。
B.陈师锡一贯正直敢言,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就一再劝告神宗要善于察纳雅言,褒善黜恶。徽宗时,他又慷慨陈辞,历数奸臣蔡京等人的丑恶行径,恳请罢免蔡京之流,以利国家、民众。
C.陈师锡不仅有见识、有文才,而且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胆略和能力。一次军中发生内 讧,他果断执法,查办了为首的闹事者,又罢免虐待士兵的将官,平息了内乱。
D.陈师锡请求罢免蔡京等人并无不妥之处,但他仍为自己的正直敢为付出了代价。虽一再陈明是非,仍被一再贬官削职。
11.断句与翻译。(9分)
(1)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师锡驰至军,推首恶者致诸法。(3分)
②枢密院犹以事不先白为罪,罢知解州。(4分)
(2)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臣 在 职 数 月 所 言 皆 当 今 急 务 若 以 为 非 陛 下
方 开 纳 褒 奖 若 以 为 是 则 不 应 遽 解 言 职 。
(二)诗歌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进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第三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4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6分)
(1)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2)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3)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误区(节选)
余秋雨
在对待历史遗产的问题上,近年来又普及了几个绕口令,叫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越是地区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
这几句绕口令,有一种“相反相成”的机智,成为一种旋转式的反论。但要让它们真正成立,必须依赖一系列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那就成了诡辩。
请问,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那么中国何苦还要改革开放?如果“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那么几代人何苦还要为现代化而奋斗?
确实有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华人艺术家说过类似的话,但请注意,他们都已经拥有了一个不便炫耀的国际背景,因此家乡的土地成了他们宏大国际审美系统中有魅力的生命符号。我们不能把他们的这种省略国际背景的片断表述,当作文化安慰的油滑咒语。
我本人为了寻找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秘密,贴地游历数万公里考察其他
上一篇:
必修二模块期末测试题
下一篇:
2006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7年广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