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4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5]
南京市29中高三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
2006.10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全不同的一项是
A、伺机/侍候 上溯/朔风 引擎/欲擒故纵
B、纸鸢/游弋 重听/重围 绥靖/半身不遂
C、挣钱/挣扎 怃然/安抚 瞅一眼/啾啾声
D、偌大/怯懦 积攒/编纂 簇拥/怵目惊心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聚讼 无法企及 与事无补 心悦臣服 曲境通幽
B、程式 最后通谍 庸人自忧 哀声叹气 无以伦比
C、防犯 诈取血汗 宁缺勿滥 传种接代 个中三味
D、起迄 优哉游哉 天崖海角 尸味素餐 思维定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都正确的一句是
A、这首写尽生离死别的伉俪之情的词作,从诗人创作动机到内容,都是梦和诗的胶着(诗人原是醒着做梦的人)。由此可见,对往事的追忆,在人性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B、这家银行人员富余,下属支行太多,问题一发生,当然就尾大不掉,很难及时妥善处理。
C、范志毅早已不是上海足坛的“大佬”,可是从他的行迹来看,他与上海足坛仍是藕断丝连。
D、老作家没有陶醉于著作等身的辉煌业绩,而是与我侃侃而谈他的所感、所悟、所想、所盼……依然是那样深沉睿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他大学时读过不少历史类、哲学类、文学类和宗教类的著作,对他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中国儒学和禅宗的公案——那些呈现人生智慧的小故事。
B、在一些贫穷的地区,人们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源自贫困的压力;但在其他地区,破坏却主要来自“致富的压力”。
C、国际间的电话交谈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高悬于世界各大洋上空的3.6万公里高处的国际通信卫星来进行,这些卫星每天要传送难以胜数的通话信号。
D、开口闭口要对大陆发动圣战,善于给美国主子舔腚的陈水扁忽略了一件“小事”:“圣战”是美国人头疼的词语——反美武装在“圣战”的旗号下,要了美国近两千名士兵的命。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如同诗文的情感因素一样,在造型艺术部类,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线的艺术又恰好与情感有关,正如音乐一样,它也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这种情感抒发大都在理性的渗透、制约和控制下,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的美。所有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出现在以抽象线条、体积为重要因素的标准的空间艺术部类的建筑中,构成中国民族建筑某些基本特色。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便已开始,它终于成为后世主要建筑形式。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翚(huī,古书中指一种五彩羽毛的野鸡)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从“翼翼”“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但是,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一股所谓“美轮美奂”的建筑热潮随着社会新阶段的到来,也盛极一时地蔓延开来。先秦典籍中多有筑台建室的记载,例如《墨子•非乐》中说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七年不成,《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春、夏、秋三季筑台的记述,《国语•齐语》有齐襄公筑台等等。“美哉室, 其谁有比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台美乎”(《国语•晋语》),如此等等。不只是为避风雨,而且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日益成为贵族们的一种重要需要和兴趣所在。
浏览完整试题
这股建筑热潮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而达到最高点。据文献记载,二千余年前的秦代宫殿建筑是相当惊人的: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史记•秦始皇本纪》)。
从这些文字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的。它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当年的地面建筑已不可见,但地下皇陵的规模格局也相当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从现在发掘的极为片断的皇陵前沿的兵马坑情况看,那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从这些泥俑的身材状貌到建筑材料(秦砖)的厚大坚实,也无不显示出那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比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而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秦代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5、下列对第一段中“这些”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线的艺术大都与表现出理性美的情感有关,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
B、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与情感有关的线的艺术,其情感大都表现出理性美。
C、线的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大都表现出一种含有理性美的情感。
D、与情感有关,在时间过程中展开的大都表现出一种理性美的艺术,叫作线的艺术。
6、下列对中国建筑的美学风格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现在发掘的极为片断的皇陵前沿的兵马坑,显示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
B、《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有关秦代宫殿建筑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建筑逶迤交错的特征。
C、泥俑的身材状貌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显示了其古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D、中国建筑重视各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安排,反映了其追求浑然一体的特点。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建筑艺术的美学风格虽有发展,但基本没有脱离已定的基础规范。
B、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成为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与汉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有重要关系。
C、兵马俑与金字塔整体结构特点不一,但完全可以与之相比美,显示了不同民族建筑艺术之间相通相融。
D、线的因素体现着中国民族的审美特征,因而大大影响了中国民族建筑中一些基本特色的形成。
三、(9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蔡邕字伯喈,陈留围人也。邕性笃孝,母亲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建宁三年,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杨赐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从献帝迁都长安,封高阳乡侯。董卓宾客议欲尊卓比太公,称尚父。卓谋之于邕,邕曰:“太公辅周,受命翦商,故特为其号。今明公威德,诚为巍巍,然比之尚父,愚意以为未可。宜须关东平定,车驾还返旧京,然后议之。”卓从其言。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邕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缙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节选自《后汉书•蔡邕传》)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释海》以戒厉云尔 厉:勉励
B、邕在司徒王允坐 坐:做客
C、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 遇:知遇之恩
D、即收付廷尉治罪 收:留下,不让离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卓谋之于邕 B、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C、其观视及摹写者 D、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他的母亲曾卧病三年,蔡邕连续七十天没有脱过衣服,也没躺下睡过觉。
B、熹平四年,蔡邕与杨赐等人奏请订正《六经》中的文字。灵帝批准后,蔡邕派人把经书雕刻在石碑上,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以便集思广益,结果应者云集。
C、董卓的门客想让董卓尊比姜太公,称为尚父,于是董卓向蔡邕问计,蔡邕义正词严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让董卓打消了念头。
D、蔡邕其实并未依附董卓,只是感念董卓对自己的赏识和重用,但却被王允夸大罪行,致使一代大儒惨死狱中,也给汉史研究带来重大损失。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1、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3分)
翻译:
(2)殊不意言之而叹(3分)
翻译:
(3)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
翻译:
12、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注]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邱二十二员外即正在临平山学道的邱丹。
(1)将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对照着赏读,你发现这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你从后两句诗的“空”“落”两字中读出了什么味?请写出你的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纵有健妇把锄犁, 。(杜甫《兵车行》)
(3)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2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贝壳末碎
①小城萨拉曼卡十分紧凑,不管你怎么走,只要找得到中间像一个方形老城堡似的市政广场,怎么也迷不了路。几乎所有的街道都从那里伸展出来,每次走得有点迷糊了,就再回到那里重新开始,几次下来,已熟如故土,不再有迟疑的步履。
②但是,对于欧洲小城,千万不能这么套近乎。你以为已经了如指掌,实际上恐怕连边沿都没有摸着。特别是那些只给你提供一二个亮点的小城,更要另眼相看。一二个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
③萨拉曼卡在市政结构上的亮点是那个广场,而在精神结构上的亮点却是大学。萨拉曼卡大学没有围墙,因此够不成表面上的中心。转弯抹角都是大学的某系某科,连城里的一切纪念品商店都在出售与大学有关的物件。
④事情一与大学相连,便立即变得深不可测,更何况萨拉曼卡大学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大学。我曾在一本历史书上读到过,哥伦布出发远航前为了进一步熟悉与航海密切有关的天文学知识,曾特地来到萨拉曼卡,与几位博学的修士探讨,这些修士,当时好像就是萨拉曼卡大学的教授。那么小小的萨拉曼卡,早在哥伦布时代就已经是学术研究中心,它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之前已经对辽阔的未知世界有过推测和遥望,而且懂得从天文学的高度来设计航线。
⑤因此,它小不堪言又大而无边。
⑥哥伦布到这里来的具体行踪当然是不可能找到参证的了,但我愿意带着冒险家出发前的心境在这些安静的街道间走走,想想安适如何怂恿了冒险,小街如何觊觎着大海。
⑦正这么走着,我突然停步,在一个街口看到了一幢古老又巨大的建筑,浑身是古朴的土黄,但满墙却雕满了贝壳!对大海的渴望如此不言而喻,又把这种渴望展现得如此气派。我连忙拉住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打听,他们说,这楼叫贝壳屋,建于十五世纪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我在心底暗暗一算,那正是哥伦布准备出发的年代。
⑧贝壳屋有台阶可上,无人阻拦。进去几步就是一个洞窟般的大厅,四周古柱森然。此时已是黄昏,天色黯然,大厅古柱间更是阴气森森,像是不小心误入了一个酋长的巢穴,一个恐怖的王府,但我心里明白,这王府的名称就叫时间。大厅有二楼,是长长的回廊,那里倒是泛出一些光来,使我还能在大厅古柱间辨别物象、轻步踩踏。
⑨左前方有了灯光,越近越亮,也开始有人,终于走进了一间有现代设施的厅室,看那文字标牌,原来是到了萨拉曼卡大学的公共图书馆。伸头一望,有不少学生在书库翻阅,至此我才明白过来,刚才穿越的古柱森然的贝壳屋,就是这个图书馆的门廊。
⑩那么,这个图书馆也实在太排场了。
○11哥伦布当年一定会来到这里。萨拉曼卡大学不大,贝壳屋当时新建,他没有不来的道理。这个航海迷一见满墙的贝壳一定笑逐颜开了吧!
○12五百多年来贝壳未碎、古柱未倒本是一个奇迹,更大的奇迹是五百多年后它们仍不以自身的资格让人供奉,只是默默的支撑在一起做了大学图书馆的门廊,就像一代元勋已经须发皓然还乐呵呵的为孩子们看家护院。
○13我猜想大学当局作这番设计是要让所有的青年学生每天走一走这门廊,但不知有多少学生能够体会,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象征。今天图书馆里的任何一本书都比不上墙上贝壳的年岁,而贝壳还只是路标,指引着更为悠久和未知的世界。因此,灯光明亮的现代书库只是白沫一闪,人类求知的道路仍然如古柱下无灯的恐怖,老墙上对水的渴念。等着吧,当今天自以为是的学者们全部退出历史,这满墙的贝壳仍不会破碎。
14、作者说,欧洲小城的“一二个亮点,是醇化过后的简明,背后躲着大量被省略的文章”。请简要回答:(1)“亮点”指的是什么?(2)“被省略的文章”比喻什么?(4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5、就城市规模而言,萨拉曼卡确实“小不堪言”,为什么又说它“大而无边”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答:
16、萨拉曼卡城“贝壳屋”满墙雕饰的贝壳,请依据文意说说这“贝壳”在当初和现今的象征意义各是什么。(6分)
答:
17、文章第⑧段描写“大厅古柱”时渲染了“阴气森森”的悲怖氛围,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篇,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思考简答。(8分)
答:
六、(15分)
18、请围绕一个中心将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展成40字左右的一段话,要求恰当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
生命 机械 戏剧
19、请为下面的一则报道拟写标题,要求写成大致对偶的两句话,总字数在10至14字之间。(6分)
苏式月饼的火爆,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如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实,苏式月饼既是食品,更是种文化。苏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的戴猷副秘书长告诉我们,月饼最早起源于汉代,到了明代被正式叫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家庭的团圆、美满,月饼的外形正好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在海外,还被称为“龙饼”或“国饼”。
戴猷介绍说,目前,苏州有月饼生产企业50多家,许多都是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前不久,百年老字号经过品牌整合后,开始将苏式月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提交给了政府部门。这说明苏式月饼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发扬文化的重要性。“只有苏式月饼有条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苏式月饼未来的空间才更大。”为此,苏州市老字号月饼企业已经在酝酿申办2007年苏式月饼节,希望通过这一活动的举办,来推广苏式月饼的声望。“发掘苏式月饼特有的文化内涵后,才能真正完成苏式月饼的改良。从整个行业来看,如今在一些特殊时间场合中,月饼已经沦为炒作、显富甚至变相贿赂的工具,中国古老悠久的中秋文化因此变味。重新挖掘发扬月饼特有的传统文化,对苏州的食品企业来说是义不容辞。”
上句:
下句:
20、请根据下面的信息,为主持人介绍的这位专家写一小段正式的简历。(5分)
在一个文学座谈会。主持人徐先生向大家这样介绍了一位专家:
“今天请大家认识一位朋友,是我的朋友 ,也是大家的朋友了。别看年轻,1962年,那可是得到过咱们国内有名的专家王宏庆先生的真传,是他的关门弟子。现在已经带研究生了,就在咱们河洛大学。我这朋友写过好几本书,是专门研究曹雪芹的,有《雪芹家世考》,《<红楼梦>导读》,这本书还在“优秀教育图书”评选中得过奖呢,还有《大观园人物论》,都发行到国外了,评价很高。忘了介绍名字了,和我一个姓,单字名兵,性格开朗,从小家里当男弦子看,家住冰城松花江边。”
要求:①内容适当。 ②表达注意语言雅致得体。 ③字数不超过80字。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孟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第一堂课就是由该校教授把他们领到该学院正门一侧的一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人进出小门一次。这个门只有1.5米高,0.4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撞头。进出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不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
上一篇:
海淀七年级上期中练习\苏教版
下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南京市29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