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03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三].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三]
第Ⅰ卷(42分)
一、基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为 ( )
A.口角 jué 有的放矢 shì 不容置喙huì 属意zhǔ
B.着落 luò 不幸落枕lào 丢三落四là 大大落落luò
C.拂晓fó 踏莎行shā 痉挛jīng 忖度cǔn
D.顷刻 qīng 挨打āi 拮据jù 一场雨chǎng
2.下列有关字词有两个错字的一项为 ( )
A.甘败下风 针砭时弊 明查暗访 闲情逸志 急待解决
B.死皮癞脸 萎靡不振 磬竹难书 趋之若鹜 循章摘句
C.鞭辟入理 竭泽而渔 美仑美奂 老奸巨滑 浮想联翩
D.义气相投 明火执仗 迁强附会 集腋成裘 蓬荜生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 ( )
A.根据部省有关文件精神,杭州市有关部门本着安土重迁的原则,从今年开始,在对旧城改造和省市重大工程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无论农民住房还是居民住房,拆迁时都将对住户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就近建房安置的政策。
B.在这南方的杭州,前几年几乎看不到什么雪的,可是去年冬天一天里却沸沸扬扬地下了一场大雪,一夜间把全城变成了一个银白的世界。
C.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科各种版本的教材也纷纷改头换面,今年9月,数种新版教材已经与广大学生见面,但是理念先进与否、选文精当与否、编排科学与否还有待实践来检验。
D.当年,当他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后,并未得到包括家人在内的许多人理解,一个人在外,身无长物,平地搭梯子,十几年拼搏下来,也终于有了现在这样一番事业。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随着我国各项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环保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宁可把情况想象得复杂一些。
B.今年的两会上,与会的许多代表认为,由于增收渠道有限、地方政策的欠缺和整体物价的提高,农民的经济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其实是加重了。
C.在目前这样的形势下,要办好这件事,除了李二黑亲自挂帅,换了别的人,恐怕不容易办好。
D.她这个人心胸太窄,别人给她提了点意见,她就耿耿于怀,这样做未必太过分了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个现代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B.我市交通、公安、旅游等部门未雨绸缪,在06年国庆到来之前,推出多条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各大景区出现客流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
C.06年第二季度中,有关部门对侵权问题严重的几十家文化企业的调查发现,这些企业每年的获利应达十几亿元。
D.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 )
浏览完整试题
A.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乐府诗中的称为“曲”“辞”“歌”“行”等,都是古体诗。
B.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有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等人,他们的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泛,气势雄浑。
C.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唐代传奇标志着我国小说的成熟,《红楼梦》则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D.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被人誉为匈牙利的“抒情之王”,著名作品有《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有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而俄国诗人普希金,则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诗歌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舞蹈之美
①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
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
②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风。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③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乐。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英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此时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④本来,舞蹈就是因人内心情感的摇荡而不由得手舞足蹈。明月当空,花间的李白无亲自怜,便起舞清影,举杯邀月;大江上的曹操有雄兵百万,就横槊赋诗,酹酒江心。今舞者,正是从人们平常不自觉的动作中,抽出最美的,规律性的东西,以衣具饰之,以音乐和之,酿成一股酒香,反过来摇荡人的感情。所以,老者观舞,会生出不少的乐趣;少年观舞,会陷入一片深沉;科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规律找到美的表述方式;哲学家在这里能为自己的哲理找到美的形象。怀素和尚观公孙大娘一舞而得书法之精妙,杜甫观公孙弟子之舞而有华章传世。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它主要靠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靠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美,实在是特别的。
(对原文有删节)
7.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舞蹈的自然美体现在自然的舞者借助声、色、字词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美。
B.和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美一样,舞蹈美也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来体现。
C.舞蹈的外形美主要指的是舞者美的衣饰。
D.舞蹈的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8.第②段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3分) ( )
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C.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古代敦煌石窟的飞天
D.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
9.第③段结尾说“以神写形”,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是指(3分) ( )
A.把内在的情感表现为美的舞姿
B.通过与舞者的情感交流见到一个更美的形象
C.在造型美外,更讲求情感
D.体内储满情感的来欣赏舞者的舞台造型美
10.第④段中举“李白”、“曹操”两例说明了1) ;
举“怀 素”、“杜甫”两例说明了2) 。(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书博鸡者事
高 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回:“臧氏之子也。”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①守,即诬守纳己赇②。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日:“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下,提殴之。奴惊,各亡去。乃褫③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豪民子闻难,鸠宗族童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博鸡者逆谓日:“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郡录事骇之,驰白府。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④蔑污使君,使罢,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乃释之。
展开余下试题
博鸡者因告众日:“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日:“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末白,犹无益也。”博鸡者日:“然。”即连楮⑤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台臣弗为理,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 其祸非外至也。臧使者枉用三尺⑥,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注】①嗛:xián,怀恨;②赇:贿赂;③褫:chǐ,剥下;④投间:乘机;⑤楮chǔ,树名。 ⑥三尺:代法律。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自负年德,易之 易:轻视、瞧不起
B.臧怒,欲中守法 中:中伤
C.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 快:加快
D.诸为里使者皆下之 下:退让,让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 ( )
A.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因击沛公于座
B.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臣诚恐见欺于王
C.欲要篡以归 择其善者而从之
D.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13.下列补全的成份不恰当的一项为 ( )
A.或以(之)告臧,臧怒,欲中守法 B.麾众拥(于)豪民马前
C.豪民子惧(其)遂杖杀其父 D.使(之)罢,汝罪宜死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 ( )
A.从博鸡者劫持殴打豪民、逼退豪民之子和为太守洗刷冤屈的言行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博鸡者的勇、智、义的形象。作者对这样一个社会底层人物是给予高度评价的。
B.博鸡者的豪爽任侠的性格,从行文中的“诺”“然”中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这也正体现了这篇文字的精炼之处。
C.从全篇来看,博鸡者严惩豪民,主要由当地太守被罢官引起。太守之所以被罢官,在作者看来,首先是臧使者的阴险狠毒,其次是被杖豪民的恶劣报复。
D.作者从这一事件中体察出了元末官场内部的斗争和百姓对不恤民情的腐败官吏的愤恨。作者以小见大,让人感受到天下变兴自下渐的气息。
E.博鸡者严惩豪民,押其游街示众的消息传到府佐耳里后,府佐暗自高兴,并且在那天傍晚前往豪民家中,斥责和警告豪民,无形中他和博鸡者达成了某种默契,同时也保护了博鸡者等人。
第Ⅱ卷(共108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2分)
(2)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末白,犹无益也。 (3分)
(3)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3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凤栖梧 无名氏①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注:①《全宋词》将其编为无名氏词。
(1)本词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一些特点?(2分)
(2)上下两阕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些情怀?结合有关词句,简要且合理地分析。(4分)
17.补写出下面的诗文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作其中4个小题,4分)
(1)……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
(2)……唯有杜康。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3) ,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5)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展开余下试题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五、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8—21题。(共18分)
江南衰衣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
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才苑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8.文章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19.“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句中“逃离”一词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上一篇: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下一篇: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卷[四].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
关于“2006-2007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