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5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6]
2007届高三水平测试语文
"2007届高三水平测试语 文
Ⅰ
一、语言文字知识(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狙击 沮丧 龃龉 含英咀华
B.竹竿 旗杆 攻讦 气宇轩昂
C.拮据 反诘 桔梗 结党营私
D.怅然 怆然 疮痍 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急驶而过的大卡车,把馥郁的芳香送入鼻内,我忍不住打了个很响的喷嚏,惹得不少行人侧目而视。
B.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的消息不胫而走,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或许也仅仅是条传言。
C.自从第二阶段第三轮找到赢球感觉后,四川女排便一发不可收拾。昨天,她们又在客场干净利落地以3:0击败上海东方女排。
D.近两年,佛山一手住宅价格逐渐走高,一手住宅价格的上升,照理来看一般会带动二手住宅的活跃,但事实是二手市场表现却不瘟不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惟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圣火登珠峰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
据奥组委透露,让奥林匹克的圣火登上世界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承诺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火炬手今年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测试攀珠峰。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奥运圣火象征和平与友谊,她的每一次点燃,都会激起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憧憬与热爱。而且,如果这个创意真的变成现实,那么其象征意义将远大于其实质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无疑将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方式的弘扬与提升,完全可以写进奥林匹克的历史。
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我们可以不计后果与代价,来让奥林匹克的圣火在珠峰点燃。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困难,考虑到作为奥运圣火传递这一重大公共事件应该力避争议,考虑到奥运圣火登珠峰,在其实际操作中,是否已经有悖人文绿色奥运理念等现实问题。如果权衡利弊得不偿失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奥运圣火登珠峰的计划再次进行斟酌。
众所周知,登山作为一种时尚运动和个人爱好,虽然近年来方兴未艾,但是却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自前年北大山鹰社登山队遭遇雪崩,5名队员不幸遇难事件,更是把这种争议推向了白热化。这一生命的惨剧,引起了公众对于“攀登的意义”的持续追问和深入思考。非官方数字显示,2006年已经有15人攀登珠峰死亡。《英国医学期刊》的报告称,很多年以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直大约是十分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0人葬身珠峰。珠穆朗玛峰攀登先锋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说:“人的生命远远比攀登珠峰更为重要。”
浏览完整试题
因此,即使准备再充分,即使考虑再周全,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风险仍将很大。毕竟,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太多了。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如果真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要以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显然是有违人文奥运之精神与理念的。
退一步讲,即使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顺利而归,那么这一活动给珠峰造成的环境的伤害,也必将是不可避免的。据估计,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至20世纪90年代,有约50吨塑料、玻璃和金属被倾倒在珠穆朗玛峰。而像这种不容有失的登顶,相信参加协助登顶的人数自然也不在少数,而为了新闻报道和电视直播的需要,各路记者和各行人员,以及大量的物资到时候都将齐聚珠峰,而在这过程中,势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势必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轰轰烈烈的奥运圣火登珠峰活动结束后会留下什么呢?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相信每个人都对此不无担忧。
(摘自2007年1月4日《羊城晚报》,作者石子砚。有删改。)
4.就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奥运圣火登珠峰计划将于今年启动,火炬手将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首次攀珠峰测试。
B.奥运圣火登珠峰是对奥运精神的一种最好的弘扬与提升,必将写进奥运会的历史。
C.奥运圣火登珠峰危险重重,自人类首次登顶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人不幸遇难。
D.奥运圣火登珠峰很可能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对珠峰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5.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奥运圣火能在世界之巅点燃,激发人们对和平、友谊等奥运精神憧憬与热爱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实质意义。
B.对奥运圣火登珠峰一事,作者虽然肯定其创意,但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的意见,态度诚恳,观点明确。
C.作者以北大山鹰社五名队员不幸遇难的事件为例,说明人的生命远比攀登珠峰重要,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
D.攀登珠峰的不可抗因素及巨大风险,自奥运圣火登珠峰提出之日起,便一直广受关注,受到人们的持续追问。
E.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作者的基本观点,其中夹以大量事实数据,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F.文章结尾采用了设问辞格,表现了作者对圣火登珠峰的担忧,其中答句以问句呈现,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6.联系全文,理解文章结尾“又一个官方版的《无极》”的含义。(4分)
7.作者反对圣火登珠峰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条概括,并加以说明。(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①,至吴陈②,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③,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④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⑤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三行:排成三行。②陈:通“阵”。③勒兵:练兵。④保栖:守卫居住。⑤行成:议和,求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悉发精兵击越 悉:尽,全部。
B. 卑辞厚礼以遗之 遗: 赠送。
C. 乃见大夫种于吴王 见: 接见。
D.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吊: 慰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乃兴师伐越
乃不知有汉
B. 越因袭击吴师
因击沛公于坐
C. 种还,以报勾践
作《师说》以贻之
D. 若反国,将为乱
久不见若影
10.下列对省略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于吴) B.越欲先吴未发(兵)往伐之
C.(越)败之(于)夫椒 D.(王)勿许(之)也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允常死后,吴王阖庐兴兵伐越,越王勾践用敢死之士在阵前自杀的战术,击败吴王于檇李,阖庐被射伤,吴越由此结怨。
展开余下试题
B. 越王勾践欲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认为攻战是违背道德的,提醒越王逆德而谋会有不利,勾践不听,结果有了会稽之耻。
C. 越王勾践知道吴太宰嚭贪婪,因此在战败之后,想到了派大夫文种偷偷送给他美女和珠宝玉器的计策,在太宰嚭的劝说下,吴王最终赦免了越王勾践。
D. 越王勾践被吴王赦免回国后,便开始卧薪尝胆,亲自耕作,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终于战胜了吴国。
1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3分)
(2)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3分)
(3)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2分)
(二)诗歌阅读(7分)
1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简析诗中“衔”字的妙处。(2分)
(2)此诗深得夏雨之趣。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赏析。(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共6分,每空1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白居易《琵琶行》)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5.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3分)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
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磨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颗粒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1)简要说明你对漫画所表达的内涵的理解。(4分)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高产奖”为题。(2分)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某日,纪晓岚在翰林院与同仁校理图书,因时值盛暑,纪晓岚素来怕热,遂脱下衣服,甩开膀子大干起来。
不料,乾隆皇帝突然大驾光临,纪晓岚匆忙躲藏到了书橱后面。其实,乾隆早就看见了,但装作不知道,并示意群臣坐下,自己随意翻书。
纪晓岚在书橱后面热得难耐,好不容易听得已无人声,便探出头来问:“老头子走了吗?”一时间众人大惊失色,噤不敢言。纪晓岚这才发觉乾隆正端坐一旁。
乾隆故意装作大怒的样子,一定要纪晓岚把“老头子”的称呼解释清楚,否则绝不轻饶。
在场的人听皇帝这么一说,都为纪晓岚捏一把汗。不料,纪晓岚却迅速而镇定地回答:“ , , 。‘老头子’这三个字实为对皇帝最尊敬的称呼啊!”
乾隆一听,连连称善,笑着说:“常听人说你纪晓岚能言善辩,果然名不虚传啊!”众人也无不折服。
请在空白处各填上一个适当的句子替纪晓岚解围。要求:符合上下语境,语言巧妙简练。
答: , , 。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 “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在以下六、七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注意: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两大题都做的,只给前一大题评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西湖漫笔(节选)
宗 璞
①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
②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注】,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③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④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展开余下试题
⑤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一个字──“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琮,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⑥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⑦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⑧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
⑨西湖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形容他在密州出猎时的景象。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注】即《蒙娜丽莎》。
19.作者写的是西湖,为什么文章开头却从《永远的微笑》写起?(4分)
20.结合文意,分析文章结尾“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一句的具体含义和作用。(5分)
21.阅读下面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绿”的描写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梅雨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
《西湖漫笔》第⑤段至第⑧段详细描写了西湖的“绿”,与《绿》的选段进行比较, 你认为哪个描写更好,并简要说明原因。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
宋祖英:“诚信”是社会公众人物最起码的道德标准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孙彦新 李国利)演员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的影响。全国人大代表宋祖英说,“诚信”是社会公众人物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每个演员都应严于律己,努力做到德艺双馨。
“诚信”是这次“两会”的热门话题。宋祖英认为,要想成为观众喜爱的演员,首先必须具备出众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这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赋予作品生机和灵性的核心和灵魂。
对观众关注的“对口型”问题,宋祖英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她说,如果电视导演在制作节目时,确定将以录像而不是直播的形式面对观众,那么,为了给观众一种几乎是完美的效果,演员“对口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挺好的一种节目制作办法。
宋祖英说:“让所有人不能原谅的,是在商业演出中,观众花了几十到几百元钱来,就是为了看演员的现场表演,如果这时‘对口型’就带有欺骗观众的性质,应该称之为‘假唱’。”
“每个演员都可能会碰到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宋祖英说,商业演出中感冒了,可是事先已经答应了人家,有两种办法处理,要么跟大家说不能去了,要么在演唱前向观众说明:可能唱的不好,请大家原谅。经常去国外演出的宋祖英说:“中国几亿人的观众群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的,而且绝大多数观众对演员很宽容、很支持,因此应该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珍惜观众的厚爱。”
宋祖英承认,演艺界确实有极个别的人不守职业道德。她分析说:“这不光是文化素质问题,有的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一定做得很好,有的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但同样有颗善良的心。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
上一篇:
涟源一中、娄底三中2007届高三12月联考.doc
下一篇:
山东省东营市200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7届高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