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111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2007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07年浙江省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放眼全世界的话,不少国家也纷纷在酝酿(liàng)或正建造着“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都想为自己的地盘增添一个全球挂名的标致物。
  B.农民在城市文化面前表现出的张皇失措、东施效颦的可怜可笑的形象,在作品里俯拾即是。拿农民开涮(shuàn),成了最能调动某些城里观众胃口的卖点。
  c.成渝两地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联袂(mèi)出击,不互挖墙角,不互设障碍,在相互合作中加快双方的发展,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面。
  D.中国体育代表团载(zǎi)誉归来,陈至立赞扬了他们在本届亚运会上良好的表现,希望大家胜不娇,败不馁,再接再厉,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波光泽动的碧色,是近处的老树,遍布的苍苔、藤蔓,远处的菜畦、山脉。一条    
    着千年时光的河流,与天边连接。
  ②到年底,全市农村98%以上行政村将通等级公路,95%以上的路面将实现硬化,杭州农村交通面貌将发生        。
  ③有人认为人一辈子只有7次机会,两次机会之间相隔     7年,      25岁以后开始出现机会,经过50年的时间;75岁以后就难有机会了。
  A.倒影  巨变  大约  大概  B.倒映  剧变  大概  大约
  C.倒映  巨变  大约  大概  D.倒影  剧变  大概  大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如果从长计议,我们不应该只做一个会赚钱的企业家,还要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样我们的声誉会更好,自己会活得更快乐。
B.八年的抗日战争,无数中华儿女或横刀敌阵,或毁家纾难,或战死沙场,用自己的鲜血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征服中华的野心,赢得了最后胜利。
c.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往往是成功的捷径,即使画虎不成反类犬,也能别树一帜,自成一派,这是无可厚非的。
  D.每次想起父亲生命中最后的那段日子,就无法忘记父亲在得知自己生病后望着我们的那种期期艾艾的眼神。他分明是在等待我们的发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们本着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便于服用为原则,改革了药品的处方、工艺和剂型,从而赢得了市场。
  B.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c.为什么《红楼梦》这么难读?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鉴赏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离曹雪芹相去太远。
  D.黑蚁与白蚁只要一相遇,就会进行全面战争,而且在较短时间内,黑蚁就可使敌方数量减少十倍。
5.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慈者,爱的意思,古书中说:    ①   。在家者,为之慈母、慈父、慈子;在外者,则为之慈善。我们不可能只待在狭小的家里,我们都需要推开家门走到外面去,   ②  。爱和善,就是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繁衍着人类的生存,绵延着爱的滋润。


浏览完整试题A.①亲爱利子为慈,侧隐怜人为慈
   ②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撒爱和善
B.①亲爱利子为慈,恻隐怜人为慈
   ②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撒的爱和善
C.①恻隐怜人为慈,亲爱利子为慈
   ②在别人为我们播撒爱和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别人播撒爱和善
D.①恻隐怜人为慈,亲爱利子为慈
   ②我们在为别人播撒爱和善的同时,也获得别人为我们播撒的爱和善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通常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与郭沫若、茅盾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巨匠。
  B.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他们是世界文学史上四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c.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D.《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唐代诗人自居易创作的长诗,《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分别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马致远、孔尚任的作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成熟森林对吸收二氧化碳几乎没有贡献?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可能颠覆这一经典生态学理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选研究员及其同事经过25年的持续观测发现,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这一发现有力地冲击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平衡理论的传统观念,可能将从根本上颠覆学术界对现有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理论,催生生态系统碳循环非平衡理论框架的建立。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上升,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了解全球碳源、碳汇的分布、动态及机制,就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碳源是指产生二氧化碳之源。自然界中碳源主要是海洋、土壤、岩石与生物体。此外,工业生产、生活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大量工业二氧化碳集聚在空气中就造成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
    全球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因此,森林被看作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碳汇。过去几十年,科学家们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对碳循环时空动态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仍不能确切解释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收支不平衡的现象,这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未知汇。但经典生态学理论认为与非成熟森林相比,成熟森林作为碳汇的功能较弱,甚至接近于零,“成熟森林碳循环趋于平衡”是现今大量生态学模型的基础。然而,周国逸和他的团队发现,在过去25年期间,成熟森林在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
    周国逸及其同事对位于广东省中部的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成熟森林(林龄>400年)土壤有机碳进行了长达25年的观测,结果显示,该森林0—20厘米土壤层的有机碳贮量以平均每年每公顷0.61吨的速度增加。它表明成熟森林可持续积累碳,因此可能是重要的碳汇,这为确认成熟森林作为一个新的碳汇奠定了理论基础。周国逸表示,尽管成熟森林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的原因尚不清楚,目前也还不明确这一研究结果是不是区域或全球的普遍现象,但这仍然为寻找未知碳汇的去处提供了新的思路。
7.下列对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成熟森林土壤可以持续积累有机碳,从而减缓温室效应。
  B.生态系统碳循环并不平衡,因此森林土壤可以持续积累有机碳。
  C.成熟森林土壤能够持续积累有机碳,并表现出强大的碳汇功能。
  D.成熟森林土壤都能持续积累有机碳,成熟森林是重要的有机碳汇。
8.下列对“这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未知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碳排放与碳吸收过程中,有相当多的碳汇不知去处。
  B.碳源和碳汇的分布不平衡,导致碳排放和碳吸收的不平衡。
  c.目前只发现森林是重要的碳汇,还有更多的碳汇有待寻找。
  D.碳源可以在自然界、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找到,但碳汇却难以寻找。
9.下列不属于“经典生态学理论”的一项是
A.成熟森林几乎没有碳汇功能。
B.温室效应与成熟森林缺乏碳汇功能有关。
c.非成熟森林的碳汇功能强于成熟森林。
D.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平衡的。
lO.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将从根本上颠覆学术界“成熟森林碳循环趋于平衡”的理论。
  B.由于森林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碳汇,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对减缓温室效应有重要意义。
  c.林龄400年以上的成熟森林可持续积累有机碳,这说明学术界的传统观念有缺陷。
  D.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尽管只是区域研究的结果,但仍将对确认新的碳汇带来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豁然堂记
[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盖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而近俯雉堞①,远问村落。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或至游舫冶尊②,歌笑互答,时亦点缀其中。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③,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④,西面凿牖,仅容两躯。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展开余下试题   既名矣,复思其义曰:“嗟乎,人之心一耳。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有我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及其所障既彻.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灿然若无一不婴于吾之见者⑤,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而私一己、公万物之几系焉。此名斯堂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而直为一湖山也哉!”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次而为之记。
[注]①雉堞:城墙。②冶尊:饮酒。③外感中攻:外来刺激内心煎熬。④辟:同“壁”。⑤婴:碰、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官斯土者……亦往往寓庖于此    官:做官
  B.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          病:怨恨
  c.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        却:消除
  D.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      名:说法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直辟其东一面                   直不百步耳
  B.是为坐斥旷明                   窃为大王不取也
  c.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D.将以共于人也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3.对下列句子中的“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西有堂(指代“城隍祠”)    B.予病其然(指代“堂的旧规制”)
  c.直辟其东一面(指代“堂”)    D.其豁与不豁(指代“堂前的景色”)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卧龙山堂位置优越,堂前景色优美,风光无限。可是原先建造极不合理,把人与景隔绝起来,让人坐斥旷明,自取晦塞,难以领略大好美景。
  B.改建后的卧龙山堂,克服了旧堂之弊,让人面向湖山,尽收美景。真可谓“去晦塞即旷明”,豁然开朗。故而称作“豁然堂”。
  c.本文通过旧堂与新堂孰优孰劣的鲜明对比,引申出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人心也要“去晦塞即旷明”,不为一己之私所障蔽,眼界开阔,胸怀高远。
  D.作者强烈抨击了为私利所障蔽的狭隘人心,告诫人们要去除晦暗闭塞之心,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Ⅱ卷(108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
  (2)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
  (3)此名斯堂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
1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完成两题。(6分)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土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
    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起盘成心字形的香。
  (1)词中的“春愁”指的是词人                的愁绪。(2分)
  (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请从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又泪               (李商隐《锦瑟》)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寄蜉游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
邂逅黄姚
王  惟
    ①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②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
    ③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    .
    ④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
    ⑤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 
    ⑥黄姚依然是任运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者,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
    ⑦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晓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的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


展开余下试题    ⑧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实你穿越的是繁华,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
    ⑨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
18.第①段中“美丽的错误”具体指什么?(4分)
19.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请作简要赏析。(6分)
20.第⑧段用“历史”与“时尚”、“寂寞”与“繁华”、“粗朴”与“精致”三组词语对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时隔百年之后,异乡人惊艳于黄姚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痴山醉水和重重参天古木,惊艳于昔日桂东名镇成了今日的世外桃源。
  B.“骨感峥嵘”指一个人的个性、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文中是说如今的黄姚仍留有昔日的文气与灵性。
  C.作者邂逅黄姚,被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震撼,字里行间充满赞美之情,同时对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而深感惋惜。
  D.人们远道而来黄姚,是为了见证这千年古镇的魅力,探测古祠深宅背后的隐私,聆听一江春水讲述古镇的前世今生。
  E.文章语言优雅精致,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内蕴丰富,令人回味,有绕梁之韵致。
六(13分)
22.参照下面的句子仿写,要求结合你的生活感悟,阐发某种生活道理。(4分)
    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些芝麻小事。
23.为了援助下岗、重病、残疾的困难群众,杭州市从2000年起开展了“春风行动”,6年间共筹集资金1.54亿元,使4.58万户困难家庭得到帮扶救助。今年杭州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春风行动”——捐助冬衣被。这次捐助的冬衣被除支援宁夏固原市和本市低保等困难群众外,还要捐助在杭外来务工人员,即“新杭州人”。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要求:有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不少于15字。(3分)
24.下面一则报道,在标点、词语和语法等方面有一些毛病,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12月18日,123岁的杭州电信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里程碑——杭州电信大厦正式起用,它也是杭州最高的大楼。
大楼连接着一张通向世界的全智能电信网,将成为浙江乃至杭州的通信枢纽控制中
  心。这是浙江省电信行业建设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通信功能最齐全的工程。
      杭州电信还在大楼内布置了名为《百年没有距离,世界触手可及》的大型展览,第一次展示3G、数字家庭、多媒体网络视讯等最前沿的通信技术。
七(60分)
25.以“与——(名人)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B    2.C    3.B    4.  B    5.  B    6.D
二(12分,每小题3分)
7.  C    8.  A    9.  B    10.  A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D    12.A    13.D    14.D
四(17分)
15.(1)打算给它起名,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2分)
    (2)不就像现在的湖山虽然远在百里以外,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一样吗?(2分)
    (3)这是命名这座堂的人和登上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励的啊。(3分)
    (共7分。意思符合、表达通顺。有欠缺酌扣)
16.(1)客居思归。(意思符合即可)(2分)
  (2)词人从温馨的想像跌回飘摇的现实。樱桃转红熟,芭蕉转深绿,春光将尽,时光
    无情,而自己却不能与家人团聚。抒发了词人深深的愁绪和遗憾。(4分)
    (共6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1)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2)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3)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共4分,每格1分。有差错该格不得分)
五(18分)
18.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
    但古镇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风情,成为一个世外桃源。(4分)
19.要求:①内容:扣住厚重的历史积淀②写法技巧:修辞的运用及其作用③语言表
  述简练。(6分)
20.要点:运用对举,  突出强调黄姚厚重的文化历史,而今魅力依然。(4分)
21.C D(4分。各2分)
六(13分)
22。要求:句式相似,有现象描叙,感悟合理。(4分)
23.要求:简短而有文采,体现人文关怀。超过字数酌扣。(3分)
24.“起用”改作“启用”; “浙江乃至杭州”改作;“杭州乃至浙江”书名号改作双引号。(6分。各2分)
七(60分)
25.分五等评分
    一等:51-----60分
    二等:45  50分
    三等:39 44分
    四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年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