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0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练习
"中山市桂山中学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练习及答案
4.毛泽东词两首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寥廓(kuò) 挥斥方遒(qiú)I
B.沉浮(fú) 漫江(màn) 浪遏飞舟(jié)
C.霜晨(shuāng) 碣石(jié) 娄山关(1óu)
D.峥嵘(zhēng) 呜咽(yè)  沁园春(qìn)
2.下列各组词和短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气慨 部署  谆谆教导 激扬文字    
  B.稠密 搏击  苍山如海 鱼翔潜底    
    C.淳朴 竟争  娓娓道来 中流砥柱    
    D.附丽 伴侣  残阳如血 风华正茂    
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奔放)方遒  怅(失意)寥廓
    B.漫(满)江        浪遏(阻止)飞舟
    C.迈步(漫步)      谁主(主宰)沉浮
    D.岁月稠(多)      喇叭声咽(吞咽)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比喻)
二、阅读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看”字总领到“万类霜天竞白由”,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色彩绚丽的秋天景色。    
 B.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c.写所见到的秋景,从江、山、天、水等自然景物中选择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
  D.“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从眼前的具体景物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富于哲理的概括,为下面进一步写景作了铺垫。
7.这首词的主要意思是:  (  )
  A.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赞美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B.抒发了词人孤独、惆怅的情感,并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描写宇宙问万物即使到了秋天,也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的景象。
  D.描绘壮美的湘江秋色,并抒发了主宰苍茫人地的豪情。
8.对这首词的用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其中“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染”字则活画了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红色一样。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其中“透”字写出江水碧绿清澈和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C.“鹰击长空”的“击”字准确地描绘出雄鹰展翅、矫健勇猛的雄姿。
D.“鱼翔浅底”的“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
9.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激起诗人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急地思虑着:中国革命的航船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诗人愤懑不平的心绪。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由谁掌握的问题。
10.从下列四组词语中,选出最能表现深秋特点的一组(  )。
  A.万山 层林 碧透 争流 鹰鱼 万类
  B.红遍 尽染 碧透 百舸 长空 浅底
  C.红遍 尽染 碧透 长空 浅底 霜天
  D.万山 层林 碧透 长空 浅底 霜天
5.中国现代诗歌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河畔(pàn)  荡漾(yàng) 罗绮(yí) 窠穴(xué)    
 B.残羹(gēng) 斑斓(1án)  笙箫(xiāo) 暴戾(lì)    
 c.絮聒(guō)  漫溯(sù)    啮啃(niè)   菌(jūn)    
D.蜷伏(quán)  青荇(xìng)  后裔(yì) 崎岖(qū)    
2.下列各组词,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揉碎  沉淀  翡翠  饥谨    
  B.漪沦  长蒿  衣襟  污垢    
  c,桅杆  开垦   浮藻   泥泞    
  D.憔悴  星殖  寂寞  砝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句是:( )
  A.由于负责的工程极其浩大,他在奔波中总有一种目不暇给的感觉。    
  B.班里的各种不良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C.由于经济封锁,物价大幅度上涨,引起了 市民们的怨声载道。
  D.在汹涌的革命人潮下,鲁迅先生的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6.对《死水》的赏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新格律诗”,这首诗便是其主张的典型代表,音节响亮,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节奏优美。
B.作者受欧美“唯美主义”影响,吸取我国古典诗词精华,努力追求诗歌的绘画美,即使很丑的死水,他也要用“漪沦”、“翡翠”、“罗绮”等词,可以看出,这些词语是和他的主张违背的。
C.作者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前两者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而后一种却在诗中找不到。
D.把丑的东西美化,是这篇诗歌一大特色,这正是闻一多面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违心的写法。
7.“死水”有什么象征意义?闻一多在《死水》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再别康桥》,回答下面的问题。 
8.第一节写诗人作别康桥时的愁绪时,表现了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与神采。连用三个“轻轻的”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愫?你能感受到那种意境吗?
答:
9.第二节至第六节写康桥寻梦,用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用比喻表现这种如梦似幻的意境的?
答:
10.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
“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掬阴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再别康桥》中,他把河畔的金柳比做“______”;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河中“长长的水草”:“_______”,表达了他对康桥永久的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  赶着马车的农夫,坐在船头的少妇,离家的
年老母亲这些人具有怎样的特征?你如何I里解“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如比的泥泞”这几句诗?    
答:
6.外国诗歌四首
1.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呜咽  咽喉  咽气  狼吞虎咽
  B.哺育  果脯  店铺  捕风捉影
  C.镣铐  撩拨  瞭望  潦倒无计
  D.大厦  歃血  霎时  煞费枯心
2.下列诗句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切东西都进地狱;山岭冒烟像口大锅,河流泛滥;可是她仍然不肯起来止雨。
  B.芒果树在村径上撒着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飞来。
  C.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D.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暄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二、阅读普希金的《致大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答:
2.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时,应该感到释然,但他为什么又会感到悲伤痛苦?
答:
3.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7.中国现代诗歌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暴风骤雨 暴殄天物  一暴十寒
  B.如履薄冰 日薄西山   妄自菲薄
  C.和衷共济 和颜悦色   曲高和寡
  D.将计就计 将功赎罪   挈妇将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百年校庆时,国内各地和海外的许多校友同到母校,一时胜友如云,一片欢腾景象。
  B.这个学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扬清。
  c.这幅杰作只有寥寥几笔,每一笔都很简单而平常,可是,却能深深地吸引人,有种余音绕梁的艺术力量。
  D.有的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丁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
8.歌词四首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均无误的一项(    )
A.磅(pǎng)礴 长篙(gāo)  浮藻(zǎo) 斑澜(1án)
B.漪(yī)沦  罗绮(yǐ) 发酵(xià0)    荡涤(dí)
 C笙(shēng)箫 残羹(gēng) 腐(fǚ)烂   侵蚀(shí)


展开余下试题D.踟蹰(chí chú) 荒芜(wú)干躁(zào)山峦(1uán)
2.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抵押 繁琐 无微不至 拾人牙慧
  B.报歉 凋蔽 谈笑风声 貌合神离
  C.妥帖 弘扬 宣宾夺主 功亏一匮
  D.暇想 贬抑 缘木求鱼 逃之天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大爷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他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B.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真是俯拾皆是。
  C.病人的脉搏越来越弱,手术已经迫在眉睫。
  D.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第二单元答案
4.毛泽东词两首
1.B(遏) 
 2.D(A气概B鱼翔浅底c竞争)  3.  B(A怅: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C迈步:大踏步;D咽:声音受阻而低沉)  
4.B(设问) 
 5.c(划分节奏要把握诗的思想感情,考虑语义单位和意义完整)    
6.D(下文没有进一步写景)   7.D    
8.B(“透”没有写出江水满溢之状) 
 9.A     10.c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1.  A(罗绮qǐ)  2.  B(长篙)  
3.  A(“目不暇给”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
B“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是褒义词,这里被用作贬义词。
C“怨声载道”是指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说明众人普遍不满,这是一个动词性的成语,不能作动词“引起”的宾语。
D“一发而不可收拾”是无可挽救、不可救药的意思。)    
4.A(B搭配不当,“喊着”改为“打着”或“旗号”改为“口号”,另外“推行”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做法”;
C语序不当“一座”放在“海拔”前:
D成分残缺“最齐全的”后面加上“学院”。)    5.  B    6.  A   
7.“死水”的象征意义的理解,不强求统一,有几种理解供参考:(1)从创作的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2)从发表的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3)从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一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8.三个“轻轻的”贴切地传达对自己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的无限柔情。透过这三个字,我们似乎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竞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9.诗人用“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水潭”这些美妙的景物,化无生命的景物为有生命的活体,将金柳大胆地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喻为“天上虹”,将青荇拟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如“天上虹”般的潭水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   
10.夕阳中的新娘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1.这些人既是为自己生活而搏斗、为命运所驱赶的劳动者,同时,也是在生存线上挣扎、苦斗、寻找着道路的中国民众形象。这几个词语概括地暗示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为摆脱苦难所进行的斗争的艰辛情景,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他们的斗争也伴随着苦难。诗人表达一种浓重的激愤情绪。 
    
6.外国诗歌四首
1.  D(都读shà其余都不尽相同)    2.  D(喧声)    
3.B(水平,指某一方面达到的高度。
水准,指在某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准许,侧重在批准,同意。
允许,侧重在答应,应允。“准许”一般用于¨上对下,而“允许”则不受这种限制。
“沉湎”多用于某种不好的境地或非现实的境界。)    
4.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尽管”)    
5.c(“问候”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引出下文。)    
二、1.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
更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2.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诗人为不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3. 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由他们两人的结局而增添了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7.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1.D均读jiāng(A一暴十寒pù,其余读bào;B如履薄冰báo,其余读bó:
C曲高和寡hè,其余读hé。)
 2.C(从使用习惯上可以确认第一处应选”老本”一词,所以排除A、D:
从感情色彩上可以发现,第三处只能选”模式”,即可得到答案。)  
3.A(本题主要是考查括号、冒号的使用。A项是正确的,括号内容紧贴原文是对的,原因是局部引用。
B项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C项的冒号去掉。
D项中的破折号是多余的,因有“即是”。)    
4.A(激浊扬清:比喻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余音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余音不绝: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5.C(A项“职业道德”与“增长”不搭配,
B项“誉为”缺宾语,
D项“人为的”与“蓄意”重复)  
    8.歌词四首
1.  C  
2.c(A全部正确;B报歉一抱歉;凋蔽一凋敝;谈笑风声——谈笑风生;c宣宾夺主一喧宾夺主;功亏一匮——功亏一篑;D暇想一遐想)  
3.B(根据语境条件,采用近义词词义辨析法加以区别。如①处,只能选“补偿”,意思是补足缺欠、抵消损耗;而”补救”则是采取行动去纠正;“补助”是从经济上去帮助;“补给”是军事名词,常指补充弹药、粮草等,这些显然不合语境。)    
4.D(A句词义误用,“痛心疾首”是形容痛恨到极点,显然不妥。
B句“俯拾皆是”:指只要俯下身子去拾取,到处都是那些东西,形容为数很多而且容易得到,不如“比比皆是”妥帖。
c句“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十分紧迫,应像已经逼近了眉毛和睫毛一样,而强调手术紧急,不能拖延,宜用“刻不容缓”。)    
5.D(A项“具有”缺主语,B项有歧义,C项“把”改为“使”) (59.33.120.9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必修2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