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0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2]
江门市2007年初三升中模拟考试(非实验区)
"江门市2007年初三升中模拟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2分)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                 ,
                      。(2分)
(5) 把杜甫《望岳》默写完整。 (4分)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2.下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准确,请作修改。(4分)
(1)由全国人大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早于2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拼写中文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的国际标准,(2)其贡献是全世界公认。至于说不学拼音也可以在普通话的环境里学会普通话,这当然是真理,(3)问题是在现在全国哪有那么多理想的普通话环境呢?(4)中小学语文课需要把普通话口语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那种“重文轻语”的错误倾向一定要扭转过来。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请解释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A.盖追先帝之殊遇      遇:       
B.以光先帝遗德        光: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论: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诸葛亮主张“诚宜开张圣听”的目的是什么?(2分)
6.诸葛亮认为应该“刑(处罚)”的是什么人?应该“赏(奖赏)”的是什么人?(2分)


浏览完整试题三、现代文阅读(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7至20题。
(一)(12分)
①桥梁是这样一种建筑物,它或者跨过惊涛骇浪的汹涌河流,或者在悬崖陡壁间横越深渊险谷,但在克服困难、改造了大自然开辟出新道路以后,它却不阻挡山间水上的原有交通,不会产生新的障碍。
②桥是为了与人方便而把困难留给自己的。人们正当在路上走得痛快时,忽然看到前面大河挡路,而河上正好有一座桥,这时该暗自庆幸,果然路是走对了。
③造桥是不简单的。它要像条纽带,把两头的路,连成一体,不因山水阻隔而影响路上交通。不但行车走人,不受重量和速度的限制,而且凡是能在路上通过的东西,都要能一样地在桥上通过。如果能把桥造得像路一样,也就是说,造得有桥恍同无桥,这造桥的本领,就够高了。桥虽然也是路,但它不是躺在地上而是悬在空中的,这一悬,就悬出问题来了。所有桥上的一切重量、风压、震动等等的“荷载”,都要通过桥下的空间,而传到水下的土石地基,从桥上路面到水下地基,高低悬殊,当中有什么“阶梯”好让上面的荷载,层层下降,安然入土呢?这就是桥梁结构:横的桥身,名为“上部结构”,竖的桥墩,名为“下部结构”。造桥本领就表现在这上下部的结构上。
④桥的上下结构是有矛盾的。要把桥造得同路一样牢固,上部结构就要很坚强,然而它下面是空的,它只能靠下部结构的桥墩作支柱,桥墩结实了,还要数目多,它才能短小精悍,空中坐得稳。但是,桥墩多了,两墩之间的距离就小了,这不但阻遏水流,而且妨碍航运。从船上人看来,最好水上无桥,如果必须造桥,也要造得有桥恍同无桥,好让他的船顺利通过。桥上陆路要墩多,桥下水路要墩少,这矛盾如何统一呢?很幸运,在桥梁设计中,有一条经济法则,如果满足这个法则,就可统一那个矛盾。这个法则就是上下部结构的正确比例关系。
⑤桥的上下部结构是用多种材料造成的。材料的选择及如何剪裁配合,都是设计的任务。在这里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使上层建筑适应下面的地基基础,有什么样的基础,就决定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过来要为巩固基础而服务;二是要把各种不同性质、不同尺寸的材料,很好结合起来,使全座桥梁形成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孤立“单干”的部分。纵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各有不同的自由活动,也要步调一致,发挥集体力量。桥的“敌人”是既多且狠的:重车的急驶、狂风的侵袭、水流的冲击、地基的沉陷等等外,还有意外的地震、爆破、洪水等灾害。桥就是靠着它的整体作用来和这些敌人不断斗争的。
⑥桥的上下部结构要为陆路水路交通同等服务,而困难往往在水路。水是有涨落的,水涨船高,桥就要跟着高,这一高就当然远离陆路的地面了。地面上的交通如何能走上这高桥呢?这里需要一个“过渡”,一头落地,一头上桥,好让高低差别,逐渐克服,以免急转直上。这种过渡,名为“引桥”,用来使地面上的路,引上“正桥”。引桥虽非正桥,但却往往比它更长更难修。
7.请概括本文段说明的内容。(3分)
8.作者说“桥虽然也是路,但它不是躺在地上而是悬在空中的,这一悬,就悬出问题来了。”请根据文段内容回答“悬出问题”指的是什么?(3分)
9.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把第①段中画线句子里的两个“或者”删去行不行?为什么?(3分)
(二)(12分)
  ①因《三国演义》的描述,那个急躁勇猛的张飞早已历代相传,家喻户晓。《三国志》载曹操夺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张飞率骑拒战,曹军不敢近。后随刘备攻取益州时,其又任军骑将军。时与后世尊为“武圣”的关羽同称“万人敌”。遍览志史,无不描述张飞是一位缺墨乏文大逊儒雅的猛将。
  ②其实,这位猛张飞还是颇通书艺的。陕西岐山现存一通碑刻,青石质,宽167厘米,高38厘米,正文隶书。其文曰:“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隶文后附一小跋,颜体,胡升猷书写,曰:“桓侯(张飞)立马勒铭。相传以矛刺石,作字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光绪七年六月,捡家藏拓本重钩上石。侯之精灵如在目前,非徒爱其书法之工也。”
  ③《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濛头(即八濛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濛山石壁上,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
  ④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损毁。清末,四川灌县望族胡升猷家中富藏,精于鉴古。其依家藏原拓将“立马铭”重新凿刻于八濛石壁上。可惜如今八濛山连清代重刻的摩崖也不存在了。
  ⑤清光绪七年(1881年)六月,时任陕西岐山知县的胡升猷,又依拓本重新刻碑,并在“立马铭”后附刻一小跋,表达了他对张飞的崇敬之情。“非徒爱其书法之工也”之句引人深思。
  ⑥细观碑刻正文,笔画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体浑朴敦实。横画“蚕头”暗藏,“燕尾”明显,既具时代特征,又显个人风格,而且极具婉转圆通的韵味。中锋藏锋如锥画沙,很是精妙。整体布局不杂一丝浮躁之气,极为认真。又因其依旧拓而刻,笔面颇多漫连,故又不失古茂之风,令人颇多玩味。铭末小跋,乃胡升猷所擅之颜体书写,令人耳目一新。
  ⑦明代《丹铅总录》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涪陵,亦在四川。可惜“刁斗铭”今已毁,也无拓本传世,故其貌难知。但据“文字甚工”一语来看,其“刁斗铭”的书艺也是相当高的。另据《丹铅总录》:“……张飞刁斗铭……飞所书也。”从这肯定语气来看,我们可以排除张飞让人代笔嫌疑,说明“立马铭”并非孤证,而是可信的。
  ⑧由此可见,张飞并非只会纵马舞矛,世人该对这位张将军刮目相看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11月05日 第七版) 
11.如果用“对张飞当刮目相看”这句话做本文的题目,行不行?为什么?(3分)
12.第③段作者引述《三国志》中的相关记载,是想证明什么?(3分)
13.在第⑥段中,作者高度评价拓本“立马铭”的石刻书法艺术的目的是什么?(3分)
14.读过本文后,历史上的张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18分)
鸟是树的花朵
我们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你看吧,这就是冬天了!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之间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都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缘由呢?树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吊着冰凌,都能令我们开心。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我在大地上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因为,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阳光岂不等于虚度了岁月?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A(xīshū)  
         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是一只,一只也好。一只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B(wǎnzhuǎn)       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江南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树上有花,鸟儿也会落上去,锦上添花,不是重复是更多的美丽。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
15.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16.第三段写冬天给人单调、寂寥、缺少生机等感受。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作者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18.作者写树上的鸟,许多语句十分耐人寻味。请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
19.文章结尾写道:“我在观看一树的小鸟的同时,多少有些惭愧。”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心理?(3分)
20.请根据本文的主旨,谈谈你读本文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
四、作文(50分)
21.请按下面要求写作文
(1)题目:《              的周末》
(2)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③写真实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与体验。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否则扣分。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2)题。(6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
(1)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文中划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3分)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2.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4分)
梦,能够“暴露”和“揭发”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向往”和“眷恋”;
梦,                                                       ;
梦,                                                       。 (125.92.6.8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门市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