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13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伊春市新青区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试
"伊春市新青区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第I卷(45分)
一、(18分)
l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峥嵘(zhēng róng) 刽子手(kuāi)
汗流浃背(jiā) 罄竹难书(qìng)
B.粗犷(guǎng) 纤夫(qiān )
百舸争流(gě) 瞠目结舌(chēng)
C.鞭笞(chī) 塑造(sù)
相形见绌(chù) 矫揉造作(jiǎo)
D.廖廓(liào kuò) 紊乱(wěn)
令人发指(fà) 挥斥方遒(qiú)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卓有成效 乌烟瘴气 丰华正茂 梦寐以求
B胸有成竹 纷繁芜杂 羡慕不已 民不了生
C慷慨激昂 信口开河 挥洒自如 焦燥不安
D豁然开朗 勃然大怒 臧否人物 轻而易举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连串的新鲜事。
B.也许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吧”,不久我逃学了。
C.他写起文章来,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杜甫语)。
D.“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
‘穷忍着,富忍着,睡不着眯着’”!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踟蹰(徘徊) 冠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永垂不朽(流传)
B.倾圮(毁坏、倒塌) 袅娜(柔美的样子) 丰致(美的姿态)
C.锲而不舍(雕刻) 霎时(极短的时间) 前仆后继(倒下)
D.栉风沐雨(梳头) 痛哭流涕(鼻涕) 豁然开朗(乐观畅快)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B.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C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也反对那种以禁止化学武器为借口,不按照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办而自充国际警察,危害别国航行安全和正常贸易往来,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
B.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寒冬腊月,他对质量要求精益求精,也敢于和不守施工规范的人“顶牛”,你说他怎么不像牛?
C.《世说新语》也是一本有趣的书,它主要是掇拾汉末到东晋时期名流的言行,篇章中的人物性格鲜明,呼之欲出。
浏览完整试题
D.家长不适当地教育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予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7.文中标有方框的地方都是叠音词,下列填入正确的一组是 ( )
A.淡淡 静静 薄薄
D.薄薄 淡淡 静静
C.静静 薄薄 淡淡
0.静静 淡淡 薄薄
8.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 )
A.月光下的荷塘
B.月下荷塘的荷花与树木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荷塘上的所见所闻
9.“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对“好
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
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吻合;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10.对本段语言风格分析不正确的一顷是;( )
A.生动细腻 D.音韵和谐 C明丽欢快 D.秀丽朴素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1~15题(15分)
齐桓公求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抱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曰:“则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日:“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到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退。
(注):①夷吾:管仲的字。②袍:fú击鼓的棰. ③宥;yòu。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使鲍叔为宰(太宰,相当于宰相)
B.君之庸臣也(有用,功劳)
C.是以滨于死(同“濒”,迫切)
D.君若宥而反之(宽恕,赦免)
12.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醒公自莒反于齐 ②必勿使反 ③若必治国家者 ④曾不若孀弱子
A.①与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与④意义、用法都相同。
B.①与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与④意义、用法都相同。
C.①与②意义、用法都相同,③与④意义、用法一都不同。
D.①与②意义、用法都不同,③与④意义、用法都不同。
1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犹未得请也,请生之。
C.君若有而反之
D.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
14.下面几句话,全表现鲍叔牙知人让贤,举贤荐能的高贵品德的一组是 ( )
①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②忠信可结子百姓,弗若也;
③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
④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
⑤夫为其君动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5.下面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桓公能听从鲍叔牙的建议,把过去曾几乎致他于死命的管仲从鲁国接回,准备委以重任。
B.鲍叔牙知人让贤,以自己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极力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C.齐桓公,不以一箭之仇而记恨管仲,表现他博大的胸怀。
D.鲁庄公听从了他的大夫施伯的意见,杀了管仲,把尸首捆绑好交给齐国的使者带回国。
第Ⅱ卷(105分)
四、(15分)
16.翻译下列句子
(1)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
译文:
(2)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
译文: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6分)
新沙
陆龟蒙
渤懈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展开余下试题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1)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
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逼以后海鸥也知道了。
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
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
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 想到来征税。
(2)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 ( )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苟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姐叹》)
(3)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18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做,每小题2分。每错一字扣1分)(4分) (1)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 ,
。 ,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故木受绳则直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紫荆关:真实的历史
李大伟
也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长城,它破旧而苍黄,陷落在丛山群峰之间,一副独语向黄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荆关了。
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隔着河岸望去,对岸城墙逶迤,全无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现霸气,因为拒马河的宽大,城墙远了矮了。
拒马河真宽,再有神臂的强弓手,一箭射不透两岸,因为久旱,两侧河床满目是成片的庄稼,只有河心的水势依然浩浩荡荡。夜晚,栖居临河的石叠小屋里,卧床聆听哗哗水石激荡声,衬出风中夜波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宽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大水采时,河面暴涨溢岸汪然宽大,上游水挟持一州雄风浩浩荡荡汹涌喷泻,马过不去,箭射不去,故称拒马河。这条河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被水势硬冲掘开的,鬼斧神工。紫荆关凭河而筑,古时塞外匈奴兵马,至此勒马嘶鸣,沿岸徘徊,真京都拱卫!
紫荆关很旧了,拱形关门仅两人高,一侧泄水城门逼人弯腰,岁月的泥沙层层堆积,淹没了它的城关走道,但城门匾额“河山带砺”四字,笔力倔强,简直刀斫斧砍,很愤怒。这是万历年的遗迹,也是紫荆关一带年轻的遗迹了。
紫荆关很破了,城崖的隙缝里都长出荆棘,甚至碗口粗的树,斜耸。奇怪的是墙上不长半茎纤弱的草,这就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
因为修路,这里炸开了一段城墙,两千年的文化便从城墙内瓤里花蕾般绽开,一层层地剥给你看。最核心是黄土夯实的,也许是战国燕赵的城墙,再裹一层杂石砌的,也许是秦始皇派蒙恬发三十万狱犯谴官,将秦燕赵三国旧城连接重修的长城,再外一层是砖,也许是东汉重修的,表面一层是片马石,就是明代遗物了。
一层层墙皮蕴藏着一个个时代,裸露出一段段历史的真实,你可以亲手触摸它,就像那时古人触摸那时的器物,历史瞬间变得那么真切实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凭了耳闻去真空地接触历史。历史这样一层层显示给你看的,也只有紫荆关这一段未修的古城墙。越采越多的长城,被现代泥水匠砌上一层崭新的仿古赝品,历史的——苍老破旧被厚厚的掩盖了。
紫荆关的墙皮是片马石,这是一种很坚硬耐风雨酸腐的当地岩石,一条条长方形,看看也有几吨厚重,重叠而上,至今还是那么稳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明代长城至今完荚无损,当归功于片马在砖石垒的万里长城中,用片马石的城墙也是,它比砖砌更硬朗更气派,这是紫荆关的骄傲。
19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望到“真正的古长城”,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4分) 答:根据是 。
展开余下试题
20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拒马河。(1) 作者为什么写到拒马河?(2)联系全文看作者描写拒马河有什么作用?(5分)
答:(1)
(2)
21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写紫荆关“很旧了”很破了”,作用是什么?作者写因修路而炸开的一段城墙的“一层层墙皮”,是为了说明什么?(5 分)
答:
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对这出了北京往西的古长城的描写,给 人以苍凉悲壮之感,很能引起读者的遐思。 B.周为紫荆关的城墙又远又矮,所以没有南京城墙拔地耸峙的雄观霸气。 C紫荆关凭河而筑,曾使匈奴兵马望关而徘徊拒马河边,正显雄关大河的气势。
D紫荆关的匾额题字是最年轻的遗迹,可见其古老;紫荆关的墙上不长纤弱之草,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所致。
E.作者通过描述古长城和紫荆关古老真实的历史,表现了对悠久历史的缅怀、敬仰和自豪之情。(8分)
23下列一个长句表述不清晰,请重新排列,使之更清晰。可添加恰当的标点,不得改变原意。(2分)
我们年级的体育课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0日开始分男、女两种班上课。
上一篇:
中考总复习诗词背诵默写
下一篇:
2007年上学期高二期中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伊春市新青”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