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16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必修一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5]
2007年中考模拟试卷(wps)
""大邑外国语学校初2007级语文复习训练(之四)
2007年中考模拟试卷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古诗,什么“皎皎河汉女”,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等等。我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一张欣慰的笑脸,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
A.皎皎 (jiāo)       B.咸阳桥(xián)    C.亲吻(wěn)      D.发誓(shì)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有误的一项是(       )
A.我遨游书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极都令我的心自由来往。我虽没有到过北国祈连,却有“祈连雪山在眼前”的感觉。
B.我国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较过去虽有进步,但仍不容乐观。营养学家、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名誉会长呼吁,推广学生营养午餐势在必行
C.“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D.一天晚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星在天上调皮地眨着眼,将天空装点得甚是华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今名家写诗、著书都是反复       、修改而成稿,但也不免有缺少灵感之时。杜甫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读到此处我就想,如果把“臣”字改成“爷”字,不更能表现李白酩酊大醉时狂放不羁的        吗?想到这儿,似乎杜甫也要来拜自己为一字之师了。每每觉得自己与作者并驾齐驱时,我就深深感到了读书的       。
A.锤陈    个性    乐趣                   B.琢磨    个性    快乐
C.锤陈    性格    快乐                   D.琢磨    性格    乐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女孩认为,都市“隐士族”无款无型,对所有的品牌轰炸都置若罔闻是不可原谅的。
B.“中国川味火锅店”开张后,陈全德选择了诚实稳健的经营方式,薄利多销,坚决不为高额利润铤而走险。
C.今日突降大雨,黄浩同学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聚,应赶快去吃点防感冒的药才行。
D.五华的妈妈近日下岗了,靠她爸爸一个人仰事俯畜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5.下面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B.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C.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D.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二、读文言文阅(共10分,每小题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浏览完整试题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7.下面语句中与“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中“于”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战于长勺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今亡亦死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9.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一个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
D.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10.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80分)
三、名言名句填空。(共8分)
11.用课文原文填空。(任选4小题填空)(4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3)                       ,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观书有感》)
(4)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5)马作的卢飞快,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2.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两小题)(4分)
(1)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十则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2)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诗句“                  ,                    。”来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3)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                  ,            
                 。”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无限惆怅之情。
(4)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含“梨”的完整的诗句。
                              ,                              。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目前两岸关系已成为新闻热点,台湾国、亲两党相继访问大陆。下面是一幅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的对联: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你能说说这副对联有什么特点吗?
14.根据下面的语境,按要求答题。(4分)
     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辩论会上,甲方同学提出,文中的骗子不是作者憎恨的对象,反倒是作者赞许的人物;乙方的同学提出,骗子就是骗子,他们正是作者憎恨的对象、批判的人物。
     以下是甲放同学的发言:
甲方:我方认为,文中的骗子不是作者憎恨的对象,反倒是作者赞许的人物。骗皇帝,有勇气和胆略,并且没骗取什么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戏弄昏君、嘲讽贼臣,让他们丑态毕露,让百姓解恨……


展开余下试题    如果你是乙方成员,在甲方同学发言后,你会怎样说呢?请写出你的辩论词:
15.揣摩下列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仿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语言通顺、表意正确。(4分)
常在书山中漫步,我收获很多。我热爱那些字字珠玑的文字,也喜欢这些风骨独具的文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                                                           
我喜欢                                                                      
五、作文。(共60分)
16.从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体验,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经验。
体验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它有赖于生命的真实的经历。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欢乐有痛苦,有成功有失败,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些体验都给我们以启示,都在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请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二)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⑤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2分)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共1.5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2)令诘其官姓名        诘 (        )
(3)蒙正遽止之           遽 (        )
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共1.5分)
(1)不喜记人过         过 (        )(2)是小子亦参政耶       是(        )
(3)不闻而过之:         闻(        )
5.本文运用了________手法,通过一件事写出了吕蒙正________的性格特点。(2分)
6、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
(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答:
(2)不问之,何损?
答:
7.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请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
(一)(16分)
迷雾探踪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l~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根据空气达到过饱和的具体条件不同,通常把雾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②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气温最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当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③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生产。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④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展开余下试题⑤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O℃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零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雾”的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雾是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形成的一种雾茫茫的天气现象。
B.雾是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悬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的集合体。
C.当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叫做雾。
D.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所形成的使人视野模糊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叫做雾。
9.从雾的形成看气温与水汽的关系,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B.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C.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少。
D.气温的高低,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的多少关系不大。
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雾的种类很多,包括轻雾、大雾、浓雾、辐射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以及暖雾和过冷雾等。
B.浓雾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很大,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C.人们在雾中锻炼或散步时,呼吸会加深加快,所以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
D.人们现在已经能够采用多种人工消雾的办法来消除局部区域内的各种雾。
11.上文依次写了哪四层意思?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并指出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共6分)
答:
12.请从上文后三段中任举两例,说说文章是怎样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4分)
答:
(二)(18分)
特殊的听众          落  雪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当然,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他们听起来,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儿。这话使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就在楼区后面的小山上,那儿有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
第一天早上,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乐曲。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心剧烈地跳起来,我不得不大喘了几口气,使它平静下来。我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在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于,但事实很快就令我沮丧了,似乎我又把那把锯带到了林子里。我懊恼极了,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不由得诅咒道:“我真是—·个笨蛋,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我感觉到身后有人并转过身时,我吓了一跳。一位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定破坏了这林中和谐的美,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她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下来,她的满头银发显得格外晶莹。“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愿意听我的琴声了,尽管她是一位聋子。我拉起另——支曲子,面对这位特殊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句:“真不错!我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从我紧闭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必修一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