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151
标签:
高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1]
语文第一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瘪(biě)如柴 参差(cī)不齐 澄(chéng)清问题 乳臭(xiù)未干
B. 囤(tún)积居奇 引吭(kàng)高歌 随声附和(hè) 哄(hōng)堂大笑
C. 人才济济(jǐ) 同舟共济(jì) 丢三落(luò)四 未雨绸缪(móu)
D. 煞(shā)费苦心 数(shuò)见不鲜 古碑拓(tà)片 棋高一着(zhāo)
2、下列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妈妈和霭可亲。 B.我爱妈妈矢志不渝。
C.一举一动都厉厉在目。 D她那慈祥的面容我记忆尤新.。
3、下列成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求甚解: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甚,很、十分。
B.深恶痛疾:也作“深恶痛绝”,意思是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C.开卷有益:比喻打开书本学习对人是有好处的。开卷,打开书本。
D.锱铢必较:比喻很小的事情也要计较。锱铢,指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
4.下面各句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班固在《汉书》卷五十三《河间献王传》中写道:“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C.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又有什么得失值得计较的呢!
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5、.下面的四个句子,用词无误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上海杨浦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桥梁。
C.首长身体肥大,头发脱落,待人非常亲切。
D、大家决心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夺取更大的成就。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班干部积极参加和组织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B.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存国家珍贵的物种资源起了重要的作用。
C.通讯卫星的发射表明我国建成了测控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D.制造伪劣产品的人妄图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结果受到惩罚。
7、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B.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C.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D.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8、对作者、篇目和体裁连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树勋---《荷花淀》---短篇小说 B.莫泊桑----《漂亮朋友》---中篇小说
C.罗贯中---《三国演义》---长篇小说 D.施耐庵---《水浒传》---长篇小说
9、《项链》中“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哎!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句话的作用是( )
浏览完整试题
A.增添讽刺和喜剧色彩,突出路瓦栽夫人的悲剧的滑稽、可笑。
B.为了说明路瓦栽夫人的诚实感动了朋友;预示着两人的友谊进一步巩固、加深。
C.深化主题,令人深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性,强烈地讽刺了主人公的虚荣,取得了悲剧效果。
D.明显地流露出作者对历尽艰辛还清债务的路瓦栽夫人的深切的怜惜和同情。
10、《荷花淀》中“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表达了水生嫂什么样的态度( )。
A.赞扬 B.责怪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不对
11、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B.虽有槁暴
C. 下者飘转沉塘坳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云青青兮欲雨 B.非能水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驴不胜怒,蹄之
13、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其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B.①天姥连天向天横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C.①青,取之于蓝 ②而青于蓝
D.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语段阅读题(29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
(一)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民歌》,完成下列题目。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还有长江最母性的鼻音//从高原到平原//鱼 也听见//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从早潮到晚潮//醒 也听见//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歌唱//从A型到o型//哭 也听见//笑 也听见
14、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一项是( )。
A.“从青海到黄海”,“从高原到平原”强调了能听见这首歌的区域之广。
B.“醒”、“梦”、“哭”、“笑”都能听见,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听见这首歌。
C.“风”、“沙”、“鱼”、“龙”都能听见,是说所有一切的事物都能听见这首歌。
D.“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血型的人都能听见这首歌。
15、对“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我,还有我”,两个“还有我”连用,表现出诗人不愿让黄河、长江永远冻下去的激动、急切的心情。
B.“红海”原是欧洲的湖名,这里借指血。
C.“我的红海”,与黄河、长江的水量相比,微不足道,然而几亿人的红海一起呼啸,却能移山倒海。
D.“红海在呼啸”指的是红海的水在奔腾咆哮。
1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赞颂了中华民族艰苦拼搏、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B.这首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所谓民歌,应是民族之歌、民气之歌。
C.各节句式长短不一,也不押韵;而从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结构看,又有严谨的框架和整齐的节奏。诗中联想自然,富有诗意。如由“青海”、“黄海”,联想到与“风”、“沙”的类比。
D.全诗多用反复,是吸收了《楚辞》的创作手法,可算是“重章叠句”之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的振兴付出代价。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⑤有人干革命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苦难中开创纪元的。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 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 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17、在横线上应填入的最准确的关联词语是( )。
A.只要……就…… B.只要……才能……
C.只有……就…… D.只有……才能……
18、对③④两句(逻辑)关系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
A.对比 B.从属 C.类比 D.对立
19、对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0、对这段文字的中心,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的振兴付出代价。
B.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
C.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
D.改革要求我们树立起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
(1)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2)她成了一个(①劳苦 ②穷苦 ③困苦 )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3)她胡乱地(④挽 ⑤梳 ⑥卷)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⑦细声细气⑧粗声粗气 ⑨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4)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展开余下试题
21、文中括号内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②④⑨ B.③④⑨ C.②⑤⑦ D.①⑥⑧
22、第1段第四句是心理描写,对其心理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A.虽遭不幸,但是爱慕虚荣的思想尚未泯灭。
B.虽遭不幸,但其依然陶醉于享乐之中。
C.虽遭不幸,她还迷恋于当年的快乐之中。
D.虽遭不幸,她还留恋于过去的虚荣之中。
23、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没扣住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第1段刻画了玛蒂尔德十年后的形象,和十年前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她一切都变了。
B.第1段主要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十年后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又通过心理描写说明她旧景难忘,依然思旧、恋旧。
C.第2段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令人深思,但未能指出玛蒂尔德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错归结为偶然发生的细小事件。
D.语言生动,运用了对比、反复的修辞手法。
24、对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议论 B.叙述、抒情 C. 叙述、议论 D.描写、抒情
25、对人物的描写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行为、心理描写 B.肖像、语言、心理描写
C.行为、心理描写 D.语言、心理描写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 )。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6、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27、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2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B.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次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班次 姓名 学号 得分
(注:凡没把答案写在此处的,不予计分;没写学号的扣5分)
29、翻译文中A处句子
补充B处句子
三、作文(40分)
30阅读下面名人名言,以“名言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陶行知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谁给我一滴水, 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 梅 茵
提示和要求:
(1) 所写内容只要涉及到上述材料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都符合要求。
(2) 文体自选。(3) 题目自拟。(4) 不少于800字。
(5)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20.169.58.53)"
上一篇:
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下一篇:
06-07(下)泾干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标签:
高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语文第一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