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5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8]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考语文3月模拟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年高三年级3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人:倪哲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识趣 标识 见识 学识 识别
B.责难 难友 难堪 发难 非难
C.解馋 解嘲 解乏 解数 解气
D.丧葬 丧服 治丧 丧事 丧礼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欠收 源远流长 拇指 振聋发聩
B.嬉闹 以老卖老 职分 祛病强身
C.缉私 秀外慧中 厮杀 评头品足
D.简练 以儆效尤 内蕴 貌和神离
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市有家饮料厂在生产饮料时添加人工色素,却在广告中欺骗广大消费者,掩耳盗铃地说“没有添加人工色素”。
B.那时呀,我们这些小职员十有八九爱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出门在外仍旧是西装革履的。
C.徐竹影听出了她话中带刺,有些恼火,不等她说完,便反唇相讥:“我当然比不上你,我又不会花言巧语讨好别人!”
D.有些事虽然是好事,但办得不是时候也会招来群众埋怨的;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决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人口众多,易出人才,英雄豪杰代代不断,这是我们的骄傲;不幸的是还有另一面:出现的坏人好多也是“出类拔萃”的。
B.古堡上写着几个硕大的字:“我们期待死亡尤胜于你们渴望生存。”——这句话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伊斯兰教最初的传播时期。
C.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D.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的译本,《巴黎圣母院》还一版再版。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宋超然在任区税务局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竟然运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法贪污了数百万元。
B.为加快东北的发展,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它和西部开发并列为东西互动的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
C.只有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发展道路才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D.这几个青年人曾多次同那位老人交谈,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念深深地感染了。
二、(9分,每小题3分)
读下边一篇文章,做7至9题。
板块即地壳的断裂块,地壳就是由许许多多个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又总是在运动着的。地震便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板块与板块之间撞击的结果。一块岩石撞到另一块岩石上,岩石就会扭曲变形,压力不断聚集,最终越过某一临界线,地表就会突然滑脱,地震便爆发了。如果这种爆发规模巨大,且发生在深海海底,那么就会发生海啸;如果这种爆发导致地壳下岩浆的喷发,这就是火山爆发。
科学家们发现,地震并不是在简单的循环中爆发,也不会预先向人们声明它的到来,地震出现之前的各种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没有任何可靠的先兆能被识别出来,即使一场地震三分钟后就会爆发,人们也很难预测到。就这样,没有循环,没有警告,没有可靠的信号,只要地壳在运动,地震随时都会发生。尽管有研究表明,在大地震之前有一些动物异动的现象,也有一些莫名的发光现象,可是这些很难构成科学研究的对象。
浏览完整试题
那么地震的爆发就真的没有任何规律吗?
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地研究,发现了地震爆发的盖本伯格——理克特定律。这条定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地震爆发释放的能量越大,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如果A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B级地震的两倍,那么,A级地震发生的频率就是B级地震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能量增至两倍时,它爆发的机率就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地壳板块下面是高温流动的地幔,在由地幔构成的巨大“海洋”上,这些板块就像一只只巨大的竹筏在滑动,每一块约有几百公里厚。地震的发生就是“竹筏”在滑动时发生了碰撞,释放了能量。人们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不同,把地震分为不同的级别。级别高一级,释放的能量就要高出十倍。也就是说,八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七级地震的十倍。我们根据上述的能量定律粗略估计一下就会知道,八级地震发生的概率大约为七级地震的百分之一。就是说,地震规模越大越罕见。
事实上,小规模的地震一直在不断地发生。三级以下的小地震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而这种地震的强度小,地面上的人们甚至不能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只是那些会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的大地震,而这些大地震在来源上和那些小地震是没有区别的,引起印度洋大海啸的大地震和我们脚下的小震颤,除了能量不同外,没有什么别的不同。
6.下列对“地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撞击的结果。
B.地震是由于岩石在撞击时扭曲变形,压力超过临界线,地表突然滑脱而造成的。
C.地震的发生是地幔上像竹筏一样滑动的板块发生碰撞时能量的释放。
D.地壳下面是如同巨大海洋一样的地幔,这地幔温度极高,因而导致了地震的发生。
7.下列是从文章中提取的信息,不准确的一项是
A.地震的爆发既非简单的循环,也没有任何先兆,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B.地震爆发时释放的能量越大,破坏性也越大,但它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C.地震级别是依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划分出来的,为的是用以表述地震的规模。
D.小地震与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甚远,但它们爆发的原因却是相同的。
8.下列是根据文章作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一级地震比二级地震多,二级地震比三级地震多。
B.地面上没有感觉到有地震,并不意味着地底下没有地震发生。
C.地壳层板块运动越是剧烈的地方,地震的爆发也越是频繁。
D.大地震威力大,破坏性大,科学工作者应主要研究大地震。
三、(12分,每小题3分)
读下边的文言文,做9至12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周大司空孝宽六世孙。
丹蚤孤,从外祖颜真卿学,擢明经,调安远令,以让庶兄,入紫阁山事从父能。复举五经高第,历咸阳尉。张献甫表佐邠(bīn)宁幕府。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号“私觌(dí)官”。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筑堤扞(hàn)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凡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田万二千顷。有吏主仓十年,丹复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新唐书•循吏》)
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献甫表佐邠宁幕府 佐:帮助(治理)
B.安有贸官受钱 贸:通“牟”,谋取。
C.罢八州冗食者 冗:多余的。
D.籍其家,尽得文记 籍:抄家。
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置南北市,为营以舍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11.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韦丹为百姓办实事的一组是
①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
②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
③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④筑堤扞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
⑤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
⑥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
A.②③④ B.④⑤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是对文段的概括说明,有错误的一项是
A.韦丹师从外祖父,对经书的学习,成绩尤为突出,并因之被授予官职。朝廷曾派他到新罗国去吊丧,但未成行。
B.韦丹任容州刺史时,反对游手好闲,鼓励耕田织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兴办学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C.韦丹任江南西道观察使时,当地百姓住着茅屋,容易发生火灾。他培训工匠,置办材料,免费为百姓盖上了瓦屋。
D.有一吏卒恩将仇报,上书诬告韦丹。通过调查,人们不仅弄清所告不实,反而更加认识到韦丹任职时是清正廉明的。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边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临江仙 探梅
辛弃疾
展开余下试题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注] ①剩:更,再。 ②竹根:指竹林脚下。
(1)上阕说“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这“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说“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6分,每空1分)
(1)俄国作家______________在《死魂灵》中通过主人公乞乞科夫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特征。
(2)茅盾在《_________》中成功地塑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吴荪甫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
(3)古代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愁”的情绪,例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介绍屈原写作《离骚》的情况时就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将进酒》中就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在《虞美人》中就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就写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读下边一篇文章,做16至19题。
逃 离
郭静娟
食堂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细细、长长短短的树枝,枝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夜夜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因它而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一次次角色的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虽然有着同吃同住的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着落叶的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活的最高处,而最终回到的,却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可以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趣盎然而去,带着些须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的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至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只身独处,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纵有推窗邀月的情怀,纵有把酒临风的洒脱,能够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脱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过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这棵树,独自站立,也可以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在我们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6.回答下边两个问题。(6分)
(1)逃离者想象中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接触了生活实际后又有怎样的感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逃离者从风景地归来有“失落”感,觉得那里“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逃离者后来认识到王维《竹里馆》所描写的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怎样的生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文中画线的句子)这是个比喻,这个比喻有怎样的含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所描写的这棵树象征着一种人,一种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每小题4分)
20.写100字左右的一段话,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将下边表格的内容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并使之和后文衔接顺当。
清宫三大戏楼
戏楼名称 所在地址 建成时间
清音阁 承德避暑山庄 1755年
畅音阁 故宫 1772年
德和园 颐和园 1891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颐和园档案记载,德和园戏楼曾经为慈禧演出过二百多个曲目。
22.仿照下边的例句另写两个句子。
例句:雏鹰如果害怕遭到风雨的吹打,那就永远体味不到征服长空时的那种豪迈之情。
第1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读下边两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展开余下试题
父子俩驾着一只小船行驶在海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像一片树叶一样上下颠簸。父亲吩咐儿子:快往船舱里灌水!结果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颠簸,而是稳稳前行。
某农村妇女丈夫去世了,拉扯几个孩子的重担全落在她肩上。她不能生病,也没有工夫生病,她要起早睡晚地干活。奇怪的是,她虽然劳累,却一直健康而充实地生活着。
负重的生命或许更健康,更有韧性,更有意义?请以“负重的生命”为话题写篇作文,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7年高三年级3月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D (A.“标识”的“识”读zhì,其余读shí;B.“难堪”的“难”读nán,其余读nàn;
C.“解数”的“解”读xiè,其余读jiě;D.都读sāng。)
2.C (A.欠——歉;B.以——倚;D.和——合。)
3.A (掩耳盗铃,形容蠢人自己欺骗自己;打肿脸充胖子,比喻虚撑场面,硬装了不起;反唇相讥,受到指责后不服气而反过来对对方加以讥讽;剃头挑子——一头热,比喻一厢情愿。)
4.B (破折号应去掉。)
5.C (A.有赘余,贪污的手法没有“正当”的。B.语序不对,“东西互动”和“现代化建设”位置应对调。D.“清晰的思路”和“感染”不搭配。)
6.D (地幔温度高不是诱发地震的直接原因。)
7.A (是没有“可靠”的先兆;大地震才是可怕的自然灾害。)
8.D (应是主要研究小地震,它有助于研究大地震。)
9.B (贸,卖。并非通“牟”。)
10.B (因,都作“因而”、“于是”讲;于,上一个作“给”讲,下一个作“从”讲;
以,都是表目的;乃,都是表肯定。)
11.A (第①句,前一分句写韦丹报告需要的费用,后一分句与韦丹无关。第⑤句写韦丹追查粮食去向所得到的结果,第⑥句表现韦丹为政宽仁。)
12.C (为百姓盖瓦房并非全都免费。)
13.见“参考译文”。
14.(1)“花态度”指一般的花那种讨人欢心的颜色、姿态;“雪精神”指梅花具有雪一样纯洁、高尚的品格。(2)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为梅花的“精神”、“秀色”所陶醉,不记得游览、品赏了多久,只知道返回时已是傍晚时分,月亮已经上来了。
15.(1)果戈理 (2)《子夜》
(3)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与尔同销万古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1)逃离者想象中的生活具有“美的形态”,“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接触了生活实际后又觉得生活“琐碎”,是“锋芒般锐利”,正像昆德拉形容的某些人所感觉到的那样,“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2)因为去风景地的目的是想消除心中的寂寞,但陌生和距离并不能真的“滤去尘沙”,在风景地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所以有“失落”感,觉得那里“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用“心寂寞……寂寥落寞”作答亦可。)
17.逃离者后来认识到,王维《竹里馆》所描写的生活表面上是“静美”、“自由”的,但背后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和烦恼。因为诗人虽能逃离现实的喧嚣,却逃不过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18.含意是:生活中有烦恼,有痛苦,但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只要我们勇于面对生活,承受生活,就会发现,痛苦之后便是欢乐和幸福。
19.这棵树象征着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虚幻,不浮躁,他们脚踏实地,直面人生,勇敢地承受生活中的痛苦,因而演绎了万种风情。他们不仅自己享受了生活,而且醉了别人。
20.贾宝玉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但成了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不喜欢四书五经,厌恶科举考试,拒绝踏上经济仕途。他与林黛玉思想感情一致,因而相互爱恋。但他们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摧残,以致黛玉含恨而逝,宝玉出家为僧。(贾宝玉思想叛逆,和林黛玉因思想一致而相恋,两人爱情遭到不幸,这三点是介绍的重点。)
21.建成于1891年的颐和园德和园戏楼和建成于1755年的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戏楼、建成于1772年的故宫畅音阁戏楼合称为清官三大戏楼。(将德和园戏楼放在最后亦可。)
22.示例:(1)青年如果害怕遭到失败的打击,那就永远体味不到战胜艰难时的那种快慰之情。(2)种子如果害怕遭到泥土的掩埋,那就永远体味不到破土而出时的那种欣喜之情。
文言文翻译: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是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第六代孙子。
韦丹早年就成了孤儿,跟随外祖父颜真卿学习,由明经科考试及第,调到安远县任县令,他将这一任职让给庶兄,自己入紫阁山照料伯父韦能。后来又高中五经科榜首,担任过咸阳县县尉。张献甫上表举荐他帮助治理邠宁幕府。唐顺宗做太子时,任命他以殿中侍御史的身分作太子宫内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朝廷下诏书授予他司封郎中让他前去吊唁。按惯例,有谁出使外国,朝廷便给他十个州县官员的名额,让他卖官以筹集费用,这种官员叫“私觌官”。韦丹说:“出使外国,费用不足的,应向朝廷申请,怎能有卖官得钱的呢?”他就上疏报告应拨给的费用,皇帝让有关部门拨给了他,因而还定下了有关制度。韦丹还没有出发,新罗国新立的国君也死了,他便回来任容州刺史。他教老百姓耕田织布,禁止游手好闲,兴办学校,百姓中有因贫困将自己卖身为奴的,将他们赎出来让他们回家,并发出禁令,官吏不得再掳掠去作奴仆。
韦丹升调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他按自己管辖的户口接受俸禄,多余的都交给官府。他裁汰了所辖八州吃闲饭的官员。开初,老百姓不知道盖瓦屋,都是用茅草、竹子做茅屋,遇上久旱便戛戛地烧了。韦丹召集工匠教他们做陶瓦,把做屋的材料集中在场子上,算了算置办这些材料花去的费用然后给它估了个出售价,不赚取任何钱。百姓自己能做屋的,到官府领取木料和陶瓦,免去他一半赋税,慢慢地收取材料费;逃亡未回来的,官府替他做屋;贫穷做不起屋的,送给他材料。他还亲自去劝告督促人们做屋。他兴建了南北两个集市,还做营房来安置军人,这一年大旱,就招募人去完成这些工程,多多地给予报酬,并供给吃喝。他筑
上一篇:
重庆八中高2007级高三(下)第六次月考
下一篇:
郴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升学)质量检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黄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