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83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3]
2006-2007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题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命题:刘月明
一、基础题(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睥睨(pì) 瓦楞(léng) 崆峒(dòng) 少不更事(gēng)
B、埋怨(mán ) 间或(jiàn) 蹙缩(cú) 戛然而止 (gá)
C、胡诌(zhōu) 吮吸(shǔn) 自诩(xǔ) 叱咤风云(zhà)
D、蓬蒿(hāo) 蹩脚 (piē) 谄媚(chǎn) 不羁之才(jī)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顼是 ( )
A.有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据美国在国际上的表现,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打压缅甸,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用一句中国成语来说,即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据业内人士分析,伦理剧将走俏本届上海电视节,而《明天我不是羔羊》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走俏电视剧之一。
C.在黑暗的矿井下如同涸辙之鲋一般被困了三天三夜,是生的本能一直支撑着他。
D.他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言行不一,说的冠冕堂皇,做的却卑鄙肮脏。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得更多的百姓圆了前往青藏旅游的梦想。
B、近些年有些现象: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业机会多的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专业。
C、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见他笑得不正常,“怎么了?你。”
B、“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C、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还有人在梦中作宰相中状元咧。”
D、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上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 , 。 。 , 。 ,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
①我赞叹它②乃是因为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存在人间③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④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⑤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⑥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A ①②⑥⑤③④ B ⑥⑤③④②①
浏览完整试题
C ⑥⑤④③①② D ①⑥⑤④③②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都12一13题。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 ” 的东西,这是“ ”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6.对《拿来主义》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这是“拿来主义”者在对待文化遗产时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B.“运用脑髓即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仔细辨别。
C.“放出眼光是要求“拿来主义”者放眼世界,广泛吸取。
D.“自己来拿”强调的是自主性和选择权,唯其如此,才可能避免盲目接受。
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抛给 抛来 送来 送去 B.抛来 抛给 送来 送去
C.抛给 抛来 送去 送来 D.抛来 抛给 送去 送来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实例”暗指1933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麦棉借款协定”运来剩余的小麦、面粉和棉花。
B.从这一“实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送去主义”的危害:导致自身贫穷和主权丧失。
C.“摩登”这一音译词用在这里是对一些人主张全盘西化的媚外倾向进行讽刺。
D.“鼓吹”和“吝啬带有贬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大力提倡我们少送去一些”,是反语。
9、读下面一元曲,从四个选项中选初分析不当的一项:
《朝天曲》 薛昂夫
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
A、“沛公”三句,意思是刘邦能作《大风歌》,也知道“文章”(既指文辞,又指礼乐法度)的作用。
B“却教”两句中的“猛士”是指张良,这里暗用了他被刘邦设计逮捕杀害的典故。
C、“无人出彀中”一句意思是 天下英雄尽在刘邦的掌握之中。
D、“后宫”三句意为吕后和外戚险些篡夺消灭了刘邦得汉家政权。
10、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伧然而涕下。
A、作者由燕国遗迹想到思贤若渴的燕昭王,再联想到当今嫉贤妒能的君臣。这里“古人”和“来者”是专指诸如燕昭王这样的一些善于招贤纳士的当权派人物。
B、上面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远眺,写出空间的辽阔。
C、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下,第四句描绘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D、本诗基调慷慨悲凉,表现诗人失意的境遇和苦闷的情怀。天地悠悠,人生苦短,故全诗充满了一种消极厌世的情绪。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4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①。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②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缑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武益愈,单于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节选自《汉书》)
[注]①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②节,旄节,古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饰牦牛尾。③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羝,公羊。
1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绝不饮食。天雨雪…… 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厚:向来交情深厚。
D.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决去:坚决离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①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②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①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展开余下试题
①汉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三、(20分)
15.翻译文言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10分)
⑴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4分)
⑵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2分)
⑶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泉涓涓而始流。 ,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5)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8分)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 进
(1)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2)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3)“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4)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5)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6)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7、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文段(2)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段(5)“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一句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4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提升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骨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五、语言运用(10分)
21.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现在中国教育网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 集话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
要求中肯恰当,80字以内。(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要针对课文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5分)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感言:
2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5分)
⑴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3分)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2分)
六、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加州在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各种汤匙和小勺,经理是一名年轻人。因为资金少,又有实力强大的公司竞争,工厂生产的汤匙一直销路不好。
有一天,这位年轻人正在街上行走,突然,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这位妇女正在用小匙给婴儿喂汤。她一边向汤匙吹气,一边不断地用舌头试汤的温度,直到汤的温度合适了,才让婴儿喝下。
看到这一情形,这位年轻人心里有了主意。他把温度计装在汤匙上,开发出了“温度匙”,非常适合母亲喂婴儿用。果然,年轻人生产的汤匙销路很好。
“细节体现品质”。细微之处体现出人文关怀,方便了他人,赢得了市场。请以“注重细节”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答案
1、C 2、B3、B(A 架起与同道不搭配C误用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D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后面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4、C5、A 6 C.提示:“放出眼光”是要求“拿来主义”者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够区别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并进行正确的取舍7.B 8.D (是贬
上一篇:
06-07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学习竞赛试题
下一篇:
2OO7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6-2007下”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