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9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上海市七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市重点)
  2007届七校高三联合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答卷时间为150分钟,考后交答题卷及作文纸    2006. 12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20分)
1967年圣诞假期将近,英伦三岛寒风凛冽,深夜里乔瑟琳·贝尔匆匆忙忙赶到剑桥郊区的射电天文台,调好接受机,不无侥幸地及时录下了她所追求的天文信号。这是她观测到的第二个当时被戏称为“小绿人”的无线电信号(“小绿人”是作家H·G·威尔士的一本科幻小说里的一个外星人)。乔瑟琳·贝尔当时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当年的11月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课题观测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发出周期性“脉冲流”的天体,脉冲周期出奇地规则——每隔1.337秒一个,就像是“太空中的钟”在不断地播出它的时间信号。
对这一观测到的现象,当时的天文学无法解释,因而被戏称为不可捉摸的外星人——“小绿人”。然而,科学上的“无法解释”往往会是突破性进展的先导。这一发现正是这样,它导致了20世纪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剑桥科学家为此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们注意到,这一结果不是得自直接的科学追求,而是属于科学发现中所谓的“巧遇”。科学史中这种“巧遇”屡见不鲜,但带有偶然性。而从这种偶然性中探究其中可能含有的必然性,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下面让我们跟着乔瑟琳的故事,带着这种探究的目光来回顾一下那个值得纪念的1967年末。
那时乔瑟琳已经在剑桥大学经历了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她的导师A·休伊什给她的研究题目是:利用“行星际闪烁”[ 闪烁是因为恒星投来的光波穿过地球上空一团团湍动的气流时受到了影响。而天体无线电的“行星际闪烁”(表现为射电望远镜录下来的强度的快速起伏),则是因为电波穿过太阳系空间也就是“行星际空间”时受到了太阳抛出的一团团湍动的电子气体的影响 ]来估量“类星体”的角径。主题是类星体。类星体是当时的一项重大天文发现,研究刚刚起步。光谱特征表明这可能是远达几十亿光年的奇异天体,其能量抛射大得出奇!于是,类星体究竟是不是那么远?靠什么产生能量?便在当时成为一个热烈讨论的问题。休伊什针对这些问题,让乔瑟琳用测量“行星际闪烁”的方法来估计一批类星体的角径,希望借以作出基本的判断。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于研究生的课题,选题目标有挑战性,但不失稳健;方法上,行星际闪烁的研究是剑桥率先发展的,现在加以拓宽应用,有一定特色。
这样的选题目标和方法,无疑可以造就一篇优秀的论文。
为了测量行星际闪烁,休伊什设计了一台专用的射电望远镜,为了能够记录到类星体电波的快速闪烁,天线必须造得很大——占地达两个半足球场,安装了相当于把两千多个普通电视天线联在一起的系统,一共使用了一千多根木头柱子和十多万米铜线。乔瑟琳和她的同伴们自己动手,抡大锤、扭铜线,化了两年工夫建成了这个庞然大物。
为了便于直观识别闪烁信号和地面干扰,他们有意不用计算机而用纸带记录仪。记录虽然看起来并不特殊,但是乔瑟琳却以她的细致和敏感辨认出了这是一种既不同于闪烁也不是干扰的陌生事物。这个陌生信号在观测记录里曾经重复出现过,按时间推算,每次正好相隔23小时57分多钟,和其它天体出没的周期相同。这些事实,无可置疑地说明了信号的来源是正宗的天文现象。于是就有了“小绿人”的戏称。


浏览完整试题“小绿人”,也就是“地外文明”,应当产生在某个恒星周围的某一行星上,发出的周期性信号很可能会显露出行星公转所带来的周期变化特征。但他们未能测出这种特征,疑团难解!而正是在陷入这种希望加犹豫的疑团之际,发生了本文开头所说的戏剧性的情节。
圣诞节假期过后乔瑟琳仔细处理了这些资料,发现纸带上距第二个“小绿人”不远处还有一个相似的记录(又是一个“小绿人”)。多个“小绿人”的出现使他们彻底地放弃了“小绿人”的戏说,因为这些都是恒星世界里的目标,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与我们相距成百上千光年,我们收到的是相应的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信号。很难想象会有好几个各不相干的“地外文明创造者们”,在极其悬殊的地点和时间,整齐划一地向我们发出这种类似于时钟却又不含其他“智慧信息”的信号!
“小绿人”最后被正式命名为“脉冲星”。剑桥天文学家们公布他们的发现时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脉冲星很快便被认证为恒星演化理论所预言的“中子星”。脉冲星被认证为中子星,这一发现成为现代天文学前进中的一座里程碑。
中子星理论的提出超前于脉冲星的发现30年,一直被视为难以验证的“奇论”,曾是恒星演化模型中的一个“未知数”。脉冲星的发现为中子星提供了一个决定性的有力验证,并由此确立了恒星演化模型作为当代天文学一大理论支柱的地位。与此同时,它以石破天惊之势引发了极端致密物体——中子星、黑洞的探讨,为当代天体物理学(以及物理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崭新领域。
(选自《物理通报》2006年第9期,有删节)
1. 根据第一段内容,文中被戏称为“小绿人”的是                            (2分)
2. 为什么说发现“小绿人”既有偶然性,又可能含有必然性(用文中的话回答)?再举一个科学界的偶然性的例子并略加评析。(6分)
偶然性                                                                         
必然性                                                                         
例子及评析                                                                             
                                                                               
3. 造成“行星际闪烁”的原因是:(2分)
□□□□□□□□□□□□□□□□
□□□□□□□□□□□□□□□□
4. 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                                    (      )
A. 导师给乔瑟琳的研究题目是利用“行星际闪烁”来测量脉冲星。
B. 休伊什针对类星体的若干问题,用测量“行星际闪烁”的方法来估计一批类星体的角径,希望借以作出基本的判断。
C. 为了便于直接识别闪烁信号和地面干扰,乔瑟琳和她的同伴们有意选用了计算机和纸带记录仪。
D. 脉冲星被认证为恒星演化理论所预言的中子星,成为现代天文学前进中的里程碑。
5.根据全文内容谈谈剑桥科学家发现脉冲星的原因:(4分)
6. 剑桥科学家推断出“小绿人”不是外星人而是脉冲星,写出他们推断的过程。(3分)
   首先:
   其次:
   最后: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18分)
     ① 看惯了江南名寺宝殿巍峨、重檐恢弘的端庄与威仪,也熟稔于中原古刹金顶毗连、楼阁参差的丰华和逶迤,于是久而久之,佛教建筑或佛教文化,在心目中便大抵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气象。不想,初秋的麦积山之行,却让我于新奇与感叹里,领略了佛教建筑或佛教文化另一种生气和斑斓。
②麦积山,位于甘肃东南部“羲皇故里”——天水市四十余公里的麦积乡南侧群山中,以“万龛千室”的麦积石窟闻名于世。当我们终于踏上麦积山的行程时,那一路四十余公里的泥泞和颠簸,仿佛是雨摆给我们的“脸色”。直至麦积山口,雨终于无奈地停了。迫不及待地下车,我抬头远望,雨霁云散之中,扑入眼帘的竟是漫山遍野的绿。深绿、淡绿,浓绿、浅绿,墨绿、嫩绿,水绿、粉绿,如此层峦叠翠丰富斑斓的绿,如此群峰争碧鲜亮活泼的绿,就连久居江南的我们,也不仅自叹往日见绿、识绿的单调与肤浅了。因了久雨初霁的缘故,那漫山遍野绿的中间,更有几道乳白色的山岚,如薄浪似淡烟,山岚凝滞处,那绿便脉脉含情地羞涩了;山岚妖娆时,绿更明明灭灭地顾盼着。同行天水文联的同志十分亢奋:“你们真有缘,此乃极难一见的秦地八景之一‘麦积烟雨’呀!”
③踏着重重的绿和轻轻的岚,又过一座山,忽地就有一形状极似农家麦积垛的山峰,在眼前兀立。峰并不十分的高大和伟岸,但东西的悬崖上却层层叠叠排列着无数灰色蜂房一般的石窟。心仪已久的麦积山石窟终在眼前。走到近处,但见那石窟大都建在二三十米至七八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其龛窟、崖阁层层相叠,密如蜂房;其栈道、走廊凌空蜿蜒,恰似天梯。《太平广记》记:“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是人力,疑是神功”,概不是虚言了。


展开余下试题④凭借着架在崖面上凌空栈道的勾连,我们忽左忽右、时上时下在众多石窟前盘桓,一座举世无双的佛像宝库,随即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那曲眉丰颊、高鼻深目、厚重古朴的是后秦的作品;那高鼻宽肩、长颈瘦脸、长腿细腰的是北魏的杰作;那面容清俊、宽衣缚带、长裙拖地的是西魏的造型;那面方颈短、小鼻小嘴、身长腿短的是隋代的构筑;那丰满圆润、端庄雄健、色彩艳丽的是唐代的风格;那秀丽纤巧、流畅实在的是宋时的特色。更有元的粗犷、明的细腻、清的凡俗等等,等等。几千尊喜怒哀乐神态逼真、举手投足栩栩如生的佛像,既如形象的符码,忠实地展示了中国佛教文化各个时代的内涵、丰采和特质;更似浓缩的标志,艺术地诠释着中国古代文化和经济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的轨迹。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大多以泥塑为主,由四类构成。第一类是突出墙面而作的高浮塑;第二类是离开墙面,并能充分表现人体前后左右每个细胞的圆塑;第三类是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第四类是壁塑。这四类塑像虽然成像年代不同,表现手法和技巧各异,但其精湛和传神皆巧夺天工。尤其是那数以千计,差不多与真人同样大小的圆塑和高浮塑佛像,更为麦积山石窟中的珍品。
⑤史书记载,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公元384年至417年的十六国后秦时期,到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时,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后经西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不断开掘和重修,遂成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天山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麦积山石窟中部崖面塌毁,窟群便分东西两部分。现存洞窟194个,其中东崖54个,西崖140个,保存了自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的1500多年间泥塑、石雕的7000余尊佛像和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有“东方雕塑馆”之称。
⑥天水为古秦州之地,是自西安出发的西北丝绸之路的第三站。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灭项羽,立西汉,定都长安后,丝绸、食盐、瓷器和茶叶,便伴随着清脆的马蹄、悠远的驼铃,越渭北高原、穿河西走廊,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沿天山山脉、经帕米尔高原,入中亚而至地中海东岸。丝绸、瓷器和茶叶远去了,藉马蹄和驼铃回返的是苜蓿、葡萄、石榴、佛教和哲学。尤其是佛教的传入,对此后中国2000多年经济社会的影响,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浸润和制掣,是其他任何一种宗教所无可比拟的。处于丝绸之路第三站上的麦积山石窟开凿和成型的年代,正是佛教在中国传播最为鼎盛的时期,除了佛典经书蜂拥而至外,佛教建筑更似雨后春笋。因此,开凿于西秦岭麦积山悬壁上“万龛千室”的麦积石窟,与当时“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中原、江南的寺库一样,既是特定地域中佛教建筑形态和个性的一处独特平台;更是特定时代里佛教文化特质和口赋的一个重要坐标。
⑦“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回顾群峰小,堂前平分落日低。”在秋天的鸟鸣和蝉声里,身后的麦积山石窟已经远去,而它卓绝的风采和神韵,却似甘东南秋天久雨后初露的阳光一样,给人以长久的感动和怀想。
(《解放日报》2004年10月8日)
7. 理解第一段加横线的句子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3分)
8. 简述秦地八景之一的“麦积烟雨”的特色(60字左右)。(3分)
9.  概述第四段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字)(3分)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江南名寺端庄、威仪,麦积山寺庙有着另一种生气和斑斓。
B. 麦积山如形象的符码,忠实地展示了中国佛教文化各个时代的内涵、丰采和特质。
C. 麦积山有“东方雕塑馆”之称。
D.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2000多年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浸润和制掣,是其他宗教所无可比拟的。
11. 作者游麦积山为何要写丝绸之路?简要谈谈这样写的作用。(3分)
12. 文末作者说“……给人以长久的感动和怀想”,从全文内容看,什么给人以长久的感动和怀想?试作简析(3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13. (1)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吴均《与朱元思书》)
    (2)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3)水至清则无鱼,                           。(《汉书》)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5)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6)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7)                 ,勿施于人。(《论语》)
(四)阅读下面小令和诗各一首,完成第14——16题(8分)
(一)[双调] 落梅引        张养浩
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静,带烟霞半山斜照影,都变做满川诗兴。
                
(二)竹枝词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注] 烧畲(shē):在春耕时节,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这是山地少数民族的耕作方法。
14. 选出与小令意境不同的一项。(2分)           (      )
A.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B.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C.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5. 小令最后一句“都变做满川诗兴”,什么都变做满川诗兴?写出具体内容。(2分)
  
16. 赏析小令与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4分)
   相同处:
   不同处: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奇章公始举进士,致琴书于灞浐间,先以所业谒韩文公、皇甫员外。时首造退之,退之他适,第留卷而已。亡何,退之访湜,遇奇章亦及门。二贤见刺,欣然同契,延接,询及所止,对曰:“某方以薄技卜妍丑①于崇匠,进退维命,一囊犹置于国门之外。”二公披卷,卷首有说乐一章,未阅其词,遽曰:“斯高文,且以拍板为何?”对曰:“谓之乐句。”二公相顾大喜,曰:“斯高文必矣。”公因谋新居,二公沈默良久,曰:“可于客户坊税一庙院。”公如所教,造门致谢。二公复诲之曰:“某日可游青龙寺,薄暮而归。”二公其日联镳至彼,因大署其门曰:“韩愈、皇甫湜同谒几官②先辈不遇。”翌日,辇毂名士咸往观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卜妍丑——卜,这里是评判的意思;妍丑,这里指文章的优劣。
②几官——几,指排行;官,官人,是客气说法。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时首造退之(            )         (2)二贤见刺  (              )
(3)税一庙院  (            )         (4)薄暮而归  (              )
18. “进退维命”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留在长安还是离开长安都只有听天由命 
 B. 人的去留,完全听从二位的意见
C. 做官不做官都由命运决定         
 D. 升沉荣辱,全靠二位提携
19.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      )
  A. 退之他适 
  B. 第留卷而已
  C. 退之访湜,遇奇章公及门
  D. 公如所教,造门致谢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以所业谒韩文公、皇甫员外
                                                                            
(2)某方以薄技卜妍丑于崇匠
                                                                                    
21. 试对划线句中韩愈、皇甫湜的举措作一简评。(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张天骥,号云龙山人)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西部的十分之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傃:向)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挹:酌)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22. 第一段主要记述了                                                     (3分)
23. 文中所引《易》中的句子“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表达了一种     的意境(2分)
2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七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