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82  
标签:鄂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2]
蕲春一中2007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
  蕲春一中2007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徇私/驯熟 咆哮/肖像 惬意/提挈 连咳带喘/金蝉脱壳
B.偈语/鲫鱼 畏葸/玉玺 胴体/栋梁 耆年硕德/骐骥一跃
C.投奔/奔命 着急/着火 给养/给以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D.丧气/沮丧 殷实/殷红 反省/省悟 罪不当罚/独当一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狭隘 执牛耳 拈轻怕重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摄服 挤牙膏 蒙昧无知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C.签证 脊梁骨 铁杆成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罢黜 集大成 目光如聚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看着五光十色的烟花,听着振聋发聩的爆竹,人们感到,在首都,春节这个中国特有
的古老节日正在向传统回归。
B.你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是为难。若不答应你,不合人情;若答应了你,又不合原则。
还是让我回去考虑一下再说吧。
C.本来大家商量好,届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室,他们几个竟然噤若寒蝉,
只得由我独自“战斗”了。
D.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
不得不分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乾隆年间的两位宫廷画师对于圆明园最美的四十处实景绘制
而成,是现存唯一能够全面反映圆明园原貌的诗歌绘画作品。
B.今年7月1日通车的青藏铁路从青海省省会西宁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
公里,是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C.“现代”级驱逐舰配备的导弹,飞行高度可降至1.2米,几乎是擦着浪尖飞行,使敌
方雷达很难发现目标,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时间拦截。因此该导弹被视为“航母克
星”。
D.今年8月,美国微软总部给重庆市15岁的中学生李骁发来电子邀请函,邀他前往位
于美国雷德蒙德市的微软公司总部参观,微软负责报销交通费,并提供食宿和返程
机票。
5.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人断言,先生这样的天才,“在号称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才出现一个,恐怕能跟
他伦比的一个也没有”。这话说得未免夸大。
B.大西北的年青人,一个个迎着风沙走出了大漠。粗犷荒凉的大西北啊,你果真留不住
那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坚忍不拔的、聪颖智慧的心么?
C.大半个世纪前,人们曾经从鲁迅的《药》中读出了深刻的悲哀——革命者上了断头台,
一批无知的庸众竟在当看客。可是,历史上的大英雄什么时候躲得开寂寞和孤愤?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健全和完备社会主义法制不可缺少的
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秩序是一种公共品
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秩序并不是一种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滕尼斯划分了两类秩序。一类是共同体的秩序,它立足于“意志的协调一致,基本上是建立在和睦的基础之上,并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和改良”。另一类是社会的秩序,它是“以聚合一起的,联合的选择意志即惯例为基础的,通过政治的立法获得其安全,通过公众舆论而得到其思想的和有意识的解释,即获得自我辩护。” 


浏览完整试题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对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来说,秩序的起源方式可能是多样的,甚至是偶然的。我们可以尝试着用合作(契约)/强制和内部衍生/外部赋予这两个标准将秩序起源的方式分为四种:内部合作衍生、内部强制形成、外部合作赋予和外部强制赋予。共同体或社会的规模、所处环境等因素促成了这四种秩序起源方式的形成。
秩序起源后,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期才能发挥功能并进行再生产。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有:(1)暴力手段是垄断的而不是分散的,防止了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冲突的无限扩大;(2)建立了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能对行为者行为产生必要的约束和引导;(3)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可以把各种关系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4)能发展起调节或协调内部关系的中介物,使行为者之间能够正常地、便利地交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
秩序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了价值或意义,承载着特定群体的目的或所有群体达成的共识。用布尔(Bull)的话说,“社会生活的秩序并非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的任何一种情势(pattem),而是一种能带来特定结果的格局、一种能实现社会生活中某些目标或价值的安排。”因此,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有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在他们自己看来,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中国古代的老子对“善”的推崇,孔子对“仕”的诠释,都是对秩序赋予的最高价值。在现代社会,秩序实现的价值可以被归纳为: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因此,社会生活的秩序是指“一种能维持社会生活达到这样一些基本的、首要的或普遍目标的人类活动模式”。当然,这种目标赋予秩序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理想的秩序功能。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6.下列对“秩序”这一概念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秩序是在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中,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
B.秩序基本上是在意志的协调一致的和睦基础上,通过习俗和宗教产生和改良的。
C.秩序是在分工和交往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它们的变化而调整和变动的。
D.秩序是具有价值意义和目标取向的,是共同体或社会内部关系以及共同体或社会与周
围环境的关系的集中反映。
7.对“合作(契约)/强制和内部衍生/外部赋予这两个标准”的准确理解是(  )
A.实际上是指两组标准,即“合作(契约)”与“内部衍生”一组“强制”与“外部赋予”
一组。
B.这两个标准是指“强制和内部衍生”与“外部赋予”。
C.这两个标准是“‘合作(契约)’还是‘强制’与‘内部衍生’还是‘外部赋予’”。
D.这两个标准是指“内部衍生”和“外部赋予”。
8.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秩序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B.具有对弱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机制是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之一。
C.老子所崇之“善”,孔子所尚之“仁”,都是他们赋予秩序的最高价值。
D.生命的安全、遵守承诺和保护财产,或者是生命、真理和财产,是现代社会秩序的最
低价值。
9.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秩序的维持,垄断的暴力手段、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都是必要的。
B.社会生活的秩序总是与个人的利益相矛盾的。
C.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所以,对以任何形式建立的任何组织都不能予以取缔。
D.当代社会赋予秩序的终极性的价值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送石昌言使北引
苏 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如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男。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大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B.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C.从骑数百 从,带领。
D.说大人,则藐之 说,同“悦”,喜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日以壮大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①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
②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C.①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也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①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追忆自己与石昌言当年交往情况,表明自己与石昌言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浓厚
感情,为下文委婉劝告打下了基础。
B.作者描述了石昌言作为外交使节出使匈奴时的出行场面,流露出对石昌言在外交场合
建立功勋的敬仰和赞颂之情。
C.作者用奉春君出使冒顿的典故,委婉劝告石昌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识破匈奴
的阴谋,在非常时期采取果断措施,英勇善战,击败强敌。


展开余下试题D.本文虽是一篇临别赠序,但叙述事件形象具体,借古喻今,引用名言,字里行间洋溢
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表达了深刻的主旨。
四、(24分)
13.请把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3分)
答:                                    
                                      
(2)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3分)
答:                                    
                                      
(3)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4分)
答: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
同之处(4分)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写“泪”的诗句,其情韵丰富。例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用
“           ”描绘出一幅奇美且让人想象无穷的画面;柳永的《雨霖
铃》则用“           ”抒写离愁别恨之苦。
(2)唐代的古文运动使六朝以来衰颓的文风为之一振,其首倡者为中唐的韩愈,宋代的 
          赞他“文起八代之衰。”
(3)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4)生于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 
         ,中学教材选取了他的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
篇巨著”作品是《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面对一朵花
刘少鸿
在初冬的旷野里散步的时候,他发现了那朵并不显眼的小花。淡蓝色的花瓣,在暖暖的阳光下谦卑地开放于破损的篱笆墙边,无声无息,没有一点矫作的姿态,但是它的温柔与含蓄,它的纯朴与恬静,它的从容与自然,却使它充满了一种圣洁的荣华。他静静地望着它,内心涌现出一种真诚的赞叹。这一时刻,刚刚从充满浓厚的功利色彩的都市环境中脱身出来的他,似乎从它的每一绺叶子,每一片花瓣上都能感受到一种超乎所有贪欲、卑下的人类情感的东西,那是一种十分纯净而崇高的境界。他静静地注视着它,内心蕴含着一种异常深邃却难以名状的感动。他无法把它表达出来,也不想用任何概念的意象来冲淡这种神秘与感动。
  这时,他的朋友从后面赶上来了。顺着他的视线,朋友也看到了那朵小花。那花儿并没有多少引人注目之处。引发朋友强烈兴趣和疑问的,是他那异常专注的神情。而在对朋友的关注,他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果然,朋友一伸手,将那花连根拔起。朋友将它凑近眼前,细看了一会儿,说,我还是叫不上它的名字,不过会搞清楚的。朋友将那花装进了小包。他有个熟人是研究生物的,弄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朋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他所注意到的东西,他一定得说一些什么,他一定得把他自己的具体经验抽象了,理顺排列了,再展示于人,不然他会坐立不安的。
第二天,朋友兴冲冲地跑来找他,要告诉他那朵花的有关问题。一进门,朋友却呆住了。朋友发现他正在面对着一幅刚刚完成的国画沉思默想。画上画的,正是那朵恬静柔美的小花。画面非常简洁优美,淡淡的花瓣间,似正洋溢着一片幽微而神秘的光焰。他们交往了几十年,他从未见他作过画,也从未听说过他会作画。
  “我对它的生物属性并不了解,但它那鲜活的姿容却那么真实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它已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它也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他平静地面对着愕然而立的朋友,说:“面对一朵花,你没有感情的深度,你全然是智力的,理性的行为。你太想了解它,掌握它,因而你用屠杀与分解的办法去研究它,你把它拔下来,弄清楚了它的名称、属性以及与它有相关的一切知识,但是你却没有顾及到它的生命目的——你谋杀了它,从而也失却了它!”
  朋友默然了。他凝视着画上生机勃勃的花儿,再看看手中已经枯萎了的花,顿觉兴味索然。他无法说清,自己手中的花和画中的花,究竟哪个更为真实,更有价值,更具生命的意义。
16.面对那朵并不显眼的小花,“他”为什么会“异常深邃却难以名状的感动”?(4分)
答:                                    
                                      
17.当那朵花引起了朋友的兴趣和疑问时,“他”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请根据
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                                    
                                      
                                      
                                      
18.文中的“他”为花作画的举动,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                                    
                                    
                                    
19.结合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本文围绕着一朵花展开,所阐明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作者在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12分)
20.晓兵在音画空间博客上对下面一些称谓进行了另类创意,请根据你的理解,在横线上补
写相应称谓的创意。要求上下连贯,符合语境。(4分)
文人首先应是“文明的人”,商人是“可以商量的人”,生意人则是“ ① ”。与之相反,
总裁并不意味着“总是裁人”,老板当然不能“老板着脸”,而经理更不可以“ ② ”。
答:①                 ②                 
21.宣传标语因其琅琅上口、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


展开余下试题有些标语的使用却不尽如人意,请将以下标语中使用不妥当的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
(4分)
①某动物园: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②某生产车间:大家一条心,石头变黄金
③计划生育标语:少生孩子多种树,少养孩子多养猪!
④某火葬场门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⑤某婚姻介绍所:与人作对
⑥某消防机关:疏忽消防一瞬,毁掉幸福一生
⑦某税务机关: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
          
2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提名并积极推荐下,香港原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女士以高
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成为在联合国专门机构中担任最高职位的中国人。请你以
个人的名义给她写一份简要的贺词(不要落款)(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红尘滚滚,茫茫人世。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凡•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在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个“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
你觉得人应该怎样生活?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而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
请以“活出‘样儿’与活出‘味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蕲春一中2007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A项“徇”、“驯”应读xùn,“哮”、“肖”应读xiào,惬、“挈”应读qiè,“咳”应读ké,“壳”应读qiào;B项分别为:jì(jì),xǐ(xǐ),dòng(dòng),qí(qí);C项“奔”应读bèn,“着”应读zháo,“给”分别读jǐ,gěi,“强”应读qiǎng;D项“丧”sàng,“殷”分别读yīn、yān,“省”读xǐng,“当”应读dāng。
2.A B项“摄”-慑;C项“杆”-杵;D项“聚”-炬
3.C A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B项,“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C项,“噤若寒蝉”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D项,“琴瑟失调”喻夫妻不和。
4.C A项“对于”改为“对”;B项“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前缺少限制语;D项“交通费”包括“返程机票”。
5.D 第一、二个逗号均改为顿号,这样两种并列之间就显出了层次性。
6.B 由第一段可知,B项所说的只是滕尼斯所说的两类秩序之一的“共同体的秩序”的产生,而不是所有秩序产生式,故不全面。
7.C A项是错位选择,B项忽视了第一道斜线前的词语是选线误解的原因;D项把“和”字前面的内容排除在“标准”之外而造成误解。
8.D D项看似也是原文的转述,但是加了一个“最低”来限制“价值”,内涵就有较大变化,与原文不相符。
9.A B项是对第4段布尔(Bull)说的话的误解,是一种无中生有;从第4段中亚里士多德的话中也不能推出C项的结论,要注意他的后半句话,是“自己看来”;D项是对文章最后“理想的秩序功能”的误解,“理想的”不等于是不能实现的。
10.D 说,游说
11.B A项,都是连词,分别表修饰关系和目的关系。B项,都是介词,都译为“对于”。C项,都是介词,分别表凭借(用来……的)和原因(……的原因)。D项都是助词,分别表示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的)和主谓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2.C 石昌言是作为外交使臣出使敌国的,所以“采取果断措施,英勇善战,击败强敌”的说法欠妥,而且也不是作者的本意。
13.(1)我到京都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我们互相安慰,就像当年一样欢乐。
(2)能够作为使臣,在唇枪舌剑之中击败敌人就足够了。
(3)中原人看不明白,所以有人竟会因此受到震骇而说不出话,以至被夷狄讥笑。
14.(1)相同都是借对抱怨水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了反衬的手法。
不同: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2)许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风雨凄迷的景色来映衬心中的烦闷和惆怅,含蓄而富有感染力。刘诗则是对照写景,借万里“青山”中一叶“孤舟”表现朋友的孤独寂寞和自己政治上失落苦闷,感情浓烈,言近旨远。
15.(1)沧海月明珠有泪 执手相看泪眼
(2)苏轼 (3)石破天惊逗秋雨   (4)加西亚•马克克斯百年孤独
16.①都市生活冷漠虚伪、钩心斗角和浓厚的功利色彩使他厌倦。
②那朵小花自然、淳朴、恬静,充满圣洁,使人感到一种超乎所有贪欲、卑下的人类情感的东西。(每个要点2分)
17.①朋友热衷于把自己的具体经验抽象出来,理顺排列展示于人,以表现自我。
②预感到朋友将会用拔起和分解的办法去研究那朵小花。(答对一方面给2分)
18.①寄托他想永远留住小花恬静、优美、圣洁的形象的愿望。
②表达他对生活中那些淳朴、真诚的事物珍惜和眷恋的感情。
③隐约流露出对朋友的不满情绪。(每个要点2分)
19.(1)本文围绕着一朵花展开,阐明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强行占有,而在于珍爱生命,真诚坦荡,追求淳朴、优美和永恒。
(2)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他”与朋友面对一朵花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示例:①可以生主出意的人   ②经常不讲理
21.①③④⑦ (①“我们”是“野生动物”?③后一句不当。④让人难以理解⑦难道“和平”抗税就是合法行为?)
22.示例:陈冯富珍女士,欣闻您荣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向您表示祝贺。您的竞选成功,是您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反映。这是您个人的骄傲,也是香港同胞、大陆同胞乃至全球华人的骄傲。祝您在新的岗位上为全人类的卫生事业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昌言参加科举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开始读书,但能回想起在先父身边和一群孩子玩耍时,昌言从一旁取来枣子和栗子给我吃的情景。我们两家挨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十分亲密。昌言参加进士考试,日渐有了名声。我后来逐渐长大,也渐渐知道了读书,学习断句、对仗、声律,但还没有学成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虽然不说,但观察他心思应是(为我)感到遗憾的。后来的十几年,昌言考中进士获得第四名,在各地做官,彼此间没有了联系。我日渐长大成熟,才感到后悔,面对挫折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都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我们互相安慰,就像当年一样欢乐。我拿出自己写的十几篇文章,昌言看了十分高兴,说很好。我读书很晚,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心中十分自卑,等听到昌言的话,才感到非常高兴。
现在又过了十几年。我又来京师,而昌言已经当上了两制官,并替天子访问那万里之外强悍不屈
标签:鄂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蕲春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