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67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7]
浙江省温州市2007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07年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题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满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坐在公园里看孩子们嬉戏,我不由动了未泯(miǎn)的童心,摘下一片绿叶,卷(juǎn)制了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B.近年来,社会上悄(qiǎo)然兴起了越俎代庖之风,家长为孩子代做作业,上级机关对基层的工作横加干涉,这些都应该坚决摒(bìng)除。
C.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huò);满载(zài)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D.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纽约手届—指的电视台合作,共同打造了以非洲生态系统为主要框(kuàng)架的系列节目,报道非洲大陆不为(wéi)人知的历史故事,具有开创意义。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想录》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是巴金先生对自己灵魂无情的_________和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②流动摊点虽然为赶着上班上学的居民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其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因此,能吃上________干净的早餐成了大多数居民的心愿。
③_________边境再度发生恶性袭击事件,A国总理决定推迟对邻国的工作访问。以便着手处理地区局势问题。
A.拷问 正式 基于 B.考问 正式 基于
C.拷问 正规 鉴于 D.考问 正规 鉴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如果家长是富有教养、好学上进的人,那么,在上行下效中孩子自然会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B.随着时代的变革,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无法束缚年轻一代农村青年奔走四方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
C.同学会上,大伙儿有的在兴高采烈地聊目前的工作情况,也有的在不知不觉地顾左右而言他,回忆起童年趣事来了。
D.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把封闭式的教学转变成开放式的学习,在开放式的学习中让学生各行其是,以培养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最近抽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书包重量,结果显示,学生书包的平均重量为4.5公斤以上,远远超过一个电工工具箱的重量。
B.“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系列活动将围绕“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与“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为主题,开展专家讲座、图片展览等活动。
C.爱因斯坦富于革新精神,这表现在他对一些人们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如“同时性”、“质量”等的重新考虑上。
D.全球气候变暖使人们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加剧、大气成分改变及海平面上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认为人类活动是地球迅速升温的主要原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罗曼·罗兰为什么如此着意强调贝多芬身上的英雄气概,提倡大勇主义?为什么称“贝多芬是最伟大的自由之声”?—请记住这句格言:“噢,人啊,你当自助!”
B.所罗门群岛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日早晨7时40分左右(北京时间2日凌晨4时40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随后向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马绍尔群岛等国发布了海啸警报。
浏览完整试题
C.刚刚过去的冬天,杭州还没像模像样下过一场雪;过年的时候,天气也不太冷;2月份天气特别暖和,3月上旬以来倒是冷嗖嗖的,老天爷真叫人难以琢磨。
D.马千里表示,他的《当<论语>遭遇于丹》完全按《于丹<论语>心得》的结构,逐章来写,后附以“《于丹<论语>心得》引用经文硬伤大观”为题的文章.“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到于丹的错误,从而真正去了解《论语》,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代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孟子》为对话体,《国语》是国别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
B.元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
《牡丹亭》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C.鲁迅的小说以“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为创作目的,描写了孔乙己、华老栓、祥林嫂等普通人的悲剧命运,塑造了夏瑜、刘和珍、狂人等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D.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巴尔扎克的重要作品是有“社会百科全书”之誉的《人间喜剧》,雨果的重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②所有植物都是“好色”的。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颜色的需求是相异的: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别蛋白质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的“好色”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的“好色”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不但“好色”,而且“好声”。科学家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植物对声音的反应也是相异的: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伴随着音乐发芽特别快;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成尔第、瓦格纳的音乐,听后心情舒畅,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而玫瑰、牵牛花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对摇滚乐的厌恶,它们听到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甚至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犯罪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上升,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6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6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6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八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采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7.下面对植物“好色”概念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
B.不同的植物对颜色的需求也是不相同的。
C.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可以满足植物对颜色的喜好。
D.它是一些生物科学家所从事的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的研究对象。
8.关于“植物具有强烈的同情心”的举例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听后心情舒畅,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
B.当活虾快掉入开水锅的时候,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上升,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
C.当活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
D.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9.下面不属于解释“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的一项是
A.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
B.玫瑰、牵牛花厌恶摇滚乐,听到这类声音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甚至死亡。
C.植物对动物和同伴的悲惨遭遇出现了好像人类的焦急、悲痛、愤怒等心理表现。
D.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情感方式来报复人类。
10.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对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的发现,比对不少动物具有喜怒哀乐的发现要迟一些。
B.人类可以利用植物“好色”和“好声”等特点,以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
C.植物也是大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植物的情感研究首先是发现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D.植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人类对植物资源的索取应保持合理的限度,不然最终受害的将是人类自己。
三、(12分,每小题3分)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苦斋记
[明]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1]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采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苦楝、侧柏之木,黄连、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枯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之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展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2]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冷。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日:“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茶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八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3]。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日: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日“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改动)
【注】[1]处:指处卅_府,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县属处州府管辖。[2]箨(tuò):笋
壳。[3]御蓬藋:谓用蓬蒿、藋草来垫盖。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岸外而臼中 臼:低凹
B.茹啖其草术之荑实 茹啖:吃
C.运穷福艾 艾:停止
D.寝必重褥,食必珍美 寝:卧室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B.而不知苦生于乐 不拘于时,学于余
C.剑溪之水出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吾闻井以甘竭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野蜂巢其间 B.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C.燕坐于华堂之上 D.必先苦其心志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作者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脉络,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不苦,处处与“苦斋”之名相照应。
B.作者写“苦”时,始终没有忘记其对立面是“甘”与“乐”。这样就为引出“苦与乐相为倚伏”的议论奠定了基础,使全文主旨的阐发深刻而又通俗。
C.文中举膏梁子弟以及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事例,阐明了苦与乐互相倚伏转化的道理,也抒发了祸福相依、人世无常的感慨,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D.作者并未把着重点放在描摹山水上,让读者领略“苦斋”周围的山光水色,但往往寥寥几笔,就把那里的山之高、水之秀描绘得有声有色。
第Ⅱ卷(共108分)
四、(17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欲效野夫贱隶,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淡黄柳
[宋]姜藈
客居台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片,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八垂扬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1)词人是从哪些角度表达“岑寂”之感的?请作简要赏析。(3分)
(2)词人自序:“度此片,以纾客怀。”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抒发“客怀”
的。(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
(2)彩舟云淡,________________,画图难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4)渡头余落日,______________。(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子日:《关睢》,乐而不淫,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城西的树林
桂岑
这是都市西部一大片茫无涯际的树林。这是片自然生长的树林。细长的枝条如鹿角在黄昏透明的空气中悄然兀立,煞是美丽,斑驳的树叶在阳光下显示出微妙的层次,裹着湿气的轻风飒飒吹来,树叶便矜持地悄然絮言、微语荡漾起来。脚下那些不知名的杂草牵绊着你的脚踝,杂草中零星地点缀着紫色的白色的碎花。一只鸟在不远处的密林深处栖息,张开鹅黄的小嘴啁啾几声阵阵类似葡萄酒香的芬芳在柔和的秋气中弥漫开来。这是一年中的九月,一个普通秋日的午后三点。
据说树叶和其它生命一样,生下来便走向死亡。树叶永远、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他们遵从追物主的旨意,贡献着颜色、果实和芬芳,报答自然的厚爱滋养,然后端坐在静美的深秋,在午后暖暖阳光的抚摸下慢慢枯黄,直至告别那绿色的肢体,归于泥土,归于大地。
这是极其朴素的事,犹如春华秋实、正午的阳光不觉西坠那样水到渠成。从长出是尖的嫩芽至肥厚细腻充满质感的叶片直至在夕阳的涂抹下慢慢枯黄,这是一个“非如此不可”的必然过程。而枯叶告别那绿色的肢体委身大地裸露深红或褐黄,便到达一生中最辉煌的巅峰。他不是轻易就离开本体的,这缘于自然,缘于成熟,缘于一阵风、一场雨或一只乌的抚动。在黎明,在黄昏,或这个午后的三点一一这是叶片自己的时间一一他平静,从容地告别了那绿色的属性,在高处腾风而起,似一只飞舞的金蝶,慢慢飘落。在既定的时刻,在阳光下,被空气托浮着,如一片羽毛浮在水上,斜着身子、划着美丽的弧线,旋转着、滑翔着,有时还升高一点,再沉低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向这个世界从容不迫地告别,没有感喟,没有泪水,也没有迷恋,只有对自己生命最后的把握。在接触泥土之前,从容微笑着,回忆他短暂、朴素的一生。
展开余下试题
这会儿静极了,没有风,没有鸟兽的声音,空气也似乎凝固不再流动。时光的轮子沙沙地转动着,叶片仍纷纷扬扬,以不同的姿态飘落。身下是柔软的落叶,发出陈年腐叶特有的扑朔迷离的气息,几枚叶片不经意落在我的额上、掌上,轻轻的,轻轻的,如一双纤手为我盖上一条薄被。仍有源塬不断的叶片划过我的双眸,无声无息地融入大地,成为万千叶片中的一枚。我静静地注视着,看他们告别树梢,轻轻地,无声无息地委身大地。这的确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这是秋日下午的三点,落叶自己的时间。我在此刻躺在寂静的林子深处倾听,没有激动,没有孤独,没有期盼,没有思想,只有宁静,无边的宁静,亘古未有的宁静。我在倾听,倾听林木在空气中兀立的声音,倾听林木的间关悄语,倾听生命天然的律动。思想是多余的,只有静静合上双眼,感觉,全身心地感觉。最后连感觉也放弃,只有存在,无所不在的存在。成为一棵树,一枚熟透的金黄的叶片。灵魂悄悄脱离内体,上升,轻飏,御风而翔,飘向远方,飘向天堂。这是秋日午后的三点,我躺在林中的大地上,周身是落叶的金黄。
这是生命,自由、自在、自然的生命。就这么躺着,存在着,如一枚叶片,融入这种景深,融入这种气象,融入这个大存在。时光携着叶片轻轻划过眼帘,向西沉下去,沉下去,晚霞如枯叶般金黄地燃烧着,占据林子的每一个空间。时光的轮子沙沙地响着,叶子无拘无束地落着,偶有一只小兽轻碰一下我的脚踝,又碰一下,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过去,自在逍遥,无所顾忌,如同你是一棵树、一丛杂草、一段枯枝。
瞬间,我的眼眶里蓄满泪水。
我走了,走出很远,身上仍带有经年席叶的气息。回头望望,乳状的雾气模糊了我的视线,远方那一大片莽莽苍苍的存在渐渐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那样。(有删改)
18.阅读文章开头,并结合全文概括出这片树林的特点。(4分)
19.文章第三段用了较多笔墨描写叶落的姿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4分)
20.作者在文末说“瞬间,我的眼眶里蓄满泪水”,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那个瞬间感悟到生命的哪些真谛以至于“眼眶里蓄满泪水”。(6分)
2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望树林”写到“进树林”,从而写到“躺在树林”,最后是“出树林”后“远望树林”,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B.本文出现不少环境描写,这些描写细致生动,对烘托气氛和突出主题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作者的思绪有了依托。
C.叶落,本是极常见的自然景象,作者却能从中读出生命的真谛,引起读者深沉的思考,
可见作者匠心独具,笔力不凡。
D.文中多次出现“这是秋日午后的三点”这样的语句。这些提示时间的语句并不是没有作用的,它们提示我们落叶在属于它们该落的时间里自然地落下。
E.森林给了作者深深的启示,但文末作者说这片森林“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那样”,这样看似矛盾的写法给文章增添了韵味,但也隐隐透露出对生命的迷惘感。
六、(13分)
22.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起始句,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序号)(3分)
①同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③对外我们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选择和外交方针
⑤是由中国基于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
⑥这是由中国生产力不发达、基础薄弱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⑧也是中国顺应世界潮流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微尘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暂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这个名词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下是“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的评价。
微尘:“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平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
选择一位令你敬佩的人或一个令你感动的群体,仿照上面画线部分的形式,对其作出评价。
24.请给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井对内容作简要介绍(80字内)(6分)
(1)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内容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上了一堂极为成功的公开课,课后有人问他:“你上这节课准备了多少时间?”他回答:“一辈子,又是十五分钟。”
“会吃苦的人吃苦一阵子,不会吃苦的人吃苦一辈子”,意思是要抓住关键时刻,促成人生的转折。
“为人处世不要干那些快活一阵子、后悔一辈子的事。”这是好心人的忠告。
人生的一阵子是一个环节,一辈子是一条链条,环节越扎实,链条越带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请以“一阵子与一辈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述经历、见闻,讲述故事,谈谈体会、感想,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7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答案 2007.4
一.(18分,每题3分)
1.B(A.泯:mǐn C.溯:sǜ D.手:首)
2.C(①)“考问”与“拷问”为同音词,“考问”指为了难倒对方而问,考察询问:“拷问”指拷打审问,引伸为严肃地赞问。②“正规”与“正式”词义侧重点不同。“正式”指合乎正式的标准。“正规”除了与“正式”意相同之外,还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标准。③“基于”与:“鉴于”,注意对相异语素的理解,词义侧重点不同。“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鉴于”指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
3.B.(A,上行下效指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便也学着怎么做,多指不好的事。B.安土重逢: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C.顾左右而言他: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法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与语境“不知不觉的”不合。D.各行其是:按照各
上一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下一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