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82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湖南名校三月份月考试题

湖南省名校3月份月考试题
              总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第I卷(共24分)
一、 (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寒伧(chen) 剖析(pōu) 蹩进(bié) 瘐死(yǔ)    
 B.省悟(xǐng)玷辱(diàn) 执著(zhù) 搭讪(shàn)
C.打烊(yáng) 攫取(jué) 赝品(yàn) 誊写(téng)
 D.逡巡(qūn) 着落(zhá0) 租赁(lìn)  肩胛(jiǎ)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冠冕堂皇  贪脏枉法  佳肴  气概          
B.不辍劳作  满盘皆输  竦然  肴馔
c.莫名其妙  殉私枉法  踌躇  憔悴          
D.出奇致胜  不翼而飞  刻薄  苦脑
3.分别给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选择正确答案
①鉴赏A.鉴察   B.鉴定   C.鉴戒   D.鉴别 
 ②悉心 A.细小  B.全、尽  C.了解  D.熟悉
③深省 A.悟  B.检查   c.探望    D.问候    
④鄙薄 A.粗俗   B.谦词   c.轻视   D.边远之地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①吃了么?吃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
②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③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④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A-第一个“运气”是动词,意动用法,第二个是形容词。
B.第一个“可怜”是夏瑜对阿义说的,意思是说阿义替大清卖力,听不懂我的启发教育,麻木可悲。
C.第二个“可怜”是花白胡子的误解,认为夏瑜要取得阿义同情。
D.第一个“运气”是使动用法,这种活用有利于表现康大叔骄横狡诈的特点。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义哥是一手好拳脚,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B.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C.他愉快地划着快步,像一阵清风荡到了家门……
D.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6.根据语境,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        ,搭讪着走开了。
A.但又不愿得罪他    B.只是不好意思说C.但又立刻堆上笑    D.只得装出满脸笑容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胜利回家。
B.陈奂生也顾不得卫生不卫生,就喝双手捧起的龙头流下的水。


浏览完整试题C.这是一件小事情,但对我却有很深的印象。
D.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8.从下面句子中找出语句内部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     
A.住宅的寒伧,家具的破旧,墙壁的黯淡,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B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c.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了解她,认识她,爱她,娶她。
D.由于伤心、困苦、悔恨、失望,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户籍制度 
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人口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铁篱笆”似的户籍制度不仅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在客观上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作为户籍制度配套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的“剪刀差”制度,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这种“剪刀差”政策无疑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动力。毋庸置疑,广大农民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发展作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牺牲。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因生计所迫而大量涌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几乎不可能取得合法的“市民”身份,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及社会地位,甚至连基本的人身安全感都没有,因而这些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感和参与感,这在相当程度上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另外,曾几何时“农转非”指标成为权钱交易的资本,有关部门在办理“农转非”时,“走后门”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一言以蔽之,既失公正又缺效率的传统户籍制度是一项负面效应甚多的壁垒型政策。  9.下列对户籍制度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其目的就是为了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 
B.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户籍制度的目的是控制人口迁移。 
C.我国传统户籍制度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的户籍。 
D.传统户籍制度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但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并不少见。 
10.下列对“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中,单方面地规定了农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一系列特别严格要求。 
B.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它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而农村不能。 
C.户籍制度使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待遇、思想、学识等一系列差别的重要标志。 
D.作为户籍制度配套设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上差异很大,即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抬高工业产品的价格。 
11.下面对传统的户籍制度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城市边缘的“打工族”对城市生活没有认同感和参与感,从而窒息了他们投身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B.户籍制度是农业社会和计划经济的产物,在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原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都改变了。 
C.户籍制度钳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D.在市场经济下,“农转非”成为钱权交易的资本,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户籍制度严重伤害了一大批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感情,因而农民对城市怀有一种天然的敌意。 
B.户籍制度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筑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堵住了农民走进城的一切通道。 
C.传统户籍制度有诸多缺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没起过什么积极作用。 
D.传统的户籍政策既失公正,又缺效率,在经济大潮冲击下,户籍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第II卷(共96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18分)
蚕  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3.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3分)
14.赏析本诗的思想内容(限定50字以内)(3分)
1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每小题3分)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待。”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展开余下试题(1)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2)遇诸途。
(3)日月逝矣,岁不我待。
(4)诺,吾将仕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33分)
杏花开,燕子来
席星荃
公元1959年的冬天,家里让我辍学了。
    为了剜野菜。
    我知道父母心里很难受。我的成绩不错,有一回有人拿几个很难猜的字谜考我,被我—一猜中,很引起村人的惊奇。又一回,大队会计在小学草房外捡到我的一张作文纸,读后大加赞赏。这样,我这个二年级小学生就出了名,成了村里最有希望的孩子。
    谁曾想遇到了大饥荒呢?
    每顿都是野菜汤,只在锅里撒几粒米星。黑汤又苦又涩,但人已经不再有味觉,机械地往口里填,直填到肚子鼓起来为止。后来村里连可怜的几捧谷子也没有了,就分饼渣。这原本喂牲口的东西石头一样硬,啃起来牙巴骨发酸。晚上喝罢黑菜汤,母亲给每个孩子塞一把,黑暗里就响起一片欢快的咯咯嘣嘣。这个重要节目过后孩子们就悄然睡下,连油灯也不用点。那是一些黑暗而沉寂的夜晚,村子里听不到孩子们的笑闹声。
    不久,男人们便得了浮肿病,脸肿得像土盆,透亮的黄,仿佛一碰就要流水;男人一浮肿就离死亡不远了,后来,得了浮肿病的男人被叫到公社的诊所里,啥药不给吃,就喝几顿稀粥,人就消肿,然后再回家吃野菜树皮糠粑粑。
    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剜野菜须不停地行走,可是我没有力气,常常跪在地上,用膝盖往前挪。遇到田埂,就拄着镰刀半爬半跪地翻过去。但是,我竟然没想过不坚持下去。从早晨到夕暮,从月头到月尾,从十月到旧历年,到了春天,我一直都在田野里缓慢地移动脚步,像一个疲惫的灵魂,像一个飘忽的影子。竟然一天也没有退却。我想,当时我是一个多么听话、多么懂事、多么努力的孩子啊!
    那年我九岁,瘦弱又矮小,每天喝野菜汤;可我用钝了两把镰刀。——谁说人是脆弱的呢?人会思想,但不是脆弱的苇草。不过那时我的大脑功能变得十分简单,那就是野菜,野菜,野菜!不再有儿童的顽皮和幻想……
    好在还有美丽的大自然。每天我都行走在大自然的深处,冬天旷野上的落雪,宁静优雅地飘坠;春天烂漫的野花,点染沟畔溪头;天上白云无言,却悠然会心;草丛里藏着斑斓的野鸟,水沟里依然有快乐的小鱼……这一切足以使一个饥饿的儿童暂开心颜——尽管他失去了热爱的书本……
    然而有了那一个冬夜。
    我通常早睡,但那个晚上我来到了下房的二奶奶家,二奶奶的独生子上三年级,没有辍学。课文里有两个生字他认不得,就喊我过去帮他,于是我的命运里有了读到两篇新课文的幸运。一篇叫《千人糕的故事》,讲一个老爷爷给孙子讲述馒头从播种、生长:收割到磨面、制作的全过程,要经过千百人的手,所以叫它“千人糕”,教育孙子要珍惜粮食。我早已忘记了世上还有“馒头”一物,眼睛一接触这个词儿,强烈的食欲就扑上来,无法自制,仿佛要坠入可怕的深渊。
    然而我很快获得了拯救,救我的是另一篇课文,它描绘了春风里燕子翩然归来的美丽景色,还有一幅优美简洁的插图,在屋檐下有一只飞舞的燕子,一二枝盛开的杏花。黑色的燕子,粉红的杏花,似有春风拂动,花香微沁;再读读那简简单单的课文:“春天到了,杏花开了,燕子飞来……”生活的美丽人生的希望,在封闭了许久之后,一下子在我眼前打开,闪现着明丽的光辉。我激动起来,话也不说了,只在油灯下发呆。呆了一气,迷迷糊糊回了梦乡……
    到了夏天,接上新粮,我回到学校,接着上小学三年级,功课很差。算术作业得一回鸭蛋那个姓李的男老师就拧一回我的耳朵,他的手很重,拧一回就火辣辣的疼半天。半年后李老师不拧我的耳朵了,再后来考上了乡高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忘记了那个冬夜,但几十年后的一天我忽然记起了它,再次清楚地看见小叔家的油灯的光芒,觉得它有一种非同凡俗的光明,灯光底下,是一幅美丽的杏花燕子图,美好极了……
(选自《散文》2006年第3期)
16.1959年冬天“我”辍学了,为什么“父母心里很难受”?(4分)
17.文中说“我每天都在跟自己的孱弱搏斗”,他是如何“搏斗”的呢?这样写旨在说明什么?(6分)
18.第9段中作者满含深情地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有什么作用?(4分)
19.文章最后再次提到那个冬夜的灯光以及灯光底下的杏花燕子图,用意是什么?(4分)
20.结合全文,分析这篇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自选角度,写一篇赏析文章,不少于300字。(15分)
五、写作训练(45分)
21.将下面的简讯改写成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0字)(5分)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七十六个提名作品。颁奖晚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三十二个舞蹈经典精品及“二十世纪杰出舞蹈家”的折桂者。
22.作文:人生在世,你最畏惧什么?请以“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40分)
答         卷
选择题(24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主观题(96分)
13、(3分)                      
14、(3分)                                                                             
                                                                                          
15、(1)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译文                                                                  。(3分)
(2)遇诸途。
译文                                                                   。 (3分)             
(3)日月逝矣,岁不我待
译文                                                                    。(3分)


展开余下试题(4)诺,吾将仕矣。
译文                                                                    。(3分)
1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8、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0、(15分)                                                                            
                                                                                            
                                                                                             
                                                                                             
                                                                                            
                                                                                              
                 &n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名校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