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98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8]
福州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福州市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
I 机答题部分
(本部分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面加点字拼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坦荡如砥(dǐ) 茁壮(zhuó) 俯瞰(kàn)
B、如火如荼(tú) 绽开(zhàn) 倔强(jué)
C、一泓湖水(hóng) 跻身(qí) 阔绰(chuò)
D、毛骨悚然(sǒng) 执拗(niù) 羁绊(jī)
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反应 反映情况 里程 光辉历程
B.启示 招聘启事 考查 实地考察
C.品味 文学品位 斗智 斗志昂扬
D.长谈 老生长谈 留恋 流连忘返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 出现,于是人们头脑里便发生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
②这些反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 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六七十岁的老人 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何况我们这些年轻人呢?
A、反复 搜集 还 B、反复 收集 也
C、重复 收集 还 D、重复 搜集 也
5、福州鼓山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海到无边天作岸”,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欲罢不能谁登临 B、山登绝顶我为峰
C、车到山前必有路 D、溪流潺潺山是家
6、下面对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神话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C、《鲁滨逊漂流记》通过具体的行动塑造了鲁滨逊坚毅的性格,比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花费许多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制造第二只船等等。
D、保尔在海滨疗养时,认识了冬妮亚——一个工人家庭的小女儿,并和她结了婚。1934年,在母亲、妻子以及同志们的帮助下,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出版了!
浏览完整试题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间千二百里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①属引凄异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深追先帝遗诏
8、与例句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以其境过清
A、以刀劈狼首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固以怪之矣 D、咨臣以当世之事
9、下面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不仅仅是天时好,而且是靠人的筹划得当。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生长自淤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D、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译:喧闹叫嚷而又受惊扰的人,搅得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呢。
II 非机答题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0、默写(8分)
①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②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③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用赵翼《论诗》中的相关诗句回答)
⑤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回答)
⑥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孔子语录》中的“ , ”已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
11、请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2分)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2、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6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4分)
感动中国2006年颁奖词 (节选)
独臂英雄丁晓兵——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1)请你从文学名著《水浒》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 (绰号+姓名,如:鼓上蚤时迁)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1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有这样一条手机短信:“不是所有的花都带刺,可玫瑰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挺拔,可白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傻瓜都将这短信看完,可你做到了。恭喜你!”请改动画线句的内容,使之成为一句祝福语。(2分)
(2)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写出莲花的___________。
15、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17分)
说搭配有术
马超为父报仇,起兵反曹,攻下西京长安,兵指要塞潼关。曹操立即派曹洪、徐晃率一万人马去守潼关,给他们十天期限:十天内失了潼关,皆斩;十天外,没有责任。
二人到了潼关,马超兵天天在关下骂大街,直骂曹操八辈儿祖宗。曹洪多次要出战,徐晃苦苦劝阻,到了第九天,徐晃一个没留神儿,曹洪领兵杀出关去,结果关掉了。曹操大怒,指责徐晃,说曹洪年轻,徐晃你是干什么吃的?徐晃叫冤,说我死劝活劝,少将军就是不听,我有什么办法!徐晃其实有一段潜台词没说:你明明知道曹洪年少不懂事,你却让他当一把手;出了事你又让我这个当副手的当替罪羊,这公平吗?不就因为曹洪是你的堂兄弟、哥们儿吗?曹操没辙,只好虚晃一枪,下令把曹洪拉出去斩了,众将一求情,也就免了。
展开余下试题
后来,孙权也想演这么一出戏。关羽轻敌上当,把荆州的边防军撤到北边去对付曹兵,荆州空虚。孙权把大将吕蒙召来,对他说,你和我兄弟孙皎一块儿领兵去袭取荆州,如何?吕蒙当场反对:你认为我行,就单独任命我负责;你觉得孙皎合适,就单独让他干,不然的话,他仗着和你的关系,与我不配合,出了事谁负责?孙权一看计谋被揭穿,忙说,由你当总司令,让孙皎在后边替你押运粮草。结果一举拿下荆州。
曹操和孙权都不是饭桶,而且是有眼光的领导。他们识才、爱才、用才,但却有私心,在用人问题上搞搭配,卖西红柿搭茄子。曹洪、孙皎是自个儿的堂兄弟、亲信,想提携重用,可又担心他们没有那个本事,于是就想出一个搭配的办法,干出成绩来,自己哥们儿当然有份,而且是主要的那一部分;出了纰漏,也有替罪羊。
曹操和孙权的做法,不同于那些帮派头子、“山大王”,一味地拉帮结伙,任人惟亲,只是有点私心,用搭配术来遮掩,所以比较隐蔽,有很大的欺骗性,但危害不可小视。军事要塞潼关丢了,整个战局处于被动,曹操还差一点当了俘虏,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曹洪、孙皎不是不可以培养、提拔,而是不能一下子就放到重要的领导岗位,那样一来,他们能力不够,可仗着“上头有人”,往往乱拍板,不听劝,一意孤行会闹出事来。一些单位,一些地方,一二把手长期不和,工作一团糟,其功过是非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可就是得不到解决;实在搞得不像话了,就来个“一律问斩”,一块儿免职,或者一直调离。局外人往往搞不懂。其实,如果顺着曹操、孙权的思路去理一理,大约就会看出门道儿了。
16.本文的标题点明了 (2分)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答:
18.本文只举曹操在用人问题上搞搭配的例子可以吗?为什么?(4分)
答:
19.本文大篇幅写了古人事例,作者的目的是评古还是论今?为什么?(4分)
答:
20.联系实际,试举两例说明因“搭配术”而滋生的腐败现象。(4分)
答:
(三)阅读小小说《桥》,回答问题。(21分)
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21.概括这篇小小说刻画的故事环境。(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说最悲壮的情节是哪处?(写原句)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说最感人的地方是哪处?(写原句)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挑出文中你认为最佳的一句(不要与第23、24题的选句重复),略作鉴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说出两条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展开想象,描写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心理。(100字左右)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8.请任选一道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话题作文
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展开余下试题
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2)材料作文
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常怀感恩之心。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要求: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B 8、B 9、D (27分,每题3分)
10、起舞弄清影/衡阳雁去无留意/山河破碎风飘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醉翁之意不在酒/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分,每句1分)
11、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分,各0.5分)
12、略(4分,绰号、姓名各0.5分,“颁奖词”3分)
13、(1)示例: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可你做到了。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可你得到了。(2分。句式与前面两个分句相似,能表达“祝福”的意思即可。)
(2) 言外之意:你(金娜)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讲究公共卫生。得体回答:示例①:谢谢你的提醒。示例②:真不好意思。(2分,各1分)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清高(3分,各1分)
15、不管赞同何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分,其中观点1分,理由3分)
16、论题(2分)
17、领导者在用人上不要搞搭配。(3分)
18、可以,但不如再举一个孙权的事例的好,因为这样可使论证更严密、更充分、更有说服力。(4分)
19、为了论今,因为写作目的是为了教育今人不要重蹈孙、曹二人的覆辙,而且那样做必将自食其果。(4分)
20、腐败现象如:用人惟亲;领导人物的配偶子女亲属开办公司;权力机关搭车收费、捆绑推销商品等。(4分,一个例子2分)
21、山洪暴发,人们只有一条退路:一座窄窄的木桥。(3分)
22、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2分)
23、一个老太大被人搀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2分)
24、老汉是一个在生死攸关之际,无私无畏,舍己救人,具有极强党性和亲情的党支部书记。(3分,大意对即可)
25、此题开放,答案不限。示例:①“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这一句运用比拟,生动地写出了山洪暴发的凶狂情态。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一句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洪水的凶暴及形势的危急。(3分)
26、①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②桥象征老汉的崇高精神,老汉的生命是一百多个群众通向生路的桥。(4分)
27、此题开放,但所写心理应能从侧面烘托老汉的形象。示例:老太太跪伏河边,膝前缕缕香烟缭绕飘散,心中滴滴鲜血进溅流淌:“老伴啊,你就这样随着大水去了,你这一生可没有享一天福啊!儿子啊,你也撇下你的母亲去了,你未走的路还长得很呀!老伴,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割舍不下你们啊……哎,人总会有一死,你们也值,你们听到了吗?那活下来的一百多个人都在说你们父子是他们生命的桥。那边的路,你们走好!” (4分) (124.72.3.215)
上一篇:
2007年中考模拟试题
下一篇:
2007年九江市第三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福州2007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