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58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盐城市第一中学2006级高一年级
盐城市第一中学2006级高一年级
语文周练(六)
编写:王高春 卞建容 审阅:赵军
注意:选择题答案一律写在题后的答案栏内,否则不得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炽(chì)热 嫉(jì)恨 诅(zǔ)咒 一抔(póu)土
B.诬蔑(miè) 虎兕(sì ) 赎(shú)罪 刽(kuài)子手
C.磐(pán)石 勖(xù)勉 鸡豚(tún) 荒烟蔓(màn)草
D.社稷(jì) 饿莩(piǎo) 孝悌(tì) 贼氛方炽(f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璀璨 陷阱 弃甲曳兵 祸起萧墙 B.庠序 湮没 分崩离析 渊远流长
C.编纂 座落 语焉不详 贻笑大方 D.枷锁 蕴藏 广为留传 良辰美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散文比诗容易写,但也需下一番 才能写好。
②火车的轰轰声慢慢地 了,但他还没有离开。
③为造福一方,二十几年来,李县长的 遍布全县的每一个角落,这每个角落都洒下过他辛勤的汗水。
A.工夫 消逝 形迹 B.功夫 消失 形迹
C.功夫 消逝 行迹 D.工夫 消失 行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上次阶段性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他决定本着师心自用的态度,虚心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请教。
B.只要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会及时主动地向老师请教,总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
C.“小灵通”占据了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致使电信业竞争加剧,通信资费走低,各电信公司鹬蚌相争,有关电信主管部门从中得利。
D.专家指出,教育孩子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交流沟通,多尊重鼓励,不能总是耳提面命,絮絮叨叨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盐城人画盐城”美术作品展于5月19日在刚刚建成开放的市博物馆展出,追寻历史文脉、彰显盐城魅力是此次美术作品展鲜明的主题。
B.日前,江苏省将全面开展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百日整治集中行动”,如果一旦发现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就将予以重罚。
C.英国伦敦高等法院作出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D.春节、清明、中秋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呢?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粟于河东。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7、句子当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类的一项是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D、浴于沂,风乎舞雩。
浏览完整试题
8、下列句子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A、无乃尔是过与?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9、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无乃尔是过与?
C.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 为核“,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载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仁政”论、“性善”论以及“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精华。孟子的“仁政”理想即《寡人之于国也》中所描绘的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共约三千年的历史,分世家、本纪、列传、表、书等部分。世家和本纪分别记载帝王和诸侯的事迹。
D.《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二、(12分,每小题3分)
方山子传
苏 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东坡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堵:闭塞。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相同。
D.往往阳狂垢污 阳:假装。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谓之方山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过岐亭,适见焉 盘盘焉,囷囷焉
C.使骑逐而射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使从事于其间 而四国休息于内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方山子超凡脱俗的一组是
①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④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⑤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并非陈慥自号,而是人家见了他戴的“方屋而高”的帽子随口叫的,等于是绰号。
B.少年时代的方山子是一位豪放不羁、仗义疏财的侠士,他颇有号召力,常外出打猎,身边有一群追随者。
C.方山子满腹文韬武略,晚年却只得隐居在穷山僻壤,作者对他的遭遇感到惋惜,但在文中没有明说。
D.文章摘取方山子早年游侠、晚年隐居的二三事,突出其为人的几个侧面,使读者一步步看清了方山子的全貌。
三、(28分)
15、翻译(9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翻译课文中的语句: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水槛遣心 杜甫
此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赊:远
⑴诗歌首联是写诗人在成都定居时的草堂的环境,请用三个四字句描述草堂的特定环境。(3分)
⑵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这首诗说“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尤以“出”、“斜”遣词用意精微。联系本诗的意境,体味这两个动词的“天然之妙”。(4分)
⑶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17、 默写:(10分)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来之,则安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⑤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则兼善天下。
⑦ ,景行行止。
⑧民为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题后问题:(20分)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决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人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地百感交集和痛彻心扉,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使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也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风,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费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冤屈、激情、忧虑、沉痛、苦闷、仿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民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回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18.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19.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bs
上一篇:
椒江区2007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一)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盐城市第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