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8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5]
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湖南卷)
  2007年高考模拟试题(湖南卷)
说明:本试卷共七大题,22小题,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恶搞,表面上看,是宣泄,是煽(sān)情,是炫(xuàn)技,是追名逐利。可究其根里,则是对中国文化根脉的消解,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颠覆。
B.其实,武侠戏风靡(mí)荧屏,观众早已十分反感,这种远离现实的江湖恩怨,除了能给观众带来短暂的视觉上消谴外,毫无精神上的愉(yú)悦。
C.关一批,判一批,虽说有震慑和警示作用,但难以根除,还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沉浸(qìn)在欢快气氛(fēn)中的人们,理应有点防范意识。
D.当前,一些作品注入了太多的游戏成分,充溢着水分和废话,内容稀薄(bá),精神缺席,背离真实;有的泡沫膨胀,粗糙(cāo)、草率,缺乏美感。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街景的主角应当是树、竹、花,可以配以草,绿草地不必唱主角。凭心而论,长沙某些街景也颇有匠心,是可以让人留连的。
B.如果宣宾夺主,教师的主体讲授被多媒体热烈、壮观、丰富多彩的形式化场景所冲淡、所遮蔽,就违背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工具性初衷。
C.我们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发挥到了极致,而我们的母语却在不断地凋零,很多耳熟能详的字无法落笔写出来。
D.通知指出: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赛事的播出要加强把关,不得随意炒作,避免炒星、追星等负面效应出现,要力诫庸俗、低俗的现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最近卷入“抄袭门”的花儿乐队,经音乐家晨琪先生鉴别,其作品《嘻唰唰》等四首歌曲,确属抄袭。
B.保安员小魏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绝不让不法分子污染集邮市场环境”的誓言,人们称他是“护卫集邮环境的卫士”,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溢美。
C.荒漠化向大中城市逼近的速度在加快,如不尽快遏制土地荒漠化进程,历史上弃城而去的悲剧就有重新上演的可能!
D.与会的很多国家代表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但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失之轻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部《时间简史》,让量子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在中国读者中耳熟能详。但是,对于霍金的生平,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晓。
B.在“2006北京文艺论坛”上,与会学者认为:对“传媒与文艺”二者关系进行全面的理论探讨,将有助于文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C.一部文艺发展史就是一部文艺原创史。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能成为后人难以逾越高峰的,甚至成为经典而被后人学习揣摩的,都是原创之作。
D.两千多年来,文明的火炬一直在雅典城堡上燃烧着,因为它的指引,人类中的大多数已经走出黑暗,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都将是一片光明。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但属于每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论他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的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__________________,而且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②足够的清醒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


浏览完整试题B.①找到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顺应自己的天性②足够的清醒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
C.①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②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足够的清醒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
D.①找到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顺应自己的天性②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足够的清醒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
二、(1 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造一个“太阳”
  核能是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它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质子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即各种类型的核电站。但由于裂变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极其有限,而且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长寿命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另一种核能形式是目前尚未实现商用化的聚变能。
  核聚变能不同于我们在现存的核电站所利用的核能形式。如果把现有的核电站的核能机理比作原子弹,那么利用核聚变能所建成的核电站的核能机理就相当于热核氢弹。它是当两个氢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核时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氢弹爆炸),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50亿年。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1公升海水中蕴含的氘,在完全的聚变反应中能释放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的能量),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再考虑到聚变反应堆作为次临界堆的固有安全性,因此,聚变能是一种无限、清洁、安全、理想的21世纪换代新能源。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聚变能的原因所在。
  我们知道,太阳就是一个由高温等离子体组成的巨大能量源泉,它的光和热都来源于经久不熄的热核聚变反应。于是,科学家设想,如果实现人工控制下氢元素的核聚变反应即受控热核反应,那么在地球上同样可以创造出一个个具有不竭能量的人造太阳。建设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实现核聚变的热核反应堆,人类自己在地球上建造类似于太阳上的热核聚变而放出能量的新能源装置,这种装置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中国花费巨资建造的EAST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是为了实现人造太阳这一科学目标而迈出的重要一步。50多年来,全世界共建造了上百个托卡马克装置,中国也建造了大小不等的十多个此类装置,为人类共同开发核聚变作出了贡献。随着装置建设的发展和实验结果的推动,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追求先进形式的托卡马克装置,以获得更加理想的实验结果,更加接近核聚变反应堆的目标。建造全超导托卡马克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
  所谓全超导,就是把托卡马克装置中产生磁场和磁场变化以点燃等离子体并控制等离子体位置和形状的所有磁体都由普通的常规磁体改换成低温超导磁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托卡马克,其原因是人们对大型超导磁体的设计、制造以及运行技术还不完善,而由于点燃等离子体的需要,又要求一部分磁体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电流变化,如EAST设计某些大型超导磁体在几十毫秒中具有每秒2万安培的变化。正是这一要求,使得人们没有贸然建造全超导托卡马克。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在掌握已有的一个部分超导磁体的HT-7装置的建造、运行基础上,适时向国家提出建造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原名HT-7U),这一提议不仅在国内几家核聚变实验室得到了支持,更得到了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和实验室的支持。经过漫长的设计、研制、实验测试,等离子体所于2006年初完成了EAST主要大部件的安装工作。为了进一步测试多达30个大型超导磁体,在完成总装前,再次对所有超导磁体进行-269℃条件下的综合性能测试。如果测试顺利,将立即安排完成剩下的总装工作,并将投入实验,此时将有望出现高品质的等离子体,届时将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在中国建成。(摘自2006年5月7日《文汇报》)
我国EAST正在完成总装工作,届时将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在中国建成。
6.以下对“核能”及其相关情况的解说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核能”是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形式的新型能源。
B.裂变能和聚变能目前虽已实现商用化,但发展还较慢。
C.聚变能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极为稀缺,因此不易发展。
D.裂变能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长寿命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
7.以下对“聚变能”优势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聚变能所需的材料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十分丰富
B.聚变能是两个氢核聚合成时而释放出的巨大的能量
C.聚变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
D.聚变能将为人类提供清洁而又无限的理想新能源
8.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认为,如果实现“受控热核反应”,在地球上是可以创造出“人造太阳”的。
B.“人造太阳”实际上就是类似于太阳上热核聚变而放出能量的新能源装置。
C.“人造太阳”的建成离不开托卡马克实验装置或类似这种装置的建造。
D.全超导托卡马克是更加先进的托卡马克装置,因此人们才大规模地建造它。
9.依据原文内容,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能控制常规裂变中长寿命放射性核废料的产生,那么裂变能的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
B.利用核聚变能所建成的核电站比目前核电站所利用的核能形式更具优越性。
C.聚变能目前已成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重点开发对象,取代其他能源指日可待。
D.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已完成EAST主要大部件的安装工作,届时将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在中国建成。
三、(共21分。10—13每小题3分,14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八大山人传
陈鼎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


展开余下试题    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跌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笑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中国历代散文选》)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性孤介,颖异绝伦      绝伦:无人能比
   B.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倾倒:十分佩服
C.父某,亦工书画        工:擅长、精通
   D.名噪江右              江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
   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或鼓腹而歌,或混舞于市/②或师焉,或不焉
   B.①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①子无畏乎/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D.①合则颔之,否则摇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大山人从小聪慧异常,八岁就能作诗,特别擅长绘画,他画的荷花、龙、栩栩如生,极为传神。
   B.国破家亡之后,八大山人的生活遭遇剧变,由贵族公子沦为混迹街头的乞丐。在装聋作哑十多年后出家为僧,几年后又因死了妻儿还俗。
   C.八大山人后来常常于醉中作画,在宽大的画纸上,用破笤帚洒墨,用坏帽子涂抹,拿起笔画成山林丘壑,花鸟竹石,极为精妙。
   D.作者认为八大山人诗画有唐宋气魄,书法有魏晋风骨,其成就跟他的痴迷癫狂分不开,后人难以企及。  
   13.文章在表现八大山人“精绘事”方面,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忽顾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1分)
1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少年游  周邦彦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⑴这两首词都写到离愁别恨,但情感的浓淡不同。前者先写在春天里分离,再写又相聚在“金屋”,最后却道出“而今”虽然无忧无虑在一起反倒不如以往那种紧张、凄苦、怀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意味深长,表达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两首词虽然都一反古人“乐景写哀情”做法,而是以哀景映衬手法,表达人间离恨,但在表现手法上仍有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用“离思满蘅皋”等夸张手法形容离愁之多,又用“楚宫腰”“《阳关》”等典故抒发了离思之苦。
16.古诗文默写(共6分)
⑴             ,            ,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⑵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韩愈《师说》  
   ⑶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日  出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只能从书本上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日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作过精彩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展开余下试题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江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茫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出去,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就被它照亮了。一眨眼间,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激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们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这一次看到日出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写于1958年。选自《刘白羽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有删改。) 
17.文章标题是“日出”,作者却在第二段赞叹“落日的妙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引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日出的景象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请回答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文章结尾说“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义”。你认为作者从“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句诗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含义?寄寓了怎样的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章赏析(14分)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⑴简析《日出》谋篇布局的技巧
⑵简析《日出》景物描写的特点
⑶简析《日出》语言表达的特色。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今年春节,首都国际机场。一辆漂亮的大巴车上,悬挂着巨大的“免费”二字。这是某大学免费来接外地新生的大巴车。如此善举,却换来一场尴尬。车子等了又等,四十多人的座位,只上了四五个学生。工作人员喊破了嗓子,一再告知此车绝对免费,但学生们宁可自己掏钱去打车或坐别的大巴……无独有偶,也是春节期间,某市团委组织志愿者,到火车站帮助妇女姐妹提包扛箱。谁想,妇女们见状反而个个紧张,死死抓住自己手中的包袱,说什么也不撒手,弄得志愿者们个个尴尬。有的妇女,一人肩扛、手提三四个大包,还领着孩子,行动十分不便,但宁可自己走走停停,也绝不肯让志愿者们帮忙。
如今,你要行善,反而寸步难行。善意,越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越是难以传播了。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每一天都会有人在告诫我们,不要相信“善良”,一定要提防“好人”。仿佛到处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行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D(A煽sān—shān;B风靡mí—mǐ;C沉浸qìn—jìn)
2.C(A“凭心而论”应为“平心而论”;B“宣宾夺主”应为“喧宾夺主”;D“力诫”应为“力戒”)
3.C(“遏制”是“用力控制”,用在这里恰当,对“土地荒漠化进程”只能“遏制”,没法“遏止”[使之停止]。A“鉴别”应换成“鉴定”:“鉴别”是区别真假好坏,“鉴定”除此之外,还有“确定”的意思,符合这里的语境。D“失之”是“失误在”的意思,常与贬义词搭配,此处即“失误在轻率”;如果这里用“有失”,后面就要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如,“有失慎重”。)
4.D(A不合逻辑,应是“让中国读者对霍金耳熟能详”。B成分残缺,“将有助于”后面应加上“唤起”一词。C语序不当,“成为后人难以逾越高峰的”和“成为经典而被后人学习揣摩”应该互换,因为递进关系的前后分句意思应该呈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