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职高试题
阅读:1117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职高试题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7]
重庆市2006年高职考试复习题(十)
重庆市2007年高职考试复习题
语文(十)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每题3分,共48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24分)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xiào) 嗤笑(chī) 斐然(pěi) 蛊惑(gǔ)
B、偃旗息鼓(yǎn) 对称(chèn) 璀璨(càn) 鄙薄(bǐ)
C、大义凛然(lǐn) 造诣(yì) 逞强(chěng) 徜徉(shàng)
D、襟怀坦白(jīn) 奢侈(shē) 惬意(xiá) 遐迩(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坐井观天 矛塞顿开 别出心裁 畅所欲言
B、波谲云诡 一相情愿 叱咤风云 完璧归赵
C、因地制宜 博古通今 才疏学浅 心悦诚服
D、讳莫如生 强弩之末 门庭若市 放荡不羁
3、依次填人横线上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_______,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②他的书中的词语就是含金的矿石,你只有将它们打碎并熔炼,才有可能化石为金。你
的尖镐利铲则代表着严谨、勤奋和________,而你的熔炉就是你那善于思索的大脑。
③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________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停滞 钻研 必需 B.停滞 研究 必需
C.停止 钻研 必须 D.停止 研究 必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5、从下面四个句子中,把没有语病的一句选出来。
A.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B.虽然目前国家还有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但确实有不少问题,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浏览完整试题
C.这四亩试验田共有七十七株结果的梨树。一九七七年总产五万九千三百多斤,平均亩产一万四千八百多斤,其中好果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好果中一级果又占百分之六十五。
D. 我们生产的直流镝灯与国外的炭精灯相比,耗电量只有炭精灯的四分之一,而有效的照明度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它的重量只有炭精灯的五分之一。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岗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角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7、下列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按正确顺序排列出来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②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③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④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直担心它抽不出叶来。
⑤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⑥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A、④②①⑤⑥③ B、⑥③④②①⑤
C、④②⑥③①⑤ D、①⑤④②⑥③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其共收集上古时代的民歌300首,所以又称为《诗三百》。《诗经》中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
B.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另两位短篇小说家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
C.《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长篇小说名著之一,后来的许多艺术样式都取材于水浒故事,明清传奇、绘画、雕塑中都可以见到梁山好汉的形象。
D.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在太空中遗弃了各种物体和碎片。自从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序幕,同时也为太空送去了第一批垃圾。人们称这种垃圾为太空垃圾。当时,宇航员完成飞行任务后,把卫星的装载舱、备用舱、仪器设备及其他遗弃物都留在了卫星轨道上。此后,随着人类太空史上的一次次壮举,太空垃圾与日俱增。人类先后已将40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仅有400余颗,其余的或坠毁于地球表面,或遗留在太空,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科学家预测:太空垃圾以此速度增加,将会导致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发生。如此下去,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
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要知道,太空垃圾是以宇宙速度运行的。一颗迎面而来的直径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飞行服;人们肉眼无法辨别的尘埃(油漆细屑、涂料粉末)也能使宇航员殒命;一块仅有阿斯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由人类太空垃圾造成的事故和灾难屡见不鲜。19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前苏联的“礼炮—7”号轨道站也多次被刺激类“尘埃”损坏。由于太空垃圾从中作梗,美国曾有7枚火箭在轨道上爆炸。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便爆炸,成为564块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这枚火箭的残骸使两颗日本通信卫星“命赴黄泉”!1991年9月15日,美国发射的“发现者”号与这个“不速之客”仅仅相距2.74公里,幸亏地球上的指挥系统及时发来警告信号,它才免于丧生。据计算,目前太空轨道上的每个飞行员发生灾难性碰撞事件的几率为3.7%,发生非灾难性撞击事件的可能性为20%。以此计算,今后将每5—10年可能发生一次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相撞事件。到2055年将会达到两年一次。
9、根据文意,不全属于“太空垃圾”的一项是( ) A.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被宇航员遗弃在轨道上的遗弃物。
B.人类送入太空的4000余颗卫星,除目前仍在继续运转的400余颗外,其余的先后坠毁而造成的废弃物。
C.人类在进行航空活动时遗留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D.太空中飞行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等。
10、下列航天器事故反映了“灾难性的连锁碰撞事件”的一项是( ) A.“挑战者”号 B.“礼炮—7号”
C.日本通信卫星 D.“发现者”号
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太空垃圾是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造成的。
B.运行中的油漆细屑、涂料粉末、阿斯匹林药片等人们肉眼无法辨认的尘埃,都能使宇航员毙命。
C.到不远的将来,任何东西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
D.目前,太空垃圾的增多,与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正比。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空垃圾这一巨大隐患,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B.科学家要考虑研发更加耐碰撞的材料来制造航天器。
C.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太空爆炸可能与太空垃圾有关。
D.未来的航天器上将会装上自动探测并能绕开太空垃圾的一种仪器。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展开余下试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对加点的实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置:放置
B、而此独以钟名 名:命名
C、自以为得其实 实:果实
D、舟行适临汝 适:往
14、对加点的虚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是说也,人常疑之 之:它,指说法
B、自以为得之矣 之:这个,指石钟山命名原因
C、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而:而且
D、此世所以不传也 所以:……的原因
1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C、汝识之乎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6、选出不说与本文主要内容的一项( )
A、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况。
B、本文高度赞扬了郦道元的科学精神。
C、本文阐明了“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道理。
D、本文作者认为,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第Ⅱ卷(共102分)
四、(10分)
1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分)
翻译:
(2)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4分)
翻译: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2题)(4分)
(1)独立寒秋, , 。(《沁园春 长沙》)
(2)天台四万八千丈, 。 ,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3)春花秋月何时了,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20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9—22题。
归 途
金顺根
出站后,我直奔售票处,买好回部队的车票。真是春风得意,这次多亏在邮局工作的老同学“帮忙”,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电报,要不,谁知道猴年马月探一次亲呢!
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宁波?”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
“探亲还是出差?”他紧追不舍。“回部队。”我爱理不理的。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
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找他去吧!”
老人一怔,说:“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小强于宁波。”
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
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
啊!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
“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19、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6分)
(1)
(2)
(3)
20、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4分)
答:
21、请用不超过50字的句子,概括小说的主旨。(6分)
答:
22、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
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
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
E.题目“归途”一语双关,既指“我”回家探亲,也指“我”心灵的回归。
展开余下试题
六、(12分)
23. 把下面两个的句子改写成一个排比句。(4分)
缺乏持久力、合力和活力的荷花容易凋谢。它不能令人赏心悦目,也无任何生命力可言。
答:
24.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又将送走我们这一庙……”其中的“届”字都错写成“庙”。如果你是老师,你将怎样给这位学生下批语?
(3分)
答:批语是
25、扩展下面语句,使之具体、生动,字数在30个以上。(5分)
鲜花开放。
扩句:
。
七、作文(60分)
26、请你联系学校同学中对音乐的爱好和见解,写一个有关音乐的调查报告的提纲。
(10分)
27、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高尔基说:“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给”的时候,也会遇到“拿”的时候,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呢?请以“‘给’和‘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Ⅰ卷:
1、B 2、C 3、A 4、D 5、C 6、B 7、C 8、A 9、B 10、C 11、D
12、A 13、C 14、C 15、D 16、B
第Ⅱ卷:
四、17、(1)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2)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在)殽山以东时,贪恋财物美女;现在进入了函谷关,财物没有他所占有的,妇女没有他所亲近的,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18、(1)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2)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3)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五、19、引出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情节的开端;与下文老人请“我”拍假电报形成鲜明
对比;创设灵魂迷失的典型环境。
20、是“我”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的真实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灵魂受到洗礼,
由防范到忏悔、到崇敬。
21、小说借对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的塑造,告诉人们,尽管社会中的谎言越来越多,但
善良、真实和爱心永远存在。
22、A D
六、23、缺乏持久力的荷花容易凋谢;缺乏合力的荷花不能令人
上一篇:
重庆市2007年高职考试复习题(九)
下一篇:
2007年初中新生入学摸底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职高试题
相关:
关于“重庆市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