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72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九年级上(苏教)第四单元学习评价(A)
九年级上(苏教)第四单元学习评价(A)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磅礴(bó) 婉约(wǎn) 绮丽(yī) 恬淡(tián)
B、点缀(zhui) 跌宕(dàng) 耽搁(ge) 羞涩(sè)
C、门槛(kǎn) 蚱然(zhà) 眺望(tiào) 圹野(kuàng)
D、铿锵(qiāng) 隽永(juàn) 执拗(niù) 虔诚(qián)
2、默写(5分)
(1)那雪白的蓑毛,那 ,那 ,
那 ,那 ,增之一分则嫌长, ,
, 。
(2)河岸被山影压着 / , /
3、选出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文艺表演示我们每一个人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你不要这么忸怩嘛!
B、端午节那天,波涛滚滚的江面上依然笼罩着一艘艘疾驰而过的龙舟。多年来,这个县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都没有改变过。
C、他刁着一支香烟,悠然的躺在公园的草地上晒着太阳,殊不知已经违反了公园的管理条例。
D、我们之间的友谊是在艰难困苦中建立起来的。这种患难之中培养起来的友谊是真挚的和牢不可破的。
4、探索下面的问题。(11分)
(1)你认为《百合花》中通讯员和新媳妇那个形象更重要?为什么?(3分)
答:
(2)郭沫若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是什么?结合你自己的感悟、原作及晓雪的评论文章,作具体分析。(4分)
答:
(3)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与李白的《静夜思》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4分)
答:
5、下面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作品的感悟。请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仿写一个句子,要能表达你的某篇作品感悟。(3分)
样句:《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立的好散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
6、填空。(5分)
(1)《白鹭》一文节选自《 》作者_______,原名 。中国___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 和 (填体裁)。
浏览完整试题
(2)茅盾,原名 ,字 ,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你读过的他的作品有 、 。(任举两篇)
二、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作答。(35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5分)
杜 鹃
郭沫若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7、郭沫若对杜鹃的感情与对白鹭的感情一样吗?请结合《杜鹃》与《白鹭》的内容加以分析。(4分)
答:
8、“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一句中,“好像”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9、本文的目的仅仅是批评杜鹃吗?为什么作者说“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4分)
答:
10、《杜鹃》与《白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独特感悟?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4分)
答:
(二)下面的文段是课文《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删掉的内容,读后完成11——15题。(20分)
作者接着又写这位可敬的新媳妇把自己的那床新被子(这是她的结婚被子,先前正因为这个原因而迟疑地不肯马上借给包扎所)给通讯员填进棺材;作者这样写: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的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的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的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地、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作者在这里,结束了故事,同时也在作品的第二个人物(新媳妇)的形象上加添了最后一笔,完成了她的性格的发展。
一般说来,在五六千字的短篇里写两个人物(而且是差不多不分主次的两个人物),是不太容易处理的。但《百合花》的作者处理得很好。全篇共六千余字,开头二千字集中写通讯员,然后引出第二个人物(新媳妇),用了五六百字集中写她,接着就把这两个人物交错在一处写,而最后(上面抄引的那小段),又集中写新媳妇,可是同时仍然在烘托通讯员,因为读者此时抑不住的感动的情绪,一半为了新媳妇,一半也为了通讯员;不,主要是为了通讯员,也可以这样说。
作者写两个人物先后出场,也用了不同的笔法。通讯员一上场时,作者并没集中地描写他的声音笑貌,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随时随地一笔一笔点出来;到小说的后半,通讯员回前线去了,作者还借“我”的想象描绘那想象中的在前线工事里的通讯员。可是作者写新媳妇,却在她未上场前先写了她的家,然后,“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先把新媳妇的面貌作一笔总描写,这才又集中地写她的举动表情——一言不发,低头咬着嘴唇笑,听完了“我”的陈说,她就转身进房去抱了被子出来。然后作者又用数十字写这床被子(新婚夫妇的一床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点明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这不是闲笔。这同时也和小说结束时动人的描写作了呼应。
11、节选文字被删掉是否因为它游离了本文的主题?为什么?(4分)
答:
12、新媳妇“气汹汹的嚷”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只“嚷了半句”?(4分)
答:
13、为什么说《百合花》在五六千字的短篇里成功的塑造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人物?结合上文的分析及你自己的理解回答。(4分)
答:
14、从节选文字中可以看出,描写通信员和新媳妇两个人物的笔法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5、节选文字为什么特别转引了原作最后两段文字?结合下面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地、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答:
三、 写作(35分)
材料:开县井喷后,当5000万元的巨额赔款突然降临在人均年收入仅仅1600元的穷山谷,一个个纯朴的山民突然面对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诱惑时,原有的人际秩序、道德构架受到巨大的冲击。多少人大悲大喜,多少人啼笑皆非,多少人彻夜不眠…… 68岁的廖老汉一家死了7口人,一下子成了孤老,同时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这时,不仅附近的单身女人争着要嫁给他,甚至还有邻县来说媒的也踏破门坎,弄得老汉手足无措,茶饭不香,恹恹的竟病了。 73岁的孤老彭某自从拿到40余万元的支票以后,他就不敢下床,客堂里坐满了整天打口水战的侄辈和外甥辈,都争着要赡养他。捏着巨款,他每分钟一个美梦或者噩梦。
展开余下试题
根据上述材料,以“金钱和情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联系实际,表明态度。
3、600字以上。
答案:一、1、A C 2、略 3、B 4、(1)通讯员更重要。通讯员是贯穿全篇的人物,作品主要是歌颂他的牺牲精神。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老百姓对革命军队的真挚情感,但这一形象同时也起陪衬作用。而作品中的“我”则主要对通讯员起陪衬作用。 (2)言之成理即可。提示:作者多方面的描写了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忘却”的美,正是他的主要的独特之处。 (3)都写了月色,都以错觉为书写内容。李白所表现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鲁藜所表现的是对民族解放的期盼。 5、略 6、(1)郭沫若全集•文学篇 郭沫若 郭开贞 现 诗歌 历史剧(话剧) (2)沈德鸿 雁冰(作品略)
二、7、不一样。虽然作者都以诗比喻了这两种鸟,但他认为杜鹃是“欺世盗名者的标本”,而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他欣赏的是白鹭,不喜欢杜鹃。 8、不能。因为“好像”只是一种感觉,此处留有余地,有言外之意。删去了,就变得肯定了,下文就无法批评它了。 9、不只是批评杜鹃。主要是由鸟及人,批评“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的人和“欺世盗名者”。杜鹃只是一种鸟,是人赋予了它“佳人、志士”的身份。作者这样说同样意在批评“欺世盗名者”。 10、杜鹃在文学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是“任何鸟都比不上”的,作者却认为它不只的歌颂;白鹭是不起眼的、平凡的,常常“被人们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却讴歌它,认为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美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启事略)
11、不是。表面看,节选文字分析的是人物的性格,实际上分析人物性格是紧紧围绕着“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这一中心展开的,用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来应证故事情节的精致。 12、新媳妇的嚷是内心情感的宣泄,而不是对卫生员不满。她为通讯员的牺牲而悲痛。在她看来,通讯员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自己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这是一种纯洁质朴的哀悼。只“嚷了半句”是因为她意识到不应该对卫生员嚷。 13、两个人物有分有合,联系紧密。开头二千字集中写通讯员,然后引出新媳妇,用了五六百字集中写她,接就把这两个人物交错在一处写,最后表面写新媳妇,可是同时仍然在烘托通讯员。 14、写通讯员没有集中描写他的声音笑貌,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笔一笔点出来;写新媳妇,却在她未上场前先写了她的家,然后才写新媳妇的外貌,举动表情。 15、这两段虽集中写新媳妇,可是同时仍然在烘托通讯员,它把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形象交融在了一起,是小说最震撼人心之处。这两段不仅完成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把小说的情节推向了高潮。
上一篇:
南充市2006——2007学年度下期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下一篇:
黄骅中学06-07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九年级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