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67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7]
初2008级八下六单元语文测试卷(附答案)
    重庆七中初2008级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15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 (4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1分)
宠辱偕忘 (   )      觥筹 (   )     谪守 (   )  琅琊 (   ) 
悄 (   )怆 (   )     岸zhǐ (   )tīng (   )兰   
山岳qiǎn (   )形    qí (   )路     hào(    )月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3分)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百废具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3.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陶渊明  东晋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李白  唐朝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朝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龚自珍  明朝
4.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8分)
(1)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 (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2)政通人和 (    )                春和景明 (    )
(3)佳木秀而繁阴 (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4)波色乍明 (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6.文学常识填空(6分)
(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   ,又号   。
(2)《岳阳楼记》是   朝   所作,选自《      》。


浏览完整试题(3)《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字中郎,号   ,   代   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
7.用原文回答(10分)
(1)《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壮观雄奇景象的语句是: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美景的句子是: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6)欲渡黄河塞川,_________   。《行路难》
(7)采菊东篱下,_________   。《饮酒》
(8)《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   。
(9)《醉翁亭记》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   。
 (10)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
二、古文阅读(31分)
(一) (9分)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⑤而不求偿⑥。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⑦给以书,遂成大学⑧。
注 ①匡衡:西汉经学家。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④与:帮助。⑤佣作:做雇工辛勤劳作。 ⑥偿:报酬。 ⑦资:借。 ⑧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主人怪问衡 (    )                    (2)遂成大学 (    )
2.下列句中加点“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录毕,走送之 
C.以书映光而读之              D.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4.宋濂是明初文学家,匡衡是西汉经学家。小时候都因家境贫寒,难有书读,从文中来看,匡衡是怎样得到书来读的?试从匡衡、宋濂的勤学上谈谈你所受的启发。(3分)
                                                                                 
                                                                                    
(二)(8分)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D)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伛偻提携”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1分)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①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②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③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④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3.能表明本段内容的核心的一项是 (  )(1分)
A.滁人游 B.太守宴C.众宾欢 D.太守醉
4.对本段文字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写滁人游山太守相随的情形
B.写太守设宴众宾欢乐的情形
C.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展开余下试题D.写滁人、宾客、太守自醉的情形
5.对本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本段描写暗示了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B.本段描写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
C.本段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中的太守形象。
D.本段暗示了太守与下属融洽、无拘无束的亲密关系。
(三)(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   ,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山水游记多篇,合称   ,本文是其中的   篇。(3分)
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蒙络摇缀(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斗折蛇行( ) (4)悄怆幽邃( )
3.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2分)
                                                                   
                                                                        
4.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1分)
                                                                          
5.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4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走出地平线
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
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痕迹。自己作孩童的时候,看到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
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们。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暗天气中就不是;在孩子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
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的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能走出圈子。
随着视野的延伸,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无边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事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们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向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
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一世如藏身巨蚌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
冲破思想的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见地平线的。
1.文章第1段中的画线句子,你认为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
                                                                           
2.作者在少年时追随地平线而对其产生诅恨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展开余下试题                                                                     
3.随着自己认识的加深,作者对地平线又有新的认识,所以作者说:“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能走出圈子。”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
                                                                     
                                                                  
4.作者由对地平线的诅恨,转化为对地平线的谢忱,你认为这种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2分)
                                                                     
                                                                  
5.作者以地平线为象征,认为人应该认识自己的局限性,从而不断扩展自己的胸襟,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段话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4分)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初2008级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