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948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8]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53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五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苏轼,这个如风的男子。他有一颗如风一般的灵动的心。风是过往人间的精灵,不会去承载世俗的沉重。但为何世俗的枷锁却非要禁锢风的精魂?!黄州诗案后,这个如风的文人开始像无风可御的枯叶一般坠落。游走,游走,城市接着城市。苏轼的心,沉在风之底。看江上至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神鹤翔舞的梦。风呢?只有独处时才会偶尔造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触动他的心底。在那最黑暗的谷底,一阵风终于从遥远的心底青萍之末,蹁跹而来,如此恰当的拨动了他的心弦。弦响心动。这不是柔柔拨动,而是如斯的强烈,是如同裂帛般的四弦一声啊!
(1)请在横线上写出“弦”字的读音: (1分)
(2)按照部首查字法,“兴”字应查 部。(1分)
(3)下面词语中“兴”字与原文中加点字“兴”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兴盛 B.百废俱兴 C.兴起 D.兴风作浪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中国移动通信将公益短信大赛产生的短信收入475万元捐赠给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全部用于 中西部贫困学子。
②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 的事实。
③经过上百年的承传和 ,新市“张一品”酱羊肉形成独特的地方风味,是饮食文化中的一朵璀璨的明珠。
A.资助 置疑 改进 B.赞助 置疑 改正
C.赞助 质疑 改正 D.资助 质疑 改进
3.下面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村民充分的作用。
B.是否搞好绿化工作,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关键。
C.夏天的莫干山是避暑的好季节。
D.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将被证明是一件艺术品。它们的高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他的字是子厚,世称柳河东,著有《永州八记》《三戒》等。
B.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战国策》是东汉的刘向整理而成的;《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时著名史学家范晔。
D.《山坡羊•潼关怀古》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元曲,其中“山坡羊”“天净沙”是曲牌名,“潼关怀古”“秋思”是题目。
5. 某电视导演欲拍一则公益广告,三幅画面他已想好。一幅是:一条混浊的河流两岸,人们纷纷挥斧砍树。突然,暴雨倾盆而下,泛滥的河水咆哮着冲毁了家园;一幅是:青山绿水中,一座发电站的大坝屹立在河中,电线连着千万户的明亮电灯;第三幅他欲用一行15字以内醒目大字作为画面来结束这则公益广告。请你代他书写。(2分)
浏览完整试题
广告语: 。
6.文学名著填空。(2分)
李喏同学来到图书室,准备借一本书,对《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这几本文学名著他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其中的一部。请写出你推荐的话语。(100字左右)
100
7.古诗文默写。(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李白一生在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但他并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行路难》诗中,表现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和憧憬的诗句是: , 。
(3)如果请你从陶渊明的《饮酒》中选出两句诗为“南山”奶粉拟一则广告,你认为最适合的句子是: ,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分)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仔细阅读题为《这并不是胜利》的漫画,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4分)
(1)用不超过8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2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
评卷人 得 分
二、阅读理解。(65分)
(一) 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0—14题。(15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输盘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①,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③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④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注释:①公输盘:即鲁班。②诎:屈服。③距:同“拒”,抵挡。④守圉:防守。⑤故事背景: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到楚国去劝免
10.词语理解。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遂逐齐师 ②望其旗靡
③吾知所以距子矣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1.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2分)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 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
②例句:以牒为械 ( ) 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
1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虽杀臣,不能绝也。
1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展开余下试题
杀 臣 宋 莫 能 守 乃 可 攻 也。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评卷人 得 分
(二)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5-21题。(20分)
剪不断的乡愁
琼瑶
去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的消息公布了。
这消息像一股温泉,乍然间从我心深处涌现,然后蹿升到人四肢百脉,蹿升到我的眼眶。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一瞬间的感动。我心底有个声音在喊着:“三十九年!三十九年有多少月?多少天?三十九年积压了多少乡愁。如今,可以把这些乡愁勾销了吗?”
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陆陆续续有人回乡探亲了!这居然成了事实!我太兴奋了,和鑫涛计划着,我们也该去大陆探亲了,鑫涛去红十会办手续,回来说:“需要填三等亲的亲人名字和地址!”
一时间,我们两个都弄不清“三等亲”包括哪些人,以及我们是否有这项“资格”。激动中,我冲口而出:“故国的山,故国的水,故国的大地泥土,和我们算是几等亲?我们要探的亲,不止是‘人’呀!”
不过,我毕竟不需担忧,因为我和丈夫鑫涛分别都有舅舅姨妈在大陆,所以,我们很顺利地办好了探亲护照。拿到护照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脑子里奔流着黄河,奔流着长江。不止长江黄河,还耸立着五岳和长城!鑫涛见我如此兴奋,忍不住提醒我说:“大家都说大陆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亲人,经过三十九年的隔阂,可能已经相见不相识,这些,你都考虑过吗?”考虑?我实在没有认真考虑过。我只觉得乡愁像一张大网,已把我牢牢地网住。而且,当行期越来越近,我的乡愁就越来越深。我想,我这个人和别人是不大相同的。我有个朋友告诉我:“我也离开大陆三十九年,但是,我不觉得我有什么乡愁!”这句话使我太惊奇了,我总认为,乡愁对于游子,就像一切人类的基本感情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不过,有的人来得强烈,有的人比较淡然。我,大概生来就属于感情强烈的一型。连我的“乡愁”,也比别人多几分!
计划回大陆的行程时,鑫涛问我:“你到底要去哪些地方啊?第一站,是不是你的故乡湖南呢?”我祖籍湖南,生于四川。童年,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是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童年的足迹,曾跋涉过大陆许多的省份。如今,再整理我这份千头万绪的乡愁时,竟不知那愁绪的顶端究竟在何处?是湖南?是四川?是长江?是黄河?是丝绸之路,还是故宫北海?沉吟中,这才明白,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
“可是,你没有时间走遍大陆整片的土地啊!”鑫涛说,“我们的排来排去,只可能去四十天!”将近四十年的乡愁,却要用四十天来弥补,可能吗?不可能的!人们必须放弃许多地方。湖南,湖南的亲人多已离散,家园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能的,我最怕面对的,竟是故乡湖南,这才了解古人“近乡情怯”的感觉。当我把感觉告诉鑫涛时,他脱口而出地说:“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们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儿是我父母相识相恋和结婚的地方,那儿是我祖母和外祖父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儿,是我历史课本上一再重复的地方,那儿,也是我在小说中、故事中所熟读的地方!那儿有“故都春梦”,有“京华烟云”!还有我那不成熟的——“六个梦”!
于是,我们动身;经香港,去北京。
(琼瑶作于1988年11月)
15.文章写了作者夫妇回大陆探亲前的准备活动,这些准备活动可依次概括为:听到息、 、 。(2分)
16.比较文中画线句子和下面的改句,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3分)
改句:将近四十年的乡愁,却要用四天来弥补是不可能的。
原句表达的好处:
17.“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鑫涛的这个原因具体是哪些?(3分)
18.琼瑶夫妇为何把行程首站定在北京?根据文中所述,概述其原因。(3分)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乡愁不在大陆的任何一点上,而在大陆那整片的土地上!”这句话是表明作者的乡愁洒遍祖国大陆的每寸土地。
B.作者不用“乡思”、“乡恋”而用“乡愁”作标题,更深切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久念家乡而不得回归的愁思。
C.标题中“剪不断”一词很形象,作者巧借李煜词句来表明离开祖国的“乡愁”是无法剪断的。
D.文中的“乍然”和“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都说明了作者对回乡探亲这件事压根儿就没有心理准备,激动的感情纯属意外产生的。
20.琼瑶是我国台湾著名的作家,你能从本文中了解到她的哪些情况?结合平时的积累,请制作一张知识卡片,将琼瑶的有关情况概括在右面。(3)
21.古往今来,以“乡愁”为题材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根据你的积累,请分别写出一位古代作家和近代(或现代)作家对乡愁的描述,要求写出具体的句子,且是连续的。(3分)
评卷人 得 分
(三)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22——27题。(15分)
听取蛙声一片
①我家门前紧挨着水塘,绿树婆娑,水草丛生,在繁星闪烁的夏夜,常有阵阵“嘎嘎”的蛙声伴着夜风飘进屋里。此时,我总想起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青蛙,又叫田鸡。它的家族很多,有黑斑蛙、泽蛙;有大到半斤重的虎纹蛙;有小至蚕豆一样的浮蛙;有鸣声如琴的弹琴蛙;还有背上布满疙瘩的蟾蜍,俗语称癞蛤蟆。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虫本领。
③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④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六至八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展开余下试题
⑤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⑥青蛙在文学家的笔下,也有一些不好听的字眼。例如:“井底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跳秤盘”等,这实在是冤枉了。它们只知道终日在田野里捕捉害虫,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尤其是夜间,食虫的益鸟纷纷归巢,这时更靠它捕食各种害虫。
⑦在丰收季节里,联想起青蛙对于人类的功绩,我们要更加赞美和保护这可爱的两栖动物。
2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围绕着说明对象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3分)
23.已故著名画家齐白石曾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了幅画,把无形的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根据选文的提示,想象一下,这幅画画的是________、流水、乱石、远山。(1分)
24.作者为什么要举文学家笔下有关青蛙的一些不好听的字眼?(2分)
25.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在“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一句中,“一般的”可否去掉,为什么?(3分)
27.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写一条公益广告语(不超过15个字)。(3分)
评卷人 得 分
(四)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28——32题。(15分)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①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此观之,书是一个知识的
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
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
③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
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⑤“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潜力,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
2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2分)
29.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4分)
30.第③段划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1.古往今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和名人事例不胜枚举,请你给本文各补充一个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注明作者)和名人事例。(3分)
32.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一些同学阅读一些漫画书、言情小说、时尚杂志等类别的书籍,这些书究竟应不应该一时间看众说纷纭,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1.(1)xián(2)八(3)D
2.A
3.D
4.C
5. 水可以载舟,亦能覆舟(符合题意即可)
6. 略。要点:明确选择1分,态度诚恳1分,评价恰当、字数适宜2分。
7.略
8.(1)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困难所吓倒。
上一篇: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54
下一篇:
2007年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52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7年沈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