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9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1]
高一下期期末测试题
  启东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  混浊hún  给予jǐ   摭拾zhí 
B.干瘪biě  巷道xiàng 槎桠chá  饿殍piǎo
C.慰藉jiè  参省xǐng  月晕yùn  田塍téng
D.槁暴pù  炽热chì   侘傺chà  按捺nà
2.下列字词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嬉游 沉缅 稻杆 抉择 静谧 容销金镜  B.文身 贫瘠 矫饰 蒸汽 啮噬 汗流浃背
C.蜇居 雾霭 撕杀 斑斓 枪膛  魂牵梦萦 D.溯源 震撼 姆指 坐落 磕绊 头昏脑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独立思考”,好像与“向群众学习”相矛盾,离群众越远越好;说“独立思考”,好像必须想入非非,越稀奇古怪越好。
B.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让人内心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C. 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怨自艾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D.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生灵,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
4.下列语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相机,直拍到它消失。
B.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给予江南居住者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C.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D.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梧桐雨”该飘向何方
初夏时节,生长着茂盛梧桐的大街小巷,间或就下起“梧桐雨”来。
“梧桐雨”并不是雨,而是梧桐果实上的绒毛。球状的梧桐果实冬、春都挂在枝头,待到初夏便化为绒毛翩翩飞在风中,种子也随之摇落。
然而,在今天的城市,“梧桐雨”的诗意已为都市人忘却——可怜的梧桐种子落在水泥地上,不能生根发芽,那种絮絮飘洒、尔后萌芽的诗意自然也消失殆尽。
如今,城市有耗费巨资“请大树进城”建设起来的“都市森林”,也有成片的绿地和公园。至于住宅小区,由于绿化率的要求,也都有草坪树木。但不知为何,城里的绿地就不如乡间的绿野让人更感觉有自然气息,更别提“梧桐雨”般的诗意。
甚至于公园和专门的绿地也少有自然气息。如同我们许多由大量石块铺装,显得过于“精致”的城市广场、道路一样,公园、绿地也按照城市标准“包装”起来了:以往土质的大路甚至小径都铺设了水泥路面,还纷纷修建起大面积的广场硬地。行走在其中,如同走在城市大马路上一样,虽然干净,却没了铺满落叶、掉满松针的诗意,少了蛐蛐、青蛙的鸣叫……这也是为什么城市面貌整饬的公园、绿地,却不如稍许零乱的乡间更有自然气息的原因。


浏览完整试题其实,一些高层小区并没有真正的绿地。高层小区多数需要建设地下车库停车,但是没有绿化又不行,于是干脆在车库顶上铺土搞绿化,这看起来也有灌木、乔木、花卉,却并非建在真正的土壤之上,而小区内原来裸露的大地却全部变成了水泥板。
我们的城市原来是建在土壤之上,好比一张多孔而湿润的“地毯”。现在,城市则建在一块大水泥板上,看起来有树有草,但是只有少数树的“孔”跟大地相通。“湿地毯”变成了“水泥板”,“城市病”也因此而生。我们熟悉的有“热岛效应”,其实还远不止此。专家称,“水泥板”问题将影响到水循环、热循环,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生物链。
“不能把我们的大地像砌墙倒过来一样铺得满满挤挤的,这绝对不符合生态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近日建议,在城市规划里,除了要控制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以外,还要增加一个控制内容——硬地率。应规定硬地率不能超过多少,比如理想的应该是一半,如果不行,也可以规定不能超过60%或70%。比如德国就有城市硬地率不得超过45%的规定。
什么时候,城市也有软软的土壤;哪个初夏,都市人能重新体味“梧桐雨”的诗意呢?
选自200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5.下面对“梧桐雨”的叙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初夏时节,在大街小巷生长着的茂盛梧桐间洒落下来的东西。
B.初夏时节,梧桐的种子随风摇落,形如下雨,故名“梧桐雨”。
C.梧桐的果实待到初夏时便化为绒毛,翩翩飞在空中,好像下起了轻柔的细雨。
D.既指梧桐种子的摇落,也指绒毛的翩飞,这种景象统称为“梧桐雨”。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城市也有“都市森林”,有绿地和公园,有草坪和树木,但它们没有一点自然气息,更别提“梧桐雨”般的诗意了。
B.我们的城市原来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水泥板,那时的大地就像一张多孔而湿润的“地毯”。
C.现在的城市由于建在一大块水泥板上,导致了“城市病”的产生,如热岛效应等。更严重的是,还将对水循环、热循环甚至可能对生物链产生影响。
D.从标题看文章写的是“梧桐雨”,其实写的是由“梧桐雨”而引发的对城市生态的担忧。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都市人之所以对“梧桐雨”的诗意忘却,是因为水泥地面阻碍了梧桐种子的生根、萌芽,不能再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
B.我国各大城市的绿化率总体上都很低,与发达国家如德国等相比,相差很大。
C.乡间之所以有自然的气息,是因为它保持了自然的原貌,有蛐蛐和青蛙的鸣叫,有铺满落叶、掉满松针的软土地……
D.真正的绿地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土壤之上。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高高地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到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往:流逝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9.下面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④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之后所写,运用了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文章一二两段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接着写作者的饮酒放歌和客人悲凉的箫声,这主要是为下文的主客对答、抒怀作铺垫。
C.第三段写的是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感叹。对于他的这种感叹,洒脱的作者是很不赞同的。
D.四五两段写作者的劝说和客人的转悲为喜,最后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既照应了开头飘飘欲仙的快乐,又表现了作者豁达、不为贬谪所压服的人生态度。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分)


展开余下试题译文:                                                     。
(2)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分)
译文:                                                     。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分)
译文: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淮中晚泊犊头①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②下,满川③风雨看潮生。
【注】①犊(dú)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②古祠(Cí):古旧的祠堂。 ③满川:满河。
(1)、本诗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近景结合,很有层次感,试作分析。(4分)
    答:                                                                         
(2)、简析“满川风雨看潮生”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的心境。(4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子《劝学》)
(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3)于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            ,               。(荀子《劝学》)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故乡的山梨
李辉英
(1)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了的。
(2)故乡使你留恋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丛林,一条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坟,都会给你留下亲切的影子;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关心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为了思念特产得不到手的缘故。
(3)但这种特产,却并非都是名贵的东西,即以食品一类来说,肉包子也许就是特产之一,五香豆腐干也可以算是故乡的一种特产,此种食品,全在于地方风味的宝贵,而且更可以进而以某种特产物品或食品传名外方,叫别人一听到某种物品时,不自觉地就会联想起那出产物品的地方来,譬如南翔的包子,南京鸭肾,福建肉松,莱阳梨等全是。
(4)说到梨,故乡也出产一种梨,因为不是种在人家园子里面自己生长在山上的,所以叫做山梨。这些山梨虽然并不出名,外人很少知的,在当地却是家喻户晓的。由这种山梨的生长,很可以推想到故乡偏僻落后的社会情形来,若在繁华的省份,人烟稠密的地方,那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山梨自由生长的,大概不等结到七成熟时,早被别人打光了。留待成熟后再摘下来吃的事情,怕是不会有的。
(5)说起故乡的山梨并不像一般梨子那样甜蜜可口,皮嫩如膏,反之,它倒是一身酸味,皮厚得像一层老布,你们也许很以为怪了,这样的山梨,有什么值得不忘的呢。不,我觉得故乡的山梨特别叫我不忘的地方就是它的酸和粗厚的皮!因为它是和一般梨子迥乎不同的。如果让植物学家来解释的话,山梨的酸味和粗厚的外皮,正可以说是为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才长着的,因为山丛之中,杂虫甚多,如果它生得又嫩又甜,怕不待成熟早让虫子们蛀光了。果然,山梨里面很少有生虫子的。
(6)山梨的外皮虽然粗糙异常,但它的内中肉瓤却又嫩又甜,比起本地生梨和天津鸭梨要细致得多,而且又富有水分,剥了皮,一口就全吃净吮干了。
(7)山梨的酸味是特别让人难忘的。一般人对于甜的感觉得之容易,忘之更快,不比酸的味道,虽不能使人愉快,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在事务方面,我觉得也是这样,得意的事情容易忘记,酸辛的事情倒是时常留在头脑之中不能忘去。
(8)我爱故乡的山梨,特别爱吃它的酸味,因为我每每从它的酸味中,来比拟自身寒酸的境遇;是的,我的生活永远是在酸味中过着的,我没有过一日属于甜味的生活!也许,我此后的日子还是要在酸味中过着的呢。所以,对于故乡的山梨就因此更给我不能忘记的深深的印象了。
(9)故乡的山梨又是上市的时候了,村妇们定又一群一群的提着筐,肩着担子,还有背着口袋的,到人家里去作交易。她们不要钱。只是换些得用的东西。像棉花、布头、绒线一类的物品。这种交易倒很和上古时代“日中市”的“以己之有,易己之无”的情形有些相象,不同的就是没有固定的交易时间罢了。我爱故乡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                  
选自苏教版必修一《语文读本》
14.文章主要围绕“山梨”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写的是“故乡的山梨”,但(2)(3)两段却并未写山梨,这是否是多余的?为什么?(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觉得故乡的山梨特别叫我不忘的地方就是它的酸和粗厚的皮!”请从客观和主观方面解释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最后一句“我爱故乡的山梨,但我更忘不掉比山梨还要酸上万倍的故乡人们诉苦无处的非人生活”对全文主题的表现起到怎样的作用?类似的写法你以前见过吗,请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例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15分)
18、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5分)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中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著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展开余下试题答:                                            
19、提取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分条陈述关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不超过30字)(4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加快建设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向全面建设、体系完整、制度健全、水平适当、统放有度的方向推进,统一相关保障制度的要求,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促进完善体系建设与完善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这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不断深化,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全面得以确立。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具体情境,按照要求分别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6分)
    (1)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
   (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加油站和燃气库,手机信号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使灾难从天而降。
    (要求:表达既要委婉,又要有警示效果。)
答:                                               
六、作文(60分)
21、杨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中给自己的儿子东东回忆了十八年来抚养孩子的感受,谈了对两代人矛盾的理解、对孩子的期望等。文章情感真挚,令同学们怦然心动。如果你的母亲给你谈到了这些,请你也回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谈谈你读了文章之后的体会、感受。字数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D(A混hùn;B巷hàng;C塍chéng)  2.B(A缅→湎,杆→秆;C蜇→蛰,撕→厮;D姆→拇,胀→涨)  3.B(“无动于衷”的“衷”与前面的“内心”重复)  4.C(A在“倚托着一棵树”前补上主语“我”;B在“江南居住者”后添加“的”;D在“对内”前补上“具有”)  5.D(依据第二节“‘梧桐雨’并不是雨,而是梧桐果实上的绒毛”和第三节“‘梧桐雨’的诗意已为都市人忘却——可怜的梧桐种子落在水泥地上,不能生根发芽……”)  6.A(“没有一点自然气息”错,原文说的是“城里的绿地不如乡间的绿野更有自然气息”,可见,城市的绿地也有自然气息。)  7.B(该项内容原文没有提及)  8.A(危:端正地)  9.D(①“之”:这(首);②“之”:的。③“而”:连词,表修饰;④“而”:连词,表承接)  10.C(第三段表面上写的是客人的感叹,实际就是作者的感叹。作者面对广阔天地,想到自己被贬黄州,青春虚度,不觉悲从中来)  11.(1)况且我和你在江边打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2)把像蜉蝣一样(短促渺小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自身)渺小得就像沧海中的一粒米。(3)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你所共同享用的(东西)。    12、(1)诗中一、二句写远景,写苍茫开阔的原野景色;三、四句写近景,交代时间已近傍晚,本来迷茫阴沉的天色更显朦胧。一、二句写静景,草色青青,春阴迷离;三、四句写动景,夜泊孤舟,看满川风雨凄迷,春潮乍起。整首诗视角忽远忽近,有面有点,变换交叉,富有立体感。(2)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河水上涨,春潮奔涌而来。作者静观风雨春潮,表现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作者看风雨吹打,潮水起伏,表现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态。    13、(1)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长而异俗  教使之然也    14.生长地,生长的环境,外皮,肉瓤,酸味,山梨的交易(写出5个即可,5分)。  15.不是多余。(2分)两节为下文写山梨作了铺垫。(2分)暗写故乡的山梨很值得留念,不名贵却是故乡的特产,从而自然地引出了对下文山梨的回忆和描写。(3分)  16.客观上:山梨和其他的梨迥然不同,用酸和粗皮保护了自己的身体安全,不生虫子。(3分)主观上:酸味让人难忘,会让我想起自身悲酸的生活,想起故乡人民悲酸的生活。(3分)  17.深化了主题。如《荔枝蜜》,前面都写的是蜜蜂,结尾点明主旨:赞美了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人民,决心向蜜蜂学习。    18、蒲松龄(或《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    19、⑴明确方向;⑵统一要求;⑶统筹推进制度建设;⑷促进体系建设与管理体制结合。    20、(1)示例:请让您的手机休息一会吧(或别让您的手机累垮了,这里不是手机发言的地方)  (2)示例:火神正等着您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下期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