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569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9]
禄劝一中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教师用卷
  (教师用)禄劝一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语文
第Ⅰ卷(3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   )
A.迢迢(tiǎo)   守拙(chù)   愆期(yǎn)  菲薄(fěi)    
B.喋血(dié)  贮藏(zhù)   浸渍(zì)  强颜欢笑 (qiǎnɡ )
C.豆蔻(kòu)   迁谪(zhé)    纶(lún)巾   长歌当哭 (dānɡ )
D.攒射 (cuán)   惩创 (chuànɡ ) 慰藉 ( jí )   偌大(r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A   )
 A.暮蔼  责无旁贷  顷刻  真知卓见    B.祥和  繁冗拖杳  妨碍  流芳百世
C.精萃  甘拜下风  抱怨  轻歌曼舞    D.烦燥  原形毕露  伎俩  鸦雀无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的是( A   )
A.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B. 2003年11月24日,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宿舍发生火灾,导致11名莘莘学子遇难。
C.为追求冬奥运金牌,即使是在最不起眼、最不惹人注目的角落,美丽的冰上艺术家们也会用其独特的方式相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D.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 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 为了中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走过了十年开拓进取的路程。 
C.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的水平,是我公司的当务之急。 
D.市领导在检查某市属国营企业工作时,提醒他们要向竞争对手南方企业学习。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A项应在“议论文”后加上“是否”;B项中“为了”改为“为”;C项中“培养”改为“提高”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B   )
①古诗说:“南山寒天地,日月石上生。” ②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③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④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
⑤看古诗便可知道。                     ⑥四周的大海,与四围的乱山。
⑦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连贯、衔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反复阅读所给材料,找到语言标志,如⑦“两者”指的大海、乱山,⑥为总起,⑤是承接⑥⑦的,“而”是相对于①来说的,③“却”是相对于④的。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⑥⑦⑤①④②③    
C.①②⑦⑤③⑥④    D.①③②④⑥⑦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美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希望能呼吸到最清洁的空气,这种追求几乎达到了宗教般的狂热。为此,一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应运而生,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人们却为此不断付出巨大的代价。


浏览完整试题   1990年,美国的《洁净空气法规》强制规定空气质量差的地区必须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等化学制品,从而减少一氧化碳和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但是,现在发现,大多数常用的充氧剂如甲基叔丁基乙醚已从地下贮油箱中渗入地下水,并已污染了地下饮水源,使这一地区可能在几年内成为美国最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区。科学家认为,水中即使有十亿分之几的甲基叔丁基乙醚,也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可能会致癌。一些曾坚决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团体还认为,加油站的空气中这种充氧剂气体含量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头痛和眩晕,不仅加油站的人,就连路上的行人也会受到影响。
   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科学家们证实,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虽说甲基叔丁基乙醚见光可分解,但阳光很难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因此,它一旦进入地下水中,人们就很难将它“请”出来,而它渗入到更深水层的可能性则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关闭受污染的水井,断绝受污染的水源,设法从受污染区外部调水,当然,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是巨大的。还有一个办法是通过改进贮油箱来减少含有有害物质的汽油的泄露,但这仍不能解决已经发生的水源污染问题。
   目前,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制定一个从水源中清除这种有害物质的计划,他们试图把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被称作PM1的细菌注入受污染的地下水中。据说,PM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较大剂量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科学家们同时坦率地说,这项在受污染的土壤和水的试样中已经获得成功的试验,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看来,这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也是值得注意的。
      6、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甲基叔丁基乙醚的泄露会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其根本原因是(D )
   A、 进入地下水,就很难“请”出来。
   B、 即使很少的含量,也会对人体有害。
   C、 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很难分解。
   D、水溶性强,不亲合土壤,难分解。
   7、对“麻烦的事远不止这些”这句话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A、“这些”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饮水源和对局部地区空气的影响。
   B、“这些”是指曾反对运用这项技术的人所认为的该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C、“麻烦的事”是指由于甲基叔丁基乙醚有毒性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麻烦的事”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深水层的地下水资源的必然性。
   8、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C )
   A、减少空气污染的新技术主要是在汽油中添加充氧剂,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B、新技术所造成的水污染是严重的,而目前解决这个问题仍只能采取被动的方法。
   C、PM1细菌吸收甲基叔丁基醚的试验成功,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
   D、文末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是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顾此失彼的现象。
(6、D。【设题点在第二段,而答案的依据却在第三段。文中说“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对土壤几乎没有亲合力,同时它又是很难分解的寿命很长的物质”,这些特性使甲基叔丁基乙醚溶于水,不会被周围的土壤所吸收,也没有可能自行分解。那么就可推想出,这种物质可以顺着地下水流动,从而污染地下饮水源,这正是题干中所说的是“造成地下饮水源污染的根本原因”;C强调的仅仅是“根本原因”的一部分,不完全;A则强调了对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下水进行治理的困难;B讲的是该物质对人体有害,与题干要求不符。】
   7、A。【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第二段,可以看出,“这些”是指甲基叔丁基乙醚污染地下饮水源和对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这两点,因此是正确的。B仅包含了一点,不全。“麻烦的事”从上下文看,应该包括第二段所讲的甲基叔丁基乙醚对地下水和局部地区空气的污染,以及第三段所讲的由于该物质的特性而造成治理被污染的地下水源的困难;C没有说全;D说的“必然性”一词只是讲该物质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并没有表达出“麻烦的事”的全部意思。】
   8、C。【C中所说“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与原文不符,文中说“在清洁地下水的具体应用中,还没有让人信服的实例”,而“指日可待”一词过于武断,故为错项。其它三项均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闱。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假令晏子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参考译文: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当上齐国宰相后,仍然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侯。


展开余下试题     越石父有才德,却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并让他一同坐车回去。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了,进了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于是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虽然没有才德,但是帮助您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对我无礼,还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府待为上宾。
     晏子做齐国宰相时,一次坐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驾车,坐在宽大的伞盖下面,用鞭子赶着四匹马,神气十足,非常得意。后来丈夫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要求离去,车夫问她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身为齐国宰相,名扬诸侯,刚才我看见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态度。如今你身高八尺,不过替人当车夫,看你的神态,却自以为挺满足,因此我要求离去。”从此以后,车夫就谦虚恭谨起来。晏子发现了他的变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其中的言论详细极了。读了他们的著作后,还想看看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世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佚事。
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假令晏子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险的言论
B.晏子出,遭之涂     涂:道路
C.其后夫自抑损     抑损:谦卑,不自满
D.世多有之,是以不论 论:论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C )
A .  婴虽不仁,免子于厄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何子求绝之速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然则何时而乐也
D.   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在朝中说危言,行危行,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越石父被抓,晏子将他从牢狱中赎出来,越石父回来之后。不但没有表示感谢,还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又感到不理解。
C.晏子的驾车人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 回家遭到妻子的指责,有了改变,晏子于是推荐他担任大夫。
D.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倘若晏子在世,非常乐意当他的驾车人,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的无限敬仰,也包含着深沉的感慨。
第Ⅱ卷(117分)
四、翻译、诗歌鉴赏、默写(23分)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译:他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给分标准:句子翻译基本正确给1分,翻译对一个得分点得一分。   得分点是:危言: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有道:国君能行正道。衡:权衡、斟酌。)
(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5分)
译: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
   给分标准:句子翻译基本正确给1分,翻译对一个得分点得一分。
   得分点是:诎:通“屈”。诎于不知己:状语后置,即:于不知己诎。信:通“伸”,伸展、伸张。)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塞下曲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的五、六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写出了战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在全诗中起反面烘托的作用,没有那样艰苦的环境,则不足以显示出如此之精神。
(2) 整首诗表现出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4分)
答: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发向上、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意思对即可,否则酌情扣分)
14.默写填空,任选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2)                    。一种相思,                   。
(3)苟以天下之大,                   ,                       。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5)                ,              。别君去兮何时还?
(6)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7)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清欢
   少年时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阙词,最主要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 ——“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什么是清欢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展开余下试题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贩,有一摊是儿童乘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谣震撼半山,有两摊是打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往那古寺的大殿去,有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两个孩子,激烈的哭声尖亢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就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的是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霞,望极天霞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年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油烟暴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重复着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位。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愈容易失去。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出来,仿佛雪一样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大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15.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6分)
答:1)从平淡(平静)简单(简朴)生活中得到的人生的欢乐(享受的人生真味)。2)散步(安静的环境几乎不可得)、吃饭(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约会(请教、清静的处所几乎不可得)。
16.作者在文中先后引用了李觏的诗和苏轼的诗,分别说说这两首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答:1)引用李觏的诗,意在表现失去清欢的惆怅和清欢难寻的悲哀,进而引出下文——鼓励现代人追求清欢,做个能品味生活的人。2)引用苏轼的诗歌,意在表现对清欢的追求,体现了人的心灵品位(或高雅性情),从而与开头呼应,表达作者对清欢的喜爱与推崇。
17.在作者看来,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4分)
答:1)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多讲求心灵的品位。2)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机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
18.本文第三段和第十段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语言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一组排比句分析其妙处。(6分)
1)“清欢…不同于…”:将清欢与自我放逐、尽情欢乐、无奈等情感体验区别开来,条理清晰,能更多地引发读者的思考。
2)“当一个人…或者…或者…”:将“什么是清欢”用生活实例加以解释,阐释透彻,能够很好地引发读者的联想、思考与感悟。
3)“这个年代,眼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从各种感官的角度出发,将“清欢难寻”的观点论述得透彻、有力,语言流畅,富有节奏感。
4)“现代人的欢乐,是到……”:将现代人以浊为欢的生活描述得很真实,富有节奏感。
六、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4分)
19. 十二生肖的发明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它可以根据你的属相来推测你的性格特征。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另选一个属相写出该属相的人的性格特征。(5分)
   例子:属牛的人,性情沉稳,为人憨厚。言语不多而富有个性,吃苦耐劳而富有韧性,思维缜密而富有内涵。
   答:  参考答案之一:属羊的人,性格温顺,为人忠厚。感情细腻而缺乏主见,思想深沉而富有情感,性格懦弱而为人慈善。
   评分标准:句式一致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
20 参照下面的句子仿写,要求结合你的生活感悟,阐发某种生活道理。(4分)
例: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我们烦恼的常是些小事。
示例:我们可以拥有一大群朋友,却拥有不了真诚的友谊,使我们孤独的常是精神的空虚。
21.下列内容是从某同学“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语。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得超过你60字。(5分)
①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禄劝一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