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44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4]
九年上册期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虬枝 qiú 秀颀 qú 婆挲suō 恹恹欲睡yān
B、涸辙hé 漪郁yī 蕈菌 xùn 偃苗助长yà
C、禀赋 bǐng 矜持 jīng 阔绰chuò 不屑置辩xiè
D、皲裂jūn 哽咽yè 谄媚 chǎn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B.孔乙己的出现总能引来众人的笑声,使“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说明孔乙己幽默诙谐,招人喜欢。
C.《差半车麦秸》的作者姚雪垠以写历史小说见长,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闻名中外。
D.《一厘米》中的主人公陶影虽然自身并不完美,家庭并不富裕,但她极力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表现了深深的母爱。
3、见贤思齐焉, 。
4、莫春者,春服既成, ,童子六七人, ,
, 。
5、白日放歌须纵酒, 。
6、 ,上有黄鹂深树鸣。
7、有约不来过夜半, 。
8、 ,浓睡不消残酒。
9、 ,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10、《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与 、 、 、
合称“四书”,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1.5分)
11、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1.5分)
浏览完整试题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12、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4分)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成。毛手毛脚的小映突然凑上来碰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
⑴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
⑵假如你是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鱼我所欲也》(18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故不为苟得也( )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14、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C.向为身死而不受 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6、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②“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17、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二)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8.咸亨酒店的掌柜和喝酒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 ) (2分)
A.轻视 B.鄙视 C.嘲弄 D.愚弄
19.“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这些语句运用什么描写,体现了掌柜的什么性格特征?(3分)
21.孔乙己明明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却说成“跌断,跌,跌……”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2分)
22.孔乙己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还会有“阵阵的笑声”伴随着他?这说明了什么?(2分)
23.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以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三)送报的青年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便急急地上楼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准时。门没有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②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为200多户人家送报,送的都是楼房住户,要爬18000多级台阶。
③骄阳似火,青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片,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烁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④7月下旬的一天,青年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青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爬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⑤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作派很不满,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每天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展开余下试题
⑥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⑦我说:“你看看人家送报的青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⑧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青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衣服湿透了,像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不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⑨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了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打点行囊准备上学了。一天早上8点刚过,送报的青年准时出现在门口,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⑩我随口问:“那你呢?”青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⑾我惊得不知说什么好。那青年补充道:“我爸是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请您多包涵!”
⑿青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24.送报青年是临时顶替父亲送报的。文中哪一句话能直接说明这一点?(2分)
25.第②段行文中出现了三个具体数字,请联系全文概括出它的二点作用。(3分)
(1)
(2)
26.第⑦段画线句表现了“儿子”的什么心态?(2分)
27.第③、⑤段分别描述了二青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状况,但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却是不同的。请指出。(3分)
(1)送报青年:
(2)儿子:
28.用一句话表达你阅读完本小说后在做人方面的感受(不超过25字)。(3分)
29.选出对本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2分)
A 小说塑造了两个青年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⑾段画线句的“惊”字,流露出“我”一直认为送报青年不应该考上北京大学的心态。
C 从小说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对“儿子”的不满之情。
D 这篇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语言也非常平实,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沉甸甸的思考。
三、写作
1、题目:为自己鼓励
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有一双“独立”的翅膀,去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长大后,我们渴望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那是亲情的翅膀,那是友情的翅膀,那是信念的翅膀……
当然,文学的熏陶、音乐的感染、思维的力量……也会为你插上神奇的翅膀,带你自由飞翔。
请你以“翅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诗歌除外);4、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附答案:1、D 2、B
二、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冠者五六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5、青春作伴好还乡
6、独怜幽草涧边生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昨夜雨疏风骤
9、郁孤台下清江水 西北望长安
10、《大学》《中庸》《孟子》
11、 (1) 孙二娘 快活林 行者
(2)言之有理即可,如喜欢武松的勇敢,艺高人胆大;不喜欢武松的滥杀无辜
12、略
三 (一)13、苟且 踩踏食物的样子
增加,带来好处 通德,感激
展开余下试题
14、 B
15、 ①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②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一下是否合于礼仪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16、①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17、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借鱼、熊掌来比喻生、义进行说明
18、C
19、渲染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20、语言描写 冷酷无情 21死爱面子
22、表明社会的黑暗,人们的麻木冷酷,以至于孔乙己到了濒临死亡的地步,人们依然能够笑得出来。
23、在那种黑暗、冷酷的社会中,自身没有生存能力的孔乙己只能是死路一条。
(三)24、“万老师,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答全文第一句或⑾段青年说的话都不能得分)
25、(1)送报的艰苦 (艰辛) (2)表现了送报青年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26、对人的轻蔑和不可一世的狂妄。或 视自己为“天之骄子”,看别人为毛毛一虫。或 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
27、(1)坚毅、乐观 (2)懒散 (意思对即可)
28、(答题要求:紧靠内容,关于做人的,字数不超。)如:“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孝敬。” “人是平等的,不论如何不能看不起别人。” “不论生活如何艰辛,都要乐观面对。” “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
29、B (应理解为“我对送报青年考上北京大学感到意外”)
三、作文:略 (222.78.19.222)
上一篇: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下一篇: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一)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九年上册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