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86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6]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粤教版)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①1-7、11-13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②其余题目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坍圮(pǐ) 陨落(shǔn) 云翳(yì) 怅然(zhànɡ)
B.戏谑(nüè) 追溯(shuò) 浩淼(miǎo) 婀娜(nuó)
C.蜚声(fēi) 衣袂(mèi) 呓语(yì) 喧嚣(xiāo)
D.熨帖(yù) 肘腋(zhǎo) 蹒跚(pán) 参差(cā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 ,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③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
却知者不多。
A.幽雅 莅临 姻缘 B.优雅 莅临 因缘
C.幽雅 亲临 因缘 D.优雅 亲临 姻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毕业20年未见,今日不期而遇,他俩互相端详着对方,感慨良多,千言万语一时不
知从何说起。
B.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
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C.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
滴血。
D.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
理解与认同吗?
4、下列对联或诗词内容所对应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④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A.司马迁 李白 曹操 文天祥
B.屈原 陶渊明 曹操 文天祥
C.司马迁 陶渊明 诸葛亮 岳飞
D.屈原 李白 诸葛亮 岳飞
二、本大题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浏览完整试题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①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②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注释:①辟:同“避”,避开,屏退 ②措:安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岁时遗之,礼也 遗:馈赠
B.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C.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谢:感谢
D.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乘:凭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窃闻贤明之君 ②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②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C.①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②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D.①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 ②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卓茂任丞相府史时,有人误认为卓茂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后来那人找到丢失的马,才把卓茂的马归还给他。
B.卓茂任县令,劳心尽职,爱民如子,举善政以教人,口无恶言。在有人反映手下收受米肉时,他批评亭长是一个不懂事理的人。
C.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相敬”,有经纪礼仪以互相往来,以顺应人情,不应死守教条,无限上纲。
D.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8、断句和翻译(4分)
(1)用“/”给上面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2分)
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苟如此,律何故禁之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2分)
(2)简要分析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
(1)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 。(《诗经•静女》)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诗经•氓》)
(3)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离骚》)
(4)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迢迢牵牛星》)
三、本大题4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8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1、选出与其他几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2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下面是绿茸茸的草坂(草坡),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12、文中加点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对其解说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还有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描写出来。
展开余下试题
C.“斑驳”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13、文中描写月光是“淡淡的”,不能“朗照”,作者却说“这恰是到了好处”,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它可以使作者暂时摆脱“颇不宁静”的心情。
B.它与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心绪相一致。
C.它与作者不爱热闹的性格相吻合。
D.素淡朦胧的月色赋予荷塘静谧清幽的韵味,令人喜爱。
14、文中划线句中,“酣眠”喻指 ,“小睡”喻指 。(2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1分)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有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象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女儿之爱无需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⑧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
15、仔细阅读第②、⑥段,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作者为什么说冰心是“世纪的见证人”?(2分)
(2)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有哪些?(3分)
16、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3分)
17、五四运动对冰心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五、本大题3小题,共11分。
18、下面文段划线句中有数句存在毛病,请任选三句进行修改。(3分)
爱因斯坦(1879~1955),是①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②他在许多物理学的领域
内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③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④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1921年,⑤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同年⑥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19、下面这段文字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宣纸?请分点概括,每点两个字。(3分)
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自唐以来,历代相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因宣纸价格较贵,学习书法可不用宣纸,用价钱便宜的毛边纸即可。
20、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组织恰当的语句得体地表达。(5分)
在学校开运动会时,你要参加投掷比赛,把自己的手表交给在看跳高比赛的好朋友李
勇保管。比赛完了,找李勇取回手表时,李勇掏了好久口袋,找不到手表了。请你写两段话,一段是对李勇说的,一段是交给运动会的播音员请她帮你广播的,目的都是希望找回手表。
①对李勇说: 。(2分)
②对播音员说: 。(3分)
展开余下试题
六、本大题1题,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据悉,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接下来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一瞬间,善良得以体现。
一瞬间,灵魂得以升华。
……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
你一定遇到过不少难忘的“瞬间”,请以“瞬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参考答案
1、C(A陨-yǔn,怅-chànɡ;B谑-xuè,溯-sù;D肘-zhǒu,参cēn。)
2、B(① “优雅”指人的风度、气质等,“幽雅”则用于形容环境;②“莅临”与“亲临”都是“到”的意思,前者一般表“敬”,后者则强调“亲自到达”。③因缘:泛指缘分,指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遇合的机会,也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姻缘:指婚姻的缘分。)
3、D(见课本第12页注释①。补充解释:①《汉语成语词典》:语出《庄子•大宗师》,原指鱼儿离水,彼此用唾沫沾湿,以求暂时生存。形容患难夫妻互助,共渡难关。②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润湿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B见课本第94页注释○20,“踵”脚后跟。C原文见课本第11页.)
4、B
5、C(谢:道歉;A见课文第96页“留待做遗施行”;B见“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6、D(介词,①表比较,“比”;②“在”。A项:助词,相当于“的”;B项:连词,于是;
C项:介词,用)
7、B(不是批评亭长不懂事理,批评的是送米和肉给亭长的人,他自己送了东西,却又告人家收了财物。)
8、(1)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划对两处1分,全对2分)
(2) 假如这样的话,法律为什么禁止那样做呢(2分。“苟”1分,句意1分)
附译文: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爱谦恭。当初被朝廷征召出任丞相,当他从相府走出来时,有人指认他骑的马匹是自己的。卓茂问说:“您的马遗失多久了?”那人答道:“大约有一个多月!”卓茂有那匹马已经多年,他心里知道对方误认,仍默默解开缰绳将马牵给对方,自己拉车离去时,回头告诉他:“如果发现这匹马不是您的,希望您来丞相府还我!”隔了几天,那位马主另外找到遗失的那一匹马,于是他便来到丞相府归还马匹,并且向卓茂叩头谢罪。
后来因卓茂精通儒家学术被举荐为侍郎,调动担任密县县令。(卓茂对百姓)忧心苦思教诲不倦,视百姓为自己的孩子,任用贤良教化百姓。有人曾告一亭长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那人:“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付他而给的?”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惧怕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而今我害怕他,所以送他米肉,亭长既然最终接受了,所以我来告他。”卓茂说:“你是鄙陋的人啊。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们讲求仁爱,懂得互相敬重。现在乡邻间尚且表达馈赠之礼,这是人们之所以相互亲近的原因,更何况官吏与百姓之间呢?官吏只是不能乘势求取馈赠罢了。你偏偏不想修行,岂能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呢?亭长平素就是个好官,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那人说:“假如这样的话,法律为什么禁止那样做呢?”卓茂笑着说:“律条的设定要合乎大的准则,礼制的理顺要合乎人间真情。而今我用礼教导你,你必定没有怨恨;用法律来惩治你,和处置自己的手足有什么不同呢?”于是那人接受了卓茂的训诫,亭长也很感激他的德惠。
9、(1)(2分)形、神两个方面(各1分)或外貌、动作、心理三个方面(答对一至两个方面1分,全对2分)
(2)(4分)天真可爱、聪明机灵(各1分)。从“蓬头”“侧坐”看出他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不应人”既可见其天真可爱,也可见其聪明机灵(结合原文词语具体分析各1分)
附《小儿垂钓》鉴赏: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期终质量检测试题
下一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标签:
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7-200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