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102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苏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
  苏教版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测试
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第一卷(45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祚薄(zuò)    床蓐(rù)   宠命优渥(wò)
B、栏楯(shǔn)       扃牖(tóng)       修葺(qì)      呱呱而泣(guā)
C、迍迍(dùn)        揾泪(wèn)       余荫(yīn)     口占一绝(zhān)
D、红晕(yūn)        矜持(jīn)        乳媪(wēn)    外交会晤(wǔ)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夙遭悯凶    生当殒首    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    日簿西山
B、恒墙周庭    先妣        迨有神护    老妪        如弃草芥
C、挂住斜晖    谂知滋味    一旁怂恿    寒盟背信    首尾俱全
D、绳头微利    青宵有路    白冷冷      秀衾香暖    妒忌别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衰祚薄  福分浅薄            拜臣郎中   医生的古称
B、沐浴清化           清明的政治教化      室始洞然  破旧的样子
C、已为墙  已经                    其制稍异于前   规制,格局
D、谨庚一绝   续作,酬和           大海浩淼   形容水面辽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考上大学后,他给自己尊敬的老师写了一封缠绵悱恻的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C.结婚十几年了,夫妻俩还像新婚一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以轻松平等取代毕恭毕敬,在自然真诚中显现彼此友好,这不能不说是“朋友”一词的魅力所在。
B、由著名科普作家编写的《科学之书》,精选了人类有史以来250项具有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不仅改变了科学本身,而且改变了人们思想的书籍。
C、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致力于对人权的保护和促进取得显著成效,最近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十余项国际人权条约。
    D.参加第21届冬季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的擎旗手是男子单人速滑选手张明。曾参加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这是第二次入选中国冬奥会阵容。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全都和现代汉语释义一样的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余稍为修葺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余久卧病无聊
7.[四煞] 一曲:\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8、下列对文学常识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陈情表》选自南朝梁代萧统主编的《文选》,《文选》又名《昭明文选》。“表”是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归有光,明代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归有光的散文往往能通过记叙家庭琐事刻画细节抒发真切的感情,做到真挚动人。
C、《旧日的时光》是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民歌整理而成,该诗后来成为电影《魂断蓝桥》的插曲《友谊地久天长》,传唱世界各地。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塞罗》、《伪君子》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4题,每题3分,共12分)
中日古代的“书籍之路”
何谓“书籍之路”?这要从“丝绸之路”谈起。“丝绸之路”的说法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用以指称两汉之际中国与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之间的贸易通道。进入20世纪中期,好事者不断为之添枝加叶,遂使“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所不至。而东亚文化交流的模式,我曾提出当是海上的“书籍之路”。当西方人坚信丝绸是以“羊毛树”上采集而来时,日本列岛的先民已经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了。追溯中日古代历史,持续性、大批量的丝绸交易未曾出现,其影响甚至不及陶瓷。
日本从630年开始派出遣唐使。贞观五年(631),第一批遣唐使到达长安时,唐太宗因他们远道而来,“敕所司无令岁贡”,并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日本人甘冒鲸波之险,意欲得到什么呢?《旧唐书》已经给了答案:“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赐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遣唐使源于遣隋使,据《经籍后传记》记载,第一批遣隋使便为求书而来:“是时国家书籍未多,爰遣使臣于隋国,买求书籍。”第二批遣唐使回国(654)后,大使吉士长丹因“多得文书宝物”而获封户、晋位、赐姓,可见求书多寡还会影响仕途。有唐一代,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日本的典籍究竟有多少?9世纪后期编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辑入汉文书籍1579部17345卷,其数量应该说是非常惊人的。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缘,日本公私珍藏唐代典籍颇富。据大市阪市美术馆编撰的《唐钞本》,仅日藏唐代写本就有《唐诗卷》等43种,其中不乏中国散佚、日本仅存的“佚存书”。唐未至五代,中原动乱,典籍散毁严重,吴越国王遣使日本,赍重金请抄天台遗书。日本遣日延为“缮写法门度送门使”,以至“一宗教文,复还中国”。由此可知,“书籍之路”并非自西往东的单通道,而呈往返环流之状。尤其是清代黎庶昌、杨守敬等掀起的东瀛访书热,使大量域内失传已久的珍籍完璧西归。“书籍之路”以“佚书回归”的形式,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汉文书籍的生存时空。 沙漠,驼队,西方,夕阳西下,背负的是鲜艳的丝绸,这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大海,船队,东方,旭日东升,运载的是飘香的书籍,这是古代的书籍之路。但是,古代输往西域的丝绸,现在即便从深埋沙漠的遗存中出土,也已经腐朽而不堪穿用;而当年遣隋唐携归的书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智慧的源泉。这些书籍是文明的种子。如果说丝绸是中华文明的名胜象征,那么书籍是文明的种子。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凝聚着更多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创意,因而具有强大的再生机能,可以超越时空惠及后代。遣隋唐使携归的书籍,经过传抄、翻刻而流布世间,再经阐释、翻译而深入人心,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9.下列对“书籍之路”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    )
A、“书籍之路”是日本为加速文明进程,派遣隋唐使买求“文书宝物”泛海而还之路。
B、“书籍之路”是始于隋延至清,惠及日中双方文明发展的汉文书籍海上往返之路。
C、“书籍之路”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汉文书籍生存时空的“佚书回归”之路。
D、“书籍之路”是隋唐时期往反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海上运载书籍之路
10.对于“书籍之路”与“丝绸之路”的区别,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由中国通往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书籍之路”仅限于中国与日本之间的       交流。        
B、“丝绸之路”输送的丝绸早已失去使用价值,“书籍之路”输送的书籍却可以惠及后       代。
C、“丝绸之路”使中西方在贸易交往中互惠互利,“书籍之路”则从根本上影响中日文       明进程。
D、“丝绸之路”已成定论,被国际上广泛接受;“书籍之路”则是作者提出的新见解。
11.下列不属于“日本公私珍藏唐代典籍颇富”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日本官方重视从中国求书,遣唐使求书多寡甚至影响到仕途升降。
B、唐代统治者对遣唐使持欢迎和鼓励态度,为其多得文书宝物提供了方便。
C、日本与中国隔海相邻,这有利于日本使者通过各种途径泛海求书。
D、遣唐使携归书籍具有强大的再生机能,经过阐释、翻译而深入人心。
12.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列岛的先民早就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可见“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


展开余下试题B、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既不是丝绸也不是陶瓷,而是当时传到日本的书       籍。
C、“丝绸之路”和“书籍之路”的区别不限于地理特征,而应该是根植于更深的文明内        核。
D、“书籍之路”在中日两国之间呈往返环流之状,从而使大量汉文典籍得以保全和延续。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辛弃疾》选段,(3题 每题3分共9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 (乞求)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日:“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1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下之,使隶京。                  下:居下,成为下属。
B、辛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壮:以为壮士。
C、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高雅,文雅。
D、平剧盗赖文政有功。                平:铲平,剿灭。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义端一夕窃印以逃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得复见将军于此
C、即劝京决策南向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
(1)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2)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3)弃疾斩其首归报  (4)即众中缚之以归  (5)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1)(3)(4)                B、(2)(4)(5)
C、(2)(3)(4)                D、(3)(4)(5)
第二卷(115分)
四、24分
16.下列文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翻译课文中的语句(6分)
(1)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生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4分)
答:                                                                         
19、名句默写(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3)借书满架,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4)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5)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6)夕阳古道无人语,                        。
五、(2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
惜别樱桃园
童道明
为了挽救一座即将拍卖的樱桃园,女主人从巴黎回到俄罗斯故乡,一个商人建议她把樱桃园改造成别墅出租。女主认不听,樱桃园易主。新的主人正是那个提建议的商人。樱桃园原先的女主人落下了几滴眼泪,走了。落幕前,观众听到“从远入隐隐传来的砍伐树木的斧声”……这就是契诃夫的《樱桃园》。
从《樱桃园》这部戏可以生发出种种不同的题旨来。在贵族阶级行将入木的20世纪初,由此可以反思到“贵族阶级的没落”;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十月革命后,由此可以导引出“阶级斗争的火花”;而在阶级观点逐渐让给人类意识的上世纪中后叶,则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樱桃园的消失”中,发现了“人类的困惑”。


展开余下试题“困惑”在哪?美丽的“樱桃园”终究敌不过实用的“别墅楼”,几幢有物质经济效益的别墅楼的出现,要伴随一座有精神家园意味的樱桃园的毁灭。“困惑”在趋新与怀旧的两难选择,“困惑”在情感与理智的永恒冲突,“困惑”在按历史法则注定要让位给“别墅楼”的“樱桃园”毕竟也值得几分眷恋,“困惑”在让人听了心颤的“砍伐树木的斧声”,同时还可以听作“时代前进的脚步声……”
《樱桃园》里包裹的那颗俄罗斯困惑的灵魂,像是升腾到了天空,它的呼唤在各种肤色的人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其中自然也包括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
五十年代末,旅欧华人作家凌叔华重游日本京都银阁寺,发现“当年池上那树斜卧的粉色山茶不见了。猩红的天竹也不在水边照影了……清脆的鸟声也听不到了。”而在寺庙山门旁边“却多了一个卖票窗口了”。告别已经成为营业性旅游点的银阁寺,凌叔华女士在她的散文《重游日本》里写下了自己的“心灵困惑”:“我惘惘的走出了庙门,大有契诃夫的《樱桃园》女主人的心境。有一天这锦镜池内会不会填上洋灰,作为公共游泳池呢?我不由得一路问自己。”
有《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并不非得是女性,也并不非得熟悉契诃夫的剧本。五十年代中期,当北京的老牌楼、老城墙在新马路不断拓展的同时不断消失与萎缩的时候,最有契诃夫《樱桃园》女主人心境的北京市民,我想一定是梁思成先生了。
时代在快速地按着历史的法则前进,跟着时代前进的我们,不得不与一些旧的但也美丽的事物告别。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纪之初,我们好像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别墅楼”拔地而起,同时也每天都在目睹“樱桃园”就地消失。我们好像每天都能隐隐听到令我们忧喜参半、令我们心潮澎湃、也令我们心灵怅惘的“砍伐树木的斧声”。我们无法逆“历史潮流”,保留一座座注定要消失的“樱桃园”。但我们可以把消失了的、消失着的、将要消失的“樱桃园”,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只要它确确实实值得我们记忆。大到巍峨的北京城墙,小到被曹禺写进《北京人》的发出“孜妞妞、孜妞妞”声响的曾为“北平独有的单轮小水车”。
谢谢契诃夫。他让我们知道,哪怕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为什么跨入新世纪门槛的我们,心中会有这种甜蜜与苦涩同在复杂感受;他启发我们进入21世纪的人,和复杂的、冷冰冰的电脑打交道的现代人,要懂得多情善感,要懂得在复杂的、热乎乎的感情世界上倘佯,要懂得惜别“樱桃园”。
20.(1)本文中“樱桃园”喻指什么?(2分)
答:                                                                        
                                                                                    
   (2)樱桃园主人的“心境”是怎样的?(2分)
答: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苏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