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111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湖北黄冈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黄冈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累赘(léi) 禅让(shàn) 复辟(bì) 偏裨(pí)
B.折本(shé) 拗开(ǎo) 拎包(līn) 坻石(chí)
C.上溯(sù) 债券(juàn) 砧板(zhān) 契约(qiè)
D.濒临(bīn) 租赁(lìn) 抹杀(mǒ) 伺侯(c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修葺 兴高采烈 针砭 脍炙人口
B.掎角 情投意合 部暑 积思广益
C.暇疵 厚颜无耻 干燥 交头结耳
D.端祥 余音绕粱 服帖 人才汇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心武的《红楼望月》的确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评论,我读着读着,时不时就被他的精彩的评点所触动,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B.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C.有关革命无勋子女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内容翔实,平铺直叙,高度弘扬长征精神,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D.2006年10月28日,“红顶商人”霍英东先生与世长辞,他出身寒苦,完全是以老牛破车的精神起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B.联合国安理会第1706号决议指出,伊朗应严格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的义务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该保障决议的条件。
C.第七届央视模特大赛中,47岁的辛福的自信和优雅给其他选手注入了一枚强心针,成为选手们的精神偶像,也成为本次大赛的佳话。
D.陈冯富珍当选世卫组织新任总干事,作为第一位在较大国际组织中成为总负责人的中国公民,除了其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出色的能力之外,国家的因素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关键的因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合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党中央新的战略路线日渐清晰。我们曾经面临何等压力,但得力的措施慢慢的把很多不利因素都化解开来,并如同巧手,把一团乱麻悄悄捋顺,丝丝缕缕都已经显现出来了。
B.“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关键还是要靠积极的“争取”。各项建设指标固然是基础,但只董得忍辱负重,埋头苦干,到头来还是躲不过别人背后的闷棍。所以要“求富”更要“自强”。
C.在解答“如何培养最顶尖优秀科学青年人才”问题时,李政道提出了三点忠告:一是必须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二是必须教导学生认识科研方向,导师和学生每周都应有“一对一”的交流时间。三是青年要抓紧科研时间和机遇,了解科学前沿的信息。
D.每一个人都可以表达对网络民意的爱和恨,也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关键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主流精英”对互联网那样的充满“蔑视性的指责”和“敌意性的诋毁”。
浏览完整试题
6.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的逻辑,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下列序号排列正确的一
项是 ( )
①据说在德国授课,政府也规定一律使用德语
②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趋势
③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
④长期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马卢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时,开始时应我们学生的要求打算用英语演讲
⑤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话言呢。
⑥但法国大使馆坚持要他使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
⑦使用本民族语言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而且应受到本国国家法律和机构的强制性保护。
A.②④⑦①④⑥③ B.⑤①③④⑥②⑦
C.⑤②⑦④⑥①③ D.②⑤④⑥①③⑦
7.对下面鲁迅《药》的节选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西关外靠着城根地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家。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A.描写坟地环境,渲染阴森死寂的气氛,笼罩结尾部分,反衬下文夏瑜坟上花圈的暖色调。
B.暗示夏瑜的命运,说明革命者即便死后仍不被理解,也说明改造国民性格的必要性。
C.末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坟墓的形状和数量,反映当时中国社会阶级对立的现象,揭示“呐喊”的寓意。
D.明线、暗线自然汇合,既显得结构完整,也引人思考“华”“夏”命运何去何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
8.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先妣抚之甚厚 扶养 ②以旌其所为 表彰
③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建立 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身微 精神
⑤山川相缪 缭绕 ⑥北海虽赊 远
⑦致负诚托,又乖肯愿 依顺 ⑧宫中尚促织之戏 崇尚
A.①②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⑤⑥
9.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②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③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④顺流而东也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 ⑥夫子不远千里
⑦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A.①③/②⑤/④⑦/⑥ B.①⑦/②⑤/③④/⑤
C.①④/②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⑤/③⑥/⑦
10.下列句子句式与“何为而在吾侧也”相同的一项是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
B.惟兄嫂是依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朗者乎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根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晒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晒沛公,人臣之公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1)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2)。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遗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1)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援救赵国,途中,宋义畏缩不前,被项羽矫诏杀死。(2)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间:离间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梳 稍:稍微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本:根本,质本的东西
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比肩:并肩,引申为地位相等
1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3.依据文意,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的主要依据是 (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杀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义帝)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14.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范增既不能促使项羽抓住机遇除去刘邦,又没有帮助项羽抢在刘邦之前进军关中,更没有阻止项羽弑杀义帝。所以作者评价时说范增“陋矣”。
B.作者认为项羽怀疑范增是两人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两人初期的政治地位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伏笔,后来政治主张上的巨大分歧又加剧了这个矛盾。
C.作者分析问题时,能从两方面着眼。比如作者认为项羽先有怀疑范增之心陈平的离间计才能发挥作用;又比如从一方面指出范增浅陋,从另一方面又指出范增也是人中豪杰。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多次运用引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展开余下试题
第Ⅱ卷(主观题,108分)
三、(20分)
1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2分)
译文:
(2)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3分)
译文:
(3)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西归绝句(其二)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元稹本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元和五年(810)被贬为江陵府中曹参军,元和十年(815)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这首诗在 抒情上层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中所写“两喜”作简要分析。
17.填空:(任选三题,每题2分)(6分)
(1)《五人墓碑记》认为生命是有价值的,认为平常人也可以推动历史的发展。表现这个观点的语句是: , 。
(2)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历经几个阶段,由神话传说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再变为唐代的 ,再变为宋元明时期的话本和拟话本,至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3)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自己对祖母刘氏的感情时说:“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 ”,后人认为这是“至性之言”。
(4)传说初唐时阎伯屿设宴滕王阁,让与会者写诗作赋,当王勃写下千古名句“ , ”时,已经盛怒而去的阎公倾心相结,一时之间传为佳话。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已来:虽说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杯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动无” !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已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展开余下试题
18.第`段中说“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拔,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追求?
(2)联系全文,说说它的作用。(4分)
19.文中划线句“草色遥看近无”的含义是什么?作者领悟到什么哲理?(4分)
(1)
(2)
20.文中“我”“探寻春天的讯息”,奏天在哪里?请联系全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4分)
(1)
(2)
(3)
21.就本文在表达技术方面如语言运用、结
上一篇:
高二下期半期考试题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黄冈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