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81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1]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142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柯灵
1.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2.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3.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4.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5.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6.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佯。 
7.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一九三零年秋 
1.三个词概括这篇散文描写的小巷特点,并说说小巷对人身心又有那些影响。(6分)


浏览完整试题答:                                                                      
                                                                           。
2.试以文章第二小节为例,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分)
答:                                                                      
                                                                           。
3.文章结尾写“长街闹市、茶馆酒楼、歌台剧院”用意是什么?(4分)
答:                                                                      
                                                                           。
4.探究“乌衣巷”这一文化符号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课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风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又言:“近奉诏募人佃官民荒田,官田准民田起科,无人种者除赋额。昆山诸县民以死徙从军除籍者……减税。其他官田没海者,赋额犹存,宜皆如诏书从事。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乞敕所司处置。”帝悉报许。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委。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迁御史。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朱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选自《明史》第一六一卷.况钟传)
5.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         奇:对……感到惊异
B、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举:推荐
C、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当:应当
D、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             计画:计划
6.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前某事宜行,若止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展开余下试题C、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D、臣所领七县,(粮税)轻重不均     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况钟初任苏州知府,面对难治的局面,巧察实情,严惩奸吏,全府上下为之大震。
B、况钟在任苏州知府期间重视教育,礼遇文儒,救助寒士,举贤荐能。
C、况钟做苏州知府时为民“兴利除害”,上疏为160人免去了平民改为军籍之事,为1240人免除了身负的军役……
D、况钟任满时,当地很多百姓跑到巡按御史张文昌那里,请求让况钟再任,去世时,官员百姓都为他哭泣,请求为他立祠。
8.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9分)
(1)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2)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3)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4分) 
答:                                                                      
                                                                           。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三)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2)                   ,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6)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7)荷尽已无擎雨盖,                    。(苏轼《赠刘景文》)
(8)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削弱(xuē)  粳米(jīng)  碑帖(tiè)   箪食壶浆(shí)
B.孱弱(chán) 豢养(huàn)  纤细(xiān) 佶屈聱牙(jié) 
C.皈依(guī)  犒劳(kào)  编辑(jí)   扑朔迷离(shuò)
D.韶光(sháo) 披靡(mǐ)   嬗变(shàn) 煊赫一时(xuǎn)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B.明星出书,风潮渐涨。一旦明星已成气候,他们的书不管内容怎样,往往一出版就意味着畅销。我们说,明星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令人不堪卒读。
C.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就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D.汉室西迁长安,一把火,河洛即成一片焦土,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真正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顾问王留柱介绍,河南被掳往日本的劳工有4100多人,现在仍在世的不足100多人。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从而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展开余下试题14.针对下面两种情形,用一句话写出你自己的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1)早晨,上班高峰,总会有几个精神矍铄但步履略显蹒跚的老人晨练归来,也吃力地挤上公共汽车。于是,第一个发现身边站着老人的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起身让座,紧接着邻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自觉地让出座位,老人们满意地道谢落座,车厢里一片暖意融融……
(2)有时,并不是上班高峰,车上也不是很拥挤,只有一两位白发老人上车,而最靠近老人的座位上的年轻人却不知何时已闭上眼睛“熟睡”了,于是,你会发现那附近座位上的人或把头靠在车窗上,或低垂着头,几乎都在“熟睡”之中,老人尴尬而无奈地倚靠在座位旁,车内的站立者们只有无言地苦笑摇头……
答:

40
15.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两句话,使得语义得到充分体现。(4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                     
              ;                        ,                                   ;
四、作文(70分)(做在作文纸上)
16.以”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乙、选考题(18分)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文贵通达
李文海
眼下,杜撰几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拼凑一些半古半洋的语句,堆砌成一篇诘屈聱牙、不知所云的文章,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这可以说是当前文风不正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坏风气也蔓延到研究生教育中。有人说:有的博士论文常常连博士生导师都看不懂。这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现实生活的某种真实反映。
其实,朴实无华,明白晓畅,乃是一篇好文章的头一个,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这一点,老一辈的文学大家们曾经反复强调过。
梁启超要算是文章高手了。梁启超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新文体”不拘一格,俚语、韵语乃至外国语法均可入文,但前提是必须“平易畅达”、“条理明晰”。他说:“为什么要作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尤其是历史的文章,为的是作给人看。”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读来犹如雾里看花,这不但表明作者心目中没有读者,而且也失去了作文章的本意。
梁启超强调好文章首先要做到“词达”。他说:“若为文章之美,不要多说,只要能把意思表明就得。做过一篇文章之后,要看可删的有多少,该删的便删去。我不主张文章作得古奥,总要词达,所谓‘词达而已矣’,达之外不再加多,不再求深。我生平说话不行而文章技术比说话强得多。我所要求的,是章无剩句,句无剩字。这件事很重要。至于如何才能做到,只有常作。”这一段话,把“简、浅、显”三个字都包括进去了。“章无剩句,句无剩字”,就是“简”;“不再求深”,就是“浅”;“词达”,就是“显”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启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