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57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7]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08届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08届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2008年12月28日) 
说明:1、试卷包括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满分160分,答卷时间共150分钟; 
      2、试卷中第5、6、7、11、12、13题的答案请依次填涂在答题卡1—6题上; 
      3、选考题每个考生仅能从甲、乙两大题中选做一题,答题时必须在对应位置作答; 
      4、作文写在作文纸上,请在密封线内的“年      月”中的横线上填写座位号。 
 
Ⅰ必考题(142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20分) 
停止与开始 
彭  程 
    ①在这个人人争先恐后日夜兼程的时代,有谁肯逆风而行,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么? 
    ②停止,和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通常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然而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在宽泛的意义上,停止包含了拒绝、关闭等涵义,是当下生活的中止,同时也潜伏了新生长的可能性。从自然物事到社会人生,停止划出了一道分界线,分隔开两种明显区别甚至是极端对立的状态。 
    ③黑夜停止之时是白昼,陆地停止之处是海洋。狂热的意识形态运动停止之处是安定正常的社会生活。放下屠刀,才可能立地成佛。隔了数百年的遥远距离的两个哲人都曾仰望天空,帕斯卡尔感叹:这无边苍穹的无穷寂静使我战栗!灵魂都颤抖了,语言只能遁隐,于是试图解释的动机最终让位给了皈依,前后的性质完全不同;康德读出了启示,由“头上的天空”联想到“心中的道德律”,在他眼里,二者是同样的庄严整饬。他倒是说了什么,但前提是一定也沉默过,而沉默当然是语言的停止。语言停止处,是“道”的边界,是老子“恍兮惚兮”的“精”或者“真”,因此连一向信奉实用理性的孔子都不禁表示:“子欲无言。” 
    ④停止每每意味着变化,至少是变化的前夕。停止的落脚点是在新与旧的结合处,充满了辩证法的精神。想一想夏天骤雨前的天气吧!树叶忽然纹丝不动,万籁俱寂,安静得古怪,然而即刻就会电闪雷鸣,将世界重新安排。 
    ⑤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视听关闭时,内心生活的生动活跃才有可能,那是外界声色形相在灵魂之门前的停止。去了一趟新疆西藏,置身高天远地的风景和善良淳朴的人们中,会有一种生命更新的感觉。那是拥挤喧嚣冷漠狭隘的都市生活的暂时停止。当追名逐利的脚步停歇时,才有心境欣赏大自然的美,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停下来也才能返归内心,与真实的自我对话,才能重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能思考千百年来哲人的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⑥在歌德笔下,一生求索的浮士德博士最后喊道:美呵,请为我停留!对于今天的我们,一种加以改动的表述也许更为恰当:美呵,请让我为你停留! 
⑦即便目标明确,停顿也是必要的。毕加索一生高峰不断,齐白石衰年变法艺臻极境,奥妙之一,便是他们在绘画艺术之外,还不断温习停止的艺术。在停止中才能反省,才能酝酿着突变,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浏览完整试题    ⑧所以,耶和华创世,将第七日作为安息日,后世的人们也在这一天停下手中的活计,以便默诵神恩,使灵魂亲近神圣。停止以极端的方式证实着生命的不息和更新。 
    ⑨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欲望太多,同时又太急切。快速成为时代的美学,于是生命遭到异化荼毒,目标为手段所替换。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然而驾车人在哪里?快并不是唯一目的,如果方向错误,越快只能是越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要给这件事定位,找到它的坐标,算出其半径和周长,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此时,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守护什么?放弃什么?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即便没有资格谈论对时代负责,总该对自己负责吧。不再有救世主和导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试一试停止吧,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在现状与超越之间,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 
    ⑩据说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慢慢走,欣赏呵!”慢慢,也就接近停止了。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读懂一些好的东西,试一试停止吧!如果我们嘱望于新的开始的话。 
1、在第二段中,作者说:“停止却是宇宙间的节奏。”结合全文看,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分条陈述。(6分) 
答:            ▲                        ▲                   ▲               
2、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孔子都不禁表示:“予欲无言。”(2分) 
答:            ▲                        ▲                   ▲               
(2)“梯子应该搭对墙壁。”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2分) 
答:            ▲                        ▲                   ▲               
3、本文的题目是“停止与开始”,若换成“开始与停止”行不行?为什么?请简要阐述。(4分) 
答:            ▲                        ▲                   ▲               
4、作者提醒当代人“想一想有关停止的话题”。结合全文,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你受到的启示。(50字左右)(6分) 
答: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行服:守孝、服丧)。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永为河东太守        若属今为之虏矣 


展开余下试题B、恢独皦然不污于法    臣诚恐见欺于王 
C、恢以与伦同郡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朝廷称其忠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3分) 
译文:            ▲                   ▲                   ▲               
②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3分) 
译文:            ▲                   ▲                   ▲               
③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3分) 
译文: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全诗紧扣“夕”来写,请对此作具体说明。(3分) 
答:            ▲                        ▲                   ▲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5分) 
答:            ▲                        ▲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3)    ▲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4)文章合为时而著,      ▲       。(白居易《与元九书》) 
(5)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2楼 
zgx 发表于:2008-1-10 20:52:50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        谄媚/陷害忠良        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约/锲而不舍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B.张检查官厉声问道:“请问这个贪官给了你什么好处,你替他为虎作伥,干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C.在职场里竞争有时候机会很多,有时候却机会不等人,如果老是瞻前顾后,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会坐失良机。 
D.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教育乱收费的存在,既有认识不到位、经济利益驱动的原因,也有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监督检查不严等原因造成的。 
B.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 
C.过去的一年中,美元汇率在全球外汇市场上一路下滑和人民币在国际上信誉日增,一直是金融专家和媒体关注和评说的话题。 
D.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14、从下面两则广告中挑选一则,分析其语言表达技巧和作用。(5分) 
 ①长城电扇: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联想电脑: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答:            ▲                        ▲                   ▲               


展开余下试题15、根据例句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生命像一江春水,它从高山上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向大海奔流。 
(1)         ▲                        ▲                   ▲              
(2)         ▲                        ▲                   ▲              
3楼 
zgx 发表于:2008-1-10 20:53:34
Ⅱ选考题(考生从甲乙两大题中任选一题并且只能选做一题作答)(18分) 
(甲)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李白无论在美学理论上或艺术实践上,对于美学的主要对象——美,均作了深入地开掘。在李白心目中,这种美的物质集中地表现为“清”。 
清的含义极其丰赡。既有自然之清,又有人物、事物之清。大自然不加修饰、雕琢,以天生状态取胜,必含自然之清。所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即是一例。至于风清骨峻,则是指人物风神、品格之清;而清词丽句,又是指诗文之清了。清,既含内容,又含形式。澄清、净洁、虚空,均可曰清。 
《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依贵清真。”这里抒发了诗人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慨叹,指出了建安以后,延及梁、陈推崇靡艳,诗风巨变的弊端,并用“不足珍”句坚决否定之。所谓“绮丽”是特指六朝所染的风习,而不是泛指诗风的美丽。因为作为文学艺术风格的绮丽与淫艳无涉,是应该予以肯定的。六朝的淫靡诗风影响极大,下逮隋唐,仍未绝迹。故李白抚今追昔,以古论今,提倡恢复远古朴实、清真的诗风,以振兴圣代(唐朝)的文学。因而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不仅发扬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战斗精神,而且也给中唐韩愈的古文运动以积极的影响。 
李白对于“清真”的理解,不仅跨越了古今悠远溟漠的时空而显示出超越性,同时还表现为人物风神的清虚、灵动、潇洒、自由,艺术作品的清朗、淳真、精妙、传神。且看他所描绘的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比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王羲之爱鹅,山阴一道士说:“你为我写《道德经》,当以群鹅相赠。”王欣然命笔,写讫欣然携鹅而去。这个小故事原载《晋书》。李白为了突现“清真”的自由、自然,特以“王右军”为题,作诗以颂之。为了追求清真,李白决心付出毕生精力。他在《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高呼以清真取代绮丽,赞美群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紧接着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他一生写下了大量诗文,并以作品证实了自己的诺言。 
大自然本身就是清真的,自然美客观地存在着,它不加雕饰地呈现在人的眼前。诗文也以清真为贵,尤其是山水诗文更应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从李白以下诗句中得到启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剪凿竹石开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如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