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92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2]
苏教版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上语文试卷
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摆在我们面前的,与其说是试卷,不如说是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一、基础及运用(22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未求人,先存感激之心,多么新yǐng( )的创意!先存感激之心,那须是真诚和信任bèng( )射的火花。求人相助,先存感激之心,人间就会吹起一缕缕温xīn( )而和xù( )的春风。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不能自已 饮器吞声 蹑手蹑脚 循循善诱 以德抱怨 望文生义
辗转反侧 千锤百练 万簌俱寂 言简意赅 莫名其妙 无与伦比
改正
错别字
3.根据要求默写诗句。(6分)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4)日有所思,夜有所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5)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 。”
4.下列语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败的关键。
B. 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使他的大学学习生活很轻松。
C.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D.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A.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B.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有些同学在写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浏览完整试题
D.看着马戏小丑幽默的表演,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代表作。
B.《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是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C.钱学森是《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一文的作者,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大王”。这篇课文的体裁应属于事件通讯。
D.《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使楚》是从《晏子春秋》中选辑的。
7.依次填入下面文字的空缺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________;让那安闲的雨丝,_______;让那多情的雨丝,________;让那无声的雨丝,________。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8.仿照下列例句,造两个句子(2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10题。(共18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动词。 (2分)
2、选段刻画父亲形象主要运用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感人至深,催人泪下。(1分)
3、文中两次写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段中体会文中语言的特点和父子感情,下面表达正确的是 (2分) ( )
A..语言平淡,感情细腻而粗犷。 B.语言简洁,感情细腻而强烈。
C.语言通俗,感情细腻而含蓄。 D.语言朴实,感情细腻而深沉。
5、给选文加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记得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是初中时代。还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扶了扶镜架,对我们再三强调:“‘蹒跚’二字是‘父亲’为生活奔波忙碌大辈子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含义。”当时我并不是冷血,对此除了笨拙之感外,并没有应有的感动。兴许,年纪小,不懂吧。
高中时代,离家远了。每个星期日,父亲都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去镇上乘公车。路并不太远,却并不好走。隔着运河,也架了一座大桥。每次到了上桥的时候,父亲总是叫我坐好了。然后就猛踩几下,上去了。我坐在父亲背后的书包架上,有些不安,分明感到父亲在喘息,车子在晃动。有好几次我都要求下来走,父亲总是说:“万一赶不上车子,又得等上半个钟头。”每次我都只能眼望父亲的背影,品味心中那分激动。车站上的父亲,就如游子旁送别的慈母,唠叨着:“在学校里吃饱了,要穿暖了……”而我听着这几百年不变的台词,有些厌倦。每次父亲都要等车开动之后才离去,而我也只偶尔见到他模糊的背影,更多的是他还未平复的喘息。
再次读《背影》是前几星期,偶然一次在借书时,翻到了那篇《背影》泛黄的书页,就如我的记忆那般陈旧,却又像我的感动那般真挚。普通的黑体楷书,一字字犹如刻在岩石上,不可磨灭,又如画在纸上,栩栩如生,那般真实,一字一字翻开了泛黄的扉页。“蹒跚的步履……”似乎又听到了父亲的喘息声,见到父亲猛踩几下,上去了。如今想起父亲的唠叨,真的字字真言,比徐志摩的诗更感人,比王菲的歌更动听。
父亲并没有为我翻过月台去买橘子,而父亲的背影也是时时出现,父亲的形象渐渐高大……
6.上面两段文章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请分别写出一点。你可以从感情、结构、语言、细节等方面去体会比较,还可以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说。(2分)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7.下列诗句哪一句可体现父母爱子之情? (1分) ( )
A、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2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着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两段文字,一定触发你对父亲的感情吧?写写你父亲疼爱你的事,因为爱是不能忘记的。 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文章,做完以上题目,你一定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吧?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2分)
(二)阅读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完成11—16题 (13分)
草地天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风吹雨打,世界就剩下了眼前一片。雨过天也不晴,太阳不知道躲在哪里。大家总是埋头走路,但这样的路走不多远,天也就黑了。先头部队选取了适宜的地方搭了一些棚子,有些还能利用,或稍加修理还能蔽风雨,有些里面还躺着病号,等待恢复体力再前进。许多单位已经只能够烧点开水吃干粮,然后就躺在油布上睡觉,用热水洗脚早已没人指望了。
经过两天的草地生活,好像一切都已经习惯了。无非是走路“嚓……嚓……”的响声,无非是一阵雨来,叫你湿上加湿,无非是湿地上露营,无非是冻醒过来冷战一阵等等,如此而已。草地上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大家互相搀扶着渡过去,有的被流水冲倒了,立刻被拉起来。饿了就抓一把炒米或面粉,往嘴里送,几乎每一个人嘴都是白胡子。第三天早晨淋了一阵大雨后,走了十多里路,草地上先头部队立了一个木牌,写着“分水岭”三个大字。这里地势较高,站在这里,可以说是“眼中无物”。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
第四天黎明起来,发现了一个病重的同志已经停止了呼吸。大家非常悲痛,有的同志发出声音来:“同志,你已经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尽了最后的力量!”旁边的马上接着:“不要紧,你的任务我们来完成!”“我们一定为中国的独立、解放流最后一滴血!”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的草原。
11.从自然情况看,草地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写草地情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束时写“大家默默地从牺牲了的同志的身边走过,又走上了极目青青的草原”。如果此时此地你也在红军队伍当中,当时有什么想法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上文与《老山界》进行比较,说说在写作人称、顺序、表现人物方面有什么相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_周年,学校举行庆祝活动,由你担当主持人,请你编出一个节目单,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小石潭记》,完成17—21题。(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7.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为嵁( ) 佁然( ) 差互( ) 悄怆( )
展开余下试题
18.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写出其含义。(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卷石底以出( )
不可久居 ( ) 以其境过清 ( )
19.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倒装的一句是(1分) ( )
A、如鸣佩环 B、全石以为底 C、斗折蛇行 D、卷石底以出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1、本文的写景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声形并茂、妙趣横生的画卷,比如说文章的第二段,描写“潭中鱼”的目的是为了抓住上文 “水尤清洌”的特点,那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呢?(2分)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2—26题(8分)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主鸟而亡之 ( ) 景公好弋 ( )
数之公前 ( ) 以鸟之故杀人 ( )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上一篇:
2007-200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试题
下一篇: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