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23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3]
临川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临川二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审题人:章毓、裴庆冬、李向辉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的是( )
A、宁谧(mì) 慰藉(jí) 汜(fàn)南 挥斥方遒(qiú)
B、媛(yuàn)女 鹢(yì)首 百舸(gě) 游目骋(chěng)怀
C、笙(shēng)箫 壁龛(lóng) 踏莎(shā) 行 蓊蓊(wěng)郁郁
D、昳(yì) 丽 疾疹(chèn) 贾(jiǎ)人 窸窸(xī)窣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漪沦 倾圮 廖廓 眷属 B、茱萸 虹霓 暄响 缥缈
C、眉黛 枯槁 点辍 玉砌雕栏 D、漫溯 雕琢 斑驳 不落窠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_____的。
(2)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者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_能力。
(3)置身于争奇斗艳的百花丛中,自然使人赏心悦目,_____那郊野路旁的一枝野花,却又使你凝目遐思呢,_____它使你感受到大地的温馨。
A、风味 鉴别 而/因为 B、风趣 鉴赏 而/因为
C、风趣 鉴别 并且/所以 D、风味 鉴赏 并且/所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能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展品和珠宝店里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是安全保卫部门深感头痛的一件事。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中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校团委组织为社区服务的学生义工队,这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服务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教育手段。
D、此次非典型肺炎主要依靠的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
面对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我的心情异常复杂。这一运动的个体性或小团体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消费时代显得有些尴尬,甚至会引来颇多人的误解。无论如何,它都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
浏览完整试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焦虑,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则在于对文化存在的忘却和对焦虑的失语。我们既承续了上个世纪自觉的传统断裂形成的文化失序、异域接续的文化混乱,又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历史形成的各种文明与文化开始同自己的根源相脱离,它们融合到技术、经济的世界中,融合到一种空洞的理智主义中。”(卡尔•雅斯贝斯)然而,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然后,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资本处于强势的,其文化也会自然处于一种主动的强势地位,以美国为最显著的例子。“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首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的殖民化不再倚重于武装侵略,但是其影响却显然更大。
中国面对这样的环境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让我们痛心的是,当我们回首这充满动荡和文化嬗变的百年时,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事实上,和“汉服运动”的动机一样,早在“五四”就有文化保守主义反对全盘西化,有“国剧运动”,有“新格律诗”,进入当代也有新儒家和文化“寻根”,有重倡“读经”,有弘扬“京剧”,但是他们都没能阻挡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也有人叫做文化侵略,或者后殖民。满眼望去,“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出生到走进坟墓,从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梦之中(艾略特)”都被一种区别于传统中国文化的多重异质文化所覆盖。令有的“汉服运动”的参与者所忿忿不平的是,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然而这就是“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当资本不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文化就要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逻辑,这就是后发现代国家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所以说,“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传统的文化符号和审美的文化形式,无论是“汉服”、“京剧”、“春节”、“太极拳”等等等等,都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文化焦虑和认同危机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包括现在的“汉服运动”,但即便是“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也不可能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了。所以,类似于“汉服运动”这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最好不要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还是作为一种个体或群体的文化怀旧和文化凭吊比较合适。而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民族认同的维系却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了。
6、下列不能作为作者认为“汉服运动”“不可能像超女那样引来广泛的参与”这一结论根据的一项是
A、我们的社会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同一,而这种文化同一的趋势几乎是不可抗拒的。
B、当前,我们的国人仍然在麻木地等待着文化的丧失殆尽。
C、中国的资本目前还不处于强势地位,文化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这是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D、“汉服运动”已经沦为文化消费的工具,而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
7、下列不属于“资本输出带来的文化传播”的现象是
A、中俄两国元首决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B、“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等公司的产品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
C、中国的儿童热衷于看日本的奥特曼动画片、漫画书,打奥特曼游戏,购买各种奥特曼品牌的商品。
D、伴随“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的是美国进口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兴起的“汉服运动”只是一种个体性或小团体性行动,它不会引起百姓的广泛参与。
B、“五四”时期的“国剧运动”、“新格律诗”以及当代的新儒家和文化“寻根”、重倡“读经”、弘扬“京剧”等活动,目的都是为了抵制文化侵略。
C、面对文化舶来品依靠资本的流动和输出广泛传播,“汉服运动”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
D、“汉服运动”的参与者们,打着虚妄的文化复兴的大旗试图达到“完整还原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韩宣子①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②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大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晋国亦未可贰。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于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盍求而与之?”
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③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
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韩子请诸子产曰:“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
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鄙邑强夺商人,是教鄙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共无艺,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韩子辞玉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
(节选自《左传•昭公十六年》)
展开余下试题
注释:①韩宣子:即韩起,晋国大夫,充赴郑国的使臣。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上卿。③字:大国对小国的安抚救助。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亦未可以贰 贰:背离
B、吾非偷晋而有二心 偷:轻视
C、执政弗义 义:正义
D、以兴其凶怒 兴:使……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吾子以好来辱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B、①吾子得玉而失诸侯 ②而形貌昳丽
C、①将焉用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D、①吾子何爱于一环 ②以其无礼于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子产认为不给宣子环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非官府之守器也 ②将终事之 ③韩子奉命以使
④韩子成贪 ⑤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 ⑥是教鄙邑背盟誓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宣子有一个玉环,而另一个在郑国商人手里,韩宣子就去向子产要,子产坚决不给。
B、治理国家不是难在臣事大国号令小国,而是担心违背礼法丧失自己的立场。
C、韩宣子从商人那里买到了玉环,他们成交后,商人要韩起把这件事报告给子产。
D、韩宣子听了子产的一席话,把买好的玉环退回去,最终子产维护了本国的尊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2)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
(3)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1)诗中柳树有什么特点?(2分)
(2)这首诗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任选3题)(6分)
(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2)横眉冷对千夫指, 。 ,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
(3)微风过处, , 。(《荷塘月色》)
(4)群臣吏民,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清明的心弦
王 蒙
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的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树的骄傲、大树的慰安,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而,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休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柴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展开余下试题
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中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在地上滴溜滴溜地转。
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6、本文的文眼是 (限填一个词),(2分)列举文中四个北方初冬景物及其特点。(4分)
17、结合文章主旨,说说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运用何种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18、文章第七段一连用了两个“告别”、六个“迎接”,这样写给人怎样的启示?(4分)
19、文章开头与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不同之处在哪里,试作分析。(6分)
上一篇:
2007-2008(上)九年级期末质检
下一篇: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临川二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