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专题训练
阅读:109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日常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鉴赏诗歌的语言过关测试
鉴赏诗歌的语言过关测试
时间:45分钟 总分:40分
班级: 姓名: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21题的赏析。(共4分,每空格1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①尖山似剑芒②,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①海畔:柳州在边远地区,地近海域,故称海畔。其时柳宗元贬在柳州刺史任上。②剑芒:剑锋。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
____ , , ,既表
现了 ,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的期待。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 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4分)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点绛唇注
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被人弹劾罢职还乡。
(1)上片有一字直接突出了作者的情感,是哪一个字?突出了什么情感?(4分)
(2)陆游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为什么他“甘愿”放浪山水,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闲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营造意境的?(4分)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4分)
浏览完整试题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那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4分)
(2)《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
(3)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低于80字的赏析短文。(5分)
参考答案:
1.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对故乡的思念
2、(1)晚:归艭、钟声 望:江,远帆、空、老鹤、青山
(2)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有形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3.(1)“独”字突出了罢官后的孤独、寂寞。(“独”2分,心情2分。)
(2)诗人借放浪山水,婉曲地表达了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4、“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与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绪)的意境。(备注:此答案不要求一致,写其他如“缺”等能自圆其说亦可)(4分)
5、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出其中一种即可。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给读者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6、(1)①白:诗人写中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诗人移情于物,化虚为实,诗人把中秋月夜里轻轻袭来的丝丝寒意倾注于冰凉的露珠,同时衬托出诗人孤寂无眠的苦思之情;
无声: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画线处各2分,以上任选一字分析即可;选“栖”、“湿”,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2)“落”字用得好,将无形的“秋思”形象化、动态化,新颖贴切,仿佛那溶溶的秋思随着银辉洒向人间;而“在”字则平淡寡味,相形见绌多了。(画线处分别为2分和1分,结合诗句赏析1分)
(3)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入骨的思念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含蓄,情景交融的疑问句式,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把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说:在这“人尽望”的中秋之夜,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画线处各2分) (221.1.116.94)
上一篇:
鉴赏诗歌的形象过关测试
下一篇: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过关测试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选修
日常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鉴赏诗歌的”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