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8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7]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自刭    陷阱    脖颈    杀一儆百    美好憧憬
B.梦魇    俨然    衍变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C.缔造    孝悌    谛听    瓜熟蒂落    递交申请
D.椒兰    跌跤    暗礁    一代天骄    骁勇善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渡假     甘拜下风      不假思索      名门旺族
B.厮打     箭拔弩张      凭心而论      鞭辟入里
C.靓妆     蜂拥而至      文恬武嬉      顾名思义
D.妨碍     永褒青春      哀声叹气      琳琅满目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清莹  淡薄  流失          B.轻盈  淡泊  流失
C.轻盈  淡薄  流逝 D.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适值清明时节,华天丽日,清风拂面,泛舟八百里洞庭湖,只见烟波浩淼,水光潋
     滟,君山岛上亭榭隐约,绿阴葱茏,可谓秀色可餐。
B.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网也开通了,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
     设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真是大快人心。
C.关于李白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流传的故事未必不
     含着添枝加叶的成分。
D.五角大楼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遭到中方的严正抗议后,
     白宫急忙出面打圆场,表示美国并没有将中国视为威胁。
5.下列句子表述简明,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
     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读高三时,父亲病故,当生活把放弃求学与打工养家的两难选择推到他面前时,他
     坚强地选择了后者。
C.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


浏览完整试题     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
D.对山西省方山县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缔所有非法网吧的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讨论——净化网络环境,取缔是最好的办法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问题。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社会制度、宗教、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有一种“神秘感”。同时,西方出于自身的经验等原因,有一种自然的逻辑: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必然导致向外扩张。这一切,都可能引起对中国的误解。更何况还有少数人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以蛊惑人心。 
笔者以为,要化解这种“中国威胁” 论调,除了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我们还需要重视文化的力量,需要加大跟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力度和质量。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体现着那个国家及其人民的精神和性格。作为一种“软”力量,文化最容易深入人心,消融人们心中的误解乃至敌意,正如杜甫的诗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展现出了优美、和谐文化的国度,很难让人想到会对别人造成威胁。即使有人别有用心地制造“威胁论”,也会失去市场。我们需要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 
与经济的影响相比,现在的中国在对外方面缺乏有力的文化表现。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不久前说:“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他举例说,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2004年,从美国引进图书4068种,出口只有14种。从日本引进694种,出口22种。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也在一本书中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不仅文化传播的数量不够,而且在有限的对外文化表现中,那些能体现数千年文化积淀以及真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也十分缺乏。 
在德国柏林以及汉堡,过去几年都举办过规模相当大的“中国文化节”。从国内来的文艺节目相当多而且种类丰富。可是,热闹一番之后发现,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而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依然还主要是长城、兵马俑、功夫加上京剧脸谱等零星元素。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外国人难得一见。笔者曾跟一些德国人闲聊到禅文化,有人竟然认为,禅来自日本。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国文化在国外有限的表现也常是扭曲的。一些人可以在一两个月的针灸训练之后,就开始在国外开展针灸治疗。一些病人因为治疗无效,也因此对中医产生了不信任。有的人不会太极拳,自学了几个招式之后,就为外国人开太极拳培训班赚取学费。一些外国人凭自己非常有限的了解,就著书注解《易经》《老子》这样的作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中国其实有不逊于任何民族的优秀文化。回顾历史,可受启发。19世纪之前,欧洲就出现了长达两百年的“中国热”。法国、英国、德国竞相学习中国文化。现在到欧洲旅游,不少景点都能发现中国式建筑。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中国国力的增长,势必也给中国的文化复兴以推动力,国外也势必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国外不断成立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证明。这也给我们展现自身优势文化提供了契机。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国家的有关机构也应加大对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的鼓励,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和质量。              
(选自《参考消息》) 
6.下面各项中不能用来作为化解“中国威胁论”因素的一项是 (    ) 
A.在图书出版方面,中国近年来图书版权贸易的逆差是1比10。 
B.儒、道、禅这些最体现中国文化和谐精神的思想以及由此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的展
     现。 
C.伏尔泰曾说:中华文明昌盛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只是一群在森林中流浪的野人”。 
D.文艺工作者应不负时机,努力创作真正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作品,打动世界各国的人民,让中国变得更加面目可亲。 
7.作者举撒切尔夫人的话是为了说明 (    ) 
A.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严重的赤字。 
B.中国对外方面的文化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 
C.中国近年来在图书出版方面逆差严重。 
D.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中国的文化发展速度。 
8.下列各项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只要我们通过充分的文化展现让外界知道,实力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扩张,有着深
   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会始终追求世界的和平与和谐,“中国威胁论”就会不攻自破。 
B.当前一些中国人惟利是图,在国外开针灸班、太极拳培训班,著书注解《易经》《老
     子》这样的作品,这些做法都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
     解。 
C.19世纪强盛的中国之所以没有给别人“威胁”的感觉,反而令人心向往之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文化的力量。 
D.当前中国国内的和国外的形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极为有利,文艺工作者和国家有
     关机构都应当抓住这一时机,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展开余下试题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O二》)
【注】 ①任侠:以“侠义”自任。  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
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B.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异:与自己不同
   C.帝欲官白                              官: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做官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C.帝赐食,亲为调羹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
①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 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 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 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特
       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
               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请求免去自己
                的官职来赎李白的罪。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分)
   (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回答问题。(8分)
台城                                   台城
韦庄                                     刘禹锡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韦庄:晚唐著名诗人   ②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③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  ④后庭花;乐曲名。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2分)
   (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4)                             ,禾黍秋风听马嘶。(王实甫《长亭送别》) 
己所不欲 ,           (推荐为北京奥运迎宾语的《论语》五句经典之一)
五、(12分)


展开余下试题16.把下面5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                           
①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②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
③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里很快地夭折了。
④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的问题一丝不挂的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
⑤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
17.参照事例,概括出下面两组人物姓名的特点。(4分)
【示例】姓名:牛得草、马千里
特点:姓与名巧妙组合出一个完整的意思,蕴含一定的寓意。
   (1)姓名:韩学愈、李慕白 
   (2)姓名:程功、辛颖
18.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反映我国人口结构示意图,分析我们人口结构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性特征。(不超过40个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9—22题
心灵巨人
魏念滨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很早就停驻在我的心房,引领我在十年寒窗清苦的学习生活中咀嚼阳光的味道。那段日子确实单调乏味,尤其是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大家绷着弦拼着命整天与书本做伴,周而复始地吃饭、学习、睡觉,有限的课外活动也是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知识紧密相联。我那时苦中寻乐,有个小小的习惯,下课铃一响,经常一个人跑到走廓尽头,打开窗户,看天上的流云。一看到那些自由的白云,我的心就会莫名地激动起来,那是我心中的巨人在作怪。它让我把白云想像成未来,高远而澄清,太阳光一照,有着热烈的色彩。上课铃一响,那个巨人又会不失时机地将从遐想中唤回,并且谆谆告诫我,要努力听课呦,要好好用功呦,为了你那多姿多彩的未来和崇高远大的理想。
虽然后来我没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取自己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现实的安排,因为我心中的巨人给我了恰到好处的劝解与安慰,它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在它的感召下,我摩拳擦掌地在大学校园的各种舞台上释放青春的光芒;在它的牵引下,我如饥似渴地在校图书馆里汲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营养,它总是在关键时刻将我从各种虚浮的诱惑中扯拽出来,将身心投入到更为有益的事情上去。有了它,我才知道辛苦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有了它,我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人生的旅途才不会短路。
大学毕业后,一脚迈进社会。悠闲的工作,甜蜜的恋情,宽敞的住房,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愉悦心灵的同时,也使心灵失去了动力——心中的那个巨人自以为功德圆满竟早早地躺在薄薄的档案里昏昏睡去了。生活在喝茶、看报、提职加薪、家长里短中以一种惯性的方式延续,生活的目的早已模糊不堪。和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我甚至希望自己的日子能够沿着这样一种惯性一直生活下去,波澜不惊,安然至退休,至死亡。
在某个不经意的早晨,送女儿去幼儿园的路上,我偶然间抬头看到了天上那一轮喷薄跃出的红日,映得它周遭的云彩红彤彤的一片,很是撩人情绪,记忆的一角豁然开启,心中昏睡的巨人竟以诗的形式复苏出现:“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的诗,就是那个写了《瓦尔登湖》后卧轨自杀的诗人。时光荏苒,青春不再,海子式的浪漫与激情早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沉淀,“喂马、劈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琐碎的日子里,我们早已忘了还要“周游世界”,我们不再有梦,不再有追求,在面对蔚蓝的天空时我们不再有飞翔的憧憬和拥抱太阳的热望。心灵缺少精神巨人的主宰,窗外的阳光、绿树、和风就不能尽收眼底,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们看不到“春暖花开”,我们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窄。
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缺失的,醒醒吧,那些过早睡去的心灵巨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只要主人的躯体还活着,你们就应该燃烧出感觉和温度。即使这辈子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喂马、劈柴”,我们也不该放弃理想,停止飞翔,我们要怀着一颗诗心生活,面向生活的大海,我们的内心应该永远怀着春暖花开的期待。
(选自《时文选粹》)
19.(1)“咀嚼阳光的味道”含义是什么?(2分)
   (2)请用简洁语言概述高三学习阶段“心灵巨人”对“我”的作用。(4分)
20.(1)“我们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宜宾”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