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3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弥封线内;
3.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Ⅱ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吮(shǔn)吸 果实累累(léi léi) 蒙(méng)骗 心宽体胖(pán)
B.拙劣(liè) 长歌当(dàng)哭 横(héng)财 博闻强识(zhì)
C.骁(xiāo)勇 积极参与(yù) 角(jué)色 力能扛(gāng)鼎
D.创(chuāng)伤 酩酊(dǐng)大醉 掣(zhì)肘 一哄(hòng)而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学力  荫庇  出奇致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委曲  装潢  知人论事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歉收  谙熟  一如既往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作客  寒暄  登山览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          子孙。
②未来几年,铁路交通将会更加发达,2008年“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        只需半小时。
③在提拔干部时,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深入到干部所在单位,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以便好好地          干部。
A.不肖   大约   考察 B.不孝  大约  考查
C.不肖   大概    考查 D.不孝  大概  考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信贷活动中,银行轻易放贷,必然造成呆帐、坏帐的增加,致使尾大不掉,必然影响资金的回笼和流通。
B.与李登辉相比,在“去中国化”这一立场上,台湾当局今日的某些当权者真是过犹不及,比当年更甚了。
C.奥运会赛场陆续落成,中外记者参观后,他们对国家体育场——“鸟巢”这鬼斧神工的建筑赞叹不已。
D.作为合作四十年的手足情深的搭档,面对侯耀文的突然离世,石富宽先生沉浸在失之交臂的痛苦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也。”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田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可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死,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使于秦,窥以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撤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三》,有删改)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寒心:胆战心惊。
B.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乏:荒废。
C.窥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
D.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丹命固卒之时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丹终不迫于强秦 得复见将军于此
C.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 于是相以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D.欲以成大事之谋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下列词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又况(秦)闻樊将军之在乎?
B.太子跪而逢迎(田光),却行为(田光)道。
C.田先生坐定,(田光顾)左右无人。
D.使(荆卿)得至前,(丹)愿有所道。
9.下列各句,全都直接表现太子丹“仁而下士”的一组是 (    )
①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又况攀将军之在乎?
②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③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⑥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
B.攀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攀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攀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第Ⅱ卷(共120分)
三、(18分)
11.将上面古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②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访客舟中
            陈宪章
船中酒多少,船尾搁春沙①。
恰到溪穷处,山山枳壳花②。
   【注】①搁春沙:搁浅在沙滩上。②枳壳花:春天开放的幽香白花。
   (1)《客至》前二名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4分)

   (2)《客至》与《访客舟中》二诗,均表达了主客相会喜悦的心情,但杜诗表意直白显豁,陈诗表意含蓄婉曲。请分别简析二者的不同写法。(4分)


13.将下面的古诗人补充完整(任选五小题)。(5分)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④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展开余下试题 ⑤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⑥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四、(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家鸡的起源
家鸡的祖先,现今一般人都认为是原鸡。因为二者在体形、羽毛和叫声等方面,都极相似。而且原鸡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印度北部,这些地区也与人类在初期文化发展过程中,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化活动的地点相近。
在新石器时代,在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门峡庙底沟的居民点遣址中,已发掘有鸡骨,但未能肯定是原鸡还是家鸡。在长江流域的湖北屈家岭遗址,曾发掘有陶鸡,估计是依照家鸡仿制的,而且还可推断当时饲养家鸡已相当普遍,才能被利用作为艺术的对象。约公元前1600—1100年的甲骨文里已有“鸡”字,而《诗经》里讲到鸡不只一处,战国时还设有“鸡人官”专司祭祀。可见,鸡的驯化在我国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
目前一般“家禽学”的书籍里关于家鸡的起源,都说我国的家鸡是由印度传来,而后再从我国传入日本及欧洲。不但我国《家禽学》教科书中这样说,而且各国同类型的书籍中也都这样说——达尔文先提出此说,后人都受了他的影响。
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写道:“在印度,鸡的被家养,大约是在公元前1200年《玛奴法典》完成的时候,不过也有人认为只在公元前800年。”在这本书的另一处,他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说道:“鸡是西方的动物,是在分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的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的。”他所根据的《中国百科全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并未讲明白,仅说是在1609年印出的;而在另一个地方,又说是在1596年出版的。据查,《本草纲目》是在1596年出生的,而在1609年发表的比较著名的中国类书,只有《三才图会》。
查《本草纲目》,其中并无上述记载。至于《三才图会》,在其第13函第1卷第10页上有一段关于鸡的记载:“鸡有蜀鲁荆越诸种。越鸡小,蜀鸡大,鲁鸡又其大者,旧说日中有鸡。鸡西方之物,大明生于东,故鸡之入。”这里所说的“西方”,显然是指“蜀”“荆”等地,就是中国的西部。旧说“日中有鸡,月中有兔”,“大明”指的是“日”,日与月对说,故鸡之入。这是一种非科学的牵强附会之说,当然不足引以为据。
看来,达尔文是根据《三才图会》中上面所提到的一段毫无科学根据的话,来解释鸡是中国以西的地区——印度的产物,并在公元前1400年引进东方——中国的,这显然是误解,不足为凭。
14.下列表述,不能成为“家鸡起源于原鸡”依据的一项是(3分) (    )
A.家鸡在体形、羽毛和叫者等方面与原鸡极其相似。
B.原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和印度的北部等地区。
C.原鸡生活地点与人类初期动物驯养活动地点相近。
D.龙山文化的三门峡庙底沟居民遗址中发掘有鸡骨。
15.填空:我国家鸡由印度传来之说,见于            和           等书籍中。(填具体的书名)(2分)

16.作者并不认同“我国家鸡由印度传来”的观点,原因是什么?请分条陈述。(4分)
1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史前文化发掘出来的动物遗物来看,我国很早就有了家鸡。
B.从文化的角度看,我国对鸡的记载不晚于印度的《玛奴法典》。
C.从战国所设“鸡人官”可证我国家鸡的驯化是和印度同时的。
D.1596年出版的《本草纲目》,属于当时比较著名的中国类书。
五、(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谈卓别林
                         王元化
(1)一个朋友告诉我,厨川白村在《北美印象记》中对于卓别林很有微词,甚至把他同跳课体舞低级趣味并列。厨川是我向来尊敬的作家,可是这回——倘他真有这意见,却无论如何也不能令我折服了。因为我不但爱看卓别林的电影,而且还是十足的卓迷。
(2)然而,尽管去年我买到一本卓别林的游记《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本书里,卓别林表现的自己反而最少,最模糊,也许善于用眉目表情的人,未必善于用笔表情吧。
(3)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尽然。电影里的卓别林是我们大家中的一个,他穿着我们所熟悉的又脏又旧的衣服,拿着一支细得可怜的手杖,戴着一顶滑稽的小圆帽,脚下的一双破靴似乎要把全世界的苦恼带到自己的路上。他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他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而游记里卓别林全不这样,他脱去了破衣破裤破帽破靴,又重新穿上绅士的大礼服,走进了上流社会,同学者,闻人,权贵,名媛混在一起,整天在名声,金钱,荣耀,爱情里辗转。这个卓别林和我们的喜怒悲欢已经距离很远,所以也引不起我们的共鸣来了。
(4)据卓别林说,有一次他还没有完全以这样的面目出现,不过在银幕上换了另一种姿态,马上就接到许多观众的来信,质问的也有,惋惜的也有,请求的也有,甚至谴责的也有。观众这样哄动,因为他们在这个穿着破衣破靴的小丑身上发现了一个装载无数灵魂的大灵魂,他们就是大灵魂中的一点一滴,这大灵魂一旦消失,他们当然也会感到幻灭。
(5)卓别林的可爱处,不是他的八字脚小胡子,反之,倒是他的不可笑的一面。
(6)一个伟大的讽刺家,所以伟大,也都因为他们有不可笑的一面。在笑止步,只是滑稽,不是讽刺。读过果戈理的小说,能够懂得他的“含泪微笑”,也就能够真正懂得讽刺的价值。
(7)不过,果戈理和卓别林又不完全相同,果戈理是要在不可笑中挖出可笑来。罗士特莱夫叫乞乞科夫摸摸狗的鼻头,乞乞科夫一面摸一面说:“不是平常的鼻子!”这种交际术,世人不觉得可笑,但是果戈理说他可笑。在平常人所谓合理,崇高,美丽中发现了荒谬,卑鄙,无聊……这就是果戈理的讽刺。
(8)卓别林和果戈理相反,他要在可笑中挖出不可笑。见了人不分贫富一律脱帽行礼,别人说这是愚蠢,卓别林却说是真诚。只懂得爱:爱自然,爱动物,爱人类,爱流浪,不打他的人他都爱,打过了他的人他还是爱,别人说这是傻,卓别林却说这是崇高。用丑代表美,用笑代表泪,用蠢代表真,用傻代表爱,这是卓别林对于世界无可奈何的讽刺。人间本没有绝对真、绝对爱、绝对善良的人性,即使有,也只能在一个丑角身上看到。卓别林的悲哀就在这里。
(9)踢开功利的算盘,撕下虚伪的面目,使真显出在脸上,从头到脚的傻瓜,才能懂得卓别林的伟大。世故,伶俐,圆滑如珠,到处滚来滚去的聪明人,只有把卓别林当作一个滑稽、卖笑的小丑,加以无情的讪笑、玩弄甚至迫害。卓别林固然不幸,我们也同样不幸,因为产生这种丑角的世界是悲哀的。幸福的世界,就决不会有卓别林似的丑角,也决不会有嘲笑卓别林的聪明人。


展开余下试题 (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有改动)
18.文章开头写到厨川白村对于卓别林很有微词,从全文来乍,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9.作者为什么不太喜欢卓别林的游记《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4分)
20.(4分)
①解释(4)自然段中加点词“大灵魂”在文中的含义。(2分)


②第(9)自然段中“产生这种丑角的世界”在文中指的是怎样一种世界?(2分)
21.为了充分说理,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任选两处加以分析,说说这一手法使用的妙处。(6分)
六、(12分)
22.把下面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3分)
①美术与电影直接用色彩和图象将人物形象诉诸观众的眼睛。
②它塑人物的手段是语言,与美术、电影不同。
③而读者在欣赏这些具体的形象时,也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大脑,展开丰富的想象。
④小说是语言艺术。
⑤因此,小说塑造形象必须具体,否则就无法激发读者了解完整的人物形象。
    ⑥小说虽然也是看的,但作家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语言文字仅仅是传递形象的工具,是刺激读者大脑、经过读者想象再转换成形象的符号。
23.按照要求仿写。(3分)
迷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谜面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迹底就是答案。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猜一物理学科的名称),答案是“应用力学”(由“应用力气去学习”之意压缩而来)。其中“书山有路勤为径”是谜面,“猜一物理学科的名称”是谜目,“应用力学”是谜底。又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猜一科技术语),答案是“最新成果”(由“最新结成的果实”之意压缩而来)。其中“花褪红青杏小”是谜面,“猜一科技术语”是谜目,“最新成果”是谜底。
请你以所知的诗词文句、熟语(包括俗语)为谜面,中学教材中所出现的人名、地名、成语、器具、名词术语为谜目,自设谜底,拟一条谜面。
24.根据材料进行表达。(6分)
报载:年仅8的海南女孩张惠敏被国内外媒体称为“长跑神童”,2007年7月3日,她在父亲的安排下由三亚出发,用时57天,跑完3558公里,于8月28日凌晨到达天安门广场。她的父亲张健民对此的解释是“以实际行动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与此同时,父女两人也成为许多媒体和专家质疑的对象。
请根据这则材料,以奥林匹克精神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主题口号为理论依据,写一则表明自己观点的短评。
要求:①观点鲜明,依据正确,分析合理,语言通顺。②70—80字。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后改名《青年》)1卷1号,发表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对青年人提出六点寄语:
(一)自主而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没有意义的礼节)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你对这六点寄语的何感想?近一百年过去了,对这些寄语,中国青年所做如何?这些寄语是否符合当代社会对青年要求?你认为对当代青掉还应该敬告些什么?……请以“敬告青年”这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选择六点寄语的一点或几点作文,立意自定;
(2)角度自选,若提出新的敬告语,请遵循“……而非……”的表达方式;
(3)题目自拟;
(4)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5)不少于800字。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第I卷(30分,每小题3分)
1.C.[A项中应为“蒙(mēng)骗”;B项中应为“横(hèng)财”;D项中应为“掣(chè)肘”。]
2.C.[A项中应为“出奇制胜”;B项中应为“知人论世”;D项中应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A.[“不肖”,品行不好;“不孝”,对父母不敬。“大约”,一般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大概”,一般表示对情况的估计。“考察”,指实地观察、调查,反复检验、考验和观察;“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和衡量工作或学习成绩等。]
4.C.[A项中“尾大不掉”,比喻组织庞大或机构下强上弱,指挥不灵;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中“过犹不及”,指做事过头同不够一样;用在此处与句意相矛盾。D项中“失之交臂”,比喻错过好的机会;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C项中“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艺术技巧高超、精巧,不似人力所为;用在此处符合句意。]
5.A.[B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C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象”,全句结构混乱。D项中“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结构混乱,“就在于……”和“主要原因是……”句式杂糅;“生活在……”前应加“使你”,因成分残缺而造成结构混乱。]
6.D.[让:推辞、退让。]
7.A.[A项:两个“固”都是副词,作“本来”讲。B项:前“于”,介词“被”;后“于”,介词,“在”。C项:前“因”,介词,“通过”;后“因”,介词,“趁(机)”。D项:前“以”,介词,“通过、凭借、依靠”;后“以”,介词,“和、跟”(也可译成动词“率领”。)
8.C.[田先生坐定,(太子顾)左右无人。]
9.D.[①表现秦王残暴及其后果。②是鞠武向太子推荐田光。③表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宣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