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42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2]
深圳市南山区200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高  三  期  末  考  试
语  文
 
注意:
1.全卷满分150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本试卷第一部分1—8小题、12小题在答题卡的相应序号上填涂答案,其余各题回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试题1—8页上作答的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好自己的考号、姓名,并认真涂填好自己的考号及考试科目;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好自己的学校、考号及姓名。
4.考试结束,监考员只将答题卷和答题卡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水缸    女红    贡献    长江大河    清洁肛肠
B.寄托    崎岖    畸形    风光旖旎    倚老卖老
C.考验    眼睑    签名    例行检查    刀光剑影
D.城垣    盘桓    横亘    持之以恒    煊赫一时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式不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一些领导干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挥金如土,肆意妄为,不融入基层,融入群众,全心全意为国家谋福利,最终免不了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民族的振兴。
A.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B.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C.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我们才能加速现化化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D.有了这种民族精神作支柱,有了这种不断提升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我们才能加速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才能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专家认为早恋不会因为跳集体舞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跳集体舞就不会发生。
B.广东人口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总量已接近极限! 
C.曹文轩教授表示,中学生挑选阅读材料时不仅要注重经典、强调名篇,而且应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材料。


浏览完整试题D.台风常引起建筑物及设施的破坏和倒塌,毁坏交通和农业,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起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调温,保持热平衡等。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⑧,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⑩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
注释: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 闾里:乡里。④ 宗:推崇,归附。⑤ 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⑥ 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 。⑦ 使酒:酗酒任性。⑧ 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⑨ 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⑩ 傥:倘或。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
C.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3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其“不遇”。但他因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9.(1)为下面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2)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②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二)诗歌鉴赏题(共6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3分)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全答按前三题计分)(6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原《离骚》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展开余下试题苏轼《赤壁赋》
(3)                  ,                   ;              ,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阿房宫赋》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陶潜《饮酒》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①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这里的全民性指属于同一文化传统的同一族群的全体成员在同一节日时间参与共同模式的节俗。
    ②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蕴涵的文化含量大部分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强调人际和睦、欢乐吉庆、丰收富裕、健康长寿、天人合一等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当然也有些内容与现代社会不完全合拍,但我们也要以合理的态度看待。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已成为广大民众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传袭力,因而把它们看作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应无问题。那么,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④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除夕、中秋注重家庭团圆,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清明节祭祖,也是同族的人们汇聚联络的时机。其他节日也都注重家庭团聚或相互问候、赠送礼物,有程度不等的协调、密切人际关系的功能。
⑤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人们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立春之日,举行迎春仪式,打春牛、吃春饼等,庆贺新春的到来,为春耕做准备。
    ⑥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
⑦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面临着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也一同涌入国门,致使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逐渐兴起并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
    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中,端午节已经被韩国抢注,引起了国人的极大愤慨,端午节申报竞争失利的事实说明,我们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很多优秀传统“失传”了。除端午节外,我国还有一些重要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是与东亚的数个国家共有的,也有被其他国家“抢注”的危险,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⑨有人以为,鉴于目前我国法定节假日体系的实际情况,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把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大力丰富人们的节日文化生活,对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⑩也有专家认为,超越现实,给人提供一个理想性目标,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遗憾的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的这种社会功能被削弱,从而使传统文化成分被商品化。端午节逐渐蜕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还有就是对传统节日缺乏理想的目标,比如说,先前庆祝端午节的主题不是爱国,而是全民卫生运动,导致了端午节内容的蜕变;可以设想我们的国粹却只剩下“吃”而文化和精神内涵尽丧的一具空壳时,即使申遗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12.对“传统文化节日”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联。
B.传统节日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凝结而成的文化特质、群体精神,形成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标志性文化。
C.传统节日的各种仪式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含量和价值观念是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因此都必须在现代社会加以继承和发扬。
D.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看其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
13.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节日诗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下列诗句中反映的
是什么节日。(4分)
A.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答:A.              B.             C.              D.             
14.文章阐述了保护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哪些?请分条概括。(6分)
答:
15.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人认为应该把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也有人认为关键不在于国家给不给法定节日。结合文本观点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大河遗梦
李存葆
①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却了威严,失却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 


展开余下试题②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潜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注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
③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悟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任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儿,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
④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李白吟出那飞霆走雷的诗句,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章…… 
⑤黄河,当今我们这个民族正处在历史大转型的紧要关口,我们需要黄河大米,需要黄河绒螯蟹,需要你三角洲上那素衣缟服的天鹅……但我们更需要思想,需要智慧,需要精神王国的两大骄子——哲学与诗。黄河,当我们的物质大厦遍地耸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峨齐高。黄河,面对这个七色迷目、五声乱耳、连空气中也飘散着物化的浮嚣之气的世界,我不希望因了你的断流,而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消弥,让哲人停止思索;也不希望因了你的干涸,而使诗人关闭了那能催人奋袂而起的激情的闸门…… 
⑥黄河,我还知道,是你的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你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你纵向雕刻了中国的性格。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你既能使“挑灯看剑”的赳赳武夫,高歌“梦回吹角连营”;也能使低吟“绿肥红瘦”的纤纤弱女,赋一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黄河,你用黄水养育出青海高原那会唱花儿的娇娃,你用黄风抽打出内蒙草原那剽悍的骑手,你用黄浪冲刷出陕北那满脸都是鱼纹皱的坚韧农夫,你用惊涛铸成山东大汉那青铜色的胸膛,你狮子般的气概,赋予我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你一泻千里的奔放,注入我油田铁人那地火般喷突的豪情…… 
⑦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 当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正把握命运的缰绳,紧攥时代的流速,去际会新世纪的大波时,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 
16.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断流“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4分)
17.整合全文信息,分条陈述第⑦段“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心灵的河”的具体内涵?(6分)
历史的河:
文化的河:
心灵的河:
18. 文章以“大河遗梦”为题目,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伍立杨先生采访记
  采访者:藏书报记者 王雪霞 
  受访者:伍立杨 
  问:伍先生,在书界,您有着不小的名气,您觉得大家看重的是您的哪方面? 
  答:杂文家牧惠、舒展、史学家王春瑜等先生,他们的文章求真求美,文采思想的搏动之下,字里行间,充溢关心民瘼的精神。以他们为师,可能迈出了一点点的步子。博客论坛上有读者说我最近的《故纸风雪》“……特别是在这本书里,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抨击极权专制,为民主而呼喊,其胆其识其才,均令人钦佩”。过奖了,但这不妨是我追求的境界。说名气呢,还真汗颜。 
问:买书、读书、作文在您的生活中占了多大的比重? 
答:说全部嫌夸张,总之几乎是全部。“我生原为读书来”,我不敢说是“读书种子”,大抵因为无能,买书、读书渐成癖好,读多了就有这样那样的感想,于是就写下来,似乎已成一种生活方式了。 
问:现在您还是一如既往地买书、读书吗?在《我的书房》一书中,我看到您的文章《书边散墨》,记述了您的书房,现在有多少册书了?主要是哪方面的?这些书都是为了阅读吗? 
答:有时候,告诫自己,这趟出门,片纸不带。真到了书店,又迈不开步子了。我的藏书现约有七千余册。主要是古典文学、文史哲、别集、合集;晚清民初史料、当事人回忆录……宪政及美国史系列……等方面;大书如“廿四史”(中华标点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元文类”、“明文海”、“清文汇”,以及“民国丛书”第一辑数百种,小书如民智书局初版的《建国方略》等等奇书、杂书,很多。特别喜欢的作家则专题收集,如钱钟书、唐德刚、苏轼、契诃夫等。藏书为了阅读,纯而又纯的藏书,我没有兴趣、也没有那个能力。有的朋友能两者兼顾,藏书多得吓人。
问:您把自己的第一书房,命为浮沤堂,第二书房命为发呆室,这其中有什么样的深意?
答:浮沤来自于佛教典故,意谓人生在宇宙的大背景上其实很渺小,其间积极者看到积极,这是我的一点微意;至于发呆呢,就没有什么深意,人生包括读书生涯的枯燥、倦怠、得闲的时候,如朱自清先生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就近于“发呆”。
问:您曾长期供职于《人民日报》,作记者、编辑,1999年调到《海南日报》,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 
答:安居方能乐业。以前为住房所苦,南来以后,居住环境条件大大改善了。七千多册书,在几十米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深圳市南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