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模拟卷

阅读:926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必修一 学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2008年广西玉林模拟试题
  2008年广西玉林模拟试题
一、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2分)
1、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灼zhuó伤    分泌 mì   花卉huì   花萼è
B、摄shè取    白垩è    地壳 ké  栖qī息
C、翕xī忽    深邃suì    清冽lì   藻荇xìng
D、浅阜fù    虬qiú松    衣袂 mèi  海豚tùn
2、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抄写在田字格里。3分

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滥发纸币,物价飞涨,作为西南联大教授的朱自清先生,穷困之极,一日朱于昆明街头行走,一乞丐紧追不舍,朱不胜其烦,回首皱眉道:“别跟着我,我是教授。”乞丐闻言急速退去。4分
  朱自清说“我是教授”的言外之意是                                                 
                                                                              
4、格言警句是语言文字的精华,是思想认识的火花;领悟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欣赏其珠玉般绚丽的光辉,会使你心境旷达、情志升华、性灵激扬,为你撑开通往理想人生的风帆。你喜欢格言吗?如果喜欢,请把你喜欢的一句格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喜欢的理由。4分
格言:                                                                                   
                                                                              
理由是                                                                        
                                                                         。


浏览完整试题二、 古诗文与名著24分
5、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每题2分,共8分
(1)绿树村边合,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3) ,柳暗花明又一村。
(4)千嶂里,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这首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三月贬官黄州时所写,小序表明此是一首记游之作.
B、“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此二句点明作者游黄州的时间和地点。
C、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雨后景色,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D、下阕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
E、全词描写细腻生动,语言明白晓畅,没有用典。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相与步于中庭。
B、入则无法家拂士。/月色入户。
C、必先苦其心志。/其乡人曰。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既克,公问其故。
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一段列举了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B、选文第二段中“苦”“劳”“饿”“空乏”“乱”这些词语意思虽然不同,但用法一样,都译为“使……怎么样”。
C、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就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法家拂士”,一个是有“敌国外患”。
D、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10、结合现实谈谈你对第二段的理解。3分

三、 现代文阅读。24分
(1)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2)绿色植物和海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它们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土壤(或海洋)中吸取的水混合,形成一种单糖、葡萄糖和氧气。这种奇妙的变化通过植物中的绿色素(叶绿素吸收日光进行化学反应,即光合作用)完成。
(3)树木将从空气中摄取的二氧化碳以葡萄糖的形式保存起来,能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林木每年从空气中摄取上百万吨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由于工业和汽车尾气产生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极为必要.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能量,不让热量流失,结果引起全球气温升高。
(5)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其次,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6)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上的生物也大量灭绝。
(7)如果将来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有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的达尔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远不止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两个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B、第(4)段的作用是举例子说明雨林的毁灭的结果是引起全球的气温升高,从而告诫人类要爱护热带雨林,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C、“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上的生物也大量灭绝。”这个句子用“77%”到“96%”这一数据范围说明发生在2.45亿年前的那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是最严重的一次物种灭绝。
D、作者告诫人们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六次大灭绝。
12、根据上面文字,请简要说说雨林毁灭会给世界带来哪些灾难?3分

13、读了上面几段文字,你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3分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
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
翘盼的心,涛涛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展开余下试题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
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
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
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
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
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
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
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
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
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
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
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
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
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
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
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
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
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
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
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
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
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
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
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
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
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
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
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
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
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
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4、标题是“牡丹的拒绝”,请联系全文说说牡丹都拒绝了什么?4分


15、请你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作简洁的批注。3分


16、“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请你说说这句子中“品位”的意思。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牡丹的拒绝”,即牡丹的权利,它有权拒绝自然界规定的花期,也有权拒绝好奇者的膜拜。文章题目透露了牡丹的个性信息。
   B.这篇散文不但将洛阳牡丹人格化,而且将其“诗化”。作者藉以颂扬一种令人敬慕的品格,讴歌真率无邪的情致。
   C.“花开花落二十日”,牡丹花期短暂,个性难现;而在漫长的“没有牡丹的日子里” 牡丹才有个性。为此,作者提倡“拒绝”。
   D.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这些文字表现了牡丹怒放时热情奔放的形象,符合所在段落的语境。
   E.作者取材于真实的经历,但文章冲破“写真”的疆域,说传闻、引佳句,驰骋想象,清丽的文字中兼容了崇敬与鄙视。
四、 修改与写作
读下面的通知,完成后面的3个小题。10分                
通 知
  
 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⑵为保证香山“红叶节”期间香颐路交通畅通,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决定,⑶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凡前往香山的各种形号的进口国产大小汽车,其单位和个人均需提前三日到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办理通行证。⑷无通行证车辆请晓行昆明湖南路。
   ⑸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1998年10月5日
   
18、格式不正确的一处是(写画线处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不符合应用文语体,应删除的一处是(写画线处序号)________________2分
   20、语言不简明的一处是(写画线处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原意4分)
21、本文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作文50分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读了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后,请你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
(1) 题目自拟。
(2) 从自己感触最深、有话要说的方面来写。
(3) 对文章中感触最深的内容要作简要的介绍。
(4) 谈感想要联系自身或社会实际。
参考答案:1、A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腐败无能,教授比乞丐还穷。4、略   5、(1)青山郭外斜(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山重水复疑无路(4)长烟落日孤城闭. 6、BE  7、C   8、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土,国外没敌对国家和外来祸患,往往会灭亡。 9、D  10、历经艰苦磨练就能成就大业。  11、B  12、毁灭无数的动植物物种,毁灭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减少了光合作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减少大气中氧气含量,放火毁林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最后,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13、爱护环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14、拒绝了皇威,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
颂,拒绝萎顿和衰老,拒绝阴冷.15. 更显牡丹倔强个性.  16、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之美。17、AC  18、(5)19、(1)  20、(3)把“凡前往香山的各种形号的进口国产大小汽车”改为“凡前往香山的汽车”。21、“形”改为“型”, “晓”改为“绕” (202.103.216.243)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必修一 学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8年广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