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浙江省杭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浙江省杭州市2008年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l.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第一代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翘首神州,不忘桑梓(zǐ)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B.品牌的类同现象反映的是一些企业投机取巧的心态和占知名品牌的光以扩大市场份额的投机心理,其实这种傍(bàng)名牌的行为并不会被消费者接受。
C.南京城在12月13日会拉响警报,汽车会鸣笛,渡轮也会鸣响,所有的声音会聚一处,仿佛30万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在风中呜咽(yān),给人警醒。
D.站在广场一隅,仿佛置身于净心的祥和安静之地;阳光灿烂,经蟠飞舞,身旁好似不时传来阵阵清晰而混(hún)沌的远古呼唤,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诺贝尔奖得主必须尽一个义务,那就是      时要发表一个演说。一般演说都是在颁奖当天发表的。
②鲸同澳大利亚似乎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      ,南大洋的各种鲸不仅时常出没于澳洲大陆沿岸,有时甚至会游人城区水域。
③“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宋代诗人翁森的诗句,      描绘了仙居旅游业的今天和未来。
A.授奖    姻缘    恰当        B.受奖    因缘    恰巧
C.授奖    因缘    恰巧        D.受奖    姻缘    恰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消息是传递简明的信息,让人知晓;通讯是把消息写成一则新闻故事,让人感同身受,对事件有进一步的了解。
B.面对书籍浩瀚的世界文学殿堂,谁也不必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阅读数量,而在于你从中受到的熏陶,得到的精神滋养。
C.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日“成仁”,孟日“取义”:他们的宗旨是一致的。
D.理财产品的热卖,首先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了这个大环境,再加上国民收人的不断增加,就形成了一种遭遇“滑铁卢”的良好态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近日来持续高温,使得各空调卖场的销售异常火爆,不仅空调专卖店生意红火,连大商场的空调也很热销,销售常常供不应求。
B.这场年度性的海外国际化人才专场招聘会,希望为众多优秀的海外中国毕业生创造良好渠道回国发展个人职业生涯。
C.第三届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是由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和明圆文化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大型综合性艺术作品展,展出的是中青年艺术家的最新成果。
D.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相信并希望,欧盟在台湾问题上会继续支持和理解中方的立场,做出毫不含糊的表态。
5.根据各种语体的语言要求,下列句子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灾以来,我市各界关心灾区人民生活,积极开展救灾活动,捐款和实物折款,累计已超过百万元。(广播稿)
B.4月18日,该犯与俩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并商量好行动步骤,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的文物多件。(法院布告)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可食,味酸。(工具书)
D.我校定于2008年1月8日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我们热忱欢迎各界宾客、历届校友届时拨冗莅临,同庆华诞。特此公告,敬祈周知。(校庆公告)
6.下列是某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劝学》)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雾》)
C.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D.①边庭流血成海水,吾王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通《梅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0题。
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斗一40的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5的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菩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0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时间。
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圆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钱向玉钱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
关于古代用玉等级制度,《周礼》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曰:“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经鉴定,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
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在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的基础上,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7.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
B.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C.可以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时代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
D.使原先一鳞半爪的文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完整全面。
8.下列最能体现良渚古城建筑特点的一项是
A.古城筑于天目山脉的支脉,城的南北两侧有苕溪和良清港流过。
B.城墙底部铺垫着由人工开凿而成的尖石,上部用纯净黄土夯筑。
C.古城占地面积虽与颐和园相当,但建筑规模却超过了颐和园。
D.工程浩大,需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历经多年时间。
9.下列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功用和用玉等级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和法器,也可能代表着良渚人的财富。
B.锁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后,不再是砍伐和打仗的武器,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
C.从古城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推断,良渚古城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中心。
D.中国古代用玉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良清文化时子犯。
10.根据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良渚古城可以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提供丰富的史料。
B.由于尧舜禹时代尚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因此这个时期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对它的了解只能依据出土的文物。
C.建造城墙使用的泥土不是良渚一带的灰黑色淤泥,而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表明了当时统治者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势力范围。
D.良清出土的黑陶器上所发现的刻划符号,属于最一早的象形文字,它为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完善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展开余下试题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1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
B.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
C.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往受到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
D.今之学者,……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第Ⅱ卷(108分)
四(17分)
15.完成下面两题。(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译:                                                                        。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译:                                                                   。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题。(6分)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l)两诗都以          为意象,赞颂了它                 的品格。(2分)
(2)两诗的第三、四句都饶有意趣,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17.文学常识填空。(3分)
(1)宋词有两种主要的艺术风格。“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易安和幼安分别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             。
(2)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             》和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
(3)别里科夫、玛蒂尔德、欧也妮。葛朗台分别是俄国作家             、法国作家莫泊桑和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1题。
一曲溪流一曲烟
若干年前,因为读到一篇文章,说郁达夫和俞平伯在杭州时,常常于烟波浩渺中相偕泛舟西溪,内心便很是向往。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西溪,其实只是它的一段,但也够让人心旷神怡了。
据资料记载,西溪曾梅树成林,泉井清澈,在明清时期,与灵峰、孤山齐名,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西溪曾寺院众多,香火鼎盛,东晋时有古夕照庵,唐时有永兴寺,五代时有永乐庵;西溪曾引得历代文人骚客留下墨宝,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御笔留字留诗。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西溪一直以来成了邂逅它的人们牵挂的梦乡——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许多年前,诗人徐志摩•在远赴西伯利亚的路上突然有感,提笔写下了《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这位云中之鹤(徐曾用笔名云中鹤),在夕阳晚风中,在月光之下,窥探到了西溪芦苇的“灵魂秘密”。
这秘密是内心的聆听,是灵魂的消磨,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而在杭州筑“风雨茅庐”的郁达夫对西溪也情有独钟,他的足迹遍布西溪的兼霞深处。秋雪庵的清幽稚静,庵外的浩荡烟波,让他觉得世间的风风雨雨和他隔得很远很远。
对西溪青睐有加的异乡人很多,西溪之于他们,无疑是一种发现。清代著名文人张岱竟说“欲寻深盔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把西溪比之为陶渊明的桃花源了。
这些异乡人遭逢了西溪,西溪便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让他们惊艳的意象,一个能够和他们的心灵某一片断相重合的镜像。
且留下,把西溪弹奏成一曲天籁邂逅,然后把西溪的景致收藏于他们的生命,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揉合在一起,和西溪的芦苇一样在秋天摇曳,成为生命中的标识。


展开余下试题清初的洪异,他的传奇剧本《长生殿》,诉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缠绵诽恻。他是明代西溪大族—明代功臣洪钟的第六代孙子,他的先祖世代居住在西溪洪家湾。有趣的是,近年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更有提出西溪洪园是大观园原型的。
这里面的真真假假后人已经很难考证了,有一点像芦苇上的朝露,在光线的照耀下烟消云散,但留下的是晶莹和别透的记忆。而在另一名著《水浒传》里,西溪的影子在书页间俯拾即是。写到许多地名,都是历史上西溪的地名。而《水浒》中许多“水泊”景色,都以江南水乡,尤其是西溪“水泊”为素材。在施耐庵的笔下,把西溪弹奏成了一曲辽阔的天籁,有豪情,有惆怅,
也有对天地的礼赞。
北宋康王赵构逃至杭州途经西溪时,见此地风水极佳,宜建做皇宫,但迫于当时的条件而放弃,曰“西溪且留下”。后来,“西溪市”改名为留下镇。据说赵构到“西溪市”入酒肆,喜其供奉,御书界牌曰“不为酒税处”。传说也罢,史实也好,这个最终在杭州建立了风雨飘摇王朝的赵构,他在西溪留下的传说无疑是美丽的。
归来,在这里放下自己的行囊。
那个民间传说是“帝师”的高士奇,在康熙御笔题字“竹窗”的西溪别墅里,安放着深深眷恋的西溪魂;那个以《沛京赋》闻名京都的宋朝词人周邦彦,连同那被西溪水浸润得缠绵柔软的《片玉词》一起回归西溪;那个被誉为清初一代文人翘楚的厉鹤,连同他的百首西溪诗词,魂留西溪花坞;那一代大儒王阳明也为之撰写墓铭的明太子太保洪钟,葬于西溪莲花山,他的曾孙洪瞻祖,辞官归乡,隐居40年余。
这些人,无一不是时代的名士,他们风云际会于西溪,让我们看到了属于这溪水的传奇,他们在默默地告诉我们,那些芦苇所倾诉的,不仅仅是清风……
(李郁葱《一曲溪流一曲烟》,有删改)
18.文章开头引用史料记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
19.作者说“西溪一直以来成了邂逅它的人们牵挂的梦乡”,综观全文,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叙写这“梦乡”的?(6分)
答:                                                                   。
20.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及作用。(3分)
答:                                                                   。
21.文中多次出现“芦苇”这个意象,简述你对它的理解。(5分)
答:                                                                   。
六(13分)
22.下面是关于一则对联的趣谈,请填写下面的空格。(3分)
王羲之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每年除夕夜他亲手写的贴在门上的对联都会被人偷走。
有一年除夕,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在门上贴了这样一幅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大家都不懂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年初一王羲之起来,看到对联还在,就在对联上加上了几个字,变成了:
福无双至今日至
祸不单行   
23.下面是两位“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获奖者的简介,请你任选一位,拟写一份颁奖词。(不超过80字)(6分)
退休工人赵希海
赵希海退休后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多病,默默地走向大山,风雨无阻义务植树。18年来,他植树18万株,成活10.8万株,育苗21.6万株,价值上百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环境顾问廖秀冬
廖秀冬作为奥组委环境顾问,她积极提倡“污染者自付”原则,编制有关法例。2007年5月16日,她在香港立法会上提出修仃《2007年污水处理(排污费)规例》的议案。2007年6月她公布,维多利亚港湾已悄悄长出珊瑚,作为致病微生物指标的大肠杆菌含量下降了50%。
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4分)
螃蟹、猫头鹰和编蝠都去上“去恶习研修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编蝠仍倒悬。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精神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散文。她说,若有可能,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自己。
你追求怎样的精神生活,又将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试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