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1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5]
湖南省长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语文)
  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试卷(六)
语  文
命题: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辟谣 辟邪说 大辟 开天辟地 精辟透彻
B.度量 度量衡 量度 量才录用 量入为出
C.强迫 强心剂 强颜 差强人意 强词夺理
D.应试 应届生 应允 一应俱全 应运而生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骸骨 懈怠 剑拔驽张 按部就班 按途索骥
B.燥 报销 变本加厉 各行其是 繁弦急管
C.抵销 含混 棉里藏针 若即若离 一泄千里
D.泄露 安祥 事必恭亲 披星戴月 弱不经风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在时尚的潮流中,新年的春联、中秋的月饼、街市上       掠过的大红唐装,还是让我们依稀看到传统的倔强身影。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        为目的创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③水文行业标志正式         ,是全国水文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水文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符号。
A.偶尔 营利 启用 B.偶尔 营利 起用
C.偶然 赢利 起用 D.偶然 赢利 启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到农村占用耕地或农村建设用地,搞房地产开发从而形成所谓“小产权房”,通知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B.通过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知道古代的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叛逆,对超乎人力之上的命运的挣扎、幻想、希望与反抗。
C.自由诗并不是要韵律,而且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且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D.英国《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方面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优秀科学家、企业家的回归。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是啊,”他扭过头看看我吃惊的样子,“不可以吗”?我烧的烙饼是我们那一片最好的,生意好得不得好,烧烙饼的人不能去旅行去摄影吗?
B.“三十难立”族遍布全球:在美国,加拿大,他们被称为“归巢小孩”,在英国,他们是“口袋小孩”,在法国,他们是“赖巢族”,在意大利,他们是“妈妈的小孩”。
C.作为物候学的专门研究者,他总是认真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唱了?
D.在今年的“3.15”来临之际,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六大电信运营离开始出台电话卡余额解决办法,修正话霸行为(电话卡“霸王条款”)。
二、现代文(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6—9小题。
跨入二十世纪以来,传统文化普及日益发展,民众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热情持续增长。据国际儒联的一份报告,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小学开展的以诵读蒙学与四书为主要内容的普及活动方兴未艾,估计有一千万少年儿童参加,在这一千万人背后,至少还有两千万家长和老师。这些活动主要是民间的力量分散、自发地组织开展的。这些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以养成社会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为中心,着眼于道德建设和人格成长,追求积极的人生,受到了社会的积极的关注。其中如北京的了耽学堂,天津的明德国学馆等普及儒学的民间团体,以“公益性”为宗旨,组织志愿身体力行,颇爱好评。这些被称为草根性的儒学普及活动,在新一波的国学热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在教育文化界,素被人为以坚持意识形态优先而著称的人民大学,在二OO二年率先成立了孔子研究院,此后大学的儒学中心遍地开花,《论语》等儒家经典的令人角说,更是俯拾皆是。据估计,二OO七年将有上百种解读《论语》的新书问世,印刷量将创历史纪录。企业界的精英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一直以来有增无减,大学举办的以企业管理人员为对象的国学班正四处发展,与蓬勃发展的中国民营经济形成了配合的态势,同时也出现了由企业界人士出资创办的非盈利性的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的学堂和书院。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网站目前已有几十个,互联网博客的出现更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爱好者研究者的嘉年华展场,进一步激发了民间性的文化力量。所有这些,无疑都反映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所谓“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全民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增强。另一方面,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所体现出的人们精神的迫切需求,根源于旧意识形态在人们心灵的隐退所造成的巨大虚空,这种空间要求得到弥补,特别是民族精神与伦理道德的重建,成为社会公众的强烈需求。


浏览完整试题民间的草根性的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热情成为这一波中国文化热的巨大推动力量,它的出现和规模,完全超出了知识精英的预期,其力量也远不是学院知识分子可以相比的。其中虽然有些盲目的成分,但无可怀疑地显示出,“文化场”不再是学者的一统天下,从而,社会和民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将成为知识精英必须重视的因素。民间大众最少洋教条、土教条的束缚,他们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经验,表达他们自己的文化偏好,在文化民主的时代,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应当看到,国民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会是短暂的,将持久的,可惜我们还缺少这一文化现象的有深度的社会学研究。
今天,“孔子学院”已经把孔子的符号带往世界各地。在某种意义上,孔子被恢复了他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地位。这标志着,在后“文革”时代以来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平反进程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看起来对于儒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然而,在我看来也更是一个挑战。我在这里指的还不是一些人出于不同的动机而利用这种变化,而是指,近几十年来为了反抗对它的不合理的批判,儒家学者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在文化上的自我辩护。而今天,当不再需要把主要力量置于文化的自我辩护的时候,儒家的社会实践,除了坚持其一贯在文化教育、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的努力之外,如何面对当今世界、当今社会的现实处境(包括扩大民主、社会正义和公共福利等)而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态度,不能不成为新的考验。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普及活动”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普及活动都是民间的力量分散、自发地组织开展的。
B.一些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因为以养成社会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为中心,着眼于道德建设和人格成长,追求积极的人生,所以受到了社会的积极关注。
C.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以“公益性”为宗旨,组织志愿者身体力行,颇受好评。
D.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也就是儒学普及活动。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促进“传统文化普及”的因素
A.大学举办的以企业管理人员为对象的国学班。
B.新的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博客的出现。
C.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所谓“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全民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增强。
D.旧意识形态在人们心灵的隐退所造成的巨大虚空。
8.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由于上百种解读《论语》的新书问世,企业界精英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也表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
B.民间的草根性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显示出“文化场”不再是学者的一统天下。
C.今天,孔子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得到了恢复。
D.作者认为随着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平反进行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儒家学者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他们的研究重点也要作相应改变。
9.下列根据原文内容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波国学热的兴起将决定着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B.在推动这一波中国文化热方面,民间的力量远远超过了学院知识分子的力量。
C.对国民心理变化这一文化现象作有深度的社会学研究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D.在近几十年来,儒家学者在如何面对当今世界、当今社会的现实处境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方面较少研究。
三、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答题3分,翻译题9分,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
运甓斋记
贝琼
昔长沙公陶侃①刺广州,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对曰:“吾方致力中原,故习劳耳。”呜呼!晋自渡江而南,上下俱偷②,弃中原而不恤,侃独有志于此,固非一时坐谈老庄者所及也。及都督荆湘等州,检摄③军府众事,未尝少闲。又尝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明,岂可逸游荒醉,生于益于时,死于闻于后。”其聪敏恭勤,于此见人,非特运甓一事而已。
吾意其拥强兵,据重地,畜威养锐之久,当率诸郡请命北伐,拔黔首于膻腥,④,以雪宗庙之耻。而即安一方,凡四十余年,所谓平日习劳欲致力中原者,直虚语耳!
且诸胡迭失,未易剪也。苏峻⑤之变,国破君辱,正臣子灰身⑥之日。大兵云集,乃欲违众西还,纵虎自害,亦独何心哉?周太叔带之难⑦,齐小白⑧有洮之会,晋重耳⑨有温之师。侃以桓文⑩自任,而所以勤王者如此,又岂果能践其言如运甓时邪?他日且欲正卞敦之罪⑾,敦固可诛矣。侃之夷⑿大难,立大功,亦由温峤⒀辈激以天下之大义,不相异同,故侥幸石头之捷⒁,如其中为进退,事几败于垂成,则何异于敦乎?梅陶称其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亦过论也。
虽然,晋之危而复兴,亡而复存,实资其力,此为诸臣之冠,而著之于史焉,予故反覆论之。其行事虽有未至,而所言则可为方世法。何者?人情好逸而恶劳,天下之事,恒成于勤而败于逸。运甓之喻,岂不善邪!
剡山⒂单阳原以名其斋,盖能志乎勤已。初,阳原读书山中,既老不仕。洪武四年⒃,诏征诸儒,郡侯⒄强起之。既至京师,又辞,吏部乃授汉阳湖泊使⒅。然官无崇卑,能志于勤,则所施必有过人,而不虚生虚死矣。因其驰书三千里外,求文为记,故书以复之。若侃之为政,汉阳父老固能道之。而破陈敏于武昌,平杜弢于湘州,求其遗迹,可想见其风流于千载之下乎!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陶侃:字士行,庐江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人。早年孤贫,有志操。先后参与讨平陈敏割据势力及杜弢起义,以功为王敦所忌,转为广州刺史。王敦乱平,以征西大将军还镇荆州。咸和三年(328),温峤等奉他为主帅,平定苏峻祖约之乱,任侍中、太尉,都督荆、交等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长沙郡公。②偷:苟且。③检摄:检查整顿。④膻腥:这里以羊的气味代指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⑤苏峻:字子高,东晋将领。明帝时,以破平王敦和江南豪族沈充有功,受任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拥兵生反晋之心。成帝时,欲征为大司农以释其兵权,拒不受命,发运叛变,陷建康,纵兵大惊。为温峤、陶侃联军战败而死。⑥灰身:粉身碎骨。⑦周太叔带之难:指周襄王之后母弟太叔带勾结狄人争夺王位这难。⑧小白:即齐桓公,名小白。洮之会:事在鲁僖公八年(前652)。洮:在今山东濮县南。当时为曹地。⑨重耳:即晋文公,名重耳。温之师:事在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晋文公出兵平定太叔带之难。温:在今河南温县。⑩桓文:指齐桓公、晋文公。⑾正卞敦之罪:卞敦,字仲仁。苏峻反,温峤、庚亮移檄征镇同赴京师,敦时为都督安南将军、湘州刺史,拥兵不下,又不给军粮。及苏峻平,侃奏敦阻军顾望,不赴国难,请槛车收付廷尉。事见《晋书•卞敦传》。⑿夷:平。⒀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他与庚亮等讨平王敦。及苏峻作难,温峤约陶侃同赴朝廷,侃托辞不进。峤固请,且推为盟主,又遣书激怒他,侃这才起兵。⒁石头之捷:指平定苏峻之乱。石头:石头城,即建康,今南京市。⒂剡(shàn)山:山在今浙江嵊县。⒃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洪武为明太祖年号。⒄郡侯:一郡之长。这里指知府。⒅湖泊使:明代设有河泊所大使,掌收鱼税。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侯强起之       起:举用,征聘
B.拔黔首于膻腥       拔:提拔,选拔
C.上下俱偷,弃中原而不恤     偷:苟且,怠惰
D.剡山单阳原以名其斋         名:取名,命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朝运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B.乃欲违众西还
   拔黔首于膻腥    大禹圣人,乃惜寸阴
C.则何羿于敦乎 D.晋自渡江而南,上下俱偷
盖能志乎勤已 此为诸臣之冠,而著之于史焉
12.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陶称赞陶侃相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作者认为这样的评价过高了。
B.晋代陶侃为了致力于收复中原,励志勤力,“朝运百譬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所以他把他的书斋命名为“运甓斋”。
C.本文考察了陶侃一生的行事,既肯定了他的运甓之说及历史功迹,同时又尖锐地指出:他拥强兵,不能请命北伐,救民于水火,使运甓之说成为空话。
D.本文虽为居室作记,但能宕开一笔,不局限于运甓一事,而且见解精辟,颇具史识。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答案
13.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侃之夷大难,立大功,亦由温峤辈激以天下之大义
译文:                                                                     
                                                                           
(2)其行事虽有未至,而所言则可为万世法。
译文:                                                                     
                                                                           
(3)人情好逸而恶劳,天下之事,恒成于勤而败于逸。
译文:                                                                     
                                                                           
14.文章写剡山单阳原以“运甓”名其斋,请贝琼为记,请结合上下文说说贝琼答应写记的原因。(3分)
答:                                                                     
                                                                           
四、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1分)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楼感阳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①,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
【注】①渺然:思绪渺茫,若有所失的样子。
本诗是一首登临怀旧之作,首句透露出诗人若有所失、孤独寂寞的心境。请结合后三句逐句分析作者这一内心感受是如何体现的?(5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6.古诗文默写(6分)
(1)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2)但以刘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长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