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848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8]
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山东滕州高三质量检测试卷
  第Ⅰ卷(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吞噬  对峙  有恃无恐  舐犊情深    B.  熟悉  栖息  熙来攘往  晨光熹微
C. 庇护  辟邪  奴颜婢膝  筚路蓝缕    D.  氤氲  殷红  绿草如茵  万马齐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辑私      度假村     待价而沽     良莠不齐
B.急躁      兑奖券     浮想联篇     始作俑者
C.影碟      谐奏曲     天随人愿     终生事业
D.震撼      坐标系     得鱼忘筌     融会贯通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各级政府加大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工作力度,多数地区乱收费现象得到了有效      。
②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已全面开通,      网站免费注册,即可下载资料或上传资源。
③这次氯气罐爆炸事件,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15万人撤离家园,被困人员的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A.遏止  登陆   营救         B.遏制  登录    营救
C.遏止  登录  抢救         D.遏制   登陆   抢救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及其队员们的坚韧和勇气。
B.这一届金鸡奖究竟鹿死谁手,直到颁奖大会开始的前一分钟,人们仍不知道。
C.奸臣误国之事,史不绝书,但国君们就是不能吸取教训,明辨是非,整治朝纲。
D.起初两人为了筹建拍摄基地,同舟共济,一度创造了中国娱乐界的奇迹,可后来因为利润分成的事,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真让人惋惜。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办好本届亚运会,卡塔尔请来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接待,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管理理念。
B.综合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加大试题覆盖面。
C.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责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D.现年69岁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前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并不过分。


浏览完整试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
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无贬义。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服从自己的意愿。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6.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7.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阐释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   )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你就坚决反击,不要让别人有可乘之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忽视相关者的利益。
8.综观全文,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尽快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恪,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9.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坐事免 坐:因犯……罪
  B.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 罪:问罪
  C.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 署:题写
  D.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 让:谦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明旦,狼死于其所                臣所过屠者朱亥
  B. 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展开余下试题  C. 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 振木铎以徇之                    木欣欣以向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骥“持身端恪”的一组是(   )
①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
②(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
③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
④骥如期往
⑤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
⑥晏居虽几席必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骥关心百姓生活。任户科给事中时发现市场上人们讥笑生意人随便打开他们的行李箱囊就上奏朝廷,制止了这种做法;狼咬死了寡妇的孩子,他曾向城隍神祷告,并深深自责。
B.李骥关心国家的发展。任刑部郎中时曾上书陈述了十多件事,为御史时,陈述治国利民的十件事情,多被采纳。
C.李骥勇于捍卫自己的权利。对无故被伊王府拘禁一事,李骥上书,皇上发怒,最后伊王府中的承奉、长史、典仪都被逮起来交给法官处理。
D.李骥行为端正严谨,平日闲居在家,即使是矮桌子和席子也一定摆正了。做河阳知府六年后去世,以政绩卓著闻名。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3分)
  
 (2)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3分)
(3)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1)相传孟浩然曾在王维处遇到过唐玄宗,玄宗索诗,孟浩然就读了这首《岁暮归南山》,玄宗听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玄宗为什么生气呢?说说你的理解。(4分)
(2)“松月夜窗虚” 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谨痒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3)杜甫《旅夜书怀》的颔联为: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明必须勤奋操劳,不能贪图安逸的句子是“                 ,                     。” 
五、(12分)
16.下面语段中有词语、标点使用方面的错误,请找出4处并加以修改。(4分)
闻此消息,我十分无奈,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青年作者的艰辛劳动就那么轻率地被否定?于是我又打电话垂询这位资深的老编辑,希望他能认真详尽地看看我的书稿,看能否给我再争取一个机会。
17.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然后针对漫画反映的内容写一段评论文字。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不超过60个字。(4分)
 
18.我们传统的节令,不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而是生命的四季;四季的景致莫不附着于生命的脉动。比如:
清明——字眼里便有水汽氤氲。
大暑——热烈的极至,蝉歌如雨。
请你在“立春、惊蛰、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意蕴恰切,情感真挚,富有诗意,每则不超过20个字。(4分)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唐朝的潭水
邸玉超
唐朝的那池潭水,越千年了,依旧清且涟漪。昨日发现,那潭水经雾雨雪霜几多形态变化,已从永州流到我的舍畔。只是潭中原来那百许头鱼已不见踪影,恍惚的还闪两尾亮儿,疑是柳宗元游移的目光。流水不腐,铁梨木刻印的宋版书虽然已经发黄,但时间的木纹仍然清晰,班驳的是盛水之岸。
人都是有些私心的,能与别人共享的东西不多,似乎惟有苦难与文章,才好共同分享。柳河东先生的文章早年在校时都是读过的,那时心智懵懂,读时囫囵吞枣,读后过眼云烟。体味了人生冷暖,积淀了岁月沧桑,而今重新品味,自然有更深切的感受。
    唐时的永州,是挺偏远荒蛮的。被贬永州的柳宗元,有点山野农夫的样子,茅舍旁栓着倔强而冒失的毛驴,篱畔的野草出没着黑质而白章的花蛇。他的心情一定很糟糕。从古至今,有几人能做到宠辱而不惊的?何况那么显赫的达官贵人。好在文人的优势在失势时真正显现出来了。寄情山水,柳宗元的眼睛立时明亮起来。《小石潭记》,全文仅193字,除去文末记述同游者的文字,实质只有167字,却写活了一溪水,画活了一潭鱼。那溪如鸣佩环,隔着缜密的竹林,老远就能听到其清脆悦耳的声响。汪积成潭,水清至透明,甚至虚无:“鱼皆空游无所倚”。日光直透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为坻、为屿的石上,伴青树翠蔓的倩影摇曳。不着水字,水意淋漓。是写生式的,如同苏俄作家米普里什文写抒情小品,不是凭记忆,而是像画家写生一样,铺纸在潮湿的树桩、光滑的石头上,照着自然界的模样,“在春天口授下写的”。也是写意的,如中国画。顾恺之论画事时说:以形写神。柳先生文中之形色,是描摹自然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其情致之清超乎世俗,其意境之远逶迤笔外。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借景抒情:“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人联想到他北望故园,独钓寒江雪时的凄怆心境与感伤情怀。人活着,能看透世事的不多,能看透自己的更少见。能在一杯酒中沉醉,是一种超脱;能为一汪水感动,也算是一种幸福。
 早几年,曾读过著名画家吴冠中画的一幅《观鱼》,画中的池潭群鱼信游,光影婆娑,笔墨技法无以挑剔,只是构图稍显局促,少些意境,尤其画亭上拥挤不堪的观鱼人,似乎粘了些粉气。文有文的不足,画有画的局限。像柳河东先生这样笔致优美、诗情画意兼备的文章,古来也不多见。年前游湖南,未得机会到永州拜会小石潭,甚觉遗憾,稍可弥补的是,在张家界武陵源见到了类似的溪和潭。据说,是吴冠中先生最早发现张家界的秀美风光,才使得这处深藏闺中无人识的人间胜境远播海内外。南国有嘉木,潇湘多才子。凤凰城的沈从文写尽了湘西风土人情,惟独不见永州的山水风物,也许是因为前人柳宗元捷足先登的缘故?喜欢食蚕豆豉和蕨菜的湘籍画家黄永玉,对湘西北的张家界钟爱有加,但不知他画过湘南永州的小石潭没有?难以逾越的不是山水,是古人创造的艺术高度。


展开余下试题  一千二百年前那潭中的鱼可能已成为化石,而那水还活着,在文字的河床汩汩流淌。
(节选自《散文》2007年第7期,有删改)
19.阅读全文,说说“那水还活着,在文字的河床汩汩流淌”一句的含义。(4分)
20. 作者而今重新品味柳河东的文章时,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请写出其感受的具体内容。(4分)
21. 文章以浓墨重彩详写吴冠中《观鱼》画面的内容,和其他画家作家未能涉笔小石潭,其用意是什么?(5分)
22. 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的主旨,谈谈你对超脱和幸福的理解。(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舍弃塑料袋,舍弃不可持续生活方式
陈蓉霞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终于痛下决心,正式下发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超市等商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其实,塑料袋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这几乎已是一种常识。然而,为何大多数消费者不愿对商场免费提供的塑料袋说“不”呢?究其根源,无非是商场的这一惯常做法,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家里也无须再另备垃圾袋。但如此算计,算的是蝇头小利,丢的却是根本大利。
日常生活中,一个令人倍感困惑乃至悲哀的现象就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我们越来越看重保健养生知识,养生名家洪昭光教授的养生之道为大众津津乐道;各种“人体实用手册”令人眼花缭乱。我们遵循保健专家所言,尽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尽量多做运动,然而,由于各种污染正在悄无声息地渗入我们周围的土壤和空气,我们越是亲近蔬菜水果,亲近体育运动,同时也可能在创造更多的机会,亲近各种污染物。说到利益算计,也许更需算计的是,当我们毫无顾忌地大肆挥霍资源、制造污染的同时,有多少致病因子已在我们周围潜伏。人体的肝脏本来承担分解多余雌激素的功能,然而,由于各种污染对肝脏造成的伤害,再加上环境中来自各种渠道的雌激素含量超标,城市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激增,以至女性不得不发起一个悲壮的“保护乳房”的红丝巾运动。如今迫在眉睫的是女性的乳房,人体中下一个轮到的受害器官会是什么呢?近日媒体报道复旦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报告,大量废弃的镉(废电池就是一个重要源头)已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镉对人体具有长期致毒作用和致癌效应,它的靶器官是肾脏。
至少从今年开始,商场提供免费塑料袋的惯例将成历史。但愿消费者在适应新的购物习惯的同时,还能借此机会反思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陋习、诸多不当的价值观。比如,光天化日之下,街头巷尾飘扬的“万国旗”是我国城市风景的一大特色。这本是居民对阳光合理利用的好习惯,然而,随着西风东渐,国人听说欧美人大多使用烘干机,很少在户外晒衣。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要与国际接轨。早在2002年,上海就有对晾晒衣物的限制,如今又有人疾呼,要彻底清除这一室外晒衣之“陋习”。不过情况却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外的一些民间环保组织已在提倡户外晒衣,并争取通过“晾衣权利”法案。我们所谓的“文明观”难道只是片面追求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上树个好形象,而不深究其实质?说到与国际接轨,一个德国人指出,我们的建筑物因为省料而格外单薄,于是,冬不保暖夏不保凉,而如今的居民又格外看重生活的舒适程度,为此不得不耗费大量能源。更何况国外还少有空调制暖的做法,理由很简单,只要学过基本的物理学就知道,空调制暖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然而,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对于能量、资源的野蛮式滥用,我们却早已见怪不怪了。
但愿我们舍弃的不只是塑料袋,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本文来源:2008-01-10上海《东方早报》)
19.解释文章画线处词语的含义。(4分)
(1)“根本大利”是指:
(2)“一个令人倍感困惑乃至悲哀的现象”是指:
20.文章列举了哪几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试分条陈述。(4分)
21.本文的行文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5分)
22.你的身边是否存在“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举例说明。(5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契诃夫有句名言:“小狗不应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大声叫——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大声叫好了!”
     请以“小狗也要大声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滕州市高三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1. C  【解析】都读bì。A组:“峙”应读zhì(声母误读)。B组:“栖”应读qī(声母误读)。D组:“殷”应读yān(韵母误读)。讲讲异形同音字的知识和辨识方法。
2.D【解析】辑、 篇、 谐 、随 应分别改为缉、翩、协、遂
3.B 【解析】遏制重在控制的动作过程;遏止重在控制的结果,使……止住。登陆指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也指某一新事物初次到达一个地方;登录指登记。营救指设法救援,抢救指紧急情况下迅速救护。
4. C  
【解析】A褒贬色彩不当;B应改为“花落谁家”,“鹿死谁手”是不知政权落在谁的手里之意,现也指不知谁取得最后胜利,获奖用该词不妥;C“史不绝书”指历史上不断有这类记载;D “对簿公堂”意为在公堂上受审,多用于被告。
5. B
【解析】A宾语中心语残缺,就在句末补充“的途径”等;C“杜绝……不再……,”双重
否定不当;D“多年以来的夙愿”语意重复
二、
6.C【解析】依据是文中第一段“‘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这句话。A项所说“道德黄金律”是“针对社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7-200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