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3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2]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卷
   第1卷(48分)
一、(18分 每题3分)
1?词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的一组是(    )
A.怂恿  淙淙  从容不迫  服从           B.殷切  殷红  义愤填膺  萦绕
C.监督  监生  间不容发  间或           D.模样  荡漾  安然无恙  打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喧   告戒    诡秘    张冠李戴    B.简捷   精致    孤僻    兴高采烈
C.安逸   考据    讥俏    九霄云外     D.放肆   辖制    踌躇    揭杆而起
3.将下列四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到了1968年,又出现了一种私家主办的定期音乐会。           但他的本业,却是日日背一袋木炭,沿街叫卖。
⑴这是一个自学成才的音乐家⑵每周一次,延续了36年⑶当时伦敦城里一些饱学之士都同他交游⑷主办人是汤姆斯•勃烈顿
A、⑷⑴⑶⑵     B、⑵⑷⑶⑴     C、⑷⑶⑴⑵    D、⑵⑷⑴⑶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顼是  (    )
A.秦始皇的暴政引起了人民普遍的不满,当时的情形真可谓沸反盈天。
B.他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言行不一,说的冠冕堂皇,做的却卑鄙肮脏。
C.在黑暗的矿井下如同涸辙之鲋一般被困了三天三夜,是生的本能一直支撑着他。
D.这方面的工作应该由宣传部负责,你完全没有必要越俎代庖。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接着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
D.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节 目。
6.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过秦”的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这是为了给汉朝的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而写的一篇文章。
B、《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它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共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王羲之,善书法,是我国汉代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曾任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D、《装在套子里的人》借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的谈话叙述了别里科夫的故事,节选的课文中的“我”指的是布尔金。
二、文言文(30分 每题3分)
(一)课内文言基础
7.下列各句中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浏览完整试题B.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C.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坐”通“座”)
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8.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                                         B.  
     虽世殊事易,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富贵非我愿,帝乡不可期
      素善留侯张良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                                         D.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君安与项伯有故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                                       B.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以安天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C.                                       D.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1.选出与例句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犹且从师而问焉
A.吾恂恂而起                       B.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2.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即“大王操来何”)
C.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示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结构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二)文言语段阅读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4、文中划线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15、根据文意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句中四处后人之所指是: (      )
 A.①②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③是指当时的唐人(如杜牧);④是指秦人; 
 B.①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人; ③是指唐以后的人; 
 C.①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②④相同,都是指唐以后的人; 
 D.①④相同,都是指唐人(如杜牧),②③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16、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展开余下试题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第Ⅱ卷(102分)
三.(24分)
17、将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分) 
译: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分)
译: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
译: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城  东  早  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2分)
   答: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9、在横线上默写原句。(每空1分,共12分)
1〕《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朝灭亡根本原因的文字是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所以游目骋    怀,                  ,信可乐也。
3〕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映带左右。
4〕               ,为秦宫人。             ,开妆镜也;             ,梳晓鬟也。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          ,           ,   
师之所存也。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14分)
槐花树真香
(1) 晚霞在炽烈地燃烧着,似乎能听得见被它烤焦的树梢在噼啪作响,小山村显得更加恬静了;村头上有一棵洋槐树,槐花开得正盛,粉嘟嘟的,连晚霞里也溶进了它那淡淡的馨香。
(2) 洋槐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很苍老了,头发差不多全秃了,只有后脑勺处还有一绺乱麻似的白发,脸上的纹皱在一起,眼窝很深,颧骨很高,像一块褐色的石头。她那裸露的瘦胳膊上,皮肉松懈地耷拉下来,上边沾着一块块栗子皮似的老年斑。她手里抚弄着两只毛茸茸的小雏鸡,冲着落日安祥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似乎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
(3)在她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这姑娘长得像晚霞一样光彩动人。光润润的小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潮乎乎的红嘴唇,都如含苞未绽的洋槐花一样的鲜嫩。她正伏身在一块平展的大石头上,面前放着铅笔盒、作业本,还有几块口香糖。她那只捏着钢笔的右手支着下巴,歪着头向远处凝望着,像是看着满天的彩霞,又像看着老奶奶。
(4)在她们的脚下,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溪,镀了金的溪水静静地流着,听不见一点儿声响。
(5)女孩突然说话了,那声音像是从无边的遐想中寻找出来的:“姥姥,您说,人为什么活着?”
(6)“这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老奶奶喃喃地说。
(7)“姥姥,您给我说说呀。要不,我的作文完不成了。”
(8)“真是的,我活了快八十岁,怎么就没工夫看看这太阳,闻闻这槐花呢?”
(9)“姥姥,您快说呀,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女孩显得有些焦急了。
(10)“活着就是活着呗,还管它为什么?”老奶奶漫不经心地说。
(11)“姥姥,您是怎么活过来的?”
(12)“我那会儿也不想活。你姥爷死了,我本想跟他一起去,可放不下你妈。你妈才你这么大……”
(13)“为了你妈,我活下来了。这不,也是一辈子……”
(14)女孩不再发问了。她望着山顶上的落日,又陷入了静静的沉思。那太阳很大,很红。
(15)老奶奶又喃喃自语:“这太阳真美,槐花真香。”
(16)忽然,女孩那稚气的脸颊上闪过一道霞光,她似乎悟出了什么,埋下头在作业本上刷刷地写下了两行字:落山的太阳真美,盛开的槐花真香。
20.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的主要情节。(2分)
                                                                               


展开余下试题21.文中的老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2.第(1)段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3分)
                                                                                  
                                                                                  
23.(1)作者反复写到“这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有什么深刻含义? (3分)
                                                                                    
          &nbs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5-2006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