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5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2]
2008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2008年3月22日
2008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l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2007年国务院决定对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分别提出应当宣布废止或者失效、需要修改完善的意见,报制定机关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B.台湾媒体日前暴料称,陈水扁已秘密筹设一家“军火公司”,开张所要承揽的第一笔业务就是包括反潜机在内的三项重大军购案。
C.春节期间,由于大雪封路,交通堵塞,许多在外打工的人放假后无法返乡与亲人欢渡春节,就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当地政府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D.教育部近日表示,今年高考将推行平行自愿的投档录取方式,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自愿,然后按照“分数优先,遵循自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节日的天中广场白雪铺地,鲜花点缀,这座标志性的城市公园,正热情接待着不绝如缕的游客。
B.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C.钱文忠教授讲玄奘取经,在引经据典的同时突出了历史讲述的故事性,绘声绘色,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对话的讲述栩栩如生,同时不乏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
D.我的朋友晓明因为做生意赔了本来向我求援,我向他表示一定会鼎力相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增加人民财产性收人、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中国证监会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措施来稳定股市,收到了明显成效。
B.我国以宽带接入的网民数达到1.63亿,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接人网民数达到5040万,我国互联网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C.“人文奥运”网络大讲堂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现场宣讲,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视频和图文直播,旨在弘扬奥运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和支持奥运的良好舆论氛围。
D.春运期间,被警方重拳打击的“黄牛党”,作案手段花样百出,成为隐藏得更深、对旅客的危害性也更大的“田鼠”。
4.以下6句话,分别编为4组,衔接合理连贯的一组是
①原来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清代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梁章钜在苏轼和苏舜钦的诗中各采了一句联成。
②那次去才知道了这副对联的来历。
③早就知道沧浪亭的柱子上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④所以,现在刻在亭柱上的是清代学者书法家俞樾书写的。
⑤他太喜欢这件作品了,以至于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的书法不配书写这副对联并流芳后世。
浏览完整试题
⑥一副对联,四人成就,这应该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了。
A.③①⑤④②⑥ B.③②①⑤④⑥ C.⑥③①②⑤④ D.②①⑤④③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8年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宣布了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距今1 2.8万至7.5万年)早期地层中,惊现距今8 万至lO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中国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界,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重要一环,为解开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谜带来了新的曙光。
河南省许昌县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曾于1965年出土大量动物化石、细石器及打制石器,引起史前考古界的重视。2005年6月至今,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260平方米,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计3万余件。2007年l2月17日,在9号探方深5米处,考古工作者发现古人类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共计l6块,复原后可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后的头盖骨化石,其眉脊较突,前额低平,枕突隆起,骨壁较厚,化石保存和石化程度均较好。
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等lO余位权威专家对头盖骨进行鉴定后一致认为,这次发掘是一次规范严谨、资料完整的科学发掘,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层位明确可靠,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按照惯例被命名为“许昌人”。从与其同层伴存的灭绝动物群比例和光释光测年的初步实验结果判断,“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时代为距今8万至1O万年。
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非洲起源说”,即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一是“多地区进化说”,“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就是其中之一,其重要依据是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巫山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的北京人、10万至20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l万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几乎是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但是,这个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5万至lO万年间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正是“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此次发现距今8万至lO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正处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段。为此专家表示,这不但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而且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5.下列对“中国现代人类起源重要一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昌人”化石距今5万至lO万年是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
B.此次发现距今8万至lO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填补了“多地区进化说”中缺失的关键时段。
C.“许昌人”的发现使“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成为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
D.“许昌人”头骨化石距今8万至10万年,为中国古人类进化中没有5万至10万年间的化石填补了空白。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惊现距今8万至1O万年间的比较完整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是中国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重大发现。
B.2007年l2月17日,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共计16块的顶骨、枕骨、颞骨的断片能够复原成为一较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C.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化石。
D.“但是这个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中“这个体系”指“多地区进化说”这个完整的连化体系。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成为破解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谜的钥匙,中国现代人起源于“许昌人”。
B.关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有“非洲起源说”、“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的说法。
C.“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多地区进化说”是错误的。
D.“许昌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演化和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O题
钟离牧字子干,会稽山阴人。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县长闻之,召民系狱,欲绳以法,牧为之请。长曰:“君慕承宫①,自行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君邪? ”牧曰:“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 ”遂出装,还山阴,长自往止之,为释系民。民惭惧,率妻子舂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送还牧,牧闭门不受。民输置道旁,莫有取者。牧由此发名。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溪夷与蜀接界,时论惧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陵界,屯于赤沙,诱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牧问府吏曰:“西蜀倾覆,边境见侵,何以御之? ”皆对曰:“今二县山险,诸夷阻兵,不可以军惊扰,惊扰则诸夷盘结。宜以渐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牧曰:“不然。外境内侵,诳诱人民,当及其根柢未深而扑取之,此救火贵速之势也。”敕外趣严,掾吏沮议者便行军法。抚夷将军高尚说牧曰:“昔潘太常督兵五万,然后以讨五溪夷耳。是时刘氏连和,诸夷率化,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见其利也。”牧曰:“非常之事,何得循旧?”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溪平。卒官,家无余财,士民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展开余下试题
【注】①承宫:《续汉书》记载:宫字少子,琅邪人,尝在蒙阴山中耕种禾黍,临熟,人就认之,宫便推与而去,由是发名,位至左中郎将、侍中。
8.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自往止之,为释系民 释:释放 B.民输置道旁,莫有取者 输:缴纳
C.掾吏沮议者便行军法 沮:阻挠 D.缘山险行,垂二千里 垂:将近
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少稻而杀此民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永安六年,蜀并于魏 不拘于时,学于余
C.当及其根柢未深而扑取之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lO.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离牧年轻时在永兴亲自开垦二十多亩田地,种了水稻。庄稼将要成熟时,永兴县的有个百姓说这田是他的,钟离牧毫不犹豫地把水稻给了那个人。
B.永兴县贪占便宜的那个百姓受到法办后,钟离牧亲自为他说情,那人出狱后既惭愧又害怕,把所索取的稻子舂成了米,送还给钟离牧,但钟离牧却不接受。
C.为防止武陵郡五溪一带的夷族人叛乱,吴国派钟离牧前往武陵,魏国也派郭纯领兵前往,最终钟离牧出奇兵逼退郭纯。
D.钟离牧带兵有勇有谋,做事果断,在作战前,他先征求府中官员的意见,后来又力排众议,果断出兵,使五溪得以平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5-12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君邪?(4分)
译文:
(2)边境见侵,何以御之?(3分)
译文:
(3)非常之事,何得循旧?(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未展芭蕉
钱 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有人说“芳心犹卷怯春寒”中“怯”字极妙,试联系诗句简析之。(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4分)
13.按要求补写出下列文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2)①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必须脱身事外,客观冷静地分析。这个原因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说的“ , ”。
②《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似的。
③我国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指的是《木兰辞》和《 》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一l7题 (22分)
是谁扼杀了哀愁
迟子建
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是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半年多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
展开余下试题
⑥我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所以当我听到苏联解体的消息,当全世界很多人为这个民族的前途而担忧的时候,我曾对人讲,俄罗斯是不死的,它会复苏的!理由就是:这是一个拥有了伟大哀愁的民族啊!
⑦人的怜悯之心是裹挟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撒在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浪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纷至沓来,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目光在形形色色的庆典的焰火中变得干涩和贫乏;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⑧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捆绑在尸床上。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⑨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着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炫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生出的滚滚红尘?
⑩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傥荡、装神弄鬼。那些自诩切近底层生活的貌似饱满的东西,散发的却是一股雄赳赳的粗鄙之气。我们的心中不再有哀愁了,所以说尽管我们过得很热闹,但内心是空虚的;我们看似生活富足,可我们捧在手中的,不过是一只自慰的空碗罢。
(选自《黑龙江日报》有更动)
14.仔细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第二段说:“没有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联系全文看,“梦想”的含义是什么?(3分)
(2)文章第四段说“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这里的“土壤”指什么?(3分)
 
上一篇:
列夫.托尔斯泰习题
下一篇:
东莞市高三四校联考试卷和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8年河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